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895|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寒因寒用——一味大黄治冻疮溃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7 11:4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胡不群在 2010/01/17 11:49am 第 1 次编辑]

[watermark]寒因寒用——一味大黄治冻疮溃疡
冻疮虽是一种小病,但若溃烂,确也十分难愈。我在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尤其是在乡下的那些年,更是治疗冻疮无数,在预防和治疗冻疮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曾在上世纪1984年秋于《望城科技报》发表《冻疮的防治》,引起不小的反响,令多少人得益。但那时对溃烂严重的患者,疗效仍不十分理想。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与我的第一位受业恩师,也就是我的亲叔叔海敖公谈及冻疮溃疡的难以愈合。我叔叔笑着对我说,你只晓得冻疮的病机是寒凝经脉、气血不通,而用温用通,而不知寒之极则反兼火化,阴极转阳也,你遵《内经》“寒因寒用”之法,用大黄研末麻油调敷试试看,后来遵而行之,果然有效。
1985年入湖南中医药研究院承办的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湖南分校任专职副校务长,协助刘炳凡校长办学,城区条件较好,冻疮几乎难见,即偶然见到,也不至到溃破的程度,因此用大黄治冻疮溃疡的特殊方法,也就渐渐淡亡了。
去年腊月,忽遇长沙岳麓区城管局家属胡某,患冻疮大面积溃烂,久治不愈,冻疮膏都用了几瓶,不仅不见好转,反而日渐扩大,因问我中医药有否好办法,我随即告知:以大黄研末,白凡士林调敷,她遵而用之,不几天溃疡面就好了。
今年春节期间,胡某去望城乡下一寺院,见一冻疮患者,手背大面积溃疡,因之也教以白凡士林调大黄末外敷,也不几日就好了,因而十分高兴。
昨日我应寺院方邀请去接接法缘,碰到该女士,告知情况于上,因而想起此法此方,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况且简便验廉,易学易用,因而不计浅陋,将此法此方的其因其缘详陈于此,供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参考使用。(2009年新正初九日。)[/watermark]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胡不群2010年01月17日 11:48am 时添加 -=-=-=-=-
此小文写于去年,本备冬天即发于论坛,可冬季特忙,直至此刻才登坛,迟发为歉!
2
发表于 2010-1-17 11:55:3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寒因寒用——一味大黄治冻疮溃疡

学习了!
胡老师,——我曾是光明中医函授大学85级的学员。
3
发表于 2010-1-17 12:31:4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寒因寒用——一味大黄治冻疮溃疡

文章中指出:“只晓得冻疮的病机是寒凝经脉、气血不通,而用温用通,而不知寒之极则反兼火化,阴极转阳也,你遵《内经》“寒因寒用”之法,用大黄研末麻油调敷试试看,后来遵而行之,果然有效。”临床好经验,谢谢分享了。
4
发表于 2010-1-17 14:47:0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寒因寒用——一味大黄治冻疮溃疡

      谢楼主的经验介绍!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2:37:3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寒因寒用——一味大黄治冻疮溃疡

下面引用由王叔文2010/01/17 11:55am 发表的内容:
学习了!
胡老师,——我曾是光明中医函授大学85级的学员。
王先生为中医事业奋进的精神是我永远的榜样!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2:44:0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寒因寒用——一味大黄治冻疮溃疡

下面引用由王勇1232010/01/17 00:31pm 发表的内容:
文章中指出:“只晓得冻疮的病机是寒凝经脉、气血不通,而用温用通,而不知寒之极则反兼火化,阴极转阳也,你遵《内经》“寒因寒用”之法,用大黄研末麻油调敷试试看,后来遵而行之,果然有效。”临床好经验,谢 ...
谢谢王兄的赞叹!
7
发表于 2010-1-18 12:55:3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寒因寒用——一味大黄治冻疮溃疡

《孙子兵法》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胡不群 先生的这个大黄治冻疮,正是《孙子兵法》应用在医学上的现代例证,方药很简单,但其中法理很深奥啊!中医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果然也!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3:00: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寒因寒用——一味大黄治冻疮溃疡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10/01/17 04:47pm 发表的内容:
谢楼主的经验介绍!


