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秦鹤鸣与武则天,那个对?真理在哪一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7 08:5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唐高宗李治(628—683)本来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有其父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的遗风,在医药卫生方面较其父更有过之。例如对待方士慌言长生术,李世民深信不疑,命方士王玄策炼制长生药,因而中毒身亡。李治虽然体弱多病,但接受太宗的教训,对王玄策极力推荐炼制长生药之事,果断的拒绝,他说:“自古哪有神仙,秦始皇,汉武帝为了求仙,劳民伤财,结果一事无成,如果真有不死的人,你能找出一个来么?”可见他对待长生术的唯物立场。
    李治在位期间,于公元657年接受苏敬(599—674)的建议,诏令全国修订本草,为《唐•新修本草》,显庆四年(659)完成颁布全国,成为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由政府修撰,诏颁全国的药典,其功甚伟。
    不幸的是唐高宗李治身体健康状态不佳,性情懦弱,特别是在公元660年之后,年仅30多岁的李治,经常感到头晕目眩,很似高血压,严重地影他响处理政务,使武则天乘机插手国家大事。武则天开始对皇后地位并不满足,从各方面为实现“女皇”梦做准备。与此同时,唐高宗的头晕目眩不断加重,逐渐感到“目不能视”。一次,高宗诏侍医秦鸣鹤、张文仲为自己诊疗。诊后,秦鸣鹤认为是“风邪上攻,若针刺百会、脑户少微出点血,即愈”。此刻,武则天心存邪念,大呼:“此言当斩,天子头上,岂是出血处?”。秦鸣鹤急忙叩头请命。高宗当即表示:“医人议病,理不加罪。且我头重闷,殆不能忍,出点血未必不佳,朕意已决。”否定了武则天对侍医的指责,高宗即命鸣鹤针刺头顶取穴。秦鸣鹤即为高宗针制百会与脑户穴出血。高宗在侍医针刺头部放血后,即感轻松许多,说:“好!我的眼睛明亮了。”就在此刻,武则天一改怒斥“此言当斩”的叫喊,立即向秦鸣鹤顶礼相谢,“此天赐我师也”,她躬身拿着珍贵的丝绸与宝物送给秦鸣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1 03:52 , Processed in 0.0870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