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亚健康状态人群知多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4-28 16:34: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亚健康状态人群知多少

亚健康是一个现代医学的概念,中医学没有亚健康的概念。从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提出,到现在也不过30多年的时间。亚健康是指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又称“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离状态”、“灰色状态”、“前临床期”、“临床前期”、“半健康态”、“临界状态”、“半病状态”等。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一个规范化的定义。虽然连一个规范化的定义都要没有,却被炒的火热,让人想都想不明白。
联合国卫生组织(WHO)对亚健康的定义是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一种状态,又称中间状态,它是不健康的,但又不是疾病的。并且在报告中提出:在总人口中,健康状态人群占15%,亚健康状态人群占70%,疾病状态人群占15%。国内有那么一些人,将其奉为圣旨。言称中国也是这样的。我们多次论述过,这根本是不靠谱的。
什么叫疾病状态人群,顾名思义,就是身上存在疾病的人群,不管是有一种疾病还是有多种疾病,他都是疾病状态人群,总不能一个人同时兼有两种身分。即是疾病人群,又是亚健康人群。根据国家卫计委最近公布的数据,全国20岁以上的人,全国有2亿人患高血压病,15%连高血压病的病人都不够。何况还有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除了特别危害人们健康的各种癌症、各种急性传染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各种心脏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就说人体各个系统的慢性病,如慢性肝炎、慢性气管炎、慢性肾炎、慢性心肌炎、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肠炎、慢性咽炎、慢性鼻炎、大量的外科疾病和大量的皮肤病患者,他们都是有异常表现和体验以及相应的病理变化等确诊疾病要件的。如果按新的医学模式定义疾病,加上社会、心理和行为所产生的疾病,则疾病状态的人群应该更多。说疾病状态人群占总人口的大多数,一点也不夸张。像疲劳综合症、神经衰弱、忧郁症、更年期综合症等,它们都是病症,只不过确切病因还不清楚,他们是病人而不是亚健康。有些人自己感觉没有任何疾病的临床表现,在体检时查出了某种病或几种病,西医能够做出诊断,这些人就是病人,属于疾病状态人群。如检查出癌细胞,就是癌症病人。有些人自己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或者体检中心去检查,对疾病不能确诊,这部分人可分两种情况,一种可能是由于检查没有到位,该查的没有查,漏诊了,因为再高级的体检中心也不可能拥有所有的检查设备;一种可能是这个人确实是一个亚健康病人,或者说这种病还没有被认识。所以说,亚健康病人的人数,其实是很有限的。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具有健康状态和亚健康状态两种身分。据王教授说,而中国九亿多人属于亚健康人群,不知是如何统计出来的。
《中医体质学》将中国人分成了九种体质,平和质也就是健康状态人群占30%多一点,八种病理偏颇体质类型占近70%。一种平和是健康的,八种偏颇是不健康的。又说八种偏颇体质是非疾病状态下的病理体质的归纳,不是疾病。根据他引进到中医的亚健康,他的八种病理体质类型就是亚健康,这与他说的国人中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是一致的。国人除了健康状态人群,就是亚健康状态人群,百分之一百都要占完了,中国是没有疾病的。中国人实在太幸运了!但这是绝不可能的,“病已成而后药之”,人的机体有了异常的不适和痛苦的体验,需要医生介入并要用药物或者其它治疗手段来进行治疗的,就是准病人,就属于疾病状态人群。八种病理体质类型都拟定了药物处方,却说它们是亚健康不是病人,这可能吗?
有人说:“已病状态,是“阴阳失和”,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出现了偏颇,处于“阴阳失衡”状态,如八种偏颇体质”。八种病理体质是已病状态,是中医的已病。已病就是已经生了病。已经生了病就不可能是亚健康。用西医的疾病观来衡量,除了健康状态人群之外,其余的70%的人群,也应该包括疾病人群在内的。
把中医疾病的病证和证候当体质,把中医的病证和证候当亚健康,这才是本质所在。
真正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并不是很多,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待,不要再忽悠老百姓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8 05:11 , Processed in 0.04855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