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老中医沈绍功先生讲脑中风,全是经验干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5-26 06:1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老中医沈绍功先生讲脑中风,全是经验干货!


脑中风呢,原来主张补气活血,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实际上脑中风不知道你们注意没有,急性期当然你们在基层看得比较少,恢复期或者后遗症期,他都是苔腻的比较多,十之七八都是苔腻,苔腻的病人假如你给他补气活血,这就法不对证,疗效会影响,所以我提出治疗脑中风的恢复期或者后遗症期要豁痰,因为苔腻多见呀,要豁痰醒神,这是一个新的思路。另外原来我在急诊科,当然在急性期的时候, 只要苔腻也是这个原则,但是要分闭证和脱证,苔腻的一定先要化苔,这在临床一个提高疗效的很大的一个关键。苔腻不去,所有的疾病疗效都受影响,当然脑中风更是这样。


因为原来我刚毕业的时候,60年代初,在北京的顺义县,在当时的医疗队,跟这我老师去医疗队,农村的脑中风相当多,因为刚毕业,脑子里想着就是补阳还五汤,认为治疗脑中风这是一个好方,用了不尽然,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后来我就琢磨,是不是和苔腻有关系?所以从60年代初就觉得脑中风只要苔腻的必须豁痰,祛痰不够用,必须豁痰,程度不一样。这样几十年下来,这个路子闯出来了,这是个提高疗效的关键。舌苔退了,假如肢体口眼歪斜没有恢复,再用补阳还 五汤,它的疗效就不一样了。所以它首先要豁痰醒神,而且还要化瘀通腑。因为你甭管脑出血也好,出血止住了以后,他的淤血没有排除体外,也是有瘀,脑栓塞那更是有瘀,所以离不开一个瘀,所以一定要配合化瘀,这也符合中医的理论,痰瘀互结。另外治疗脑中风,甭管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通腑相当重要,急性期抢救成功率直接关系到通腑,甚至于病人大便并不秘结,给他通腑,这个就明显的提高抢救成功率,恢复期和后遗症期通腑就更重要,所以治疗脑中风要豁痰醒神配合化瘀而通腑。这是治疗脑中风的一个新的思路,确实能提高疗效。


舌苔退了,我主张也不用补阳还五汤。退了以后,这个病人因为脑出血和肾是相通的,所以等舌苔腻退了以后改为滋水涵木,但是也得配合透络和健脾。透络因为你出血也好,血栓也好,肯定有瘀,所以这个恢复的时候透络比化瘀力量更大了。


透络就要用虫类药了,透络或者中医叫剔络。另外因为舌苔退了,要防止它痰浊再生,所以第二个辅助要健脾。脾是生痰之源,健脾就切断了痰浊的来源,防止它再生,所以苔腻的 时候,治疗脑中风用化痰通腑配合透络和健脾。
那么它方子是什么呢?


苔腻的方子主要是温胆汤。这个温胆汤来龙去脉讲过多次,它是治疗心烦不眠的。温胆实际上是清胆,是个治疗失眠的一个方子,后来陈言给它改动了,增加了云苓和竹茹的量,就改成祛痰的主方。这个现在我就把中医的术语呀尽量给它标准化,别来回的说又是化痰又是祛痰、又是涤痰、又是豁痰,讲晕了,有规则。所以痰现在我定位,所有的痰都叫祛痰,进一步的就是豁痰;所有的瘀都叫化瘀,进一步的化瘀用了虫类药就叫透络。所以温胆汤是主药。


当然温胆汤里面主要的是竹茹、枳壳、云苓和陈皮,反复讲了。这个经方呀很愿意用姜、枣、草,而且分量都很重,当然经方有很大的特点,少而精,用药很少分量比较大,2000多年前,这完全是个经验。经方呀,2000多年,当今时代经方不行,疗效直接受影响。为什么呢?现在人们的想法和仲景的时代完全不一样了,想法复杂多了。到世界上一看,那心里想的更多了,原来花花世界那么厉害,经不起诱惑。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竞争力相当 高。这个当医生好一点,别的行业,弄不好就下岗呀!压力很大,竞争力相当强,夜生活多了,这些因素就造成人们的环境、心态、饮食全不一样,你再守着 2000年前的经方,那肯定影响疗效。但是经方很重要,你不能丢。经验呀,是老前辈的一份经验。经方要但经方必须改制,首先改制就把它的姜枣草扔掉,没有必要占位置。


尤其甘草,我反复讲,甘草并不是一个好药。比如《伤寒论》里面“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之。”后世呢就把心律失常都用炙甘草汤治疗。


