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打印本页]

作者: 发言人    时间: 2009-3-7 11:38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发言人在 2009/05/19 00:34pm 第 1 次编辑]


为了繁荣全球中医药论坛文化,活跃网站气氛,促进大家相互间的了解,便于网上网下沟通交流,现推出《论坛人物专访》栏目。
时间规定:不定期。
采访人选:会员推荐或自荐(须征求当事人的意愿)。
采访方式:由大家提出各种问题,被采访的人跟贴回答。希望大家踊跃跟贴,提出想知道的问题,被采访者要主动配合,积极回答大家的问题,并且尽量将问题回答的详细一些……
采访对象:本期的专访对象王不留行,请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哈。
一、自我简介;
二、个人主要学术思想或观点;
三、事业与人生之心路历程;
四、推荐书目;
五、推荐医家(古今);
六、业余爱好;
七、论坛感悟与建议;
(以上问题以自愿答复为主,可全部,可部分)
八、会员提问……


[color=#0000FF]论坛相关链接:
《王不留行专集》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45&topic=176&show=25
系统医学专栏
http://www.gtcm.info/cgi-bin/forums.cgi?forum=52

作者: 古水流    时间: 2009-3-7 13:20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终于盼到王不留行先生开讲,使得我对王先生的营卫学说及系统论的两个疑问有解答的机会,还望王先生不惜赐教。
1.王先生可否用营卫学说解释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厥”?
2.系统论是如何确认现在系统正是所指系统的全部?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7 15:03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欢迎先生。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7 19:45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12 05:06pm 第 7 次编辑]


非常高兴论坛提供这个机会和大家共同交流学习提高。我03年到06年常来,见证了论坛的风雨和成长,这两年学习时间紧来得少了,论坛又增添了许多新面孔,也还有很多老朋友,让人倍感亲切。感觉人物专访是个很好的形式,感谢陈斌总版的心血和创意。
首先介绍一下自己:周东浩,在读博士,多年来对《内经》营卫学说情有独钟,去年出版《中医:祛魅与返魅:复杂性科学指导下的中医现代化及营卫解读》,集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中医:祛魅与返魅》是自己十年心血凝成的结晶,揭千古之谜,铸万世华章,对于如我十年前一样在困惑中彷徨或者关心中医发展的朋友,不妨一观,绝对物超所值!!


借着这个论坛采访的机会,也给自己的书做做广告。呵呵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7 19:56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14 02:53pm 第 25 次编辑]


[attach]4355[/attach]
内容简介:
笔者在对中医目前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后强调,中医现代化必须以系统观为指导,而营卫学说的理论创新正是阐明中医药科学内涵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发现、认识、理解、继承、发展原有的营卫学说,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的科学知识进行创新。此外,在书中,笔者还提出了自己的营卫倾移模型,希望能够以此启发中医界更多的研究。

引言  我对营卫的认识

上篇 中医现代化与系统医学


中医现代化的困境思索

从中西医学的比较研究看中医现代化的切入点

中医西化是造成目前中医困境的根本原因

中医现代化必须走系统医学的道路

系统医学和系统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的方案适合中医吗

“拆车”、“装车”与“修车”

系统医学视角下疾病的本质

中篇 营卫学说研究

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营卫解读


卫气循行与《内经》研究营卫的方法


《内经》基于营卫对一些生命现象的独特解释

营卫节律
营卫倾移的整理研究

基于营卫倾移的证解释模型的构建

营卫通滞度和强度的度量——脉诊

从整体向下来研究非线性防御系统——营卫倾移模型的启示

中医治疗的基本点

营卫倾移模型是疾病病理机转的元模型

营卫学说研究的回眸与展望

下篇 营卫与经络、邪、心神、藏象等概念的关系
  
经络—免疫调节网络假说

脏腑表里与公共黏膜免疫系统:“肺与大肠相表里”今释


真邪离合的启示

疾病形层传变与营卫

从“主体性抗病反应”说开去

“心主神明”的误解
藏象学说的尴尬

“脾主统血”的秘密

结语 中医应该调整研究思路而非“告别”

跋 中医现代化的困惑与出路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7 20:12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12 01:06pm 第 5 次编辑]


我对营卫认识的历史(序言:代心路历程)
说实话,在整个大学期间,我对营卫的认识都还是模糊的、平面的,我甚至从没注意到中医还有过如此系统的营卫学说,《伤寒论》调和营卫第一方桂枝汤本是用于治外感的,可是仲景稍加化裁倍芍药加饴糖就可用于内伤之中脏虚寒,加桂可以治奔豚,加芍可以治腹痛,当时感到十分眩惑。
进入临床后,营卫依然没有进入我的视野,那时最让我苦恼的是中医的“证”和西医“病”的关系问题,写病历中医证和西医病诊断要写到一块,对同一个病人,西医要从病上治,中医则要辨他的证,两者的思路迥然不同,如何会出现这样大的差异,心中很是惘然,带着这个疑问读了一些书,却始终理不出头绪,这种情况一直到重读了祝世讷教授的《系统中医学导论》以后才得以改观。
从《系统中医学导论》那里,我明白了系统和还原两种思路的区别以及还原方法论的内在缺陷,掌握了系统论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知道了必须以系统论的方法研究中医,还原论不可能揭开中医理论的谜底(现在中医西化的困境也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理论早已作出的预测),我就尝试着用系统的思路来帮助解决自己的困惑——就是“病和证”的关系问题。大约在98年吧,整理自己的一些心得写成了《生命系统自稳调节论和中医现代化》一文,文中我借鉴了西医病理生理学的疾病定义:“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提出在病因的损害刺激下,人体这个高度自组织系统自稳调节紊乱,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在系统自组织力与偏离力的相互斗争中,在量变与质变的相互转化中,在一定阶段上质具有相对稳定性,从而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生命系统异常状态,我认为这种具有相对稳定的质的生命系统异常态就是中医所谓的证。不经过一定量的积累,就不能产生一种生命态到另一种态的飞跃,尽管导致疾病的病因不同,却可能引起生命系统自稳调节大致相同的反应,这就是中医异病同证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证候就是“能反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所致的相对稳定的生命系统异常状态实质的、特征性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各种症状、体征以及各种检查结果的总和”,这样终于对病和证、证候概念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在病证概念的思考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系统论方法的威力,但以前系统论研究也有它囿于哲学的探讨而没能和医学科学结合的缺陷,有人曾经批评说:“系统论,仅仅是一种哲学方法,如何用它来揭示中医学,或者来诠释生命科学,还是要有一种另外的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东西作为基础。”这种批评是中肯的,我也切实感到了中医系统论研究的不足。我就尝试着以系统论的方法来看人体,很快找到了系统论和医学的有效结合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因为系统论要求从联系的、动态的观点考察问题,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恰巧承担了机体内部各部分之间以及机体和外界相互联系的桥梁角色。找到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就为系统论的哲学方法和具体的医学科学相结合找到了切入点。
然而,西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包括整个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还原医学基础上的,无法和中医理论合拍,怎么办?!
我就力争着把西医还原视角下的知识转变为系统的思路来认识,怎么转,就是把整体、动态、联系等几个观点贯彻到研究和认识的过程中就是了。这种办法果然很有成效,在系统论的指导下,我得出了疾病是“在内外损害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的新观点。下一步当然要进一步考察神经-内分泌-免疫自稳调节紊乱是怎么一步步发生导致不同的疾病的啦,然而这方面西医的知识是零碎的,分割的,如何能进行整体、动态的认识,一时成了难题。
在对经络思考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古人眼中的经络本义竟是营卫的循行通路,营卫——营养和防卫——通过某种隐秘的通道,营卫就突然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内分泌、免疫部分如此鲜明的联系起来。呵呵,原来秘密在此,营卫学说的重新发现,终于打开了一条我深入认识和理解中医理论的大门,也使得自己希望以系统论的思路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切入点研究中医有了现实的基础。
毛主席在《实践论》中说过: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营卫也是如此。经过这一番思考的反刍,营卫这一在我眼中本来空洞乏味的词汇一下子变得丰富和立体起来。中医的真正精华并不在于阴阳,而是在于营卫,阴阳不过是古人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属于朴素的系统论和辩证法,而营卫才是“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东西”,是阴阳哲学和人体生命结合的科学基础。想当年我们曾经苦苦追寻阴阳的实质而不得其解,却不知古人早已在《内经》中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了,这真是历史给中医开的大玩笑啊,只有系统论的视角才能让我们看清楚其中的曲折。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对中医营卫学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把营卫学说的真谛挖掘出来,这几年来,为营卫学说奔走呼吁,在《中华中医药杂志》闫志安编辑、《中国中医药报》白晓芸编辑等的支持下,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拉拉杂杂已经有六七十篇的样子。去年有幸被世界复杂系统研究的中心——美国圣塔菲研究所侯博士邀请,对其进行了为期一月的访问,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加深了对营卫学说的理解。
去美国之前,就打算写一本复杂性科学诠释营卫的书,谁知从美国回来后,考英语、硕士答辩、考博、进修,一直忙,写书的计划不得不一拖再拖。这中间经历了取消中医的闹剧,我也只得做个沉默的旁观者。这场闹剧的高潮已经过去,可是反思不应该停止,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评价中医,依然是摆在中医人乃至中国人面前的大问题,这又不时激起我写这本书的冲动。今年国家刚刚发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中医药创新就是要“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努力证实、阐明中医药的科学内涵,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和中药产业技术水平,通过知识创新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和医疗保健模式”,而营卫学说的理论创新正是阐明中医药科学内涵的必经途径。为此我把这几年一些初步的探索和思考集结成集,奉献给大家。营卫学说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这本小书只是一块引玉之砖,如果能够引出更多更好的营卫之“玉”来,在崭新的二十一世纪,重建中医基础理论的辉煌大厦,那才是笔者所衷心期望的。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7 20:52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08 03:47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古水流2009/03/07 01:20pm 发表的内容:
终于盼到王不留行先生开讲,使得我对王先生的营卫学说及系统论的两个疑问有解答的机会,还望王先生不惜赐教。
1.王先生可否用营卫学说解释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厥”?
2.系统论是如何确认现在系统正是所指系 ...
你的第一个问题挺好,我曾想过专门写一篇文章说说这东西的,可只停留于想法,一直也没能有时间整理这方面的资料,而且有时候我觉得做这些意义不大。现在正好趁着这机会说一说。
中医说“厥”,一般是“阴阳气不能顺接”(伤寒论)、“气血逆乱”之类的,有两种:一种是四肢厥冷,一种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好像不知道在哪里曾见过说法言《伤寒》论厥是前一种,《内经》论厥是后一种。很少有提营卫什么的。其实考察《内经》的原始“厥”概念:此处的阴阳气血应该追索为营卫。这才是《内经》“厥”的本义。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9-3-7 21:10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勇123在 2009/03/07 09:12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03/07 08:12pm 发表的内容:
我对营卫认识的历史(代心路历程)
说实话,在整个大学期间,我对营卫的认识都还是模糊的、平面的,我甚至从没注意到中医还有过如此系统的营卫学说,《伤寒论》调和营卫第一方桂枝汤本是用于治外感的,可是仲景 ...
我两年前在网上搜索“如何向中医药报投稿”,读到先生文章,受到启发,来到论坛学习,收益不浅,今后在中医方面还要向先生请教。先谢谢了。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7 21:17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07 10:57pm 第 3 次编辑]

《灵枢·五乱》:
黄帝曰: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
黄帝曰:何谓相顺?岐伯曰: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
黄帝曰:何为逆而乱?岐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color=#DC143C]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悦。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color=#DC143C]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这一段文字见载《黄帝内经太素·营卫气行》篇,应该说《黄帝内经太素》的安排更加合理。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taisuzhenben/106-13-2.html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9-3-7 21:42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想请教先生关于元气、元阳与营卫的临床意义,不知可否开示一二。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7 21:47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08 01:07pm 第 3 次编辑]

《黄帝内经》认为:营卫和谐、循行正常是一切生命活动赖以发生的基础,而人体各种生理病理现象不过是营卫调节状态的外在表现。
营卫主要循经络循行,这种循行有一定的规律,并受多种因素干扰。若营气顺脉,卫气逆行,出现营卫气逆、急性紊乱的状态,发生在不同的部位就会表现出相应的不同病症。例如营卫气乱于心、胃等不同的脏腑,会表现各受累脏腑的急性功能失常,如果营卫气乱于四肢,因为营卫到肢体的敷布受阻了,就会出现四肢逆冷;营卫气乱于头,则可能出现头重眩晕甚至昏厥的表现
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内经》这两句话把后世所谓的两种“厥”都说了,两者营卫气逆的病机是一样的,只是营卫逆乱的部位、所累及的脏腑或者肢节不一样而已
因为“厥”的病机在营卫循行逆乱,治疗就应该根据营卫循行的正常途径次序,找出逆乱调节的关键点,即所谓“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使营卫气的正常运行通道恢复通畅,如此则逆气自平,《内经》称这种治疗方法为“导气”;而不宜单纯治其逆气,妄施补泻,对此《内经》也曾着重指出:“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补泻无形,谓之同精”,不补不泻之中有真义存焉,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引用:[color=#A52A2A]气在于头,取之天柱、大杼;
足太阳脉行头,天柱、大杼,并是足太阳脉气所发,故取之也。
不知,取足太阳荥输;
取前二穴不觉愈者,可取足太阳第二荥穴及第三输也。
气在于臂足,先去于血脉,后取阳明、少阳之荥输。
手足四厥,可先刺去手足盛络之血,然后取于手足阳明荥之与输,及手足少阳荥及输也。
天柱、大杼这些穴位是营卫循行在头的调控关键点,四厥可以刺营卫手足循行部位的盛血络或相关穴位,因为血络盛说明营卫在此运行受阻,治疗的关键在于“营卫通行,此其要也”。正如《伤寒论•平脉法》所云:“师曰:子之所闻,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荣卫流行,不失衡铨”此为“道之根源”,学者不可不知。
说了这么多,主要是随便以“厥”为例,说明营卫是《内经》的理论核心,是它的原基概念。这一点现在的中医理论很少提了,这是不适当的。
概念应该正本清源,对营卫这个中医核心概念的忽视,实际是中医理论长期混淆不清的原因。这种概念的混乱不独西学东渐以后的事,营卫概念的异化和衰落在宋明清就早已开始了。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7 21:55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王勇1232009/03/07 09:42pm 发表的内容:
想请教先生关于元气、元阳与营卫的临床意义,不知可否开示一二。
元气是后世的说法,《内经》无元气之说,营属阴,卫属阳,营为血,卫为气,《内经》通篇以营卫立论。不从营卫入手,就很难理解《内经》的理论体系。也就无法判断它的得失成败。

-=-=-=-=- 以下内容由 王不留行2009年03月07日 09:57pm 时添加 -=-=-=-=-
理解了营卫,《内经》的理论并不复杂,呵呵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9-3-7 22:38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谢谢回复,可有关于元阳与营卫的论述?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7 23:17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08 10:03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古水流2009/03/07 01:20pm 发表的内容:
.系统论是如何确认现在系统正是所指系 ...
如我愚钝,不能完全明白这句绕口令你想表达的意思。
系统的研究总是通过模型化来实现的,为了特定的目的,建立简化的系统模型,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包括进去。
[attach]4356[/attach]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7 23:39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http://blog.bioon.com/user1/2854/archives/2007/140149.shtml
个人博客,欢迎造访
作者: gonmai    时间: 2009-3-8 09:59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值得肯定楼主的一些认识亮点:
“证候就是“能反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所致的相对稳定的生命系统异常状态实质的、特征性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各种症状、体征以及各种检查结果的总和”,这样终于对病和证、证候概念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在系统自组织力与偏离力的相互斗争中,在量变与质变的相互转化中,在一定阶段上质具有相对稳定性,从而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生命系统异常状态,我认为这种具有相对稳定的质的生命系统异常态就是中医所谓的证。”
+++++
因总觉得楼主在系统与系统论两者间似有时在偷换概念,请楼主确认以下哪种表达方法确切:
1。系统
2。系统论
3。中医是系统论
4。用系统论方法研究中医
5。用系统论方研究中医,中医就成了系统论
6。系统论是研究、认识中医的唯一救命稻草
++++
再有,“中医是复杂性科学”,这话是不是等于说了什么或没有说什么?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8 12:05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這個問題也沒那麼複雜
人體的養分要靠血來運送
人體的防衛細胞要靠血來運送
人體送血的動力是"氣" 經絡之氣
人體的血運送之分區控制系統是經絡
經絡的控制系統是神經
人之病因是
內因七情
外因六淫
不內外因
七情會致病
由經絡可治生理病
反之經絡會引起心理病
經絡可治心理病
經絡學"系統地';
一以貫之

-=-=-=-=- 以下内容由 逸湘2009年03月08日 00:06pm 时添加 -=-=-=-=-
一以貫之者

病因
診法
至治法之
一砭二針三灸四湯藥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12:07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回楼上:系统论方法对于理解中医理论是有帮助的,中医现代化应该以系统观为指导。
因为中医理论的建构是在系统方法基础之上的,中医理论的很多概念,在系统论方法下可以理解和发展,而在还原的方法下实际上是无解的。所以应该用系统的方法帮助来理解中医理论,不能用西医还原的方法解释和评价。同时,系统科学相对于人体科学,目前并没有成熟的模型可供借鉴,所以要立足中医,看中医是如何利用系统方法研究人体的,它又建构了怎样的系统模型。中医现代化要以系统观为指导,系统论不能代替中医自己的研究。
“中医是复杂性科学”,所谓复杂,其实就是强调系统的不可还原的特征,不可归结为某一单一的东东,针对前一段时间中医西化的现实来说,强调中医理论的复杂性特征,我认为这个说法有很大的意义。
可是,就像陈雨思教授在我书的跋中提到的那样:“系统科学在研究系统开放性的时候,做得非常具体,它要通过建立系统模型,分析系统模型,具体、精确地来描述系统在特定的开放条件下将处于什么状态,将向何处发展。因此,就中医理论与系统科学的沟通而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承认人体的开放性,而在于能否说清楚在特定的开放条件下,人体系统将处于什么状态,将向何处发展的具体细节。”
所以,单单说中医是复杂性科学还不够,中医还要以现代可理解的语言,说清楚中医面对人体这个复杂系统,它具体是怎么运作的,它怎么来评价、预测和调控人体系统的状态演变,说不清楚这些,就说不清楚中医复杂性科学的实质,也不可能发展中医。
目前来说,中医是复杂性科学还停留于一句口号。而我所作的,就是希望从营卫入手,解读《内经》的理论模型,这也仅仅是个开始。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8 12:18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03/08 00:07pm 发表的内容:
回楼上:系统论方法对于理解中医理论是有帮助的,中医现代化应该以系统观为指导。
因为中医理论的建构是在系统方法基础之上的,中医理论的很多概念,在系统论方法下可以理解和发展,而在还原的方法下实际上是无 ...
除了經絡學這系統模型
借問您有更好的系統模型嗎?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8 12:51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為您介紹小弟選的
現代經絡學研究三書
其一:氣的樂章
 作者:王唯工博士(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生物物理博士)
 出版:大塊文化
 簡介:氣與經絡的科學解釋
    氣是甚麼?經絡是甚麼?中醫理論的基礎,卻因看不到摸不著 使中醫被譏為不科學。王博士發現十二經絡就是以心跳頻率為基頻的十   二條諧波,人體以非常精密的方式分配全身血液,十二經絡說就是真正的人體循環學。李嗣涔博士(台大電機系教授)譽為超越諾貝爾獎的 成就。對中醫與氣功有興趣的人這是一本不可錯過的好書。 
其二:學會情緒平衡的方法

