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28|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高度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2-26 08:3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高度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王国强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24日   07 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明确提出“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并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中医药发展进行全面谋划和系统部署,明确了新形势下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为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以高度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医药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这些重要论述,凸显了中医药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中医药学在理论层面强调“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体现了中华文化道法自然、和合致中的哲学智慧;提倡“三因制宜”“辨证论治”,体现了中华民族因时而变、立象尽意的特有思维方式;倡导“大医精诚”“仁心仁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生命至重、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中医药学不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为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标识。

中医药学在实践层面强调养生“治未病”,并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理念和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健康养生文化,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比如,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强调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讲究“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强调养德养生,“仁者寿”“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强调“身心合一”,注重养形、养气、养神的统一;等等。

中医药学在理论层面与中华文化的同构性及其在实践层面体现的群众性,使其成为我国独特而优秀的文化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中医药就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发展中医药。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在实践和养成相结合,达到外化中医健康养生理念于行、内化中华文化价值于心的效果。要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使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与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相协调,将其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形式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处理好中与外的关系,坚持中西医健康理念和方法优势互补、融合利用,使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让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享受中医药健康养生的益处。当前,因其独特的养生保健方式易于被国外民众接受,中医药已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代表。要善用中医药这一有形载体,使其润物无声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传递中国价值。

中医药学是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这些重要论述,不仅充分肯定中医药学是我国独有且富有价值的医学科学,更深刻指出了中医药学具有深厚的理论沉淀和实践积累,对人类文明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事实上,科学并非只有一种表现形式,中国的科学并不等同于西方的科学,西方科学采用的方法也不是获取科学知识的唯一方法,不能把西方科学当作衡量科学的唯一标准。中国有自己的科学传统,中医药就是中国传统科学最具代表性的门类之一。与其他中国本土科学一样,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融汇道、气、阴阳、五行等中国哲学思想,逐渐构建了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藏象经络、气血津液、辨证论治、性味归经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实现了独具特色的医学与哲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在几千年实践中形成了全球范围独树一帜、疗效确切、覆盖人生命全周期的医学科学。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注重时间演进、整体认知,从宏观、系统的角度揭示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认识论,成为人们治病祛疾、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历史上,中华民族屡遭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功不可没。当前,对于人类健康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境,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价值和先进性。比如,中医突出“治未病”,注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对一些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如肿瘤、艾滋病等,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效果;中医使用方法简便,不依赖各种复杂的仪器设备,能更好地解决基层群众的医疗问题;中医将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相结合,成本相对低廉,更能有效节约卫生资源;等等。

百余年前,西医传入中国,中西医科学之争、中医存废之争一直延续至今。在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我们要有坚定的科学自信,明了中医的独特价值,破除对西医的迷信,从认识论上厘清中国与西方、中医与西医的差异,处理好中医与西医的关系,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坚持中西医互学互鉴、携手造福人类。中医药是中华文化在生命科学领域结出的瑰丽果实,中医药的发展和突破必将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未来发展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

把握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点任务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振兴发展中医药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必须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以推进继承创新为主题,以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以促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协调发展为重点,以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学术水平为核心,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尤其要着力把握好下面四项重点任务。

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在勇攀医学高峰上有所作为。围绕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重大卫生和健康问题,加强科研联合攻关,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前沿性的重大科技成果,打造新的特色优势。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拓宽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服务质量,努力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满足人们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中医药需求,并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上有所作为。遵循融通中西、返本开新的文化发展规律,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重在实效性的要求,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顺应时代变化和社会需求,注重生活方式养成,广泛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使记载在古籍、融入生活、应用于临床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智慧、健康理念和知识方法生动起来、推广开来,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助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有所作为。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优化升级,推进中医药与养老、旅游、文化、扶贫深度融合发展,有效开发中医药资源,产生一批适应市场与健康需求的新产品、新业态,开发一批有中医特色的诊疗仪器和设备,创造新供给、引领新需求、释放新动能。发掘贫困地区的中医药资源,结合当地实际,实施中药材产业化、中医药健康旅游等精准扶贫举措。

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上有所作为。发挥中医药在密切人文交流、服务外交、促进民生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医药交流与合作,开创中医药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不仅提供诊疗服务、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而且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和当代中国活力。坚持政策沟通,完善政府间交流与合作机制;坚持资源互通,与沿线国家共享中医药服务;坚持民心相通,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坚持科技联通,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坚持贸易畅通,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把中医药打造成亮丽的“中国名片”。