不知道你们体会了没有?用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炙甘草必须用到30-60g,小了它不起作用,作用起了,甘草的副作用也就来了,因为心血管病很容易浮肿啊!甘草里面的成分就留钠潴水,30-60g引起肿了,心律纠正了,浮肿了,对心脏很大不利呀!另外甘草太甜,没有好处。我们古人对盐比较讲究,现在更进步 了,认为盐有害,减量了,一天就吃5g,最多不超过10g。对糖,现在没普及,大的城市都知道,糖不是好东西,小的城市糖还是好东西。我上个月去贵州,这个苗族的同仁,贵州去了就到你们苗寨,认为教授来了,贵客呀,给我沏了一杯茶,里面放糖,贵客来了,糖呀,甜甜蜜蜜,实际上害了我,糖高了全变成脂肪了, 血脂就要高呀,不是好东西呀,所以为什么,这个环境不一样了。甘草甜的就不利了;另外甘草里面还有激素,总而言之甘草不是国老,不是调和诸药,不要占这个位置,所以我很少用甘草。用干草就两个地方用:


一个就用生甘草,不用炙甘草,甜加蜜炙那更甜了,生甘草,解毒的时候,解毒就用一部分生甘草,尤其解半夏的毒和草乌、川乌、附片的毒,用小量的甘草,不要过10g,能起到解毒的作用,防止这些毒性的药太烈,控制它;
第二个就用甘草梢,甘草梢就甘草的尖,尖这部分止下部的疼痛,这是非常有效,尿频、尿急、尿痛,阴茎痛,性病的阴茎痛,就用甘草梢,但是也别用多了,也是10g之内,其它都不用了。


姜枣更不行,尤其生姜。因为痰浊热化的多,十之八九都热化,寒化的很少,热化了用了生姜,那肯定有害呀!助热。尤其大枣,滋腻。你化痰再加上枣,这影响祛痰,所以温胆汤里面把这三个药去掉了。


另外还有一个药就是半夏,半夏我很少用,有的时候就痰浊很明显,苔腻很厉害,用一部分法半夏,半夏是温燥呀,能祛痰,对痰化热也不利。所以温胆汤就用这四个药就够了。竹茹、枳壳、云苓、陈皮。当然温胆汤里面呢,我一共有12个加减,先苔腻的病温胆定的是四位药,然后根据不同的病种, 对辨证不影响进行加味,治这12个病种效果是很好,看看这次有没有机会,有机会再给你们介绍,以前讲过。那么定下来,中风豁痰、醒神,用温胆汤,这四个药作为主药,还要加味。


第一个加味,痰蒙清窍:


中风的病机就是痰蒙清窍,要豁要行,痰不豁,痰就出不来,尤其到脑窍,光祛痰不行你还要豁,还得行给它个动力,给它推出来。豁和行主要两个药:豁药就石菖蒲,行药就郁金。郁金是气和血都走啊,既能行气郁金又能活血,这第一个要豁要行,用石菖蒲和郁金。


第二个痰浊多化热:


第二化热多,痰浊化热要清,要化,清和化,用胆星胆南星,不是生南星,生南星有毒,制了以后就没有毒了,胆南星和僵蚕,虫类药僵蚕,清热祛痰这是个 好药。


第三个痰蒙窍必定会蒙神,需要醒要宁,醒神呀要宁神,这里面加两个药,一个就制远志,一个生龙骨来醒神宁心,醒神宁心这就形成了豁痰醒神的一个基本 方。那么还要化瘀,痰和瘀是互结的,是治中风必须得化瘀,要痰瘀同治。


化瘀的药用丹参、川芎、赤芍、地龙、水蛭、苏木、泽兰。


这八个药不是一次都用,在这个上面讲的豁痰醒神的基本方里面,这次加一两个,下次加那一两个,就容易提高疗效,就中医传统中守法易药,法则不变,但药要来回的便,这样容易提高疗效。


第二个辅助要通腑,


大便干的更要通腑,大便不干的也要给他通腑,但不能俊下通腑。通腑的药主要用当归、白菊花、草决明、桃仁、全瓜蒌、制军、火麻仁。


这是脑中风苔腻的就按照豁痰醒神佐以化瘀通腑,这完全是个新思路呀!不用补阳还五汤。那么痰祛了以后,苔腻薄了,这个时候就改用滋水涵木。滋水涵木的主要方就是杞菊地黄汤。它也四个主药:枸杞子、白菊花、生地和黄精。


两个辅助:


第一个透络,透络主要靠地龙、水蛭、土鳖虫、炮山甲,也是加一两个药,还可以加上苏木、生山楂、鸡血藤、泽兰。


第二个辅助必须健脾,切断生痰之源,主要用白扁豆、云苓、莱菔子、生薏仁。这个薏仁一定要用生的。好多的地方炒,炒薏仁的效果仅仅止泻,别的效果都影响,必须用生薏仁。


苔不腻的中风用滋水涵木,佐以透络健脾,这是治疗中风病一个主要的方子。


提示:本文原创作者不详,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2-5-26 07:55:58 | 只看该作者
     临床  实践检验,按照中医自己的规律发展完善中医理论。
3
发表于 2022-5-26 22:03:2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确有很好的临床价值。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3 04:40 , Processed in 0.05383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