 作者:洛伊.馬提納
 譯者:姜靜繪
 出版:方智出版社
 簡介:疾病的新觀念
    情緒是甚麼?情緒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精神官能症是西醫的一 種精神病類別,但現在的研究發現精神現象是會影響到肉體健康的。情 緒事實上是由腦部以化學物質的方式向全身細胞放送的,未適當處理的 情緒就成為身體的毒素,作者將個人研究心得與中醫的七情致病說及密 宗的七輪作了良好的聯繫,並對疾病及治療提出了新觀念。對醫療有興 趣的人這是一本不可錯過的好書。
其三:敲醒心靈的能量:迅速平衡情緒的思維場療法
TAPPING the HEALER WITHIN
Using Thought Field Therapy to Instantly Conquer
Your Fear , Anxieties, and Emotiobal Distress
出版社:心靈工坊
作者:羅傑‧卡拉漢(Roger J. Callahan)&
           理查‧特魯波(Richard Trubo)
譯者:林國光
出版日期:2003年07月15日
內容簡介(引用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思維場療法已經讓全球數以千計的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克服了他們的情緒問題。在本書中,本療法的創始人卡拉漢,要告訴讀者如何使用我們本身的療癒力量,來克服恐慌症、焦慮、上癮及其他一般的心理問題。思維場療法結合了東西方的治療模式,在治療的過程中,運用人體的能量點來緩和情緒的困擾。
  在本書中,羅傑.卡拉漢博士以平實淺顯的語言、循序漸進地講述,他如何以一項突破性保健技術來克服常見的心理問題,如恐懼、衝動、創傷、焦慮、癮癖、抑鬱、強迫性經驗、時差、生理疼痛等等。這突破性的治療方法就叫做「思維場療法」(Thought Field Therapy,簡稱TFT)。
  儘管克服幽閉恐懼症、蜘蛛恐懼症、飛行恐懼症等心理疾病並非易事,但是本書?每種症狀提供了具體的解決辦法。卡拉漢博士也說明憤怒所造成的生理問題,並?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良好的建議。即使你的病症非常複雜,這套方法同樣也能見效。身?一個具有五十年豐富經驗的心理治療專家,卡拉漢博士在過去二十年裡,一直不斷應用和更新他所創造的思維場治療法。
  今天,全世界已有數以百計的心理治療師,以及無數從中受益的人,證明這種治療方法驚人的療效。思維場療法是以當代臨床心理學以及中醫自古以來所通行的原理原則為基礎,它強調身體裡的能量流是沿著經脈運行,當能量阻塞時,人就會生病。運用這療法不需吃藥,不必用針灸或其他入侵性的媒介,只要一步步地敲醒能量且清除阻礙,就能夠達到效果,在家中,你只要利用幾分鐘時間,就能體驗到它令人驚奇的療效。
  書中插圖詳盡示範如何使用這種治療方法。所描述的呼吸技巧以及治療點極為精闢,看過本書後,你必定對如何進行自我治療有詳盡的瞭解。本書可說是幫助所有深受心理和生理病痛折磨的人們,重獲健康的寶貴良方。
個人感想:
      中醫理論認為七情為致病之內因
七情會影響到人之經絡甚至內臟
本書作者則反向思考
由經絡思考對心理的影響
從而建立了一套簡單有效且超出傳統心理療法治癒率數倍的新療法
其引用的心率變異性(HRV)更使心理治療進入可科學量測的範疇
先前〝學會情緒平衡的方法一書〞
作者將經絡學應用在〝生理病〞的治療
此書將經絡學應用在〝心理病〞的治療
兩書可謂〝相互輝映〞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13:18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经络实际上是营卫运行的通路,《内经》的经络学说是为了说明营卫服务的。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13:23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论卫气为百病母
卫气为百病母的观点出自于《灵枢•禁服》篇,原文如下:“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刺五脏,外刺六腑,审查卫气,为百病母,调诸虚实,虚实乃止,泻其血络,血尽不殆矣”,卫气失常是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这是中医经典医籍《黄帝内经》中的基本论点,是中医病因病机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惜数千年来,湮没久矣。另外《内经》关于卫气与疾病关系的论述亦散见于各章节,有进一步总结阐发的需要,故不揣浅陋,述之于次。
1外感六淫,首先犯卫
《灵枢•百病始生》云:“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而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外邪侵袭人体,自外而入,始于皮肤,而卫气“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是抵御外邪,保卫人体的物质系统,正如孙一奎在《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中所说:“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不使外邪侵犯也”,故外邪入侵,首先犯卫。若卫气充盛,抗病能力强,则邪不得入,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卫气虚弱,抗病能力下降,则容易患病,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邪气入侵客于机体的某一部位时,卫气就会向该部位聚集,以驱邪外出,整个卫气系统层层设防,呈纵深防御,如《灵枢•刺节真邪》说:“虚邪之入于身也深……有所结,气归之……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疾病的发生发展无不存在着卫气与邪气的相互斗争,而“卫气为百病母”,卫气失常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这反映了《内经》作者重视内因的学术观点。再以风邪致病为例,例如《素问•风论》说:“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素问•疟论》更有疟邪致病与卫气关系的详细论述:“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于邪气相合,则病作……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进一步说明了决定疾病发生发展的并不仅仅是致病邪气的种类,更重要的是机体防御系统对它的反应,机体防御系统的紊乱才是外感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2 饮食不节,所伤营卫
饮食不节是中医重要的病因之一,但是饮食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致病的呢?仔细考察《内经》关于饮食致病的论述,可以发现《内经》作者认为饮食不节是通过影响营卫功能致病的。例如《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五味》云:“黄帝曰:营卫之行奈何?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依据上下文推断此处所谓“气衰”、“气少”的“气”主要指的就是营卫之气,营卫来源于水谷精微,若饮食减少,就可以导致营卫之气化源不足而发病。若饮食过多或偏嗜,同样也会影响营卫而致病。如《灵枢•五味论》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饮食过于生冷,也可致卫气失常发病,例如《灵枢•水胀》云:“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著, 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因此《灵枢•寿夭刚柔》曰:“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去,怫忾喷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明确提出“风寒客于肠胃之中”引起的“气痛时来时去,怫忾喷响”等消化道症状是由卫气失常引起的。
3 七情失调,病由营卫
《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综合上面所述的这段经文,《内经》论述九气致病机理时明确提到“营卫”的就有三处,其余所论通过上下文推测也主要指的营卫之气。可见七情失调也是通过影响营卫功能而发病的。
此外,痰浊、淤血等病理因素既是营卫失常的结果,又常常是营卫进一步紊乱的原因,这些都可以在《黄帝内经》的字里行间找到依据,兹不赘述。
综上所述,无论是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内伤七情还是痰浊、淤血等病因都是通过影响营卫功能致病的,正如《素问•痹论》所说:“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悍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膏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这段话虽论的是痹证实际上是全书的总纲,仔细研究《黄帝内经》的有关论述就可以发现,中医营卫学说是《内经》整个理论体系赖以建构的基础,中医营卫学说的重要性,怎么可以随便忽视呢?!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13:36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营卫倾移论
关键词:营卫学说 理论探讨

《素问•离合真邪论》曰:“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输,余知之矣。此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其中的“荣(营)卫倾移”,现代的中医理论探讨得不多,现在我结合自己学习经典的体会来谈谈对营卫倾移的认识。

1.营卫“倾移”的概念
关于“倾移”,倾,偏倾,强调态势的变化;移,移动,强调位置的改变,两者之间密切联系,却又有着细微的不同。营卫本来就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处在不断的流动变化中的,因此所谓的“移”就不是简单的位置的改变,而是指病理状态下营卫的循行和分布与正常情况下相比的改变,是关于变化的变化,是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移动”。
2.营卫倾移的内在基础
营卫之所以会发生倾移,这和营卫两者在来源、性质和循行分布上的密切联系是分不开的:从来源上说,营卫都来源于水谷精微,并且各自受先天元气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性质上说,营为血为阴,卫为气为阳;从营卫的循行和分布上来说,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中有卫,卫中有营,外内相贯,如环无端,如此有着相同的来源而性质却截然相反的两大类物质共存,必然会发生复杂而深刻的相互作用。在生理情况下卫阳相对静秘,营卫相随,气血合和,共同完成人体的营养、防卫以及生命过程的其他功能,这时营卫的关系保持着一种“阴平阳秘”的和谐融洽的状态。但在病理情况下,在内外环境有害刺激的作用下,卫气奋起而抗邪,携营阴一起运动,就会发生营卫性质的偏倾、分布的改变等一系列有规律的变化过程,导致营卫的正常和谐不能维持,这些复杂的相互作用就成了营卫倾移的内在基础。但需要指出的是:在营卫倾移的过程中,是卫居于变化的主导地位,营居于辅助地位,经云:“卫气为百病母”,疾病的过程一般是以“卫”的紊乱开始的。
3.营卫倾移的类型举要
营卫倾移的过程非常复杂,表现类型也多种多样,涉及到疾病发展过程的每一步,要切实地把它弄清楚,这不是本文所能达到的,不过,营卫倾移的过程还是有一定的脉络可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都曾对它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在此择其要者述之,希望有高明的人能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它。
3.1 表里相移
3.1.1 卫闭营郁,表实不通
外邪袭表,营卫的正常循行受到扰乱,卫气奋起而抗邪,携营阴倾移于外,但邪阻经络,腠理闭塞、表实不通,营卫郁滞于内(注:此“内”指的是表之内,如经脉、肌肉之属,而不能达于皮毛的意思),不得宣通,这种卫闭营郁、正邪剧烈交争于表的状态,就是《伤寒论》所说的太阳伤寒表实证。

3.1.2 营卫不和,表虚不固
如果感受的邪气对营卫循行的阻滞没有麻黄汤证卫闭营郁那么严重,但仍有“恶风”——说明存在卫不达表,失于温煦的情况,体表卫气的循行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然而与麻黄汤证显著不同的是“汗出”——腠理不固,营泄于外,提示体表“营”的循行和敷布并没有被郁滞,这种卫滞于内、营泄于外的营卫相互协调受到破坏的病理状态,就是营卫不和。
无论是“卫闭营郁”,还是“营卫不和”,都存在“卫气拂郁在表”这个共同的基础,所以从脉象上都表现为“浮”的特征,这儿有几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讨论一下:
(1)营卫不和的“汗出”原因是在“营”还是在“卫”?
中医伤寒讲义上解释营卫不和的“汗出”时常以“营阴不守”来说明,给人一种错觉:似乎“汗出”的原因主要在“营”,其实“营阴不守”的真正根源还是缘自卫气 “司开合”失职,表虚不固,又岂是营自身之病哉?《伤寒论》就曾对这一点作了明确说明:“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耳”,“汗出”的原因是“卫气不共荣气谐和”,主要还是在“卫”。
(2)如何看待“三纲鼎立”
方有执、喻昌等伤寒大家曾倡“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的 “三纲鼎立”之说,我对此是有些不同意见的,大家都知道寒性收引,易伤卫阳,缘何“寒伤营”而不及于卫呢?这明显就不符合中医学的常识啊!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太阳伤寒的病机是卫闭营郁,营卫两者的循行都受到了阻碍,并不是只伤了营,而太阳中风证的病机是营卫不和,卫涩营通,受影响的主要是卫,如果说寒邪除了伤卫这一点和风邪类似外,还表现为伤营的特点,从寒邪和风邪对比的意义上来强调“寒伤营”,也许可通,但已经带有牵强的成分,可见三纲之说不可拘泥。
(3)我看“寒邪”
对于“风邪”、“寒邪”这些中医外感六淫,也需要解释一下,难道真的存在“寒冷”的邪气和类似于“风”的邪气么?外感六淫的实质又是什么?一般中医的探讨都回避这个问题,这反而导致了对中医概念理解的混乱。我认为:寒邪侵袭并不是人真的受了“寒冷”的邪气,而是说这种病邪的侵袭导致了人体体表卫闭营郁的全身性反应,出现了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等一系列症状,类似于受寒的表现而已,寒并非邪气本身,而是人体营卫紊乱的结果,从现代的观点上说,六淫邪气的实质还是菌毒,但中医所谓“疏风散寒”中疏散的“风寒”却并不是什么菌毒了,而是对人体营卫倾移反应的调整,故近世医家祝味菊曾说“解表者,解除人体因抗邪诱起之反应,调整其本身营卫之不和”,并非体表真有实物可解。若要再用实验去找这种风邪、寒邪的实物,那就更加荒谬了,可是现实中某些实验恰恰就是这样做的,这种担心倒也并不是多余!
(4)太阳虚实的辩证观
关于太阳伤寒的“表实”和太阳中风的“表虚”,一般认为其中的“虚”“实”指的是腠理的疏松和固密而言,并不是真的虚实,营卫皆浮盛于外,浮则外发,盛者有余,所以两者应该都是实证。这种判断大致是不错的,但我认为对虚实的理解不能太简单化,这样并不利于我们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从太阳伤寒来说,脉浮而紧,浮为卫气走表,紧为经脉挛急,卫闭营郁,营卫壅聚的部位还是应该在经脉、肌肉这些相对于皮毛比较深的地方,“血与气并而为实”,因为邪气阻隔,营卫皆不能达于皮毛,从皮毛这一层来说,是“血与气相失”——营卫俱虚,经云:“虚与实邻,决而通之”,所以必须发汗解表。此外,营卫倾移于表,盛于外则里气偏不足,不宜攻下,这样分析以后,意思就比较清楚了。
3.1.3 营卫枢机不利
太阳病虽然是体表卫气的循行受到阻碍,但总的营卫循行的调节还维持着相对的平衡,到了少阳病,少阳为枢,枢转不利,此时营卫郁而不伸,结于胁下,表现为胸胁苦满,营卫欲行于外而势不能达,肤表失温则不发热而恶寒,蓄极而暂通,卫盛于外,又发热而不恶寒,通而不能和,复归于郁,郁而又通,通而又郁,如此寒热往来;营卫欲借胃肠之道从内而出但不得畅行,反而内迫于胃,胃滞则少食,胃逆则呕,呕而不畅,则反复作呕;卫扰于心则烦,卫乱于肺则咳,营不上潮则渴,营不下通则小便不利,这些症状虽然看起来挺乱,但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了营卫郁而不伸,内不得泄,外不得通,欲上不上,欲下不下,辗转反侧,流连于半表半里的实质,病机的关键就是营卫枢机不利,也正由于是营卫枢机不利,;临床表现也就具有了症状复杂多变的特点,但只要根据已有的症状能够判断出营卫枢机不利的实质,就可以应用小柴胡汤治疗,故《伤寒论》曾明确强调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少阳病的主脉是“弦”,《伤寒论》曰:“弦者,卫气不行”,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话说回来,营卫的枢机到底在哪里呢?这还不好断定,我的意见,在肝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过应该还有其它的脏器参与了这一过程。
3.1.4 热结在里,阳明腑实
病邪侵袭,正邪交争推动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卫被邪郁,郁久则亢,亢者有余,气有余便是火,外发不得,火热内迫于里,与肠中燥屎互结,肠腑不通,营随于卫倾移于里,这就是《伤寒论》的阳明腑实证。
这儿有一个问题:一般认为阳明腑实证的便结是由于营阴过伤,过汗或误吐引起来的,既然大便干硬,当属营阴不润,如何是营随卫倾移于里呢?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阳明经证的汗比腑证厉害得多,怎么就不伤营便结呢?所以更重要的还是卫热迫于里这一方面,没有卫热迫于里,就没有阳明腑实证的便结。
或问:如何能知道营和卫相随在里呢?答曰:营卫相随,卫为营先,卫亢于表,营浮于外,卫迫于里,营沉于内,观其脉沉实可知。此证营虽随卫倾移于里,但卫热太过,营阴耗伤,兼燥结太甚,腑气不通,卫气不降,营阴不布,所以燥结难解,治疗可以选用承气汤,使有形之结和无形之热齐下,营卫得通,诸病得痊。
3.2 虚实相倾
3.2.1 营卫两亢,表里俱热
外邪侵袭,卫气被郁,卫气剽悍滑疾,不受邪制,正邪交争,正气横倾,有余则热,不足则寒,所谓“气有余便是火”,卫气过亢,变生火热之邪,邪热充斥表里上下,三阳俱病,这种卫气极度亢盛、表里俱热的病理状态,就是《伤寒论》的白虎汤证。此证营卫两盛,抗邪有力,属典型的实热证,主脉是 “滑”或者“大”,《伤寒论》曰:“阳明脉大”。
3.1.2 营卫两衰,脏腑衰竭
若禀赋不足,卫气先虚或正邪交争日久,营卫过于耗伤,以及治疗不当等原因,导致营卫虚损,营虚则脏腑无所养,卫损则肢体无以温,这种营卫俱虚,御邪无力,脏腑趋于衰竭的病理状态,大致相当于《伤寒论》三阴证。此证的主脉以脉“微细”为代表,微者卫气衰,细为营不足,属典型的虚寒证。《脾胃论》曰:“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营卫乃行”,然而观今之世,时医拘于西医菌毒之说,滥用苦寒,蔚然成风,戕伐卫气,病不愈而不自悟,良可叹也!
以上是结合《伤寒论》简单谈了谈营卫虚实表里的倾移表现,其实,不只是外感病,内伤病的发病过程一样是以营卫的倾移为基础的,但其表现可能不如外感病的阶段性那么明显,正如著名医家徐衡之先生所形容的:“犹如电影里的慢镜头”,因此对内伤病营卫倾移态势的判断就要更细致,更周全,治疗也需要更加从容调理的王道功夫。
4.结语
总之,营卫倾移态势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以上所列举的只是一些典型的例子,实际的变化要比这复杂的多,无论是《内经》、《伤寒杂病论》还是以后历代医家的著述,都有对营卫倾移变化的非常精彩的记载,可惜失于零散,因此整理和继承这些宝贵的财富并使之进一步系统化和现代化,就成了目前中医研究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这种研究对于中医现代的基础和临床来说都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编著,《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23
2.刘建平、刘仲喜、李大钧编著,《伤寒杂病论》,第1版,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56~393
3.周东浩、周明爱,营卫学说的现代研究思路,中国中医药报,2003:11
注:本文首发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13:41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黄帝内经》卫气循行浅析
关于营卫循行,中医经典医籍《黄帝内经》曾经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但有关的叙述却散在各章节,迫切需要进一步的总结。尤其对于卫气的循行,后世医家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卫气的循行也就成了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难点。因此笔者在此简单总结一下《黄帝内经》关于卫气在生理情况下循行的认识,以抛砖引玉。
1、卫气的升降循行——“卫出于上焦”,“行脉外”,“常与营俱行”
《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注手阳明,上至舌,下注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会于手太阴矣”,认为卫气出于上焦胃上口以后,上布于肺,循经脉路线,行于脉外而与营气俱行一周后仍归于手太阴肺经,再开始新的循环。这是卫气循十二经脉次序循行的主路线,卫气主要籍此流注身体上下各处。与此可以互参的尚有《灵枢•胀论》“卫气之在于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等记载。这中间的问题是“卫行脉外”是不是只行脉外呢?大多数医家反对这种教条的认识,依据《灵枢•卫气》所说“阴阳相随,外内相贯”,显然《内经》作者认为卫气也可以贯于脉中,“卫行脉外”的说法只是强调卫气以行脉外为主而已。
2、卫气的出入循行——卫气“出于目”,“昼行于阳,夜行于阴”
《灵枢•卫气行》云:“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曰“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小指之间。别者以上之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三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气行于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气行于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气行于身十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气行于身十二周与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其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阳尽于阴,阴受气矣。其始注于阴,当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一周也。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阴阳一日一夜,合于奇分十分身之二,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与《灵枢•营卫生会》重点讲述了卫气的升降不同,本文则详细介绍了卫气循行的另一侧面:就象开始点题所强调的,阐述了卫气的“出入”——也就是卫气的表里循行,大致是早晨人刚睡醒的时候卫气出于目内眦睛明穴,行于三阳,再从足心入行阴分,复合于目,昼行于阳二十五周许,夜则从足少阴肾经注于肾,按肾—心—肺—肝—脾—肾五行生克的顺序循环,行于阴二十五周有奇,如此周而复始。《灵枢•邪客》“卫气……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等经文可以与上文互参。
但是,关于文中卫气循行的次序及其和天体星宿的运动(其实质即是时间)关系的理论却一直受到后世医家的质疑和非议,这不仅仅是因为这种联系的基础不明确,更重要的是似乎经文中自己就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灵枢•卫气行》后一节经文云:“黄帝曰:卫气之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候气而刺之奈何?伯高曰:分有多少,日有长短,春秋冬夏,各有分理,然后常以平旦为纪,以夜尽为始。是故一日一夜,水下百刻,二十五刻者,半日之度也。常如是毋已,日入而止,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而刺之。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百病不治。故曰:刺实者,刺其来也;刺虚者,刺其去也。此言气存亡之时,以候虚实而刺之也。是故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病在于三阳,必候其气在于阳而刺之;病在于三阴,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五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六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七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八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九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一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二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三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四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五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六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七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八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九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十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二十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阳,此半日之度也。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日行半度,日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大要曰:常以日之加于宿上也,人气在太阳。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及与阴分。常如是无已,天地同纪,纷纷啪啪,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对此,河北医学院主编《灵枢经校释》提出疑问:一日一夜合二十八舍,也就是水下百刻的时间,若以“人气行三阳及与阴分”四刻行一周,则每日夜只能行二十五周,这和前文的五十周的说法正好少了一半;况且,前一节经文言卫气行于阳和行于阴各二十五周,这节经文却是说卫气行阳时间占总时间的3/4,而行阴时间只占总时间的1/4。因此认为:“此段文字大有疑义,读者宜详之”,并引楼英注曰:“大与上节矛盾,盖衍文也。”,这代表了目前中医界主流的认识,以至于使《灵枢•卫气行》遭到了不公正的冷落,现在的中医知道它的已经很少了。
其实,这个误解的产生主要是对经文的文字没有进行仔细的分析和鉴别的缘故。只要仔细的研读《灵枢•卫气行》经文,就会发现其中隐含的一些约定。如叙述卫气“昼行于阳”时经文作“日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三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专门选择了“日”和“身”等字眼;叙述卫气“夜行于阴”时则经文作“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专门选择了“夜”和“藏”这些字眼,而不再用“日”和“身”,并且隐含了两者对比的意义。这一节经文最后一句曰:“阴阳一日一夜,合于奇分十分身之二,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更进一步提示了“身”与“藏”意义的显著区别。通过不断的重复,经文逐渐赋予“日”、“夜”和“身”、“藏”这些字眼特殊的意义,以后再言“身”时,即使不着重指明,就已经暗含指的是体表(阳)了,这就是解开经文矛盾的关键。
现在再看看后一节经文开始的点题句:“黄帝曰:卫气之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候气而刺之,奈何?”,明确指出此节论述的是“卫气之在于身也”,而不是在“藏”,也就是说,这一节讲的是卫气昼行于阳的情形,而并不包括夜行于阴的部分。针灸的穴位都分布于体表,卫气在体表的运行规律和针灸的关系最密切,这一部分就必然成了《黄帝内经》所重点阐发的内容。在其后的分别论述中,经文从“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始,至“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收束顿住,然后总括一笔“日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其中明显不涉及另五十刻——“夜行于阴”的内容。再看下文“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及与阴分”句,虽然没有点出,但是根据上一段经文的分析,也可以得出“日行一舍”中的“日”字已经隐含了单指白昼的意思的结论。对此清代医家周学海在其著作《内经评文》中明确指出:“阴分阳分统称昼行于阳,内行五脏乃为夜行于阴”,此诚见道之言也!可见,所谓“卫气行阳时间占总时间的3/4,而行阴时间只占总时间的1/4”只是说的卫气“昼行于阳”或者说“在于身”的情形,和卫气总的运行规律并不相悖。卫气夜行于阴时咋样,是不是“行阳时间占总时间的1/4,而行阴时间占总时间的3/4”呢,《内经》没有明说,也不好妄加揣测。但是卫气行于阳时依然有1/4行于阴分是明确的,因此,所谓“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并不是绝对的。卫气昼日时并不是仅仅运行于体表,而是主要运行于体表,但也兼行于阴分;夜晚则是主要流行于内脏,但也兼行于阳分,这才是《内经》之旨,奈何今人不察尔!奈何今人不识哉?!至于3/4、1/4的比率,笔者认为大可不必拘泥,《内经》特言其大略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内经》论述卫气的出入循行规律主要是用来解释睡眠的机理,和后世所谓的气机出入有所不同,但两者又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的。另外,升降和出入是卫气运行的相对统一的两个侧面,不可把它们截然对立,正如周学海《读医随笔》所说:“分言之,为出入,为升降;合言之,总不外乎一气而已矣”。
3、卫气的散行——“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若雾露之溉”
卫气的升降出入是卫气运行的主要方式,但真要让卫气到达身体的每一部分,行使其“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节”及卫护的功能,还需要卫气离经的散行。例如《素问•痹论》曰:“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悍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膏膜,散于胸腹”;《灵枢•邪客》云:“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 《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灵枢•脉度论》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等,都提示了卫气的散行。当然,卫气的散行是作为卫气循行的补充而存在的。
《素问•疟论》和《灵枢•岁露》还介绍了卫气的督脉循行:“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下至尾骶,二十二日入脊内,注于伏膂之脉,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用以解释疟病的病理机制。
此外,李志道君在《中医杂志》1985年11期还提出了卫气的应激运行的说法,如《灵枢•经脉》篇指出:“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灵枢•营卫生会》云:“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卫气走之,因不得循其常道”,是受激而走,不循常道,这是很有道理的,反映了卫气循行的一些变化特点。
还有一些,这儿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内经》对正常情况下卫气循行的认识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升降和出入,此外还有卫气的散行作为卫气循行的有效补充,如此形成了一个关于卫气循行的初步体系。虽然《内经》很多认识还很朴素,其中不乏牵强附会之处,但也蕴含着许多非常有用、非常深刻的道理,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13:47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黄帝内经》卫气循行浅析(续)
                                ——病理情况下的卫气循行
上文总结了《黄帝内经》一些生理情况下卫气循行的认识,而病理情况下卫气循行的变化,实在是更为复杂,真有“视浮云,莫知其极”之感,但这些循行的规律和临床关系更为密切,因此也具有更大的价值,以前这一方面的研究几乎可以说是个空白,因此笔者勉力为之,以使古贤大旨不至于埋没云。
1、升降失常
1.1 卫气运行受阻
邪气入侵,客于经络,卫气正常的循经运行受阻,这是卫气升降失常中最常见、最早期、也是最重要的病理变化,可以说卫气阻滞几乎涉及到临床每一种疾病的病理机转,可是《内经》中并没有明确的“卫气阻滞”的说法,而是以卫气“不行”、“稽留”、“行涩”等字眼出现的,如《灵枢•口问》所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决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络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
依据致病邪气的种类的不同,卫气阻滞的具体情形及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内经》对此有很丰富和精彩的阐述。如《素问•风论篇》说:“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真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这是风邪客于“分肉之间”,阻滞卫气郁而化热,变生疮疡的过程,反映了“风为阳邪”的致病特点。至于寒邪,《素问•气穴论篇》曰:“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素问•举痛论》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素问•调经论》云:“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用“不通”、“不居”、“不行”、“去”等字眼说明了寒邪对卫气的阻滞要比风邪的“不利”强的多,提示了寒邪易伤卫阳、其性收引的致病特点。
饮食不当也可导致卫气运行受阻,不过由于饮食主要经过消化道,所以卫气的阻滞就表现出相应的部位特点,如《灵枢•五味论》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这是饮食偏嗜导致卫气阻滞的例子,;饮食过于生冷,也可致卫气运行受阻而发病,例如《灵枢•水胀》云:“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著, 恶气乃起,息肉乃生”。
情志失调也可以导致卫气运行紊乱,如《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其中的“悲”、“恐”、“思”都明显的提示了对卫气运行阻滞的影响,“怒”和“喜”对卫气运行的影响和以上三者却有所不同。
依据卫气阻滞的部位不同所衍生的疾病的表现变化更加复杂,在此只能择其要者述之,如《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虚邪……抟于肉,与卫气相抟,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抟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不去,则痹。卫气不行,则为不仁。” 这是卫气阻滞于皮肤以及分肉之间的情形;《素问•痹论》:“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濇,经络时疏,故不通”,这句卫气阻滞的部位是经络;《灵枢•卫气失常》云:“卫气之留于腹中,搐积不行,苑蕴不得常所,使人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这是卫气“留于腹中”的表现,等等等等。
1.2 卫气向病邪处侵入处聚集
卫气从本质上说是人体抗邪系统,是对人体各种防御力量的概括性的说法,正如孙一奎在《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中所说:“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不使外邪侵犯也”,因此防御是卫气最主要的功能。外邪侵袭后,除了卫气运行阻滞的变化,卫气还会自动的向病邪处侵入处聚集,以驱邪外出,这是疾病过程中卫气循行变化的另一个特点,这在《内经》中也有很明确的阐述,如《灵枢•痈疽》云:“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灵枢•刺节真邪》说:“虚邪之入于身也深……有所结,气归之……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灵枢•刺节真邪》说:“虚邪之入于身也深……有所结,气归之……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内经》认为整个卫气系统是层层设防的,类似于现代军事上说的纵深防御,这种防御的层次性和卫气定向向病邪处集中的变化特点极大的增强了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因而对人体是有非常积极的适应意义的。《素问•疟论》更有疟邪致病与卫气关系的详细论述:“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于邪气相合,则病作……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进一步举例说明了正邪交争中卫气循行的变化,强调了卫气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居的主导地位。
1.3卫气逆行
卫气升降失常除了前行阻滞外,还有可能逆脉而行,《灵枢•五乱》就曾详细论述了这种变化:“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按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治宜)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这种卫气逆行的变化根据气逆的部位以及所影响的脏腑不同,各自表现的症状和疾病也有所不同,治疗则应该根据卫气循行的正常途径次序,找出卫气阻滞的部位,即所谓“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使卫气的正常运行通道恢复通畅,如此则逆气自平,《内经》称这种治疗方法为“导气”;而不宜单纯治其逆气,妄施补泻,对此《内经》也曾着重指出:“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补泻无形,谓之同精”,不补不泻之中有真义存焉,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1.4 络绝则径通
《灵枢•动输》还记述了卫气升降失常时循行的另一种变化:“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猝然遇邪气,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黄帝曰:善。此所谓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此之谓也”。以“络绝则径通”来解释营卫运行阻滞时气血循行的机理,可见气血阻滞的部位主要还是在“络”,像四街这样大的经脉应该是保持通畅的,这种解释符合临床事实,古人能认识到这一点,可以说非常不简单。
2.出入失序
2.1、营气衰少,卫气内伐
卫气出入循行的改变大致和睡眠异常密切相关,《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云:“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这种“卫气内伐”的提法《内经》全文只出现过一次,用来解释衰老时“昼不精,夜不瞑”睡眠失常的机制,非常值得进一步研究。
2.2 阳不入阴
《灵枢•邪客第七十一》曰:“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这是《内经》解释失眠的原理,另有《灵枢•大惑论》云:“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瞑焉”可以互参。
2.3 留久于阴,不出于阳
《灵枢•大惑论》云:“黄帝曰: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湿,而分肉不解焉。肠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清,则欲瞑,故多卧矣。……黄帝曰:其非常经也,卒然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邪气留于上焦,上焦闭而不通,已食若服汤,卫气留久于阴而不行,故卒然多卧焉。”,这是《内经》在卫气循行规律的认识基础上对嗜睡原理的解释。
2.4 阴阳相引
《灵枢•口问》曰:“黄帝曰:人之欠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盛则寤矣,泻足少阴,补足太阳。”以“阴阳相引”来解释哈欠的机理。
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在《内经》作者看来,无论是睡眠过多还是睡眠过少皆与卫气出入循行失常密切相关,一言以蔽之,卫不和则卧不安,这才是《内经》睡眠理论的主要观点。《内经》卫气出入循行的知识奠定了以后中医睡眠医学的基础,可是现在,随着营卫学说研究的冷落,这一点反而提的很少了,这真是让人感到惋惜啊!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13:47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仰先贤之遗风,叹时局之唯艰,伤岐黄之沧桑,何迷途而知返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14:29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08 02:32pm 第 2 次编辑]