-=-=-=-=- 以下内容由 胡不群2010年01月19日 08:45am 时添加 -=-=-=-=-
谢谢张先生登楼。
9
发表于 2010-1-18 16:56:5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寒因寒用——一味大黄治冻疮溃疡

寒因寒用治冻疮
      寒冬降临,是冻疮多发的季节,于是想起一则冻疮小方,药味不多,不过两味,(黄柏45克 白蔹20克。水煎外洗。)记得是从某一验方集中抄来,顺手疏与一冻疮患者的,此后来索此方者渐多,每届冬令皆然,俱云有效,于是开始留意,原来此方竟有些来历。其最早见于仁斋直指方之白蔹散。其曰:治冻耳成疮,或痒或痛者,黄柏 白蔹各半两。为末,先以汤洗疮,后用香油调涂。其后王肯堂之《证治准绳》亦有所记。惜其皆未言其理,按冻疮乃由寒冷所伤,理当温之。今以黄柏苦寒治之,其理安在?实则中医在处理冻伤方面早有成熟经验,凡遇冻伤,多不使其立即就温,而是用凉水频洗,使渐次发热通活而愈。(据云东北多以雪反复擦拭之)若骤进温热火烘汤泡,必致皮肤肌肉坏死,溃烂,甚或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此亦内经所说微者逆之,甚者从之之从治法。本方之用,其理与此相似,方用大剂苦寒之黄柏以从其寒,佐以白蔹以散结 消肿 止痛 敛口。共奏其功,是为寒因寒用从治之意。既是寒因寒用,浸泡之药汤亦不宜过温。又此洗法适用于冻疮未溃时,若已溃当遵直指方之法,为末撒患处,初溃及将愈时可用香油调末敷患处,方为万全。

http://www.shanghan.com/bbs/thread-54002-1-1.html
10
发表于 2010-1-18 17:02:0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寒因寒用——一味大黄治冻疮溃疡

“寒因寒用”治疗脉管炎一例
患者史某,男、34岁;于2月前起自觉右足小趾发凉、疼痛,呈进行性加重,逐渐发展至全足。疼痛以夜间为重,得热反而不适;间歇性跛行仅100米。全身见脸色苍白、形寒肢冷;检见趺阳脉消失、右足苍白、皮温低、右小趾紫瘀、皮肤菲薄有欲破之势。舌苔薄白舌质红、脉细滑带数。

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中医辨证:络热壅滞  气血淤阻
治则:清络凉血
处方:牛角片30g   紫草30g   生地15g   丹皮15g   
            槐花15g     牛黄粉1.2g 生甘草20g  ×7帖
           每日一剂,水煎服;牛黄粉另吞。
一周后复诊,患者右足疼痛显减,足凉改善,患足皮温提高。
效不更方,继服7剂。三诊时,右足疼痛已除、皮温提高、可以缓行500米;惟主诉患足仍自觉有凉感,舌质淡红、脉细。辨证:络热已去、气阴两虚。予益气养阴法善后,方予“顾步保脱汤”,再服一月后,诸症全消。
以上是我老师“寒因寒用”治疗一例脉管炎的验案,值得回味。一般而言,本病属于“脱疽”范畴,大多表现为肢体寒冷、淤紫等气血淤阻的征象,本例患者的肢体症状也是如此。但是,从其足凉、得热反觉不舒以及舌质、脉象来看,该患者属于“里热外寒”症--里热,指络脉有热、气血因之而淤阻;外寒,指气血不畅、阳气不能敷布四肢而产生的肢冷。从而用清里热的方法,使气血流畅,阳气敷布,“外寒”也就自解。我从此例得到的教益是:有时候,舍症从脉也很重要。

*http://www.on-line-teaching-degree.com/iy/t14837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1 17:47 , Processed in 0.05920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