|
清凉峰天目山一带的野生白术,因其品质优异。且产於西汉置於潜县,故特称“於术”。因为野生白术生长在清凉峰天目山的原始森中故又被当地百性称为老山白术。相传有一徽州朝奉,鉴别一株白术,说道此一半是於术,另一半不是於术,经验证此术果真长在清凉峰的浙徽分界岭上,一半在於潜界内,一半在界外。这个传说未免过分神奇,但足以可见於术确有其不同凡品的特色。公元一六四四年,杰出的中医学家赵学敏在其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这部书中记载:“白术产於潜者则根斑而力大,此皆近所变产,此而不书,过时罔视”。赵氏治学严谨,向以“宁踏铁略之讥,不为轻信所误”而自勉,在植物进化及物种变异方面有独特之创见。他指出於术为“近所变产”故书之留给后代,以免将来为人所忽视,用心良苦,为於术留下了最早的文字记载。后人在《清异录》中又再次记载:“潜山出善术,以其盘结丑怪,有兽之形”。此也非谬。清凉峰确有野术,其籽随风而飞者称飞籽术,由鸟啄之而播者称鸟籽术,雀食后由粪便排出者,称雀术,其形干奇万状,后人随其形而称之谓“仙鹤术”、“狮子术”、“鹤顶术”、“鸡腿术”,但多数形如鸡腿,故於术又名“鸡腿术”。《据於潜县志》记载,凡有术处,冬不积雪,可见药力之强大。珍贵的於术,切开之断面呈淡黄色菊花形,如伴有珠砂点,称血术,为术中极品,清香无比,效高人参。清同治,光绪年间,於潜城药铺昌隆,高挂“道地药材”“经销於术”,挑选形如佛手、鹤形、竹鞭、等之术,精工巧制,留柄五市分并系上红线,装于精致之盒中,作珍品出售,售价出高出人参数倍,声名为之远播,南北商贾也来贩运,并出口至海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