岐黄寓言
一、珍珠项链
有二医行,中医曰:吾有项链,绳汇千古之智,然其珠粗而朴,其色古且黯,或以其珠粗色黯而非之,将不行于市。西医曰:吾有项链,珠蕴现代精华,然绳断而不续,失之于散碎,人亦非之。
歧黄小子闻而笑,曰:何如以中医之绳,以串西医之珠?方者以其圆,碎者以其全,散者整之,断者续之,小大者中之,粗黯者弃之,此珍珠项链者,将流行于世,福泽及于子孙。
帝曰:悉乎哉言也!然语之易,行之难,闻道众,知道寡,阳春白雪,和者其谁?!

二、珍珠项链之二
歧黄小子曰:高山不厌寸土之微,江海不拒滴水之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东坡御风而览胜,诸葛借风以火攻。所异者,法耳。
欲逾江河者,非舟何以适?欲贯中西者,无桥何以通?缘木以求鱼,终无所获;南辕而北辙,去真转远。所贵者,法耳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零散者,提一以挈百;混沌者,条分而缕析。必求之于道而理不违,验之于物而事不忒,然后可传焉。
帝曰:善。然所谓珠者,浩如烟海,大则无外,小则无内,大小无极,余欲浑束以为一,要之奈何?在阴阳乎?在五行乎?
歧黄小子对曰:法不在阴阳五行,而在正邪。邪之从来也微,至其淫佚,不可胜数,然必从营卫气血以入客也,必知其路,迎而遏之,导而出之,故诊病之始,从经脉始,经脉者,营卫气血之道也;欲知其始,先建其母。
帝曰:母者云何?歧黄小子曰:在禁服中:审查卫气,为百病母。从其气则愈,逆其气则病。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营卫倾移,虚实以生。必察卫气之所逆而调之,以平为期。故曰:卫微者随之,卫甚者制之,卫热者寒之,卫寒者热之。留者攻之,结者散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上者下之,下者上之,淤者开之,束者发之,必除其邪,以使气和,百病皆生于营卫,此谓之要道。知此者病万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不知此惟学多以自乱,按图而索骥,可以为工,不可以为天下师。
帝慨而叹曰:道,昭乎其如旦醒,窘乎其如夜瞑。明于营卫,如惑之解,如醉之醒,以之串珠,神与俱成,请帖于中医论坛,以广其传。经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
三、经络
问曰:“经络视之不可见,扪之不可及,若有所得,若有所失,吾知其所在而不知其何所在。至虚至渺,何者为实?”
岐黄小子曰:“悉乎哉问也。请譬之于水。泾水之浊,渭水之清,海洋之阔,滴水之微,或为霜露,或为雹雪,冷则为冰,热则为气,水之形千万,皆水也。上天而为云,下地而为雨,入江而江,入河而河,为湖,为泊,为海,为洋,或有入于地下者,复蒸腾而为云,江河千载以流,湖海万世而不竭者,此水之循环也。漠北之旱,江南之涝,生化息息不绝者,皆赖于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水之循环其视不可见,其扪不可及,望远镜不能察其踪,显微镜不能窥其迹,然人皆不疑,独疑于经络者奈何?!”
四、经络之二
或问:“经络免疫调节网络说,吾知矣!夫经络者,流通内外,贯穿表里,若网而无形,如环之无端,免疫者,西学也,有形之物,何如而网?何如以环?”
岐黄小子曰:“人之免疫,犹国之防卫。御敌于外者,三军也;治安于内者,五警也,三军乱则敌侵,五警惫则匪扰,更有军警自乱,涂炭生灵,倾覆社稷者,可不慎乎!故国家危亡,皆系于此。
夫军警者,有形者也,窥视之星罗散布于民众之间,解剖之无可见联系道路,或以为一盘散沙耳。然一旦硝烟峰起,动若发机,进退有序,浑如一体,御敌于国门之外,灭贼于户牖之间,贼子悔极而涕曰:吾过矣。执于可见而昧于无形,明于静而惑于动,只见树木未见森林矣!悔之不亦晚乎哉。
经络同此一理也,分言之则有形,一言之则无形;观之静则无形,观之动则有形,必于变中求形,动中求神,故曰:此无形之形,此形非彼形也。”
五、兔子、狗熊和老虎
如果说中医的辩证是兔子模式,西医则是狗熊模式。
兔子为什么反而不如狗熊了呢?这是因为兔子总是往后看,而狗熊却能往前看的缘故。
这被现代科技武装到牙齿的家伙,科技造就了它的威猛,然而它蹒跚前进的步伐,却依然掩饰不住它内在的笨拙。
然而兔子却羡慕了,为蹒跚的熊步所倾倒了,以为走了熊步,也就威猛如熊了,殊不知它要真走了熊步,那么只是更快的被吃掉而已。
我们不要笨拙的狗熊模式,我们要灵活和勇猛兼得的老虎模式。
六、学打仗
现在,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在尽量用最先进的武器,武装自己的军队,巩固自己的国防。有些中国武人,他们武艺高强,精通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但也想提高自己的作战能力,于是,他们去考察飞机和导弹,结果发现,无论用太极拳法,还是武当剑法,还是武圣人关老爷的青龙偃月刀法,都不能使飞机和导弹发挥应有的威力,而能使飞机和导弹发挥威力的一套技法,又根本不符合中国传统的武术理论。于是他们认为:飞机和导弹虽好,威力虽比刀枪剑戟大,但却不适合中国人使用。于是这些中国人就依然去背诵少林拳谱,决心拿着大刀长矛去打仗。还自以为像他们这样的才是正宗的中国人,才真正是保家卫国的干城。
当然这些背诵少林拳谱拿着大刀长矛的人的做法正宗虽然是正宗了,实际上却行不通,于是就有了些变通的做法,一方面学刀枪剑戟,一方面也学飞机导弹,用起来也是左手少林武当,右手枪炮坦克,但怎么也觉着不顺手,而且也越来越不“正宗”了。

这种情况确实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大家都很着急,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有人说:“飞机大炮就是有很多优点,咱应该引进飞机大炮,壮大咱的防卫力量。”
江湖的正派人物立刻就说:“此言差矣!你可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少林武当是我们民族的瑰宝,遇上江湖小毛贼,飞机大炮可派不上用场,还是咱少林武当好。况且飞机大炮都是人家用来侵略咱的东西,想当年就是吃了小日本飞机大炮的亏,死了咱中国多少人!谁要是用飞机大炮,就是背叛了列祖列宗,当视为异类,或者如达尔文进化论所说,简直就是“变种”了,嘿嘿…… ”
大家都随声附和:“是是是,您让飞机大炮试试,飞机大炮能打出少林拳么?!”
“是啊”一些人接着说:“是否以美术字代替书法就进步了啊?!嗯——?”
还有位说的就更加理直气壮:“您不是说飞机大炮有战斗力么?能不能用镊子夹一点给大家看看?!”
争论了许久,终于有一个明智的人站出来说:“飞机大炮虽然曾经是小日本屠杀咱的东西,但咱可以不像小日本那么用,咱可以让飞机大炮也练练易筋经,打打降龙十八掌之类的,您仔细想一想,飞机俯冲的进攻不就象咱少林拳的一招——黑虎掏心么,咱可以不叫它俯冲进攻,可以叫做飞机的“黑虎掏心”式;用咱少林武当拳的精髓指导飞机的使用,当然我这个想法还有点不妥,请大家指正,不了解的就当是奇谈怪论罢了”
少林寺的长眉长老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武当派的大鼻道士则大呼:“无量天尊!好好好!妙妙妙!让现代科技的飞机大炮也打武当拳,这才是弘扬了咱的国粹,此计甚妙,我看这应该是咱们以后的主攻方向哪!!!!!!!!!!!嘿嘿嘿……”
啊——???????

七、龟兔赛跑新编
兔子与乌龟在进行一场赛跑,兔子本来很会跑的,可惜脚上戴着个大脚镣,总也跑不快,又有很多高人东指挥、西指挥,它就更加拘束了,乌龟跑的慢,看着赶不上兔子,就想了个办法,学着开了小轿车,一会就赶上了兔子,把兔子拉在后面,并且耀武扬威的说:“看我多厉害,紧跟世界科技潮流,你那自然跟不上我这科技了,该进古董了,呵呵呵!!”
兔子不明白为什么被笨拙的乌龟拉下了,它也不知道怎么打开脚镣的办法,正在彷徨无计的时候,有高人说了:“你得学乌龟开车!才能赶上人家!”可怎么学呢?它就被指挥着学人家乌龟的奇妙的龟步,身上也戴了美丽的龟甲,成了不龟不兔的怪物,开车还是没学会,连自己怎么走路也不大会走了。
乌龟的雪铁龙还在飞速的奔跑,迎来了一阵阵喝彩,而可怜的兔子只能在后面气喘吁吁的跟着,冷落袭击着它的心:什么时候我才能恢复昔日的辉煌呢?!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14:46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读经随笔

