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温病条辨.申景旺评》上焦篇.二八—三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6-22 19:1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八、手太阴暑温,但咳无痰,咳声清高者,清络饮加甘草、桔梗、甜杏仁、麦冬、知母主之。
     咳而无痰,不嗽可知,咳声清高,金音清亮,久咳则哑,偏于火而不兼湿也。即用清络饮,清肺络中无形之热。加甘、桔开提,甜杏仁利肺而不伤气,麦冬、知母保肺阴而制火也。
    清络饮加甘桔甜杏仁麦冬知母汤方
     即于清络饮内,加甘草一钱、枯梗二钱、甜杏仁二钱、麦冬三钱、知母二钱。
     评按:“手太阴暑温,但咳无痰,咳声清高者”;是暑温损伤人体津液了,与温燥相似,用清络饮加甘草、桔梗、甜杏仁、麦冬、知母治疗,没有散热宣肺作用,不但疗效不好,而且还伤人胃气,使病程延长!应用麦门冬汤或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
     二九、两太阴暑温,咳而且嗽,咳声重浊,痰多不甚渴,渴不多饮者,小半夏加茯苓汤再加厚朴、杏仁主之。
     既咳且嗽,痰涎复多,咳声重浊,重浊者土音也,其兼足太阴湿土可知。不甚渴,渴不多饮,则其中之有水可知,此暑温而兼水饮者也。故以小半夏加茯苓汤,蠲饮和中;再加厚朴、杏仁,利肺泻湿,预夺其喘满之路;水用甘澜,取其走而不守也。此条应入湿温,却列于此处者,以与上条为对待之文,可以互证也。
     小半夏加茯苓汤再加厚朴杏仁方(辛温淡法)
     半夏(八钱) 茯苓块(六钱) 厚朴(三钱) 生姜(五钱) 杏仁(三钱)
     甘澜水八杯,煮取三杯,温服,日三。
     评按:这条“两太阴暑温”,是指肺、脾经同病。“咳而且嗽,咳声重浊,痰多不甚渴,渴不多饮者”;就是个暑季伤寒证,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再加厚朴、杏仁”,主要是治疗胃肠的水湿;其自注“再加厚朴、杏仁,利肺泻湿,预夺其喘满之路;水用甘澜,取其走而不守也”;这明显就是无稽之谈!应当外散湿热、内利水湿;可用葛根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治疗。
     三十、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谵语,目常开不闭,或喜闭不开,暑入手厥阴也。手厥阴暑温,清营汤主之;舌白滑者,不可与也。
     夜寐不安,心神虚而阳不得入阴也。烦渴舌赤,心用恣而心体亏也。时有谵语,神明欲乱也。目常开不闭,目为火户,火性急,常欲开以泄其火,且阳不下交于阴也;或喜闭不喜开者,阴为亢阳所损,阴损则恶见阳光也。故以清营汤急清宫中之热,而保离中之虚也。若舌白滑,不惟热重,湿亦重矣,湿重忌柔润药,当于湿温例中求之,故曰不可与清营汤也。
     清营汤方(咸寒苦甘法)
     犀角(三钱) 生地(五钱) 元参(三钱) 竹叶心(一钱) 麦冬(三钱) 丹参(二钱) 黄连(一钱五分) 银花(三钱) 连翘(连心用,二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
    评按:这条“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谵语,目常开不闭,或喜闭不开,暑入手厥阴也”;就是暑热重伤人体津液了,血分仍有郁热。“手厥阴暑温,清营汤主之;舌白滑者,不可与也”;邪热重伤人体津液时,胃部因为津血流动量减少,也常会发生虚弱现象,这就是少阳太阴合病了;根本就不能用清营汤治疗,并非仅是“舌白滑者,不可与也”!应在不伤病人胃气的前提下滋补津液、外透邪热,可用小柴胡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如果舌白滑者,可再加厚朴、白术、茯苓等治疗。
2
发表于 2021-6-23 06:52:45 | 只看该作者
30条
     手厥阴心包经 ,暑入手厥阴也,即(暑)热陷心包证!故以清营汤急清宫中之热。宫是指皇宫,心主神明君主之官的府邸。病邪已经进入皇宫之内,先生还在半表半里之间用小柴胡汤瞎折腾!
3
发表于 2021-6-24 08:06:34 | 只看该作者
   不完善,没有错!可以补充,不能否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3 12:17 , Processed in 0.04858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