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4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ICU内外的中西医合作——专家谈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中的重要作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3-16 19:1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社武汉3月16日电题:ICU内外的中西医合作——专家谈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中的重要作用

新华社记者郑璐

在这次中国抗疫战争中,中医药广泛参加新冠肺炎治疗,深入介入诊疗全过程,发挥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成为抗疫“中国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全国5万余名出院患者大多数使用过中医药。据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消息,湖北省中医药使用率累计达到91.91%,方舱医院中医药使用率超过99%,集中隔离点中医药使用率达到了94%。

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中西医结合是如何实现的?有效药物如何使用?中医方舱有什么不同之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等三位中央指导组专家近日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了这些故事。
2
 楼主| 发表于 2020-3-16 19:12:22 | 只看该作者
有效降低转重率

如何让轻症患者不要变成重症,是疫情防控的治疗工作中的关键问题。

“在轻症患者基数较大的时候,转重率高低直接决定重症病人数量多少。”邱海波指出,为了避免大量重症病人的出现,最好在早期就控制住轻症患者的病情发展,特别是要在社区、隔离点筑牢第一防线。

国际临床评价指标同样认为,对于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真正反映疗效的关键指标是转重率。

“中医药治疗发挥的核心作用正是有效降低转重率,特别是在早期介入,能显著降低轻症病人发展为重症病人的几率。”张伯礼说。

他对比类似条件下的108例病例后发现,西医治疗转重率在10%左右,而中西医结合治疗转重率约为4.1%。对发热、咳嗽、乏力改善等症状,中药起效非常快,对肺部炎症的吸收和病毒转阴都有明显效果。

邱海波认为,中医中药与西医西药的结合,在防止早期轻症向重症转化上有很大作用。“我们发现中医中药对于轻症患者的发烧、乏力、肌肉酸痛症状确有缓解作用,这些症状缓解后转成重型的病人就变少了。”

湖北积极开展新冠肺炎的早期预防,面向集中隔离点、隔离人员、一线的医务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截至13日,一共发放了43万人份的肺炎预防方以及36万人份的中成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此前已发布消息,初步证实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颗粒、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等3个中药方剂和3个中成药对新冠肺炎有明显疗效。

刘清泉建议,轻症且发热乏力的患者,适用金花清感治疗;轻症且发热便秘的患者,连花清瘟治疗更适宜。两者不能叠加使用,也不建议没病的人吃药。
3
 楼主| 发表于 2020-3-16 19:12:44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结合发挥最佳效用

邱海波是三位专家中的唯一一位西医,他与刘清泉在ICU里合作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着经过实践检验的深刻认识。

“我是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最关注的就是危重和重症病人的救治。起初我们对新冠病毒并不够了解,治疗措施很有限,特别是看到病人上呼吸机一周甚至两周仍无好转迹象时,真的是非常被动和着急。”1月20日,邱海波一来武汉就直奔ICU,如何让病人继续支撑下去,尽可能降低器官损伤,获得恢复的时间与机会,邱海波开始寻求中医的帮助。

“肺与大肠相表里。”这是邱海波提到的一句中医原理。

“我发现中医很多提法与现代医学有共通之处,比如重症胰腺炎的病人,肚子很胀,肺呼吸也不好。我们把腹胀解决了,结果发现肺功能也跟着改善了。其实从西医的角度看,腹胀物理因素对膈肌的影响加重了肺的功能障碍,腹胀时肠道大量堆积毒素也会加重肺损伤,所以把肠道问题解决了之后,肺功能也就跟着改善了。两者说法不同,但是原理却是贯通的。”

中药注射液血必净是邱海波最近关注的一种药,它的作用是阻断新冠肺炎引起的炎症风暴和微血栓形成。“这个药很有意思,1月底我们开始在临床上使用,并按照西药的评价体系去研究,发现它能使重症肺炎的病死率下降近8.8个百分点,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结果。 ”

“其实翻译成中医理论,炎症就是毒,凝血就是淤。”刘清泉接过了话茬,在ICU里,西医起主力军作用,他作为中医也做足了辅助工夫,一边西医插管,一边使用中药的情形常常出现。“给病人喝了中药以后,排便畅通了。护士们虽然工作量增加了,但她们看到我不但不埋怨,反而都很开心,因为病人指标变好了。西医中医都是一条心,只要病人能好起来,需要谁谁就上。”

