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8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夏季注意中药的贮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5-31 23:2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炎热的夏季马上来临,鉴于中药的特殊性,需要注意中药在高温潮湿的季节应注意贮藏问题。尤其是某些油性中药和动物类的。一个是走油问题,一个是发霉变质问题,再就是虫子的问题,望提起注意。中药库房该整理一下了!
2
匿名  发表于 2005-6-3 10:16:57

[原创]夏季注意中药的贮藏

我的办法,是放在冰相里。
3
发表于 2008-7-25 16:59:5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夏季注意中药的贮藏

同感  我的办法,也是放在冰相冷凍層里。
4
发表于 2008-7-25 21:16:2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夏季注意中药的贮藏

谈中药霉变的防治方法
中华首席医学网   
作者:陈睦易
《时珍国医国药》
【关键词】  中药
  关键词:中药; 霉变;防治方法
  中药饮片的发霉,会使中药有效成分含量降低、失效,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有的甚至对人体有害。药材发霉变质,能增加药物损耗,增加费用,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应当防止中药发霉变质,把中药的保管工作搞好。笔者总结多年的临床保管经验,就如何较好地对中药饮片霉变的防患与处理进行了以下尝试。
  1 霉变的原因
  1.1  温度中药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温度过高或过低会使中药质量发生变化。当温度高于35℃时,含脂肪多的植物,由于受热过高,油质分离,容易引起泛油。中药本身温度的高低,除受气候影响,通风、阳光照射及包装等因素影响下,药品的过分潮湿,堆放过高过紧,使药物的内部组织细胞加强,产生热量,也能引起发霉现象。如党参、生地等。
  1.2 湿度中药本身能否保持正常的含水量8%~12%,与空气潮湿的程度有密切关系。如果由于贮存容器不当,包装不好,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含水量即会增高。通常在相对湿度超过70%时,大部分药品通过逐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致使含水量增高,增高后药品就容易发霉变质。有些药品在潮湿的空气影响下,易潮解溶化,然而空气相对的湿度在60%时,绝大部分的中药通过逐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所以有“四五防霉,七八防蛀”的说法。药物本身水分增加,适合霉菌深入,终致药物霉坏变质。
  1.3 空气空气含多种成分,其中氧气及二氧化碳最容易与中药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由于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的霉菌孢子,散落在药材的表面,在适当的温度15~40℃适当的湿度(空气中湿度在60%以上或药材含水量超过10%)以及在适当的环境(阴暗,通风条件不好的地方)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就萌发为菌丝,分泌酵素,分解和溶蚀药物内部组织,并促进有效成分发生变化,以致药材发生霉变、失效。
  2  霉变的防范
  霉菌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根霉、毛霉、曲霉、青霉和黄霉。但中药发霉的霉菌大多数是根霉和毛霉。霉菌侵入中药饮片,使饮片腐坏,失去药物应有的性能。应采取必要的方法和措施加以防霉。
  2.1 机械除湿法现在有的大中城市药材批发部采用机械吸潮,如空气去湿机,它能将仓库内空气高湿度水分和储藏物非安全水分蒸发吸去,从而达到防霉、防虫、防止泛油和泛糖及变色等综合作用。
  2.2   人工防霉
  2.2.1  贮藏场所应选择高爽干燥、空气流通、避免阳光直射。地面最好为杉木垫板。
  2.2.2   以自然吸潮物生石灰放在密封不严的仓库内和药房内吸潮。在场所内还要有各种药物干燥设备,如烘烤箱等,以备在雨季能及时干燥饮片。
  2.2.3   选择不同的容器贮藏不同性质的药物。一般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及量大或质量的药材常装入竹篓、麻袋、席包、大箱里贮存,但对蜜炙的款冬花、枣仁、甘草、黄芪等较难干燥,特别易吸收湿粘连的药物须用瓷瓦器收贮,并严密加盖以免走蜜和霉烂。对易溶解及回潮的成性药物如芒硝、海藻、昆布等,以免回潮及溶解。对于含油脂类较高的药物,如麦冬、天冬、玉竹、党参等应放在干燥箱内,定期烘烤,以免潮湿发霉。
  2.2.4 严格入库验收。中药饮片入库前应达到干燥的要求,一般花、叶、全草类干燥适宜温度为20~30℃,根茎类为30~65℃,果实种子70~90℃;含挥发油类为25~30℃,含苷与生物碱类为50~60℃。有些中药饮片从中药材公司购进时,本身含水量偏高。中药饮片的含水量一般应低于12%,对那些含水量明显偏高的饮片,坚决作退货处理。
  2.2.5  勤进货。霉雨季节,在充分保证临床用药的同时,应尽量缩短库房内饮片贮存时间。饮片经过加工炮制后由于含水量增高,必须及时干燥,否则饮片易于变色,甚至霉烂变质。如大黄、黄连由黄变黑;黄芩由黄变绿;荆芥、薄荷变黯;槟榔、白芍泛红等外观色泽的改变都是质变的标志。入库后的药品应经常查看巡视,发现有回潮的药物应再行干燥处理。
  防止霉变的方法最重要、有效的是干燥法,如日光自然干燥的晒干法,凡干燥后的饮片均需放晾再行收贮,否则其余热也会导致回潮而变质。
  3 霉变的处理
  凡是生霉的中药饮片,首先要去掉霉灰,消灭霉菌。霉菌一般在温度50℃以上,遇60%左右的乙醇或低浓度的酸变失去活力,故灭菌的方法很多,有撞刷法、淘洗法、酒洗去霉法、醋洗法、油擦法等。由于中药品种繁多,性质各异因此去霉的方法也有区别。   3.1 撞刷法发霉不严重的药材经日晒或烘烤干透后,可装入笼或麻袋里来回摇晃,使药材通过摩擦去霉,也可用刷子将霉刷掉。
  3.2  淘洗法发霉后不易刷掉的药材,可以用淘洗的方法,将霉洗掉,淘洗时可将发霉的药材入盆内,加水搓洗或刷洗,去霉后,快速捞出晒干即可。在洗时,霉轻微的可用冷水,霉较严重的可用热水,洗时要快,不能久泡,以免影响气味质量。
  3.3  酒洗去霉法不能沾水的药材,可用50%的酒精喷洗。某些药材如大黄、熟地等酒制品生霉时,可将药材摊开,喷酒,不断翻动和搓擦,喷后闷渍1~2 h,再摊开晾开,一般10 kg药材用酒0.6~1 kg ,另有些长条状药材生霉时如人参可用刷子沾酒刷去霉。
  3.4 醋液擦霉法如元胡、青皮、甘遂、五味子等可用此法。其方法是将霉药先簸或刷去部分霉灰后置容器内,用毛巾沾湿陈醋于容器搓操去霉。此法去霉还可使药物不变味。
  3.5 油擦法不能见热的药材,如附片发霉后,可采用油擦的方法,将霉去掉。具体做法是用布沾上无异味的食用植物油,往药材上反复搓擦,即可去霉迹。
  除了以上方法外,其它还有烘烤法、热蒸法去霉,但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只能起到去霉作用,去霉只是于药材表面。若去霉后仍留有霉迹,且有异味,说明该药材已为霉烂变质之品,则不可入药。
 
  (湖北省咸丰县中医医院445600)
5
发表于 2008-7-27 22:09:1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夏季注意中药的贮藏

学习,很有实用价值。
6
发表于 2008-9-4 17:25:2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夏季注意中药的贮藏

支持中药大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4 02:11 , Processed in 0.07477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