   
   中医强调读经典,背经典,有些人甚至誉之为“字字珠玑”“万变不离其经”,似乎医学的道理都已存在于经典中了,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到底有多大的魔力?如何正确地认识它?作为一个读经的过来人,谈谈自己的真实体会!
   上大学时,曾经对《黄帝内经》有种说不清的抵触情绪,都二十世纪了,怎么中医还去读几千年前的老书呢?!以后看了《名老中医之路》,很多中医大家都不约而同提到了读经的重要性,看来要学好中医,还就得好好地研读经典。可是真读起来,《内经》文义的古奥晦涩又使我望而却步,我曾经赌气把《内经》原文抄了一遍,以为这样总会增进自己对经典的理解了吧,结果还是老样子,该不懂的还是不懂。
   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为了解决自己中医理论和临床的困惑,重拾经典,这一次却读进去了,对《内经》,尤其是对营卫学说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新的理解。读《内经》的感觉,就如同和一个睿智的长者心灵对话,他没有一点长者的架子,他只是带你一起去追寻、去探索、去叩问、去回答,在这里你能感觉到他“如临深渊,如迎浮云,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孜孜探寻时迷惘的痛苦,“昭乎其如旦醒,窘乎其如夜瞑”、“如醉之醒,如惑之解”、“若风吹云”长期苦苦求索后顿悟的欢欣,感受到他对科学执着求真的精神、诚实严谨的态度,建构理论的大胆严肃,行文的飘逸雄浑,他所开启的是一个与现代西医学截然不同的认识视角,他带领你进入的是一个全新的医学世界,这种心灵的震撼不能不使人对它产生一种由衷的敬仰之情。
  《内经》的魅力是多方面的,它是秦汉理论医学的集大成者,无论是从哲学、科学还是从文学上说,它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这三者近乎完美的统一在一起,怪不得会有那么多人对它鼎礼膜拜,奉为经典了。
  可是这种完美是有着明确的历史含义的,《内经》的成就只是达到了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医学的最高峰,从现在的观点看起来,《内经》的谬误也是很多的,有些牵强附会的地方一下就可以看清楚,已经取得的认识也停留在比较低级、笼统的水平上,《内经》的成就并没有超越它当时所处的社会水平。
   《内经》并没有神化自己,现在倒有些人神化《内经》,说《内经》是天外来客的作品,这种观点摆不到台面上,却在私下里大肆流行,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天外来客对中国人特别青睐,只传授了文言文的《内经》,而没有用它超常的法力,对欧美的祖先以开化呢?!这种观点根本经不起推敲。
   把《内经》请下神坛,和它平等的对话,平视它,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它!
   我感觉读经最大的好处就是培养和训练中医的思维,中医观察问题的视角。被西方科学陶冶惯了,习惯于分析,很难适应中医的学习,在读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就会理解和掌握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比如说,辨证论治很难掌握,那就读《伤寒论》、《温病条辨》,看看真正的辩证论治是什么样子。再就是看看原汁原味的中医理论,对中医理论可以有个立体的了解,这不是中医课本上空洞苍白的说教所能比拟的。可是,读经也不是万能的,经典绝不是“字字珠玑”,单纯靠读经读不成大医,那种认为读懂了经典什么就都解决的想法是天真的。
  说了这么一些读经的好处,但我并不希望经典就一直这样被读下去,我切实经历过读经的曲折和艰难,也亲见多少走火入魔、把经读歪了的,我们现在被逼迫着去读经,是因为经典中的中医精华并没有被现在的中医理论有效的继承下来,我们这一代不得不去读,我们的下一代呢?!如果还去读,那真是中医的悲哀!!!
   什么时候经典的精华被完完全全的继承下来,《内经》欣欣然走进历史的博物馆,在一片古色古香中独享自己的寂寞,那才是我的期待啊!
   不读经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来呢?!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14:58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谈如何看待中西医学对营卫描述的不同
讲到营养和防御,从西医观点上说,“营”——营养代谢,我们常常会想到的是糖、蛋白质、脂肪等三大物质的吸收、转化和排泄,想到复杂的分子式、三羧酸循环,想到生物化学和生理学;“卫”——人体的防卫,我们常常想到的是各种免疫分子、免疫细胞,想到白细胞的吞噬、皮肤粘膜的屏障等等,然而打开《内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关于营卫的另一番景象,营卫的循行、节律,营卫的倾移、离合,营卫的盛衰、虚实,一切都是变动不拘的。的确,如果没有很深入地思考,很难让人把这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和西医为我们所描述的精细而呆板的画面联系到一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差异?怎么来看待这种差别?
虽然中医的营卫学说在遭受多年的冷落之后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可是认识问题并没有理清,目前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解,有人认为营卫学说是几千年前的东西,已经过时了,比不上现代医学的“科学”——“不能指望用《易经》来编写计算机程序”;也有一些中医的“完美主义”者,认为《内经》中的营卫学说已经是“理论的巅峰”,只需要用参禅悟道的方式去追随理解就行了,那些“拖拉机手指责飞机设计不合理的看法,是因为思维差距导致的”,两种看法截然对立,如何正确地看待中医的营卫学说,这是一个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这两种看法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是片面的,主要是没有认识到《内经》的理论和现代西医学是属于截然不同的两种理论范式,《内经》所依据的是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朴素系统论,而西医是以还原论为指导思想的,不同的方法论视角下会对所研究的对象做出不同的回答,反映在营卫的研究里也是如此。西医研究这些主要是以物理、化学的方法,从器官、细胞、分子的层次来研究的,带着很明显的还原论色彩,那就是力图把复杂的生命过程简化为物理、化学改变,把各种生命现象的原因归结到低层次的细胞、基因、分子身上,反映到理论上就是生理、病理生理、生物化学、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等等。还原论使我们能够深入认识到事物活动的内部细节,可是却带来了整体过程的割裂,而中医则是以整体、动态的系统思路来认识的,从方法论方面说,系统比还原具有优势,可是从具体科学的发展水平上讲,西医却是得天独厚,把还原医学发展到了它的极致,中医理论却总是停留在《内经》的水平上裹足不前,甚至在西式科学的幻象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在这方面,中医是大大的落后了,这也是事实,所以说既不能说《内经》是“理论的巅峰”,也不能简单的以西医的标准说营卫学说已经过时了,中医对营卫研究的方法和西医是不一样的,所以两者的结论也很不相同。两者有着很紧密地联系,却无法相互替代,也无法简单的说谁先进谁落后,只有发展现代的系统医学才能最终解开这个结。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15:08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中医:祛魅与返魅》序言
周东浩先生多年来研究、思考的结晶——《中医:祛魅与返魅》终于要出版了。仔细拜读了作者惠寄的文稿,颇有感慨,不枉作者十几年来上下求索。这本书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现代中医著作之一。作者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以营卫——营养代谢和免疫炎症整体平衡为切入点,对以《内经》、《伤寒论》为代表的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诠释和阐发。我认为此书对整个中医事业的发展,在很长时间内将起到很大的促进。在中医经历着百年困惑仍然不断被质疑的今天,无论对社会还是中医界,都急需这样一本诠释中医的著作,所以我非常乐意推荐此书。
在我看来,中医并不是现代西方意义上的科学。科学不过是一个中性的名词,是人类研究、认识自然的一种方式,并不是一个具有褒义的形容词。在很多情况下它是有效的,简便的;但是它并不是唯一的,至上的。相对于现代西方科学来说,中医更是实用的。它注重整体、系统的方法,而不是向下分析细微的孤立的元素。在研究认识自然这个任务上,它以一种不同于西方科学的方式满足着中国古人不同于西方先贤的好奇心。这一点不仅仅是由于古代技术的不发达造成的。也许中国儒家传统中的“实用理性”(李泽厚先生语)是更深层次的原因。西方古代的技术同样不发达,但是西方人在心理上有不断向下、向深层探索的欲望。他们似乎总是不自觉地在追求一些表面看来和实用没有关系的知识,至于这些知识以后会不会有用,是第二位的事情。两种不同的心理促使东西方的人们发展出不同的认识自然、人体的思维和方式。这里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我没有做价值判断。这是一个大题目,在这里只能寥寥说几句。
《黄帝内经》奠定的中医基础理论框架,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一直没有受到大的挑战。然而,在西方科学大行其道、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的今天,医生所面对的病人,更多的是渐渐抛弃了传统的中国人,以及根本没有东方思维的金发碧眼。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中医这种古老的东方智慧求得生存,并且为更广大的人群服务,是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问题。这里,一方面是继承,另一方面是发展。而发展的首要任务,以我之见就是诠释,或者说翻译。这里的翻译不是指将中文翻译成英文,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而是指将古老的东方智慧翻译成“西方人”能够听懂、理解、相信的语言。(这里的“西方人”包括了被西方思维洗了脑的中国人。)
那么西方人能够理解的是什么?西方人和现代中国人相信的是什么?似乎只有现代科学。此处的现代科学并非是仅只分析、实验的还原论科学,还包括以系统、涌现、整体、非线性、混沌为特征的复杂性科学。要让“西方人”理解,就必须用他们能够理解和相信的语言和手段来“处理中医”,中医的阴阳五行、冷热虚实必须翻译成现代科学的语言,并且接受现代科学的检验和修正。这种“处理”就是翻译和诠释的过程,合理的诠释是中医被现代人所接受和传播的关键一环。
有人说“中医不需要现代科学的检验。”容我大胆说一句,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态度。中医需要现代科学检验,并不是因为中医漏洞百出,而是因为“西方人”不理解、不相信它。有的人——有固步自封、坐井观天的人问:“为什么要让他们理解?‘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先生们,医者父母心,所谓悬壶的目的是要济世啊。你的济世的本领再高强,如果世界上60亿人口中,55(±3)亿以上的人都不理解你,都不相信你,都不让你来济世,都拒绝你的医治,你如何实现你的医者之心,施展你的济世之术呢?这不是一个很显而易见的道理吗?中医是我们民族的伟大瑰宝,但是,它是实用的。它不是四合院,不是昆曲,不是东巴文字,不是故宫城墙。它不是摆在那里供人欣赏的艺术品,需要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它是治病救人的技术,所以必须与时俱进!
这几十年来,中医界也做了很多将中医现代化的努力。但大多数都是将某种药方用现代西医的手段测量、检验,或者以某某指标探求某某证的实质。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任何更高层次的理论的诞生,都必须建立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中医哲学方法论层面的整体观、系统观、由上而下的控制观等等等等,人们也有所论述,然而,中医更深邃、更本质的东西,仍然没有被人们所揭示。这其中的困难之处,以我的管见,是因为人们找不到一个将中医与现代医学、复杂科学结合在一起的切入点,从而不知道从何入手。现代科学,不管它好不好,它是实证科学。它的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定义,理论中的每个元素,都必须是可测量量(Measurable),或者至少是理论上可以被测量或计算的。任何一个理论的建立,都首先要清晰地说明在此理论中的元素是如何测量的。打个比喻,如果要用现代科学来研究爱情,首先你必须定义什么是“爱情”。要定义什么是爱情,就必须先说明爱情由几个元素来描述,而这几个元素是如何被测量的。(比如,男女双方见面的频率;荷尔蒙的浓度;等等)。这种思维方式和东方式的直觉和顿悟截然不同,然而它就是这样运作的。所以,如果欲将中医的系统观真正的与现代复杂科学相结合,而不仅仅是作哲学思辨或者玄谈,中医中的很多概念,比如,阴阳、气、虚实等等,就必须落实化,必须转化成可观测量。在这方面,以我的一点点见识所闻,似乎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平台。而我之所以推崇周先生此书,正是因为,我认为周先生关于营卫的研究在这方面作出了重大突破。
阴阳是中医的基本概念,它本身又是个哲学概念。由于阴阳的歧义,导致中医长期以来医哲不分、众说纷纭、玄奥难懂的困局,因此破译阴阳的医学内涵,就成了中医诠释的首要任务。这个解释既要符合中医原始文献的意旨,它又要贯通现代科学的进展,为现代科学所接受,而能符合这两方面要求的,似乎只有营卫。因为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营卫是个医学概念,本身又具阴阳之性;同时,现代科学也逐渐揭示了免疫炎症和营养代谢的平衡协调关系,已经积累了数不清的研究资料;而且,营卫还具有现代复杂性科学中系统、联系、降维、鲁棒等性质,所以周先生明智地选择了营卫作为解读阴阳医学内涵的切入点,无疑是独具慧眼的。书中以营卫为基础对脉诊、经络、脏腑表里、心神、疾病传变等中医概念的解读,也都颇具启发性。通过营卫与现代营养代谢和免疫炎症的联系,这个诠释体系为中医理论的理解、检验、修正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在周先生对营卫的解读中,我最欣赏的是这几点:
1 “卫气为百病母”--“免疫的紊乱是‘根本’”:疾病的分子、基因、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错综复杂,可是在整体层面上,却呈现出过程的有序和相对的稳态,如何对整体层面的状态表现解释、判断和调控?这一直是困扰现代医学的难题。周东浩从《黄帝内经》“卫气为百病母”的观点出发,结合机体神经和免疫整体调控既相互协作而又存在的相对分工的不同,提出了“疾病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自稳调节紊乱的过程”、“免疫的紊乱是‘根本’”的新认识,它揭示了疾病自组织紊乱相互统一的一面,强调了维持免疫稳态的重要性,这个观点为沟通中西医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解读和总结中医整体调控机体自身抵抗能力的方法和丰富的经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具有非常大的启发性。
2 整体的免疫观:在分析、还原的西医研究里,免疫学是发展最快、资金投入最多、也最受人们重视的学科之一(SCI收录的期刊中,影响因子最高的就是免疫学期刊)。西方实验室的免疫学家们对某一个基因的表达、某一种蛋白质结构的探寻常常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精细的程度。然而,整体层次的免疫应答和新陈代谢关系的认识资料却非常少。周东浩在文中说:“然而打开《内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关于营卫的另一番景象,营卫的循行、节律,营卫的倾移、离合,营卫的盛衰、虚实,一切都是变动不拘的”,这种对免疫整体层次的动态探究正是现代医学所欠缺的,也正是需要我们认真挖掘和继承的内容。
3 “营卫和”--代谢和免疫的平衡:营养代谢和免疫炎症的平衡是机体稳态调节的核心机制,它贯穿整体到分子诸层次。中医以营卫的认识为基础,描述了许多现代西医没有描述过的现象,建构了和西医几乎完全不同的理论模式。比如经络以及书中列举的瘙痒、疼痛、睡眠等机制的独特解释,都和西医有很大不同,这些现象和理论现在都可能从营卫的角度来进一步验证和发展。
4  理法方药相统一的营卫倾移模型:我认为这是书中最能引人深入思考的地方。这个模型试图阐释中医理论建构的潜在逻辑结构。它以现代科学可以理解的语言展示了中国古代的贤哲是如何用低维、简单的方式以不变应万变,构建营卫倾移的病理状态空间的。虽然这个提炼自两千多年前中医经典医籍《黄帝内经》的理论模型还非常原始,仍然需要有识之士进一步优化、充实和发展。但是同时,中医的理论模型却是一个历史上应用时间最长、经历了最大临床样本的、以系统方法研究人体的有启发意义的尝试,营卫强弱、通滞等参量的选择以及模型附载的丰富经验都是值得进一步认真研究的。
在质疑中医的声音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任何事物只有一个真相,其它的都是表像。为什么对同一个疾病事实会有中西医截然不同的两种描述呢?”实际上,这是由于疾病表现的复杂性和不同的研究方法导致的。类似的例子在科学史上并不鲜见。比如量子力学有薛定谔传统的微分方程表述,和海森堡的矩阵方法,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描述,其实说的是一个东西。中西医的差别仿此,只不过中西医的隔阂要深刻得多,还掺杂了语言、文化、历史等等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研究方法论的差别,这使得中西医的交流比其他任何学科都困难得多。
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很多时候,一个系统用直角坐标系去表述要容易,而另一些时候用球坐标系去描述要容易。两个坐标系的选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这个系统的研究。可以类比地说,中医和西医差别的根本原因也就在于坐标系选取的差别(或者也可以说是病理空间维度选取的差别)。中医重营卫,从这些相互作用出发建立坐标系;西医重器官、细胞、基因,擅长从实体出发对疾病进行分类。
所以在有些形态改变相关的病症上,西医要强,因为西医选取的病理空间更容易描述这个疾病;而在有些和相互作用紊乱更加相关的疾病上,中医要强,因为在这些病上,中医看问题的角度要好。
用数学的语言,中西医结合的本质就是找到这两种病理空间、病理坐标系之间是怎么转化的。就像直角坐标系和球坐标系之间可以轻易转化一样,中西医的两种坐标系从本质上也是可以转化的。而营卫和营养代谢、免疫炎症的交联沟通可能提供这两种坐标系翻译和转化的桥梁。
中医的目的是实用的,是为了治病救人。而西方实验室中的科学家的目的是为了探寻宇宙的奥秘,研究事物深层的机制。临床和基础科学研究互相联系,但并不是可以简单作比较的,盖目标不同尔。所以无需厚彼薄此。
2003年4月,科技界权威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复杂疾病的评述性文章。这些临床的西医们对复杂疾病(心脏病、糖尿病、红斑狼疮,等等等)的看法,其实在很多地方和中医的思维有相似之处。可是,为什么那些文章能够发表在《科学》这样的顶尖刊物上,而中医中那些闪亮的思想,却不受重视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中医没有找到和现代科学交流的语言平台,所以中医说不明白自己,西方人也(不是地理概念,而是思想概念)听不懂中医在说什么。
因此,构造这样一个中西医交流的平台是非常必要的。周先生这本书在复杂性科学的指导下,第一次尝试从营卫的角度对中医经典理论作了系统合理的解读和梳理。我相信这会是一本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好书,它对未来中医的发展和中医走向世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故乐为之序。
侯沉
2007-10-30
圣塔菲研究所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15:20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中医现代化的困惑与出路
     ——《中医:祛魅与返魅》跋
四川大学 陈雨思
周东浩博士希望我为他的著作《中医:祛魅与返魅:复杂性科学指导下的中医现代化及营卫解读》一书写个序言,我很踌躇,因为我搞的是复杂系统研究,不是学医的,为一本医学著作写序恐怕不大合适。不过,为了研究复杂系统,我一直都在学习中西医学理论,关注中医现代化研究,并且从中获得了许多启示,因此,在中医现代化出现困惑的今天,从复杂性研究的角度,来谈一谈学习这本书的体会,这对沟通各个方面的意见,寻找解决中医现代化困惑的办法,也许会有一些益处吧。
一、关于中医现代化的困惑与出路
中医现代化搞了几十年,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到今天,却出现了困惑。正如周东浩书中说的:一些人提出“废医存药”之说,另一些人认为中西医学具有“不可通约性”,更多的人则处于彷徨和困惑之中。这种现象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中医现代化可以说是开始于中西医结合。根据孟庆云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图文数据光盘》写的“中西医结合”条目,早在西医传入我国的初期,就有一些中医学家提出“中西医汇通”、“衷中参西”等口号,主张中西医结合。解放后,中西医结合大体经历了50年代的临床实验性描述阶段、60和70年代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阶段和80年代以后的机理探讨和理论创新阶段。 这些研究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应用西医方法来研究中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问题并没有获得完全解决。
近20年来,医学界还应用系统科学各学科理论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来对中医进行了多学科全方位的综合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问题也没有获得完全解决。
为什么应用西医方法来研究中医,应用系统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医,问题都没有获得完全解决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医、西医以至于系统科学,都遇到一个世纪困惑:复杂与不确定困惑。
什么是复杂与不确定困惑呢?在现代系统科学中,通常考虑的是从稳定性出发,通过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和对涨落的研究来弄清有序现象的宏观行为和微观起源。这种研究基于这样一个观点:宏观现象与微观现象之间存在确定的联系,从微观现象一定可以了解它的宏观现象。但是,通过对复杂系统的大量研究,人们发现:“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宏观现象与微观现象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不确定的,从微观现象不一定能够了解它的宏观现象。这个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在系统研究中,它导致原有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失效,以至于雄心勃勃的圣塔菲学派在经过十余年探索后发出了“从复杂性转向困惑”的感叹!
我们知道,与环境、生命、社会和思维相关的系统都是复杂系统。医学正是面对人体这个复杂系统的。人们普遍认为,西医重分析,中医重综合。重分析也就是重微观,重综合也就是重宏观,因而,通过西医方法来研究中医,就是通过“微观现象来了解宏观现象”。 既然“宏观现象与微观现象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不确定的”,那么,通过西医方法来研究中医,问题就很难获得完全解决了。
同样,既然“宏观现象与微观现象之间关系的复杂与不确定,导致原有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失效”,那么,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来对中医进行研究,问题也就很难获得完全解决了。
由此可见,中医、西医以至于系统科学,都遇到一个世纪困惑:复杂与不确定性困惑。
那么,怎样来解决这个复杂与不确定性困惑呢?作为应对这个困惑的办法之一,是系统科学界提出了这样一个口号:“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来看待”。也就是说,既然“宏观现象与微观现象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不确定的”,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微观来了解宏观呢?为什么不可以通过微观来了解微观,通过宏观来了解宏观,然后再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呢?推而广之, 复杂系统有许多层次,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通过低层次来了解高层次呢?为什么不可以通过同层次来了解同层次,然后再发现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呢?
这个口号应用到医学上,就是:人体是一个复杂系统,具有基因、细胞、组织、个体等层次,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通过低层次来了解高层次呢?为什么不可以通过同层次来了解同层次,然后再发现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呢?
这个口号具体应用到中医现代化研究上,就需要改变“通过西医方法来研究中医”的传统观念,而采用 “以系统观念为指导,以中医方法为核心,结合西医方法”的新观念来研究中医。
从层次上讲,中医现代化研究之所以要以系统观念为指导,是因为中医是面对人体的,而人体是复杂系统之一,关于系统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对人体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不过,系统研究又不能代替中医研究,况且系统科学本身还需要发展,因而,中医现代化研究只能是“以系统观念为指导”。中医现代化研究之所以要结合西医方法,是因为宏观现象与微观现象之间除了不确定的一面,还有可确定的一面,因而,结合西医方法,有利于促进中医现代化研究。
中医在自己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系统观念为指导,把这些方法搜集起来,整理起来,再结合西医方法,就可能形成一套科学而系统的中医方法,应用这种方法来研究中医,许多问题都可能获得解决。
采用 “以系统观念为指导,以中医方法为核心,结合西医方法”的新观念来研究中医,还需要建立一些新的观念。
(1)建立“中医是复杂性科学”的观念。究竟中医是不是科学,这在学术界是有很大争议的,即使是支持中医的学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不一致。钱学森曾经说过:“中医这个东西不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所谓科学,它是一个哲学,或者说是在早年现代科学还没有形成的时候,所谓的自然哲学。” 如果从“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来看待”的观念来看,则钱学森的这个观点已经不够了。现在必须承认:中医是复杂性科学。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获得的人体信息,是人体系统所有层次信息的综合体现,人体系统的全部复杂性,都通过这些综合信息反映出来。中医建立了处理这些综合信息的理论,并且以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作为支撑,因而它是复杂性科学。
(2)建立“中医、西医和系统科学都需要发展”的观念。大量实践证明,中医的治病防病效果不容置疑;西医的治病防病效果也不容置疑,系统科学作为一门科学也不容置疑,然而,这三门科学都是不完备的。如果西医已经很完备了,那么,它为什么不能解释中医呢?如果中医已经很完备了,那么,它为什么不能解释西医呢?同样,如果系统科学已经很完备了,那么,它为什么不能消除中医与西医的争端而形成统一医学呢?可见,中医、西医和系统科学都需要发展。而根据这个观念,那么中医现代化就不是一个“要不要搞”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搞”的问题。
(3)建立“中医、西医和系统科学协调发展”的观念。中西医理论要获得发展,除了加强本学科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而外,还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成果,特别是系统科学的成果。因为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规律的,而人体就是一个复杂系统,这些系统规律必然也适用于它。而由于中西医理论都遵从系统规律,因而借鉴系统科学的成果,有可能实现中西医理论的沟通。反过来说,不仅中西医要在系统科学中寻找沟通的基础,而且系统科学也要在中西医中寻找进一步发展的根据。因为中西医对于人体这个复杂系统已经进行了长期的精深研究,有许多东西是可能上升成为一般系统的普遍规律和原理的,这些上升了的普遍规律和原理反过来又可以指导中西医的研究。因此,系统科学与中西医研究的结合,既是中西医走向沟通的必由之路,也是系统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中医现代化概念释义
中医现代化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周东浩提到:“比较多的研究者认为:中医现代化就是中医与现代科学、现代医学接轨,以客观、规范、定量、精确为基本要求,将中医的概念、理论作客观化、定量化转移,采用实验、实证、分析的方法,开展中医学的实质研究、物质基础研究,以及在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使中医气、阴阳、脏腑、经络、证等抽象概念可以用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语言进行阐释和翻译,从而使中医成为一门物质基础明确、实验指标客观、数据精确、标准具体的科学。简言之,中医现代化就是中医科学化。” 现在,根据“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来看待”的观念,这样的认识已经远远不够了;而根据数十年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现代化的实践,这条路基本上是没有走通的。
“中医现代化就是中医科学化”的观念,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 “中医科学化”中“科学”二字的含义,实质上指的是“分析科学”,落实到医学上,就是指的西医。因为“中医是复杂性科学”,所以应用分析方法或者西医方法,就不可能揭示中医的复杂性实质。
(2)即使“中医科学化”中“科学”二字是指的系统科学,也仍然存在问题,因为系统科学本身还需要发展,中医所涉及的一些复杂性问题,系统科学还没有能够解决。所以,中医现代化研究目前只能是“以系统观念为指导”。中医、西医和系统科学只有经过长期协调发展,才能形成中西医都公认的系统医学。
可见,“中医现代化就是中医科学化”的观念已经远远不够了,我们需要对“中医现代化”的概念进行重新认识。
对“中医现代化”概念进行重新认识的基点,就是必须承认“中医是复杂性科学”。既然是复杂性科学,那么,中医的现代化就不是“科学化”的问题,而是从一种科学形态发展为另一种科学形态的问题。而所谓中医现代化,就是要使中医成为独立于当代科学之林的,具有复杂性特色的,与现代医学、系统科学相协调的,开放、发展和包容的医学。中医现代化应该具备六个关键词:复杂(性)、独立、协调、开放、发展和包容。
由于层次和领域的不同,各门学科都要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中医的相对独立性在于它的复杂性特色,保持和突显中医的复杂性特色,是中医独立于当代科学之林的根本所在。
虽然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但是,它们之间又不是相互否定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在交叉问题是能够相互沟通的。一句话,它们应该是相互协调的。目前,中医和西医之间的协调性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中医现代化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应该特别强调,中医的独立是相对的。现代中医不应该是封闭的,而应该是开放的;不应该是停滞的,而应该是发展的;不应该是排他的,而应该是包容的,现代中医应该成为开放的医学、发展的医学和包容的医学。bK\k
为了使中医成为协调的、开放的、发展的和包容的医学,则中医与相关学科在学科交叉之处应该是可沟通、可解释和可运用的。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即:(1)语言可沟通、可解释和可运用;(2)理论可沟通、可解释和可运用;(3)方法可沟通、可解释和可运用。
以语言而论,在中医、西医和系统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概念和术语,因此,我们实际上面对三套语言:中医语言、西医语言和系统科学语言,这些语言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内在的逻辑关系,不能轻易废弃。中医现代化不是要取消中医语言,而是要使中医语言在学科的交叉之处可以与西医语言、系统科学语言相互沟通、相互解释和相互运用。
理论与方法也是一样,在中医、西医和系统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与方法,这些理论与方法不能轻易废弃。中医现代化不是要取消中医的理论与方法,而是要使中医的理论与方法在学科的交叉之处可以与西医的理论与方法、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相互沟通、相互解释和相互运用。
通过中医、西医、系统科学在学科交叉之处的相互沟通、相互解释和相互运用,就可能促进中医、西医和系统科学的协调发展,推动中医的现代化,从而使中医成为独立于当代科学之林的,具有复杂性特色的,与现代医学、系统科学相协调的,开放、发展和包容的医学。
三、营卫学说是中医现代化的一个突破口
那么,中医现代化的突破口究竟在哪里呢?周东浩在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中医营卫学说是解开中医理论现代化这个‘超级难题’的突破口”。基于前面关于中医现代化概念的讨论,从复杂性研究的角度,我认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现代系统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对系统开放与封闭的研究有重要关系,无论是平衡态热力学、非平衡态热力学、耗散结构理论,还是复杂适应理论,都与系统的开放与封闭密切相关。著名的熵增原理,就是在封闭系统的前提下来讨论的;普里戈金的耗散结构理论,就是针对开放系统来讲的;而复杂适应,很重要的就是对外界环境的适应。
在中医理论中,特别是在《内经》中,提倡天人相应论。天人相应论认为生命与自然息息相通,人的生命活动、病理变化与自然息息相关。可见,中医是把人体看作开放系统的。
不过,系统科学在研究系统开放性的时候,做得非常具体,它要通过建立系统模型,分析系统模型,具体、精确地来描述系统在特定的开放条件下将处于什么状态,将向何处发展。因此,就中医理论与系统科学的沟通而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承认人体的开放性,而在于能否说清楚在特定的开放条件下,人体系统将处于什么状态,将向何处发展的具体细节。
那么,在中医中,有没有关于人体疾病状态变化的比较具体的学说呢?有的,那就是营卫学说,特别是周东浩书中所阐述的营卫倾移模型,就非常类似于现在的系统模型。这个模型紧紧抓住营卫通滞度和强弱度两个状态参量,再用脉诊等方法作为度量营卫通滞度和强弱度的依据,从整体上来辨识和刻画营卫复杂非线性防御系统状态,并在整体辨识的基础上,逐步确立对营卫非线性防御系统状态调控的措施,颇有点系统控制的味道。
营卫学说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医理论现代化的一个突破口,还有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中医营卫理论与西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理论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如果加强它们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可能实现两者的沟通。周东浩在书中非常形象地谈到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过程:“在对经络思考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古人眼中的经络本义竟是营卫的循行通路,营卫——营养和防卫——通过某种隐秘的通道,营卫就突然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内分泌、免疫部分如此鲜明的联系起来,呵呵,原来秘密在此,营卫学说的重新发现,终于打开了一条我深入认识和理解中医理论的大门,也使得自己希望以系统论的思路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切入点研究中医有了现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中医的营卫学说,西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系统科学关于系统与环境关系的学说,这三者之间具有比较大的一致性和沟通的可能性。它们好比科***流汇聚的三江口,这个“三江口”的大潮涨落,有可能导致中医理论走向现代化的巨大分叉,从而形成中医理论现代化的耗散结构分支。
四、中西合参,推动中医的现代化
通过中医的营卫学说,西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学说,系统科学三者之间的互动来推动中医的现代化,需要解决方法问题。周东浩认为,要达到中西医学全面正确的认识,就必须提倡中西医学比较研究的方法,我觉得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不过,在具体进行比较研究的时候,由于中西医学存在层次上的差异性,可比性是一个必须高度注意的问题。
为了使研究具有可比性,对具有分析特色的西医学说,要从综合角度来重新认识它;对具有综合特色的中医学说,则要从分析角度来重新认识它。例如,西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学说,是采用分析科学方法进行研究获得的结果,它与中医的营卫学说没有直接的可比性,需要根据系统观念进行重新认识,然后才能与中医的营卫学说进行比较。
在周东浩的书中,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说:“疾病的过程其实就是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自稳调节紊乱的过程,但在神经、内分泌、免疫三者之中,免疫紊乱又居于主导地位。”我觉得,这个观点是很有见地的。有了这个认识,就可以根据系统观念来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进行分析了。
根据系统观念来分析,强调免疫的主导地位,不仅因为免疫问题涉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因”,免疫的发生和发展突现了生命系统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整体特性”,而且因为生命系统要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环境,必须随时随地与环境之间进行“应答”,这种“应答”不是简单的运动回复,而是表现为一个自组织过程。
在周东浩的书中提到,有人把免疫称为“流动的大脑”,我觉得这个简单的比喻无意中道出了生命系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得以生存的秘密。对于人这个生命来说,它有两个随着环境而发展着的非常活跃的自组织系统,一个是人的神经系统,它针对声、光、触等内外界刺激而不断进行着信息的自组织;一个是人的免疫系统,它能够感知细菌、病毒、异物以及体内衰老的细胞、肿瘤等这些神经系统所不能感知的信息的变化而不断进行着生命系统的自组织,以这两个自组织系统为枢纽,再联结其他所有调节机制,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调节网络,从而使人这个生命系统保持“运动中的稳定”和“稳定中的运动”。
周东浩的研究表明,《黄帝内经》“卫气为百病母”观点的现代引申是“免疫紊乱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这意味着,如果从系统整体角度把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看成一个网络系统,并且强调疾病过程中免疫的主导地位,就为西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学说与中医的营卫学说之间的比较创造了条件。
由此可见,从综合角度来重新认识具有分析特色的西医学说,就可能使中西医学具有可比性。反之,从分析角度来重新认识具有综合特色的中医学说,也可能产生同样的效果。例如周东浩把《黄帝内经》“营卫倾移”转换为“防御和营养系统性质偏倾、时空推移的矛盾斗争规律”来认识,但这只是转换的第一步,因为在分析为特色的西医并没有与这种系统整体的认识完全对应的理论,所以还无法和西医直接比较。如果从分析角度重新认识这个观点,在研究临床各种疾病和症状防御和营养系统的具体状态和变化机制过程中贯彻这个观点,在相互磨合的过程中,营卫倾移就可以与西医从分析角度所得来的关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各种知识联系上,两者才具有可比性,并最终达到中西医学的相互诠释和理解。
不过,在进行具体比较和分析的时候,我们仍然需要仔细把握层次上的差异性。例如,是否能够用西医的内分泌、免疫直接来替代中医的营卫呢?我觉得不能,因为两者存在层次上的差异。我们应该注意,中医讲营卫,主要是讲营气和卫气,与西医讲的内分泌、免疫概念还是有所区别的。“气”这个概念,是一个整体性概念,是中医区别于西医的一个标志性概念,虽然对“气”的研究仍然有许多问题没有搞清,但是,也不能因此就轻易废弃这个概念。
从总的来看,我觉得《中医求索——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中医现代化及营卫解读》是一本有研究的、有独到见解的、把握住了中医现代化关键问题的、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中医、西医和系统科学各界的学生、老师、学者和专家一读。
2007年8月1日