当前,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把握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性机遇,切实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到2030年实现中医药服务领域全覆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点评

文化不自信,的确是中国人意识形态中的一大现实问题!  发表于 2017-3-10 16:58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08:35:01 | 只看该作者
http://zyxdh.66rt.com/viewthread.php?tid=274&extra=page%3D2
3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08:36:18 | 只看该作者
领导人的意见值得尊重和重视。
4
发表于 2017-2-26 10:04:00 | 只看该作者
Well,看标题心里就有个疑问:似乎中医的发展不理想,是因为过去二三十年中医界这些头面人物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是这样吗?这好像与事实不符啊,因为从国医大师到“战略家”到什么文化院长,我看不仅个个“高度文化自信”,甚至可能过度自信。如果已经是高度自信,而中医却还处于需要振兴的境况,却仍以所谓“文化自信”作为解决中医振兴发展问题的抓手/着力点,逻辑上用中医的话讲叫不对证啊。


点评

妙  发表于 2017-2-26 10:40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5
发表于 2017-2-26 15:18:44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中医是文化?不知道从文化中如何能发掘出医学同内涵来?
6
发表于 2017-2-27 09:41: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2-27 09:51 编辑

提出“以高度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是必要的。
但仅仅依靠“文化
自信”,还是远远不够的。
中医药振兴与发展,主要还得依靠揭示它的核心技术。
有了核心技术,才能在医疗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中医要是离开了医疗市场,如同“虎落平原”。
这一点,中医高层显然没有看出来。
7
发表于 2017-2-27 11:34:55 | 只看该作者
与其他中国本土科学一样,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融汇道、气、阴阳、五行等中国哲学思想,逐渐构建了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藏象经络、气血津液、辨证论治、性味归经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实现了独具特色的医学与哲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在几千年实践中形成了全球范围独树一帜、疗效确切、覆盖人生命全周期的医学科学。

——现代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规律,是专业与哲学剥离。哲学应当从认识方法论层面去指导专业学科的研究与发展,而不是直接参与或替代专业学科的研究与发展。
8
发表于 2017-2-27 13:34: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7-2-27 05:53 编辑

这个提法跟政治背景密切相关,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必须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都要认真领会、执行,何况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对中医药学作了重要的论述,强调指出中医药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这些重要论述,凸显了中医药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王国强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负责人提出“以高度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就是很自然的了,体现了中医药界的领导人是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贯彻习总重要指示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的,所以,我们也就用不着白费唇舌手指键盘去执疑王国强这一提法,况且,中医药学的确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无可否认的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中医药学是在攸久的中华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起来的,虽然是医学,却又有着众多无法抹掉的文化烙印,我们用不着在中医药学与文化问题上去争辩,各人做好自己的事,开出最有效的方药,多治好一些病人,提高中医药的信誉,才是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最好行动和措施!

点评

言之有理。  发表于 2017-3-10 17:02
9
发表于 2017-2-27 15:13:25 | 只看该作者
说实在话,凡是学中医的,没有文化不自信的。中医人士的这份文化自信,只有多没有少,甚至许多时候都多的溢出来了。

什么叫“多的溢出来了”?这是我用的一句土话,意思就是自信、很自信、自信的过头了。举个例子,古人有句话,叫“上医医国”,古人说这话,当初不知道想表达一种什么思想,现在的人,就理解为中医的理论和治国的方针有相通之处,这就是我说的“多的溢出来了”。


王局长这篇文章,写的不错,不过,我觉得不应该写给中医界人看。中医界各位都自信着呢,用不着他叮咛。这文章写给其他行业的人看,让大家都从文化角度了解、理解中医,还是有意义的。

10
发表于 2017-2-27 20:50:57 | 只看该作者
“上医医国”,古人说这话,当初不知道想表达一种什么思想,现在的人,就理解为中医的理论和治国的方针有相通之处……

印象中某国医下面的马屁精暗示过如果由该“国医大师”来治国,国家发展会更好云云。

哎,刘铁版可能对这方面有更独到的见解也说不定。


点评

要说真有人要拿中医“治国”,我有点不相信。中医里面自信过头的人很多,但没有“自信”到这个程度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4 21:3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6 07:38 , Processed in 0.06163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