刘清泉说,能精准的杀死病毒是最好的办法,在没有特效西药的时候,中医用的是传统智慧中的“围魏救赵”。以新冠病毒为例,通过中药调整,改变病毒生存的人体环境,从适宜转为不适宜。“病毒待不住,自己就走了,实际上病就好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20-3-16 19:13:0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方舱体验:医病先医心

江夏方舱医院,在这场治疗中是个独特的存在。

与其他方舱不同,江夏方舱医院的病人全部吃中药。里面的564个病人,被5个中医院校组成的医疗队承包了。这里的治疗相对简单,以发中药为主,输液都很少。除了吃药外,还有很多特色项目,打太极、练八段锦、针灸、按摩、穴位敷贴,中药治疗手段一样也不少。

虽然是中医医疗队承包,但化验检查、移动CT等现代医学设备一样不少。“该吸氧的还得吸氧,该输液还得输液,肺部影像还得检查,一些常用基础西药我们也备着。”据张伯礼介绍,现在的中医医生以高校培养为主,除了学好中医理论外,西医课程占40%,真正的中医学生没有完全不懂西医的。“中国有两套医学保驾护航。真正把两种医学吃透了,优势互补,中西医结合不仅能实现,还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许多新来的病人有恐惧、焦虑、无助情绪,张伯礼表示,中医医病先医心,看病之前要先做好服务,抚慰、关心、温暖病人,建立信心和信任。

“有的病人开始不愿意吃药,结果隔壁床患者吃完以后退了烧,他也赶紧吃上了。吃习惯后慢慢觉得中药不那么苦,症状减轻人也舒服了,就有信心了,对医生的态度也不一样了。”刘清泉说,中医方舱的特殊治疗方式,被患者慢慢接受,越来越多的患者配合治疗,甚至主动参与到治疗中来, 医患关系变得非常融洽。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例转重症,没有一例复阳,没有一个医护人员感染。

张伯礼对于这个结果挺满意。“事实证明对于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用中药完全可以达到治疗目的。”

刚出院的患者身体机能往往较弱,中医也在积极提供康复方案,帮助更多的患者调理提升免疫力。 3月5日,湖北省中医院开设了新冠肺炎康复门诊,采用中医治疗手段,为康复出院的患者提供恢复期治疗与康复指导。

不仅仅是在江夏,也不仅仅在中国,面对全球抗疫的情况,中国医疗专家已携带大量医疗物资驰援意大利、伊拉克等国家。据张伯礼介绍,此次中国带去的药品中就有中药连花清瘟和金花清感,这两种药都源自我国两张古方——近2000年历史的张仲景《伤寒论》麻杏石甘汤和清代《温病条辨》银翘散。

张伯礼恳切地说,“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也乐于跟国际社会分享,只要他们需要。现在虽然曙光在前,但慎终如始,我们大家还要再坚持一下,取得最终的胜利。”
5
发表于 2020-3-17 05:55:4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在使用中医药护人而治病。
6
发表于 2020-3-17 07:26:2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发表于 2020-3-17 07:55:1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
发表于 2020-3-17 08:12:48 | 只看该作者
  西方科学一股脑上,挤掉了中医资源!
9
发表于 2020-3-17 08:29: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3-17 01:32 编辑

         邱海波“其实翻译成中医理论,炎症就是毒,凝血就是淤。
        张伯礼“中国有两套医学保驾护航。真正把两种医学吃透了,优势互补,中西医结合不仅能实现,还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不仅仅是在江夏,也不仅仅在中国,面对全球抗疫的情况,中国医疗专家已携带大量医疗物资驰援意大利、伊拉克等国家。据张伯礼介绍,此次中国带去的药品中就有中药连花清瘟和金花清感,这两种药都源自我国两张古方——近2000年历史的张仲景《伤寒论》麻杏石甘汤和清代《温病条辨》银翘散。
============================================================
   证态体系实现了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的双向翻译,真正吃透了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他们应该好好学习中西医融合观。
10
发表于 2020-3-17 08:33:54 | 只看该作者

西医感
  
染病
     前驱期
急性典型期
          SIRS
     MODS
     MOF
死亡
  
伤寒论
  
  
太阳
  
     表证
  
  
阳明病、
  
     少阳病
  
  
阳明
  
气分证
  
  
阳明
  
热实证
  
  
内闭
  
     外脱
  
  
死亡
  
  
温病
  
  
  
     卫分证
  
  
脏腑
  
     气分证
  
  
气分证(白虎
  
     汤证)
  
  
营血
  
     分证
  
  
内闭
  
     外脱
  
  
死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5 21:57 , Processed in 0.0541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