作者: mawenhui3366    时间: 2009-3-8 15:24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中医的真正精华并不在于阴阳,而是在于营卫,阴阳不过是古人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属于朴素的系统论和辩证法,而营卫才是“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东西”,是阴阳哲学和人体生命结合的科学基础,想当年我们曾经苦苦追寻阴阳的实质而不得其解,却不知古人早已在《内经》中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了,这真是历史给中医开的大玩笑啊,只有系统论的视角才能让我们看清楚其中的曲折。

周东浩先生此言点破“天机”。支持!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15:31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mawenhui33662009/03/08 03:24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的真正精华并不在于阴阳,而是在于营卫,阴阳不过是古人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属于朴素的系统论和辩证法,而营卫才是“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东西”,是阴阳哲学和人体生命结合的科学基础,想当年我们曾经苦苦追寻 ...
呵呵,知音难觅啊,谢谢支持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16:01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08 04:03pm 第 1 次编辑]

营卫与神概念解读(书内容节选)
“心主神明”的误解
(一)“心主神明”并非《内经》原旨
心主神明理论一般认为起源于《内经》,但是仔细考察《内经》文字并无这样的提法。《内经》论述心与神的关系主要见于以下几处: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宣明五气篇》云:“心藏神”;《灵枢•邪客》篇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余所论,大同小异。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内经》认为心与神关系非常密切,神出于心,神藏于心,神舍于心,但是这些论述与其是说心是神的主宰,倒不如说心更像神所居住的一所房子。在《内经》作者看来,神是不可知的,正所谓“阴阳不测谓之神”,但是神却可以通过心与血脉的活动变化表现出来,就像古人认为天假天之子君主代天行令一样,我想这才是“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的真正含义。这一点在《灵枢•天年》的一段经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对于黄帝关于神为何物的提问,岐伯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描述了生命形成的特征。在上述描述中,有一点是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那就是《内经》认为生命形成过程中“神气舍心”的观点。神非心所固有,而是外舍于心的,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十二官外别有所主,主即是神,神才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笔者认为这才是《内经》之旨。
(二)追寻《内经》“神”的本义
《素问•五脏别论》云:“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府。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由以上引文可以看出,对于脏腑分属的问题,《内经》时代是存在着不同意见的,脑脏论者对于脑的论述,现在已不可得知了,《内经》作者显然不同意这种观点,而把脑归于奇恒之府的范畴。
无独有偶,几乎与《内经》同时代的西方医学之源——古希腊医学也存在着心神说和脑神说的争论,古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倡脑神说,而另一位思想大家亚里士多德则力主心神说,只是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西方脑神说逐步确立了统治地位,而在东方,以《内经》理论为基础的中国医学则一直以心神说为其指导思想,两种医学在各自理论的指导下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其中的奥妙到底是什么呢?《内经》所谓的神是否真的就象大多数的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就是指的神志呢?
追寻“神”的本义,依据许慎《说文解字》所解释的:“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神”最初的意义应该指的是想象中的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这种拟人化的主宰其实是没有的,《内经》作者显然也不相信天神的存在,这在《内经》的许多经文中都可以看得出来,如《贼风》云:“黄帝曰:今夫子之所言者,皆病人之所自知也。其毋所遇邪气,又毋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岐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五藏别论》曰:“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病狂篇》曰:“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宝命全形论》曰:“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在《内经》作者看来,所谓“鬼神”不过是“狂”——这种精神错乱的人的症状表现或者愚昧者的认识局限——被“鬼神”所“拘”而已,真正的大“道”中是不存在“鬼神”的。这些事物运动的法则只存在于自然“天地”万物的变化之中,它 “独来独往” ——人只能通过感官去感觉、辨识它,它却不依人的感觉而存在。
随着词义的演化,神的意义也逐渐发生了改变,由于神往往被塑造为具有超人的能力,以后渐渐被形容人的聪明或能力超常,这种意义在《内经》条文中也有表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邪气藏府病形篇》云:“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等等。也有作为人名的,表示对能力超群的人的崇敬,如神农,以后竟渐渐演变成了一个姓氏。
但神更多的是取其主宰、统治的含义,指主宰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因素及其规律,类似于爱因斯坦所深深敬畏并且为了了解她而不懈探索的自然之神,这其实是《内经》对神认识的基本出发点,如《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此处的“神”就已经脱离了迷信中的天神的含义,而是事物运动变化的主宰了。其他如《气交变大论》云:“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往复,寒暑彰其兆”, 以及著名的《六微旨大论》所说的话:“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等等,都是这个意思。
神这个概念被古人引入医学,也是用以代指的人生命活动的主宰,也只有从神的生命主宰的意义上,才能正确判断中医心神说和西医脑神说的得失。按照西医的说法,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由大脑主宰的,所以在西医理论中,神的含义就演化为“精神、意识、思维”这些“大脑的功能”,问题是:人体生命活动是不是只是由 “精神、意识、思维” 这些“大脑的功能”所主宰呢?!
只需要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反驳它:就拿和医学关系最密切的疾病来说吧,假如一个人不慎手被划伤了,伤口固然可以刺激神经感觉疼痛(意识),可是此后的出血的凝固、病菌的清除、伤口的愈合这一系列有规律的过程哪一个是在“精神意识思维”的主宰下完成的呢?如果认为想一想就能把伤口“想”好,那也太天真了。
因此,思维、意识所主宰的只是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内容,而与疾病关系最密切的、决定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另一部分内容却并不是思维、意识的下属,而这一部分内容却正是理解中医心神说的关键。
《灵枢•平人绝谷篇》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气血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营卫生会》云:“血者,神气也”,综合以上经文可以看出,《内经》所谓的神实际上指的是水谷之精气所化生的营卫气血。固然,神志活动无疑是神的最重要表现,神志不清、思维混乱的人一定是无神少神的,但是,即使是神志清醒,思维正常的人,也有神旺神全神疲神衰的不同,因此,神和神志并不相同。
(三)脑主神论质疑
现代医学一般的观点认为,大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一切生命活动,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都是在大脑的支配调节下进行的。这似乎是无可疑义的,众多的实验和临床证据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一个理论是否是真理,并不取决于有多少证据支持它,而在于是否所有的证据都支持它。而偏偏在这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实验和临床事实都对脑的一元化主宰地位提出了挑战,显而易见的一个例子就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同时存在的心理和躯体的异常,却需要以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对待,而不能统一于脑主宰论的大旗之下,这是很不正常的。尤其对心理疾病,脑主神论的解释功能有限,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更是捉襟见肘,选择的药物副作用大,疗效不持久,而心理分析和满灌、厌恶等难以简单的以脑主宰论解释的疗法却取得了比药物好得多的效果,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么?再说,精神分裂症又有多少是由大脑的损伤引起来的呢?
李别特(Libet)等人的脑电生理实验已经表明[33]:神经事件与自我精神意识的经验之间常常存在着暂时脱节的现象,无论是艾克尔斯的二元论的生理心理相互作用论还是其后的斯佩里的突现的生理心理相互作用论这两种现代最有影响的意识理论都认为:意识具有部分不依赖于大脑而存在的特征,明确反对把精神意识等同于神经事件的观点。《儒门事亲》曾记载一病案,附录于下:“一妇,病喜笑不止,已半年矣……戴人曰:此易治也。以沧盐成块者二两,余用火烧令通赤,放冷研细,以河水一大碗,同煎至三五沸,放温分三次啜之,以钗探于咽中,吐出热痰五升,次服大剂黄连解毒汤是也。不数日而笑定矣。”中医以涌泄治疗精神异常的记载还有很多,这些又如何用脑主神理论解释呢?在经历了“脑的十年”艰苦的探索后,西医的研究者们不得不承认:大脑的深层次作用机制依然是个没有破解的谜,许多事实还不能得到适宜的解释。根据以上依据我们不能不怀疑其理论出发点的正确性。
  
(四)论《内经》心神说的实质是对免疫、内分泌作用规律的整体把握和概括
《灵枢•小针解》云:“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明确提出“神者,正气也”,神是抵御邪气的正气,是指的“人之血气有余不足”,是指人体营卫气血(尤其是指正气)循行调控的规律及其外在表现,而并不是什么“意识、思维”!!这才是《内经》中“神”最主要的含义。
让我们再来看看几段经文,《周痹篇》云:“此痛安生?何因而有名?岐伯对曰:风寒湿气,客于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胀论》云:“凡此诸胀者,其道在一,明知逆顺,针数不失。泻虚补实,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败,谓之夭命。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汤液醪醴论》曰:“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谓神不使?岐伯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如果说中医的“神”指的是“精神、意识、思维”这些“大脑的功能”,那么,“精神、意识、思维”又怎么可能在人体中“归”来别“去”地到处流动呢?! “神去其室”依据上下文的意思显然不是 “意识丧失”、“思维错乱”,而是“泻虚补实”针刺操作错误时对正气正常循行或分布的扰乱或抑制,使正气不能更好的聚集和输布来抵御邪气的入侵,“致邪失正”,最终导致疾病加重;“神归其室”则是促进了正气的正常御邪反应,从而使疾病向愈!因此,这些经文中的“归”来别“去”之神指的是“正气”循行这一层意思,并不是指的“精神、意识、思维”,其他还有很多,这儿就不一一列举了。

其实,《内经》中“神”作“精神、意识、思维”讲的地方很少,《脉要精微论》曰:“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讲的是神明错乱,类似于现在的精神分裂症,《八正神明论》曰:“帝曰:何谓神?岐伯曰:神(注:此处指玄妙)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请言神,若风吹云,故曰神”,讲的是顿悟,也算是思维的一种方式(联想到西医“科学”的研究并没有圆满地揭示“顿悟”和躁狂病的实质,这个“是”是否也应该先存疑呢?)但总起来看,这绝不是中医心神主要的意义,这是必须要注意的。
现在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已经证明:神经系统并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唯一主宰,而是由免疫、内分泌和神经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这一过程,在机体的调控过程中,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者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免疫、内分泌必然和神经一样,也要不可避免地参与到生命活动的主宰——“神”的形成过程中,而免疫、内分泌因子是在血液、淋巴等体液中存在的(确切地说应该是流动的),笔者认为:对免疫、内分泌这些体液成分作用规律的整体把握和概括就是《内经》的心神说所阐述的内容,当然,在《内经》中这些内容是以“正气”、“营卫气血”的古朴形式表达的。

联系临床的事实,如肝病、尿毒症、癌症患者还有一些西医检查不出什么病来的亚健康状态者往往会有神气不足的表现,如反应迟钝、言语低沉、面色晦滞或萎黄、双目无光彩、肌肤不润泽等,中医常常辩证为失神、少神,可是这类患者中很大一部分并不伴有神志、意识或思维的改变,他们共同的特征不过是抵抗力低下,容易患病,免疫、内分泌等体液的成分倒常常会有这样那样的改变,很明显,临床上的证据也支持神和免疫、内分泌这些体液的成分有着密切联系。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解上文的医案,很容易就可以联想到呼吸道消化道等处的粘膜一起构成共同粘膜免疫系统,所谓涌泄很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发挥作用的。
精神分裂症患者也被证明伴随体液与细胞免疫的紊乱,如T细胞数目减少、PHA介导的淋巴母细胞转化率降低,自然杀伤细胞功能低下、巨噬细胞功能减弱,淋巴因子产生及分泌减少等[14],治疗燥狂症的有效药物碳酸锂亦具有显著的免疫调整作用,这些也都暗示着免疫紊乱和精神异常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神者,正气也”,神的根本在于营卫,必须从营卫学说的研究入手,从免疫和内分泌的整体调控规律入手,来理解、认识和发展中医的心神说,而不能简单地以西医脑神说来评判中医心神说的对错,这就是我的看法。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8 16:06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03/08 01:23pm 发表的内容:
论卫气为百病母
卫气为百病母的观点出自于《灵枢•禁服》篇,原文如下:“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刺五脏,外刺六腑,审查卫气,为百病母,调诸虚实,虚实乃止,泻其血络,血尽不殆矣” ...
可這與經絡更是直接
且經絡學可連繫到脈診
與藥物歸經
治法之一砭二針三灸四湯藥
均與經絡相連繫

