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未病之病”一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28 11:1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未病之病”一词,见于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及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等古典医籍中。

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一·诊候》:“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又曰: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又曰: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于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

《素问·刺热》:“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杨上善《太素·卷二十五伤寒·五脏热病》:“次言热病色候也。五脏部中赤色见者,即五脏热病之征,热病已有,未成未发,斯乃名为未病之病,宜急取之。”

《灵枢·官能》:“邪气之中人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其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求其萌芽。”杨上善《太素·卷十九·知官能》:“邪气初客,未病之病,名曰萌芽,上工知之。”

孙思邈提出的“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是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其中治“未病之病”者,乃“上医”之能事。

杨上善则是解释《内经》中上工“治未病”之术语,“未病之病”是指病已有而未成未发的萌芽阶段,即疾病尚未显露症状的阶段。
2
发表于 2016-3-29 10:03:3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只有六经之病,六经之病以脉证相辨,有其证必有其病,故中医无未病。
3
 楼主| 发表于 2016-3-29 11:29:52 | 只看该作者
杨上善则是解释《内经》中上工“治未病”之术语,“未病之病”是指病已有而未成未发的萌芽阶段,即疾病尚未显露症状的阶段

点评

萌芽就是证,中医临床有病治病,有证治证。证还是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30 09:35
4
发表于 2016-3-30 09:35:19 | 只看该作者
万里朝阳 发表于 2016-3-29 11:29
杨上善则是解释《内经》中上工“治未病”之术语,“未病之病”是指病已有而未成未发的萌芽阶段,即疾病尚未 ...

萌芽就是证,中医临床有病治病,有证治证。证还是病。
5
发表于 2016-3-30 09:47:42 | 只看该作者
(“未病之病”是指病已有而未成未发的萌芽阶段,即疾病尚未显露症状的阶段。)
甚善!
6
发表于 2016-3-30 10:17:55 | 只看该作者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此乃病之先兆也!不先治之,必成已病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 09:01 , Processed in 0.05966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