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何谓“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2-16 08:5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8-2-16 01:00 编辑

何谓“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
---先贤追随者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有这么一段话:
     岐伯曰: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
     帝曰:非常而变奈何?
     岐伯曰: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因而重感于邪则死矣。故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也。

     这里面有两句话很重要,一句是“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第二句是“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这两句话实际上说明了疫气形成的原因以及疫气是如何对五脏形成影响的。
     先贤追随者试着对这两句话解读如下。
   
     所谓“苍天之气不得无常”是指天时是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自身的规律运行的,这是大势不会出现反常。如果反常了,这叫“气之不袭”,也就是所谓的“春应暖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这叫非其时而有其气,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时疫之气。
     而这种“气之不袭”是如何造成的呢?前面已经有言“苍天之气不得无常”,这里所说的“苍天之气”也就是五运六气中所谓的主气,就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这是恒久不变的,之所以造成“春应暖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是因为客气加临造成的。
     
     也就是说,“春应暖而反寒”是春季有客气太阳寒气加临,“夏应热而反凉”是因夏季有客气阳明燥气加临,“秋应凉而反热”是因秋季有少阳相火加临,“冬应寒而反温”是因冬季有厥阴风气加临。
     这种天气的非常之变也被古人称之为时疫,清代医家林庆铨在《时疫辨》中说:“伤寒感邪在经,时疫感邪在内”,也就是说时疫之邪直接伤及的是五藏。
     这就涉及到了“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这句话,经曰:“我尅者为所胜,尅我者为所不胜”。也就是说五藏如果遭遇所胜的客气侵袭则病微,如果遭遇所不胜的客气侵袭则病重。
   
     举个例子说,如果是“春应暖而反寒”,春天有太阳寒水加临,因为水尅火,那么客气对心脏的影响就重,人们就容易犯心脏病,这就是“所不胜则甚”。而对于脾藏来说,因为脾属土,土尅水,因此非时之寒对脾藏来说影响就轻,这则是“所胜则微”。
     何谓“重感于邪则死”?我们仍然以“春应暖而反寒”为例。当有人本来就患有心脏病,如果又遇到非时之寒,这就叫“重感于邪”,这个时候就要警惕了,心脏内外夹击重感于邪,往往就很危险。
     明白了“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这句话,也就容易理解“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
  “非其时则微”就是指五藏所胜的客气加临之时,受时疫之邪的影响要轻;“当其时则甚”就是指在五藏所不胜的客气加临之时,受时疫之邪的影响要甚。
   
      因此人们要根据客气加临的情况,注意适时采取措施,做到早预防,避免时疫造成过大的损伤。而医生知道了客气的加临,也便明确了邪气的盛衰和疾病的虚实,也便容易做出准确有效的治疗。
     正如《内经》上所说:“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http://www.zhongyiyao.net/bbs/thread-72840-1-1.html
2
 楼主| 发表于 2018-2-16 09:01:33 | 只看该作者
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应该引起应有的重视!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3
发表于 2018-2-16 10:53:19 | 只看该作者


     古人用节夺量气,故有“节到气到”、“节到气未到”、“气到节未到”的说法,节气同到谓之“合气”,节与气相互岔开,则为病气,此为《奇门遁甲》中认识的方法。中医则直接用“过与不及”来看节与气的关系。
     这对生命很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2 22:07 , Processed in 0.08017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