-=-=-=-=- 以下内容由 逸湘2009年03月08日 04:10pm 时添加 -=-=-=-=-
一、”风”为百病之原,风又以”虚邪贼风”危害最大
虚邪贼风语出内经「上古天真论」
‘夫上古真人之教下也,皆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但要谈这问题得先看「皮部论」与「风论」
「皮部论」:
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之不去,传之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府。
「风论」:
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
经络学是为中医理论之基础,大多数中医的问体由经络学的角度来看都很清楚明白。
「虚邪贼风」指外邪乘不正之风趁人体之虚而入侵人体
风如何使人生病
盖风会影响人体经络
使外邪有虚可趁
为何强调贼风
贼风乃「不正」之风
拿个「针灸铜人」来看
人的背部主要是「足太阳膀胱经」
五脏六腑的「俞穴」都在此
「风论」:
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
再看看头颈部
背面主要仍是「足太阳膀胱经」
侧面是「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与胆经」
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是属于能量较小的经络o
所以人受风后第一个反应是打喷嚏(大肠经受损)
「足太阳膀胱经」是属于能量较大(排七)的经络
发展到「足太阳膀胱经」就是伤寒论说的「太阳病」了
说完外因下面就要谈谈内因
二、内因(七情):七情致病,大家都很熟悉这说法,但七情如何致病,很多人把它归为心理因素,西医称为”精神官能症”。但是近来西方研究发现,人的”情绪”是以发散”化学物质”的方式向身体发送情绪的。累积未经适当处理的这类化学物质是会使人生病的,不是甚么”精神官能症”,是真正影响到组织与细胞的。这如何与中医理论联系,人体化学物质既会制造就有回收与破坏机制,这就联系到经络学了,如果”气血”正常,情绪产生的化学物质就可透过正常管道回收与破坏,就不会累积也就不会致病,如产生量太大一时回收不及或相关经络不正常,就用一砭、二针、三灸、四汤药通其经络就是了。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16:16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经络与营卫休戚相关,营卫不明,经络难解
经络本义是营卫运行的通路,从实体的观点说,经络类似于现代的血管淋巴管系统,但经络学说的内容主要不是从实体系统的角度记述的,它阐述的更多的是其“神”“机”——营卫——营养代谢和防御免疫循行的变化规律,这才是对临床更重要的东西,也是现代医学不理解和解剖刀下所发现不了的内容。
作者: fans    时间: 2009-3-8 16:18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营卫者,气血也。
顶周先生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16:24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中医和西医对营卫的研究方法明显不同,就像论坛上哪位版主说的,中医是研究的营卫的位觉空间变化(对不起,具体名称忘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中医对营卫的研究基于系统方法,它是通过刻画营卫状态空间分布的不同来区分不同病理状态也就是不同的证的,不同疾病状态下营卫的空间演变,《内经》称作营卫倾移。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09-3-8 16:35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我很怀疑,《内经》中关于营卫学说的论述就很模糊,是否存在各家学说也难说。先生是权威,个人看法是,科研要出成果,选题也很重要。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16:37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08 05:02pm 第 1 次编辑]

《内经》说:“荣卫倾移,虚实以生”,营卫倾移变化的直接结果就是虚与实。所谓虚与实,说简单点就是多与少、强与弱的分别。这一简单的现象,通过时间和空间轴的扩展,成就了《内经》整个医学理论的基础。
由于营卫通过经络相输送,虚实就和经络的通滞密切相关,此外,营卫虚实还和营卫本身各组分的浓度和活性相关。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16:40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fans2009/03/08 04:18pm 发表的内容:
营卫者,气血也。
顶周先生
谢谢支持。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8 16:47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03/08 04:16pm 发表的内容:
经络与营卫休戚相关,营卫不明,经络难解
经络本义是营卫运行的通路,从实体的观点说,经络类似于现代的血管淋巴管系统,但经络学说的内容主要不是从实体系统的角度记述的,它阐述的更多的是其“神”“机”—— ...
先生對經絡的認識怕是落後了
若要做博士論文
這樣是不行的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16:50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铁骨铮铮20022009/03/08 04:35pm 发表的内容:
我很怀疑,《内经》中关于营卫学说的论述就很模糊,是否存在各家学说也难说。先生是权威,个人看法是,科研要出成果,选题也很重要。
大家都是同行人,我个人很反对权威,自己更不是什么权威,只是个营卫的爱好者,呵呵。
《内经》提出营卫,研究了营卫的循行和节律,建构了相对统一的基于营卫的系统模型,我个人对《内经》这种建构理论的方法非常感兴趣,至于《内经》的研究结论,我则是抱怀疑态度的。
现在虽然有更好的条件去研究,可是真要去搞科研,就会碰到数不清的问题,而且没有任何前人的研究惯例可供借鉴,需要摸索。选题肯定要选个小问题,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积累多了,可能就能发展它。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8 16:52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03/08 04:40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支持。
营卫者,气血也
對嗎?
作者: gl0101    时间: 2009-3-8 16:58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03/07 08:12pm 发表的内容:
我对营卫认识的历史(代心路历程)
说实话,在整个大学期间,我对营卫的认识都还是模糊的、平面的,我甚至从没注意到中医还有过如此系统的营卫学说,《伤寒论》调和营卫第一方桂枝汤本是用于治外感的,可是仲景 ...
    “古人眼中的经络本义竟是营卫的循行通路”?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17:00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9/03/08 04:52pm 发表的内容:
营卫者,气血也
對嗎?
也对也不对。营卫和气血在经文的很多地方可以互换而不影响意思的表达,有些地方就不行,两者不等价。
营卫和阴阳也是这样。
作者: gl0101    时间: 2009-3-8 17:03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9/03/08 00:18pm 发表的内容:
除了經絡學這系統模型
借問您有更好的系統模型嗎?
    问得好!

作者: 孙曼之    时间: 2009-3-8 17:03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周先生对于中医经典的研究具有切实可靠的成果,以营卫作为切入点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在当今中医经典不被重视的大气候下,先生的努力确实难能可贵,值得学习!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8 17:05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03/08 04:52pm 发表的内容:
我的博士课题与此毫无关系,谢谢
中醫的博士論文能與經絡無關?
作者: gl0101    时间: 2009-3-8 17:13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9/03/08 04:52pm 发表的内容:
营卫者,气血也
對嗎?
    问得好!

作者: gl0101    时间: 2009-3-8 17:18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孙曼之2009/03/08 05:03pm 发表的内容:
周先生对于中医经典的研究具有切实可靠的成果,以营卫作为切入点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在当今中医经典不被重视的大气候下,先生的努力确实难能可贵,值得学习!
    说的对,这样的一个研究方向应该肯定。

作者: 哲学家    时间: 2009-3-8 17:29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03/08 02:29pm 发表的内容:
岐黄寓言
一、珍珠项链
有二医行,中医曰:吾有项链,绳汇千古之智,然其珠粗而朴,其色古且黯,或以其珠粗色黯而非之,将不行于市。西医曰:吾有项链,珠蕴现代精华,然绳断而不续,失之于散碎,人亦非之。
歧 ...
[[[我感觉读经最大的好处就是培养和训练中医的思维,中医观察问题的视角]]]支持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17:29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孙曼之2009/03/08 05:03pm 发表的内容:
周先生对于中医经典的研究具有切实可靠的成果,以营卫作为切入点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在当今中医经典不被重视的大气候下,先生的努力确实难能可贵,值得学习!
谢谢支持。确实如先生所说,营卫是个很好的方向。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8 17:35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03/08 05:00pm 发表的内容:
也对也不对。营卫和气血在经文的很多地方可以互换而不影响意思的表达,有些地方就不行,两者不等价。
营卫和阴阳也是这样。
那您的謝謝支持
回的太快了點!
作者: czq123689    时间: 2009-3-8 17:39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值得学习.经脉内联脏腑外络支节,布满于全身,是营卫气血循行的通路,所以一旦受病就使营卫气血的通路受到了阻滞。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8 17:51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經絡可解釋營衛
可營衛解釋不了經絡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17:52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脏腑表里与公共粘膜免疫系统:“肺与大肠相表里”今释
(一)肺与大肠相表里历史回顾
肺与大肠相表里观点出自于《灵枢•本输》篇,原文如下:“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如果说脏腑阴阳表里的配合是以部位相近、功能相似而配合的,就象脾合胃、肾合膀胱、肝合胆都可以如此解释,那么心与小肠、肺与大肠功能不相似、部位亦不相近,怎么也构成表里关系呢?《难经》就曾提出这个问题,并试图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如《难经•三十五难》曰:“五脏各有所腑,皆相近,而心、肺独去大肠、小肠远者,何也?然。经言心营肺卫,通行阳气,故居在上;大肠小肠传阴气在下,故居在下。所以相去而远也”,这个解释确实不大容易理解,似乎是说心肺在上通阳气,大肠小肠在下传阴气,阴阳本就是挺玄乎的东西,以玄解玄,结果使人更加迷惑。以后的医家没有人再继承《难经》的思考,因为在《内经》中脏腑表里是通过经络的的相互联系建立起来的,依据中医的经络学说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可以得到圆满的解释,在临床实践中也屡屡行之有效,在中医理论体系中这个问题似乎不应该成为问题。然而在中西医学不断碰撞的今天,对肺与大肠表里理论进行现代意义上的阐释,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了。
(二)论肺与大肠表里等中医脏腑表里理论的现代实质是指身体各处的粘膜在免疫过程中生理上相互影响、病理上彼此传变的关系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肺与大肠表里是通过经络相互联系的。试问:如果从经络神经说出发,怎么去解释肺和大肠的表里联系呢?!可是从免疫观点却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胃肠道和呼吸道的粘膜两者都是组成公共粘膜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当一处粘膜发生病变时,可以通过粘膜免疫的途径影响传变至另一处。现代免疫学发现:肠道相关淋巴样组织(GALT)与支气管相关淋巴样组织(BALT)以及其他部位粘膜的淋巴样组织并不是互不相关、各自为政的,而是互相之间通过特殊的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免疫应答网络,共同调节人体几百平方米粘膜的免疫应答。由于这种联系有其特殊性,相对局限于粘膜于粘膜之间,并且通过这种联系全身各处的粘膜淋巴组织统一在一起,因此Bienenstock等人于1977年提出了公共粘膜免疫系统的概念[31]。
  人们也许要问,粘膜免疫是怎么相互联系的呢?下面笔者试以目前研究较多的肠道粘膜免疫过程阐释粘膜免疫联系的途径。目前研究认为[31]: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之一,其诱导部位包括肠集合淋巴结、孤立淋巴结和阑尾,效应部位则是肠固有层和上皮内淋巴细胞。在来自肠道的抗原诱导下,肠道集合淋巴结中休止期B细胞经输出淋巴管,进入肠系膜淋巴结,转向胸导管,由胸导管进入上腔静脉,然后循血流循环选择性的向肠粘膜固有层和其他粘膜部位“归巢”,粘膜T淋巴细胞也大致经历了同B淋巴细胞相同的循环、分化和定位过程。通过这种特殊的细胞迁徙过程分散在身体各处的粘膜就建立了共同的粘膜防御机制,当一处粘膜进行免疫应答时,其他部位的粘膜也会发生相应的反应。例如研究发现如果用霍乱毒素作为抗原检测致敏的小肠或结肠,可以发现在远处未受刺激的粘膜表面同样也建立了特异性免疫记忆。目前认为有两种细胞参与了这种粘膜免疫记忆的扩散,一种细胞经短暂循环后就归巢于各处粘膜,另一种细胞则持续在淋巴细胞再循环中巡行,直至某处发现“敌情”—抗原时才向存在抗原的粘膜部位定向聚集。这种机制对机体是有一定适应意义的,这极大的增强了粘膜免疫抵御外邪的能力。联想到人体几百平方米面积与外界接触的粘膜恰恰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门户,人体大约80%的感染首先发生在粘膜的话,这种粘膜免疫联系的意义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但是同时,如果某处粘膜的病原侵袭能力足够强,时间足够久,超过了局部粘膜的免疫调节能力,或者局部粘膜因创伤、休克、药物、心理过度应激等因素导致防御能力的下降,最终打破了粘膜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平衡,从而发生免疫紊乱,这种免疫紊乱同样可以经过这种途径传变到其他部位的粘膜,从而引起公共粘膜免疫系统的整体紊乱,也就是说,在病理情况下,这种粘膜免疫相互联系的途径却又常常成了病邪传变的道路。
那么,联系分散在身体各处的粘膜免疫的特殊物质基础又是什么呢?现代免疫学认为[31]:联系各处粘膜的共同分子基础是分泌型IgA(SIgA)。IgA是五类免疫球蛋白之一,具体分血清型IgA和分泌型IgA两大类。在粘膜淋巴细胞迁移过程中,IgA阳性B细胞不断扩增,分化成熟为IgA阳性浆细胞,IgA阳性浆细胞则定向向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处的粘膜固有层部位归巢,定植于局部粘膜后产生聚合型IgA,聚合型IgA在分泌过程中与上皮细胞分泌小体共价结合,装配成分泌型IgA,然后才释放到分泌液中。SIgA与上皮细胞紧密粘合在一起,通过阻抑病原微生物粘附、溶解细菌、介导ADCC、中和病毒、中和毒素、免疫排除等机制在粘膜免疫中发挥主要防御作用。研究发现SIgA的形成和作用主要局限于粘膜区,同时通过粘膜淋巴细胞的迁徙过程SIgA又广泛分布于身体各处粘膜,如果口服灭活或减毒微生物疫苗或食物抗原刺激消化道粘膜后,可在泪液、乳汁、呼吸道外分泌物、尿液等中检测出共同的特异性SIgA抗体,这充分说明了SIgA是联系各处粘膜免疫的共同分子基础。
为什么粘膜淋巴细胞的迁徙定向向各处粘膜归巢而不停留于其他部位呢?现代免疫学的研究认为[31]:这种循行的定向性与位于淋巴细胞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上的受体和抗受体的调节有关。粘膜着点素细胞粘附分子-1是α4β7整合素的抗受体,它特异性的在派尔氏结和肠系膜淋巴结中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上表达,但在周围淋巴结中则不表达。而α4β7整合素则在迁徙的粘膜淋巴细胞中表达。通过α4β7整合素与α4β7整合素的抗受体粘膜着点素细胞粘附分子-1的相互作用,从而使迁徙的粘膜淋巴细胞定向转移到粘膜固有层,因此也有人称α4β7整合素是粘膜淋巴细胞的导航分子或导航受体。此外也有人报道:粘膜淋巴细胞定向向各处粘膜归巢的过程尚与召引特异性表达IgA淋巴细胞的趋化因子有关,这种趋化因子由上皮细胞所产生,可在乳汁内检测出。
在这儿,我想对比一下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路线与肠粘膜淋巴细胞的迁徙途径是很有意思的。为了节省篇幅,我尽量用简短通俗的话描述一下肺经和大肠经的循行。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过膈,属肺,至喉,横行至胸部外上方,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之端。其支者,于食指桡侧端交于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继上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而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在前下行入锁骨上窝,入胸络肺,向下过膈,属大肠。而肠粘膜淋巴细胞的迁徙途径则是由肠集合淋巴结上行经胸导管(过膈)转入锁骨下静脉,然后循血流过右心房室经肺循环进入左心室经动脉至毛细血管(四肢及内脏)再由静脉或淋巴管回流,在这过程中粘膜淋巴细胞选择性的定向向肠粘膜固有层和其他粘膜部位“归巢”,对比研究可以发现这两种途径是非常相似的。(当然这种对比也有不尽恰当之处,也许应该把整个十二正经的循行和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总路线进行比较才是合适的,可是这就产生了疑问,因为淋巴细胞再循环是循血流从胸中沿各支动脉同时走行至四肢末端再同时循各支静脉或淋巴管途径回流,而不是沿经络十二正经序贯流注的次序,两者不一致,为什么?是正确的流注应该遵从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次序即循手足三阴经同时走行至四肢末端再同时沿手足三阳经回流呢?还是免疫循环本就存在着象中医经络学说所描述的特殊循行规律?!另外现代粘膜免疫联系途径的阐述相对简单模糊,中间的空白之处太多,这也阻碍了比较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但这种比较对理解中医经络理论的实质,进一步开展经络的现代研究肯定是有益的)。
  说到这儿,大家也许已经得出结论:肺与大肠表里其实就是讲的通过粘膜免疫细胞的迁徙而使公共粘膜免疫系统中和外界接触最多,粘膜面积最大的最重要的两大组成部分—消化道粘膜和呼吸道粘膜在免疫过程中生理上相互影响,病理上彼此传变的关系。同理,心与小肠表里也是讲的口咽部粘膜与泌尿道粘膜在免疫上的相互联系。一言以蔽之,现代医学所谓的公共粘膜免疫系统就是中医脏腑表里理论的物质基础。
(三)结语
现在再回过头看看《难经》对肺与大肠表里的解释,才逐渐理解:脏腑表里在《内经》中是通过经络联系在一起的,经络是营卫气血运行的通路,营属阴,卫属阳,血为营,气为卫,因此虽然心、肺去小肠、大肠远,但两者却通过营卫气血的运行(注:指借免疫和内分泌信息流的运行相联系,此处特指公共粘膜免疫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才是肺与大肠表里的实质啊。笔者认为:绝不能以僵化的形式的观点去理解中医理论,而是要看到中医脏腑表里理论在形式背后的东西,那就是古人以另一套语言阐述的人体各处粘膜通过免疫联系在一起的事实,这才是最重要的。这种观点也可以推广至其他的中医研究。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8 18:16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03/08 04:52pm 发表的内容:
我的博士课题与此毫无关系,谢谢
如果可能,倒想听听您对经络的理解和认识。我已经两年多不做这块了
经络是甚幺?
  经络学是中医的基础里论,可经络是甚幺?连很多中医都搞不懂,现在市面上的经络学书籍仅是把经络图秀出来,靠此是很难学懂经络学的。以下依据王唯工博士「气的乐章」一书,对经络作一简介。
  人体这幺一个复杂的机构,以一颗仅仅1.7瓦的心脏(一般小夜灯是5瓦),是如何充分送血到每一个细胞呢?静脉是不会动的,血是如何回流心脏的?又如何分配的恰到好处呢?自来水管线末端常缺水,用户会哇哇叫。人体细胞却是承受不起缺血的,细胞会死的。人工心脏做到30几瓦却送不出血,这是怎幺回事?人体是很聪明又奥妙的,工作分配一下吧!把身体分成十二区(有点像自来水公司的第几区处),即为中医所谓的十二经络(肝经、肾经、脾经、肺经、胃经、胆经、膀胱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心经、心包经)。分配好了,那如何控制呢(自来水公司为此常弄得焦头烂额)?输送的能量哪里来(自来水供配水系统有许多加压站)?更奥妙的事出现了,原来心脏不只是每分钟跳72下,它还发出12谐波,分别对应12经络。肝1、肾2、脾3、肺4、胃5、胆6、膀胱7、大肠经8、三焦经9、小肠经10、心经11、心包经12。
其实还有别人看出看出心脏不只是每分跳72下这幺单纯,在科学人杂志2003年9月号,曾志朗副院长「莎翁之谜在于心」一文指出,一位在攻读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杨姓医师,他发现在两次心跳之间会出现一组波动,他并依此作了一个计算机程序,在某种程度上可做心脏病发作的预警,后来又引用到文学作品的分析上。其实杨医师看的还不够仔细,其实不是一组波动,而是十二组,也不只可预测心脏病,若配合中医脉诊的理论,可预测所有疾病,而这就是王博士做的。
   12谐波分别对应相关脏腑,比如说第一谐波对应肝脏;第二谐波对应肾脏,依此类推。当心脏收缩将血推送出去,一出去大动脉马上来个180度的大转弯,在此血流的动能转为压力位能(这就是中医坛中穴所在,心气不足就是心脏送血出来的压力位能不足)。然后呢心脏发出第一谐波时肝脏产生共振,血进入肝脏;依此类推,分别进入肾、脾...等脏腑。要改变分配则只要改变各谐波的能量大小,那幺进入各脏腑的血量就改变了,而且可以控制的很精确。脏腑以外的身体其它部分呢?肝经的共振频率是和肝脏相同的,依此类推。全身的血液输送与分配就这幺做到了。而经络的路径恰在动脉与静脉间,静脉是不会动的,但静脉中有逆止瓣膜,靠着经络共振的能量,血就被送回心脏了,经络上的穴道扮演的是类似加压站的角色,当经络的能量传输一定距离而减弱时,由穴道来提升能量。
   经络和脏腑的相关性,不止在于血液的输送与分配上。脏腑皆位于身体内部,脏腑病了如何知道,身体的奥妙又再次上演,靠着经络,身体把脏腑的讯号送到体表了,故中医可以靠着脉诊,诊断脏腑的健康,而且可在很早期就发现,真正「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这在目前西医的技术仍是无法做到的(西医目前通常要到脏腑功能剩下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才验的出,此时已经很难治了)。发现问题之后呢?西医对脏腑的慢性病只能用「束手无策」来形容,但中医如何治呢?脏腑的慢性病基本上都是由于供血不足,中医做的就是提供充分的血液供给,如何做到呢?中医长期以来已建立甚幺药可提高何经络能量的资料,用对药就是了;而针与灸也是在改变经络的血液分配。若是有阻塞的问题,中医有很多活血化淤的药。疏通、分配就把慢性病治好了。其实也不是那幺难理解。
   说到此要把肝跟肾特别再拿出来讲一讲。以上所说经络的顺序事实上和人类胚胎发育的顺序是一样的。人类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细胞数量已经很多,血液的输送已经无法单靠扩散,于是就有了血管跟心脏,接着有了肝脏,这时一些早期的分化组织的血液供给是由肝经掌控的,比如说被称为生命中书的延脑(所以肝功能不好会头昏)。之后肾出现了,肾最早是在脑干部分,称为原肾,所以这部分的血液供给是由肾经掌控的(如内耳);然后是在腰部的中肾,所以这部分的血液供给是由肾经掌控的;最后才是目前的肾(或称后肾)。所以头昏,中医说肾虚;腰酸,中医说肾虚;腿无力,中医说肾虚(腿部血液循环是由肾经掌控的)。而肝是内脏中藏血最多的器官,所以当其它器官缺血时,身体通常是会调肝的血去协助,但调多了肝也受不了,但它是受拖累的,所以太劳累会影响到肝,其它器官有病也可能影响到肝,所谓相生相克,所以中医看病通常要看整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治不好的。
   因为这理论,只要量到心跳频率,就可以知道12经络频率,用示波仪就可以量到12经络,经络不再是看不到摸不着,而是客观的存在。
    但是人體是如何控制經絡的,個人參考各家說法,有一點個人心得。
    控制經脈的應該就是「自主神經系統」,作用點就是穴道,所以在王唯工博士之前有的經絡儀就是以穴位的電位來測量的,這種電位法事實上量到的是穴位神經細胞的電位,這種方法不能說錯,只是難以和中醫古典「經絡學」取得聯繫。所以說「經絡學」是這樣的,經脈是用來「控制」血液循環系統的,血液循環系統是經脈控制的對象與控制的結果;自主神經系統是用來「控制」經脈系統的,經脈系統是自主神經系統的對象與控制的結果。由背部膀胱經來看特別具有深意,肺俞(念輸,輸的古字),是掌管供應肺部細胞血液的穴道,心俞、肝俞、脾俞、腎俞等依此類推,這些俞穴恰好位於脊椎兩旁神經節的位置。所以,「針」與「灸」是有很大不同的,「針」是直接作用在經脈上層的神經系統上,所以「針」不只有改變血液分配的作用,由於其對神經的作用,所以有「止痛」等用法;「灸」則是直接作用在穴道上,改變的是穴道的柔軟度(使共振容易),或是使穴道的血淤改善、能量的介入提高細胞活力。自主神經系統與非自主神經系統控制的運動有一種根本的差異,非自主神經系統控制的運動是會「疲勞」的,自主神經系統控制的運動是「不」會「疲勞」的。這可對照到「氣功」的鍛鍊上,「氣功」的鍛鍊有一部份就是在對自主神經系統控制,目前已有很多研究結果顯示,通過氣功的鍛鍊,練功者可取得對自主神經系統的控制能力,比如說使內臟振動(這也印證了自主神經系統可使內臟振動的說法),改變血流分配。而且有一點很特殊的,比如運氣將手舉起是不會累的,因為這時作用的是自主神經系統,而非一般舉手時以意念控制的非自主神經系統。
    所以,中藥的「行經藥」事實上就是一種「神經藥」,會改變自主神經系統。如將王唯工博士的研究結果與之前「電位法」的成果合起來看,再做進一步的神經學研究,對人體的了解相信會有突破性的發展。
先前介紹過一本西方人的著作:
敲醒心靈的能量:迅速平衡情緒的思維場療法
TAPPING the HEALER WITHIN
Using Thought Field Therapy to Instantly Conquer
Your Fear , Anxieties, and Emotiobal Distress 出版社:心靈工坊
作者:羅傑‧卡拉漢(Roger J. Callahan)&
          理查‧特魯波(Richard Trubo)
譯者:林國光
出版日期:2003年07月15日 內容簡介(引用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思維場療法已經讓全球數以千計的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克服了他們的情緒問題。在本書中,本療法的創始人卡拉漢,要告訴讀者如何使用我們本身的療癒力量,來克服恐慌症、焦慮、上癮及其他一般的心理問題。思維場療法結合了東西方的治療模式,在治療的過程中,運用人體的能量點來緩和情緒的困擾。   在本書中,羅傑.卡拉漢博士以平實淺顯的語言、循序漸進地講述,他如何以一項突破性保健技術來克服常見的心理問題,如恐懼、衝動、創傷、焦慮、癮癖、抑鬱、強迫性經驗、時差、生理疼痛等等。這突破性的治療方法就叫做「思維場療法」(Thought Field Therapy,簡稱TFT)。   儘管克服幽閉恐懼症、蜘蛛恐懼症、飛行恐懼症等心理疾病並非易事,但是本書?每種症狀提供了具體的解決辦法。卡拉漢博士也說明憤怒所造成的生理問題,並?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良好的建議。即使你的病症非常複雜,這套方法同樣也能見效。身?一個具有五十年豐富經驗的心理治療專家,卡拉漢博士在過去二十年裡,一直不斷應用和更新他所創造的思維場治療法。   今天,全世界已有數以百計的心理治療師,以及無數從中受益的人,證明這種治療方法驚人的療效。思維場療法是以當代臨床心理學以及中醫自古以來所通行的原理原則為基礎,它強調身體裡的能量流是沿著經脈運行,當能量阻塞時,人就會生病。運用這療法不需吃藥,不必用針灸或其他入侵性的媒介,只要一步步地敲醒能量且清除阻礙,就能夠達到效果,在家中,你只要利用幾分鐘時間,就能體驗到它令人驚奇的療效。   書中插圖詳盡示範如何使用這種治療方法。所描述的呼吸技巧以及治療點極為精闢,看過本書後,你必定對如何進行自我治療有詳盡的瞭解。本書可說是幫助所有深受心理和生理病痛折磨的人們,重獲健康的寶貴良方。 個人感想:
     中醫理論認為七情為致病之內因
七情會影響到人之經絡甚至內臟
本書作者則反向思考
由經絡思考對心理的影響
從而建立了一套簡單有效且超出傳統心理療法治癒率數倍的新療法
其引用的心率變異性(HRV)更使心理治療進入可科學量測的範疇
先前〝學會情緒平衡的方法一書〞
作者將經絡學應用在〝生理病〞的治療
此書將經絡學應用在〝心理病〞的治療
兩書可謂〝相互輝映〞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8 18:25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同理,心与小肠表里也是讲的口咽部粘膜与泌尿道粘膜在免疫上的相互联系。
===========================================================================
    “肺与大肠相表里”与公共粘膜免疫系统的关系,与《中西医融合观》书中的论述一致。
    【同理,心与小肠表里也是讲的口咽部粘膜与泌尿道粘膜在免疫上的相互联系。】有没有实验依据?好像有点勉强。现在只有心与小肠相表里不好解释。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8 19:01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中医理论是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经过临床实践的检验,按照阴阳五行的理论构架建立起来的。这个顺序不能乱。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原始证据是怎么得出来的?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19:50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08 10:07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3/08 06:25pm 发表的内容:
同理,心与小肠表里也是讲的口咽部粘膜与泌尿道粘膜在免疫上的相互联系。
===========================================================================
    “肺与大肠相表里”与公共粘膜免疫系统的关系,与 ...
李教授果然厉害,一下就抓到了要害。
粘膜免疫系统主要包括肠道粘膜和支气管粘膜两部分,肠道约占400平米,支气管80平米左右,泌尿生殖道只有5平米,相对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关于口咽部和泌尿道粘膜的联系,我只找到了这个图,希望高明者能提供更多的资料
很高兴咱们有类似的认识。
[attach]4357[/attach]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20:09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3/08 07:01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理论是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经过临床实践的检验,按照阴阳五行的理论构架建立起来的。这个顺序不能乱。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原始证据是怎么得出来的?
来源于临床现象的推理。
作者: 自然奥妙    时间: 2009-3-8 20:35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当今的扭伤及撞伤(未导致骨裂),冷冻封闭冰敷是前期治疗的主要手段,请问楼主,从营卫角度怎样解释前述损伤及治疗方法?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8 22:33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08 10:38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自然奥妙2009/03/08 08:35pm 发表的内容:
当今的扭伤及撞伤(未导致骨裂),冷冻封闭冰敷是前期治疗的主要手段,请问楼主,从营卫角度怎样解释前述损伤及治疗方法?
扭伤及撞伤,未伤及骨,主要以筋肉溪谷间营卫运行受阻为主,营壅则肿,卫郁则热,治疗应该活血开郁,使营卫通行为要。如此则热肿自解。冷敷属于治标之法,可以减轻局部的热肿以及因此并发的疼痛症状,却并不能增进营卫通行。还是要着眼于营卫,以恢复营卫的正常通行为目的。
作者: 自然奥妙    时间: 2009-3-9 00:45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谢谢楼主的解答,本人认为:扭伤及撞伤(未导致骨损)气血失和,营卫运行紊乱,当今冰敷冷冻封闭既是治标之法,又是害人之法,因为会导致肌肉断裂.
作者: fans    时间: 2009-3-9 05:58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神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两种,心藏神,为五脏神志之一,为狭义,另一指包栝五脏神志的总称,为广义。
心与脑,在主神明上 有联系,在神的产生,调控等方面起不同的作用。
营卫不是独立的,两者不能割裂来看,营卫的关系也是复杂的。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9 06:50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09 07:19am 第 3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3/08 07:01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理论是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经过临床实践的检验,按照阴阳五行的理论构架建立起来的。这个顺序不能乱。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原始证据是怎么得出来的?
同意李教授的观点。我推测“营卫”概念的由来,应该是源于类比的启发。类比啥呢,应该是类比战争。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割据争霸,烽烟不断,长期的战争使人对战争的规律有了比较深刻地认识,也成就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著作,如孙武、孙膑等。《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既要了解敌人,又要了解自己。可是,知己知彼都要知道哪些方面呢?当然是要知道敌我兵力的部署,这是最重要的。此外,战争必然会带来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孙子·作战》篇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其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从系统的角度,深刻分析了战争对国力的戕害,提出宜速战不宜久战的思想。这就很有点营卫相互作用的意思。
疾病就是人体的战争,古代医家很可能是从战争规律中得到启发,创造了营、卫、邪的概念。不过,应该强调,营卫并非是来源于兵书,而是医家自己的创造,它完完全全属于医学的范畴。营卫学说的内容也完全是医学方面,它是在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反复的医疗实践基础上建构的医学理论。它是地地道道的医学概念,与战争无关,与哲学也没有关系。
同样,肺与大肠相表里也来源于长期实践的观察,是以营卫入手来认识疾病合理推理的结果。并非来源于取类比象。
阴阳五行在这过程中起了协助整理资料或者说理的作用。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9 07:04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老子·第十章》“载营魄抱一”据考证其中的“营”是指的“营卫”之“营”,属于当时的医学理论。如果考证属实,这可能是关于营卫最早的记载。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9 08:10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營衛是基本生命現象
但中醫理論的系統模型
卻該是經絡
作者: 丁和    时间: 2009-3-9 09:01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03/07 09:17pm 发表的内容:
《灵枢·五乱》:
黄帝曰:何为逆而乱?岐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
周先生,您好!
看先生用红色标出“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想必有深刻理解,能说说吗?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9 09:31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同样,肺与大肠相表里也来源于长期实践的观察,是以营卫入手来认识疾病合理推理的结果。并非来源于取类比象。
===========================================================================
     对于藏象、经络、营卫等等理论的原始来源,中医界始终没有说清楚,一言以遮之“来源于长期实践的观察”。来源于什么样的观察?生活中的观察?疾病过程中的观察?战争中的观察?自然界中自然现象的观察?这对于中医的继承发展非常重要。大家着急着与西医、现代科学比较、联系,但是对于中医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位,而是人云亦云,如果对于中医的基本概念没有正确的认识,与西亚比较、联系,必然导致出悖论!
    我对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认识来源于40年前在基层时的临床观察,小儿感冒,发热、浓鼻涕,咳嗽,消化不良,运用肥儿丸,大部分病人能够痊愈。“心主神明”来源于恋人相见,面热心跳,神采飞扬。肝主怒,来源于生气时肝区胀满感,等等。“心与小肠相表里”是怎么来的,我始终没有体会?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9 15:36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丁和2009/03/09 09:01am 发表的内容:
周先生,您好!
看先生用红色标出“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想必有深刻理解,能说说吗?
营卫相随为平,营卫相逆为乱。
厥,逆也。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9 15:38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09 03:42pm 第 1 次编辑]

今天偶尔又找出了两年前游戏论坛的文字,与大家共赏,呵呵
“脾主统血”的误读
                          ——驳棒棒《证明中医理论荒谬非常简单》
棒棒号为37度中医反王,笔意雄浑,见解深刻,言辞犀利而不失诙谐,是网上不可多见的奇才。然而此公对中医偏见甚深,曾在网上发表数篇反中医的文章,流传颇广,有些还被反中医教总坛新语丝所收录。棒棒因此成为反中医的一员大将,简直就是当今余云岫之第二了(在我看来,棒棒的文章比张功耀们要强得多了,即便方舟子也很难赶上此公的文采,大约只有和余云岫有得一拼,呵呵)。
当年棒棒纵横37度之时,我曾经和他有过短暂的交锋。虽然我和他见解不同,最终谁也没有说服谁,但我还是非常佩服这个对手,把他看作我在网上所遇到的第二高才(第一是谁,暂时保密),至今惺惺相惜。最近又承蒙棒棒对笔者小书《中医求索》拍砖,受益颇多。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脾主统血”是棒棒攻击中医所最常使用的工具,他曾自言关于“脾主统血”证明的三个步骤“无懈可击,任何有着正常思维的人都该认同”,标榜“至今无人能对它进行有力的反驳”,颇自鸣得意状,所以我也就搜罗搜罗网上资料,对棒棒“脾主统血”的一些说法提出商榷,以求进一步澄清对中医理论的一些认识,并求教于方家。
1、中医的“脾” 和西医的“spleen”在解剖上是同一个东西么?!
我们先来看看棒棒证明中医“脾主统血”不成立的所谓三步骤:
[color=#A52A2A]步骤一:脾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实质器官,和西医的spleen在解剖上是同一个东西。只要不是太无耻,这一点是否认不了的。因为中医教科书上明白的写着“脾,位于中焦,横膈之下,形如刀镰”,嘿嘿,铁证如山,无可抵赖!
  步骤二:只要切掉脾,那么“脾主统血”的功能将不可能存在。就是说,没什么东东来“统血”了,血管将到处漏血:便血、尿血、崩漏、鼻衄、紫癜等等。这样的逻辑推理虽然简单,但相信绝无破绽!
  步骤三:现在我们来看铁的事实:临床上有很多被切了脾的病人,如外伤不幸脾破裂的、难治性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吸虫病的巨脾等等,所有这些病人都观察不到切脾后便血、尿血、崩漏、鼻衄、紫癜等出血倾向。相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出血症状在切脾后反而可以消失呢。
诚然,就像棒棒所说:“说中医根本就没有‘解剖’这样一个概念是错误的。在《内经》里有很多解剖的具体描述”,而且“解剖”这个词本就出于《黄帝内经•灵枢•经水篇》:“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因此,中医学的五脏六腑是有实体所指的,虽然由于具体历史条件的限制,它还粗糙而不够准确(实际上比同时代的西医当时中医的解剖要先进的多),但也不能因此否认脏腑实体的存在。这一点我也非常赞同棒棒的认识。
可是,棒棒根据中医教科书上的“脾,位于中焦,横膈之下,形如刀镰”,就简单的推理中医的“脾”和西医的“spleen”是同一个东西,并且认为“铁证如山”,事情果真是这样的么???!!!
然而我们明确的知道,“位于中焦,横膈之下”与胃相邻的器官除了liver(肝)\spleen(脾),还有一个重要的器官就是pancreas(胰腺),从“刀镰”狭长而扁平的形状上说,到底是像“pancreas”更多一些还是更象“spleen”更多一些呢?!(肝当然是不需要考虑的了,中医已经有对肝明确地描述,和西医的liver相通这一点应该是没有疑义的)
考察中医理论建构的基础《黄帝内经》,对脾脏的解剖特点谈的并不多,但在古人的心目中,脾以及其他的诸多脏腑绝不是虚拟的脏器而是实有所指,这倒是确实的。《内经》提到脾脏解剖特点主要有下列几处:《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脾为孤藏,中央立以灌四傍”;其他还有脾与胃相表里、在膈下腹中等散在的论述。虽然“pancreas”和“spleen”都可以说是“与胃以膜相连”,但是“pancreas”更靠近中部,而“spleen”却偏安于一隅,而这与《内经》认为脾居中央的认识是不大符合的。从另一方面说,“pancreas”紧贴于胃后壁,和胃的结合比“spleen”要密切的多,更符合中医脾胃相表里的认识。从《黄帝内经》对脾功能的论述上说,脾也和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其在体内的转化过程更加密切,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内,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而且《内经》还把脾的病变和消渴联系起来了,如《素问•病能论》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脾的功能失常也多表现为胃肠道症状,《素问•刺热》曰:“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和现代急性胰腺炎的症状是很相似的。无论从解剖、功能还是相关的疾病,中医的脾和“pancreas”都更相近,而和“spleen”却有很大的差别,不过《内经》也确实没有把“pancreas”和“spleen”明确的分开(是古人没有观察到还是误认为一个脏器,还是为了建构理论的需要有意把它省略了呢,这都不好说),这给以后脾认识的混乱埋下了伏笔。
中医另一本经典《难经》曾对中医脾的解剖做过更明确地阐述:《难经•四十二难》云:“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难经》成书年代和《内经》相距不远,内容和《内经》有很大的重复,虽然理论和《内经》有一些细微的不同,但应该比其他的书更接近《内经》的原始认识。棒棒认为换算成现代度量衡,想当然就是指的“spleen”,其实仔细对比对比,应该是把“pancreas”和“spleen”混在一起当成一个脏器的可能性更大。现代的解剖发现“pancreas”长大约15cm,宽5cm左右,重约100g,比《难经》的重量要少得多。“spleen”且待我再找找资料,《难经》强调“扁广三寸”,是不是说明《难经》所述的脾脏呈横位,类似于“pancreas”的位置,不好说。
其他所谓“王冰注《素问》:‘脾,形象马蹿’;《类经图翼》:脾‘与胃用膜相连而附其上之左’,“形如刀镰’;《医学入门》脾‘微差左胁于胃之上’,‘扁似马蹄’;《医贯》‘(胃)其左有脾,与胃同膜,而附其上’、脾的色泽‘如马肝赤紫’等;此外《针灸聚英》、《针灸大成》、《医宗必读》等绘制的人体脏腑图中都明确标明脾在腹腔中左季胁处。”等等等等,都证明不了棒棒所说的中医的脾就是“spleen”,因为这些反而和“pancreas”更相近,至于《医纲总枢》所说“形如犬舌,状如鸡冠,生于胃下,横贴胃底,与第一腰骨相齐,头大向右至小肠,尾尖向左连脾肉边,中有一管斜入肠,名曰珑管”更活脱脱就是“pancreas”的典型描述了,相信任何一个看到这句话的人都不会和“spleen”联系起来。
那么为什么中医的脾和“spleen”会混到一起而没有和“pancreas”去联系呢?这要归因于中西医交流翻译的历史了。在中西医碰撞之初,面临着交流的迫切现实需要,在没有任何前人的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那些中西医翻译的开拓者们几乎是各自凭着自己的理解随意拿中医的概念去比附西医,很多概念都是经历了一个混乱的过程才逐步定型下来被大众所接受(可惜我手头缺乏这方面的资料,不然搜寻搜寻真是很精彩的),这在当时时不可能不这样的。由于中西医研究范式并不相同,两者翻译时意思不可能完全等同,必然伴随着含义的部分改变,因此很多中医概念被西医借用后被重新定义,比如“霍乱”、“感冒”等等都和中医理论中原来的意思不一样了。由于具体的历史原因和中医自己发展的失误,西医成了世界的主流医学,把握住了医学中的强势话语权。当拿这被西医改变过的概念再来理解中医理论时,反而造成了中西医概念混淆和误读,这其实是中西医纷争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是一个需要诠释学来研究的问题。
脾和“spleen”的误读大约是中医被翻译所误解比较典型的例子,概念是在不断的演化的,几百年前中西医交流刚刚开始的时候,西医对“pancreas”和“spleen”还停留于什么状态呢,大约翻翻医学史可以找到答案,最后是当时处于解剖弱势的中医默认了这种误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称“pancreas”为“副脾”。本来应该是“正脾”的退而成了“副脾”,如今似乎连副脾也不是了,脾概念的混淆反而成了棒棒们摇旗呐喊攻击和否定中医的理由,这就像自家的商标被别人冒签,最后自家倒被冒签者来打假了,这真是有种讽刺的意义。如果从“pancreas”角度来理解中医脾,那些“主运化、主升清、在液为涎、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等等反而都有了一定的道理,难道不是么?联想到这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贤哲创造的天才认识,更令人感佩,然而由于中医自身发展的失误,现代的中医并没有把这些理论有效的继承和发展下去,反而堕入了落后必然挨打的命运,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呢?!
其实“胰”的本义更和“pancreas”不相干,宋代《广韵•脂韵》中提到“胰,夹脊肉也。”不知棒棒会不会也会狂草一篇《论“pancreas”不当为“胰”说》呢,大约也会有三个步骤,并且也会是“铁证如山、无可抵赖”、“绝无破绽”、“无懈可击”的,呵呵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9 16:07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03/09 03:38pm 发表的内容:
今天偶尔又找出了两年前游戏论坛的文字,与大家共赏,呵呵
“脾主统血”的误读
                          ——驳棒棒《证明中医理论荒谬非常简单》
棒棒号为37度中医反王,笔意雄浑,见解深刻,言辞犀利而不失 ...
在"再來"那帖
問了先生一個問題
先生一直未答覆
如果脾是胰之誤
借問這胰與脾經
如何聯繫?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9 16:57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9/03/09 04:07pm 发表的内容:
在"再來"那帖
問了先生一個問題
先生一直未答覆
如果脾是胰之誤
借問這胰與脾經
如何聯繫?
如果脾是胰之誤
还是脾與脾經聯繫
呵呵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9 17:02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03/09 04:57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脾是胰之誤
还是脾與脾經聯繫
呵呵
先生這不好笑
那胰與經絡學如何聯繫?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9 17:10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10 11:02a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9/03/09 05:02pm 发表的内容:
先生這不好笑
那胰與經絡學如何聯繫?
只能当说脾的时候,心里想着它其实指的是“pancreas”而不是“spleen”,虽然别扭,也就先别扭着过吧,哈哈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9 17:19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03/09 05:10pm 发表的内容:
我都忍不住要笑出来了,呵呵
只要想着说脾的时候,心里想着它指的是“pancreas”而不是“spleen”,虽然别扭,也就先别扭着过吧,哈哈
先生這樣下去
您將來要哭都哭不出來
脾經對應的是脾
藥物歸經
也是歸到脾
不會到胰
您下回上西醫死體解剖
且去秤秤脾有多少血
胰有多少血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9 20:36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9/03/09 05:19pm 发表的内容:
先生這樣下去
您將來要哭都哭不出來
脾經對應的是脾
藥物歸經
...
这个话题有点扯远了,就此打住吧。
谢谢您的参与。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9 20:42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后记 中医应该调整研究思路而不是“告别”
目前对中医理论有着各种各样的误解,即使在主流中医界,也是这样。现代方法论的欠缺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医(指《内经》、《伤寒》等)曾经为我们建构了一套总体上非常漂亮的系统模型,这套模型具有如此恒久的生命力,居然能够使用了两千多年,一直到了今天,但是,也正因为它是两千多年前的东西,所以从现在的观点看,也就必然带有粗糙、简陋、不准确的弊端,目前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它进行变革是必然的。
应该说,中医理论模型中蕴含着很多非常天才的论断。如果按正常的发展,把这些论断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中医应该具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可是,非常遗憾,中医现代化的口号和实践进行了几十年,这种变革却从没有发生过。事实是:由于缺少方法论的清醒认识和对中医理论的恰当理解,中医走上了中医西化的异化道路,到现在已经把中医弄到了衰亡的边缘。
对营卫学说的漠视也是中医发展最大的失误之一,因为医学归根到底是实践的科学,而不是玄谈,实实在在的研究对象是非常重要的。中西医有着不同的认识方法和研究对象,而中医的研究对象就是营卫。如果像过去所作的那样,丢掉了营卫这个中医最主要的研究对象,中医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也只有在对营卫的正确理解下,才可能突破古人业已形成的框架,实现中医现代化的目标。
比如中医经典医籍《黄帝内经》在《卫气失常》篇曾经对肥胖病进行过专篇论述,分为“肥人”、“膏人”、“肉人”三种,从内容看,应该是首创了从脂肪分布来对肥胖病分类的典范,论述具有很大的科学性,并明确阐述了各型肥胖的并发症和预后的不同。在古人的条件下取得这些认识是非常可贵的,但它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把这个论断提升到现代水平?这应该是以后发展解决的问题。可是以后的中医或者中医现代化研究并没有循着这条思路走下去,现代医学则直到1956年才由Vague提出了肥胖病的“脂肪分布”与疾病预后直接相关的观点。现在,腹型肥胖(类似于“纵腹垂腴”的“膏人”)已经成为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子之一,更是直到最近,西医才逐渐认识到肥胖的本质是一种免疫炎症相关性疾病,脂肪细胞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种炎症细胞,并发现了脂联素、瘦素等一系列的活性细胞因子,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医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然而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就早已以“卫气失常”来解释肥胖的成因了。
说这些并不是想证明古代的中医多么高明,中医中的精华也远不止现在随便谈到的这一些,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的天才认识,现在的中医研究者继承不下来,发展不下去,为什么中医自己没有能力把祖先的精华提升和细化,这确实是值得我们反思再反思的。其实这不需要做很多,因为我们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发展,古人已经明确提出过了,只要稍微转变转变思想,脂肪和免疫炎症的联系应该不难被发现,发现了,对医学的发展就是个石破天惊的贡献。
可是,我们所看到的,现代的中医研究没有这样做,苦苦研究了几十年,却没有出几个像样的成果,发展到目前,中医已经处于非常边缘化的位置,中医的理论精华也一直在沉睡着,中医的学生还不得不用两千多年前的经典作为教材(可悲!),这种巨大的反差不能不让我们反思。应该说中医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思路存在非常非常大的问题,这种研究思路的错位和目前中医的困境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所以我认为中医目前最主要的是调整研究思路的事,而不是“告别”。中医固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西医的弊端一样也不容忽视。目前,全世界逐渐兴起了一股系统科学的潮流,应该用复杂性科学的观点来研究人体和疾病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中医应该乘着这股东风,完成现代化的蜕变。时间和现实都不可能允许中医自我封闭独立发展,所以中医必须注意借鉴西医中优秀的东西,整合西医的内容,才能实现向未来系统医学的大踏步跨越。我相信,只要实现方法上的转变,要实现这一点,并不象某些人想象中的那么难,最难的恰恰是方法论的问题。
在本书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在美国糖尿病协会年会(ADA 2007)的会后会上偶然听到了哈佛Hotamisligil教授的研究。在获杰出成就奖的报告中,他也提出了营养和免疫相统一的学说,这真是让人喜忧参半。虽然他的学说主要建立在实验和分子的基础上,和中医的营卫有所不同,但两者又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笔者相信:只要是真理,总会在不同的时代被重新发现和刻勒,这是历史的规律,营卫学说被重新发现和认识的那一天是迟早都会到来的。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9 21:30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03/09 08:36pm 发表的内容:
这个话题有点扯远了,就此打住吧。
谢谢您的参与。
扯遠了嗎?
您自己貼出的
脾是胰的錯誤
還發在再來的帖子
這牽扯到五臟的大問題
能如此虎頭蛇尾嗎?
且脾與營衛學說關係重大
脾恰是人體重要免疫器官

作者: 丁和    时间: 2009-3-9 21:46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03/09 03:36pm 发表的内容:
营卫相随为平,营卫相逆为乱。
厥,逆也。
谢先生回复,先生的解释是当前中医普遍说法,也可以说是公认说法。
但好像也同样没有把“气”给予应有的位置?
黄帝曰:何为逆而乱?岐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悦。故气乱于心,
“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这两句可以明确说,是“气”失其位。
“营气顺脉,卫气逆行”  顺  脉  这是失常逆乱之行向。
从“脉气流经,经气归肺,肺朝百脉。”以及井、荥、腧、经、合在手足四肢。血液是从心脏流行四肢。
营气 好像逆脉而上?心主营为血,肺主卫为气。故麻黄为手太阴肺之剂,主卫气。与麻黄收缩血管能够合拍?
不知博士以为如何,仅给博士思路添个堵吧,呵呵。

作者: 丁和    时间: 2009-3-9 21:53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3/09 09:31am 发表的内容:
同样,肺与大肠相表里也来源于长期实践的观察,是以营卫入手来认识疾病合理推理的结果。并非来源于取类比象。
===========================================================================
。“心与小肠相表里”是怎么来的,我始终没有体会?
   
请教临床专家,黄连素治痢疾,与泻心火,疏导横泄之气又关吗?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10 11:10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10 11:15am 第 1 次编辑]


《中医:祛魅与返魅:复杂性科学指导下的中医现代化及营卫解读》是中医界第一本系统解读营卫的著作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10 11:15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03/10 11:10am 发表的内容:
《中医:祛魅与返魅:复杂性科学指导下的中医现代化及营卫解读》是中医界第一本研究营卫的著作-=-=-=-=- 以下内容由 王不留行 在 2009年03月10日 11:13am 时添加 -=-=-=-=-
营卫,和氏之璧,奈何时人不识尔!奈 ...
不認真面對理論的破綻
莫弄成了
敝帚自珍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10 11:15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营卫,和氏之璧,奈何时人不识尔!奈何时人不识哉!!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10 21:30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03/10 11:15am 发表的内容:
营卫,和氏之璧,奈何时人不识尔!奈何时人不识哉!!
为什么会这样呢?反省一下自己,也许有益。我也不太懂,仅供参考。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10 21:52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10 10:24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3/10 09:30pm 发表的内容:
为什么会这样呢?反省一下自己,也许有益。我也不太懂,仅供参考。
连同样推崇系统观的李教授都说不太懂,看来能理解我为什么推崇营卫的人就更曲高和寡了
阳春白雪,和者其谁!!??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10 22:01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从“主体性抗病反应”说开去
曾阅中医药报上《百年回味章次公》文章,其中陆广莘教授撰文谈到:“徐(衡之)先生主张……把伤寒温病的寒邪病因概念,正确地理解为主体性抗病反应,则外感病的抗病反应传变快,内伤病的慢性过程,犹如电影里的慢镜头。如果从机体抗病反应及其调节的层面看待辨证论治,则在疾病对抗医学(此处指西医学)诊疗思想面前,就能做到‘心知其意而不为所囿’的境界”,尤其于我心有戚戚焉。“从机体抗病反应及其调节的层面”看待中医理论,先生可谓是真正把握住中医的根本了,可是现在能深刻理解这一点的却并不多,我心下不由暗暗为之痛惜啊。

所以我就来说说主体性抗病反应,这个说法还有很多种不同的名称,什么自愈力啊,抵抗力啊,如果换成比较学术的叫法,在西医就叫做免疫,在中医就叫做卫气(也有叫做正气的)。但中西医是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方法描述的,一个东西,你用放大镜和不用放大镜看的效果一样么?!虽然不一样,但我们一般不会弄错,可是复杂的东西人却常常犯常识性错误。西医看到了它细胞和分子的样子(零散的),但却对它整体的样子不认识;中医看到了它整体的样子,可是却不知道是什么构成的,只能名之曰“气”;可临床上医生首先接触的却是它整体的样子,细胞和分子的样子只能通过检查来间接的知道。

例如我们平常查血常规,什么白细胞升啦,血小板少啦,淋巴和中性,嗜酸和嗜碱,西医看到这些变化,他所想的往往是什么感染啦,炎症啦,想办法找出致病菌(实际上找出致病菌的机会很少,往往是经验性的应用抗生素),或者做培养,这种菌哪种抗生素敏感,然后以抗生素对抗杀灭病菌,这就是陆老说的对抗医学,对机体的免疫状态较少顾及,药物对机体的不良反应也往往是概率性的,谁碰上谁倒霉。其实白细胞、血小板等等这些成分不正是机体抗病反应的“主力军”么,血常规检查直接反映的恰恰是“主体抗病性反应”状态的变化,哪里又是什么病毒、细菌啦,这真是西医过分重视细菌、病毒的对抗医学的误区了。

中医则更多的看重于机体的自主性抗病反应,重视免疫状态的变化,予以适当的调节,《内经》上就说:“卫气为百病母”,认为防御免疫的紊乱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陆渊雷先生也说过“用药治病,非药力能敌病,助正气以敌病也。良医察病体而知正气之欲恶,从而助以药力”。,“证候之成,约有三途:一为正气抗病现象,二为菌毒直接造成,三为其它证候的结果。药治标准,首重抗病现象,视证候而揣知抵抗力之趋势,当扶助者扶助之,当矫正者矫正之”。(以上也采自陆广莘教授撰文),“首重抗病现象”而不是病原,这是中西医学之间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所以人们常常说西医是杀菌,中医是调整的人自己的抵抗能力,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医虽然是从机体的自主抗病反应方面认识和治疗疾病的,但是中医理论又是古朴的,还没有能和现代的科学技术很好的结合,这是制约中医目前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现在我们知道什么白细胞升啦,血小板少啦,淋巴和中性,嗜酸和嗜碱,其实都是通过显微镜看到的免疫——“主体抗病性反应”细胞的样子,还有补体、抗体等等,是通过特殊的方法“看到”的免疫——“主体抗病性反应”分子的样子,这样一算算,临床上倒有一大半检查是反映的免疫——也就是卫的变化,还有一少半,像血糖、蛋白质、血脂和电解质等,主要反映的是营的变化,反映了机体自主调节抗病过程中营养代谢的变化规律。如果我们不从西医找细菌、病毒的对抗医学的视角出发而是从主体性抗病反应的层面看待这些化验检查(这也就是徐先生所说的“心知其意而不为所囿”的境界了),寻找这些微观变化和中医辨证论治宏观表现之间的相互联系,我们不就可以把这些化验检查引入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中医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困难不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么?!

这样,从机体自主调节抗病反应的角度中医和现代的化验检查就找到了共同点,但要真正把中医的理论和现代化验检查完美的结合起来还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从中医方面,要研究营卫学说;从引入西医学知识方面,要注意吸取免疫学以及病理生理学的成果。这样从中西医两方面向中间互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研究中要注意切忌以西医僵化的固定的观点来看待这些检查数据,对这些化验结果的分析要有整体的和动态的观点,要理解这些数据不过是机体自主抗病反应的整体的生命运动过程的不同侧面的一个剪影,这些枯燥的简单数据底下所隐藏的却是营、卫各自内部和营卫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才是更需要我们理解和把握的。所以我说理解中医要从免疫学入手,很多人不理解,确实,要理解很难,但希望大家能慢慢理解,理解的越早越好,理解的人越多越好,如此中医才能有个大发展。

前几年治疗非典中医很露了一次脸,在不知道病原的时候,中医治疗显出了一定的优势,这主要是因为中医在调整人体免疫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是理论上却不能现代化,以至于现在很多人对中医疗效的原因还是困惑的,这也影响了临床经验的进一步提高和总结深入,看来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已经不能再拖了。

曾有网友说发展中医理论务必忘象而存意,徐、陆先生可以说是不拘于象者了。前辈高风,令人景仰,恨不能一见,唏嘘之余,更觉落漠,去者已逝,来者可追,愿以此文聊表我的怀念和希冀。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10 22:17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03/10 09:52pm 发表的内容:
连同样推崇系统观的李教授都说不太懂,看来能理解我为什么推崇营卫的人简直太少了
    我对于营卫的认识的确太少,特别是《内经》中的相关论述。系统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与营卫的关系需要非常认真、严密的论证。
    我也遇到类似的问题,我的书,中医专家认为中医的论述没有问题,但是西医不太懂;西医专家认为,西医的论述没有问题,但是不懂中医。最后他们都不敢肯定证与西医的病理状态是不是对应?在全球中医药论坛上,还没有人认真的反对或者肯定证态概念。
    我们可以交换著作,认真的研究一下,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我们哪里出了问题。
作者: caoxibai    时间: 2009-3-10 22:27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千秋雪在 2009/03/11 00:58a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03/10 10:01pm 发表的内容:
现在我们知道什么白细胞升啦,血小板少啦,淋巴和中性,嗜酸和嗜碱,其实都是通过显微镜看到的免疫——“主体抗病性反应”细胞的样子,还有补体、抗体等等,是通过特殊的方法“看到”的免疫——“主体抗病性反应”分子的样子,这样一算算,临床上倒有一大半检查是反映的免疫——也就是卫的变化,还有一少半,像血糖、蛋白质、血脂和电解质等,主要反映的是营的变化,反映了机体自主调节抗病过程中营养代谢的变化规律。如果我们不从西医找细菌、病毒的对抗医学的视角出发而是从主体性抗病反应的层面看待这些化验检查(这也就是徐先生所说的“心知其意而不为所囿”的境界了),寻找这些微观变化和中医辨证论治宏观表现之间的相互联系,我们不就可以把这些化验检查引入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中医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困难不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么?
 ...
      王不留行先生这一段很传神的描述了中西医病机的区别和联系。为中医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展开了一个很生动的蓝图。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10 22:49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3/10 10:17pm 发表的内容:
    我对于营卫的认识的确太少,特别是《内经》中的相关论述。系统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与营卫的关系需要非常认真、严密的论证。
    我也遇到类似的问题,我的书,中医专家认为中医的论述没有问题,但 ...
好提议。您可以告诉我您的邮箱,我给您发过去。我的邮箱:zdh759@126.com
状态的对应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状态分析,做模型,这就要用到营卫的内容,这也才能进入到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领域。
就像陈语思教授在我书的跋中提到的那样:营卫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不完全对应,但是有可能相互解释和沟通。我想中医的证也不可能达到与西医病理状态的完全对应,但是就像您做的那样,是有可能相互解释和沟通的。这有点像翻译,汉语和英语不可能完全对应,但有可能相互理解。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10 23:03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03/10 10:01pm 发表的内容:
从“主体性抗病反应”说开去
曾阅中医药报上《百年回味章次公》文章,其中陆广莘教授撰文谈到:“徐(衡之)先生主张……把伤寒温病的寒邪病因概念,正确地理解为主体性抗病反应,则外感病的抗病反应传变快,内 ...
     寻找这些微观变化和中医辨证论治宏观表现之间的相互联系,我们不就可以把这些化验检查引入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中医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困难不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么?!
================================================================================
     在《中西医融合观》这本书里,我们已经把西医的各种化验检查引入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了,热实结胸-急性腹膜炎证态的诊断标准就是急性腹膜炎的诊断标准,也就是热实结胸证的诊断标准。《伤寒论》与温病的所有证都具有西医相应病理状态的理化检查标准。
     【 中医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困难不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么?!】没有解决!因为,没有人相信我这个无名之辈能够解决这个世界难题。所以,我要做工作,不厌其烦的讲解中医的证已经找到了西医的客观指标。我已经奋斗了10年,除了赞扬之外,真正接受和反对的,没有!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10 23:25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9/03/12 05:02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3/10 11:03pm 发表的内容:
     寻找这些微观变化和中医辨证论治宏观表现之间的相互联系,我们不就可以把这些化验检查引入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中医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困难不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么?!
================================== ...
说句实在话,您这些离解决还远得很。这些思辨的东西还不是切切实实的知识,是不可能被人轻易接受的。不过,我认为您做的应该值得肯定,是个有意义的开始。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3-11 00:25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03/10 11:25pm 发表的内容:
     说句实在话,您这些离解决还远得很。这些思辨的东西是不可能成为切切实实的知识,被人接受的。不过,我认为您做的应该值得肯定,是个有意义的开始。
      这是我得到的最为美好的褒奖,仅此而已。
      不过,西医的各种常见、多发感染病,我是亲身经历与诊断治疗过的,中医对于这些病的诊断与治疗也进行了半个世纪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恐怕,不是思辨的东西吧!
      我应当反思一下,是思辨的东西,还是切切实实的知识?
      谢谢。
作者: yuanqilun    时间: 2009-3-11 08:35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支持周先生关于“脾”和“胰”的有深度的见解!古人确实把胰当作脾了。需知古代解剖,多半是在犯人砍头至血流尽的情况下再进行的,此时脾也就成了一个皮囊了!因此,脾主运化之脾应是胰。在中医现代化的过程中,可将此纠正即可,即使还包括“心主神明”等,都应进行适当的改造。因为世界上没有万古不变的东西!即使被某些人顶礼膜拜的西医,也是在纠正错误中前进的。
另外,还应肯定古代医家对现代意义上的脾的功能的早期认识。例如脾与血有关,谁说不是呢?至于统到什么程度那是另一种问题。又如脾胃为后天之本,即使把脾看着最大的免疫器官,谁说免疫功能和消化功能不是后天最重要的功能呢?即使谈到脾经,我在目前针灸英国病人的三阴交穴时,就明说可以增强免疫功能。临床和实验均证明了此点。
总之,在谈论中医的时候,应该对我们祖先的成就肃然起敬。要知道在几百年前中医在世界上还是遥遥领先的!棒棒之流站错了立场,历史将证明他们一伙是不肖子孙的!
作者: 哲学家    时间: 2009-3-11 09:51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怎么才能知道[[古人确实把胰当作脾]]和中医的脾到底是什么?那得从临床上中医的用药上来论证,不可以用考古的方法来论证。考古你靠通了中医的脾是胰,你用药上怎么用,你诊断上怎么怎么来鉴定,你在功能表现上是怎么反映,中医的脾是有胰的功能吗?中药入脾的药物是入[胰]的吗?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11 10:35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哲学家2009/03/11 09:51am 发表的内容:
怎么才能知道]和中医的脾到底是什么?那得从临床上中医的用药上来论证,不可以用考古的方法来论证。考古你靠通了中医的脾是胰,你用药上怎么用,你诊断上怎么怎么来鉴定,你在功能表现上是怎么反映,中医的脾是 ...
是啊
中醫理論是一整套東西
牽一髮而動全身
必須全盤的驗證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9-3-11 11:14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3/11 00:25am 发表的内容:
      这是我得到的最为美好的褒奖,仅此而已。
      不过,西医的各种常见、多发感染病,我是亲身经历与诊断治疗过的,中医对于这些病的诊断与治疗也进行了半个世纪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恐怕,不是思辨的东西吧 ...
思辨也罢,推理也罢,如果还没有经过事实的验证,就是处于假说阶段,就还没有成为切切实实的东西。当然,假说也是有意义的。嫌疑犯虽然不是罪犯,但是找着嫌疑犯也是很重要的一步,是进一步确认的基础。
如果您在科研中,您就知道现代科研的严苛了。

作者: 逸湘    时间: 2009-3-11 11:25
标题: 第十一期——王不留行
各位精通西醫解剖生理學的專家們
據我所知
人類胚胎發育的順序是
心→肝→腎→脾
不知"胰"排在第幾位?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