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医经钩考:《灵枢·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打印本页]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7-4-2 10:33
标题: 医经钩考:《灵枢·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8-10-25 02:48 编辑

《灵枢·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合八风虚实邪正
[attach]12069[/attach]
[说明]以上九个圆圈,即为九宫的图示。图上的一行字“合八风虚实邪正”,是指这九宫方位与后面提到的八风的虚实邪正相合。根据各宫位所标志的方向和节气,可以推测四时风向的差异,因此也可以作为八风来路的图解。

九宫图的中央一宫(中宫),是周围八宫的指导核心。古人观察天象,认为北极星(古称“太一”)位恒居北方,可以作为测定方向的唯一标准,因为确认了北方,其相对面就是南方,然后左东、右西以及四隅,自然形成了四面八方,所以九宫图确立北极星为中宫。此外,中宫并以北斗星围绕北极星旋转运行的规律,作为测定方向的指针,根据“斗柄”旋指的八宫方位,便能推知四时节气的变迁,以及来自八方气象的变化,所以古有“斗柄指东,天下皆春”的谚语。总之,北极星位为定向的标准,北斗星(斗柄)为指向的方针,二者一“体”一“用”,主持中宫。

图中周围各圈内所排列的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字样,是《周易》八卦的名称,在此作为八个方位的特征,以标示一年之中阴阳消长、升降、进退的不同阶段,来说明四时气候的变迁。八卦的位置,是按照其五行属性,分列于八个方位,坎卦属水,位居北方;离卦属火,位居南方;震卦属木,位居东方;巽卦亦属木,位居东南方;兑卦属金,位居西方;乾卦亦属金,位居西北方;坤卦属土,位居西南方;艮卦亦属土,位居东北方。图中各圈内的右侧标有不同的节气名称,这也与八卦的阴阳五行属性有关。震卦在东方应春分节,离卦在南方应夏至节,兑卦在西方应秋分节,坎卦在北方应冬至节,艮卦在东北方应立春节,巽卦在东南方应立夏节,坤卦在西南方应立秋节,乾卦在西北方应立冬节。

圆心左侧的字样,如“阴洛”、“仓门”等分别为九宫名称,这名称的意义,与各宫所代表的不同时序有关。如倪冲玉说:“坎宫名叶蛰者,冬令主蛰封藏,至一阳初动之时(按:指冬至节),蛰虫始振,故名曰叶蛰。艮宫名天留者,艮为山,正而不动,因以为名。震宫为仓门者,仓,藏也,天地万物之气收藏,至东方春令而始震动开辟,故名仓门。巽宫名阴洛者,洛书以二四为肩,巽宫位居东南,而主四月,因以为名。离宫名天宫者,日月丽天,主离明在上之象,因以为名。坤宫名玄委者,坤为地,玄,幽远也,委,随顺也,地道幽远柔顺,是以名之。兑宫名仓果者,果,实也,万物至秋而收藏成实,是以名之。乾宫名新洛者,新,始也,洛书戴九履一,一乃乾之始也。此九宫之位应于八方四时,各随时而命名也。”

图下于每一宫各标有一个数字,其排列的形式是:“上九下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这就做洛书九宫数,出于《周书》洪范所载。这些数字中,一、三、五、七、九为奇数,亦称阳数;二、四、六、八、十为偶数,亦称阴数。阳数为主,位居四正(东、南、西、北),代表天气;阴数为辅,位居四隅(东南方、西南方、西北方、东北方),代表地气;“五”居一、三、七、九的中间,属于土气,为五行生数之祖,位于中宫,而寄往四隅。如《运气论奥谚解》说:“土居中央而寄往四维”,“四维者,四隅也。”(见卷四,《论生成数第十》)。这些数字的多寡,标志着四时气候寒温的变化,和一天晨昏昼夜光热的强弱。因此,对于八方风向的来路及其性质的刚柔、寒热、燥湿等差异,也就推测有方了。

——河北医学院校释《灵枢经校释》第2版。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7-4-2 10:46
张介宾《类经图翼·二卷·运气下》九宫八风图
[attach]12070[/attach]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7-4-2 10:50
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之一:文王后天八卦方位图
[attach]12071[/attach]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7-4-2 11:03
《灵枢·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原文】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上天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复居叶蛰之宫,曰冬至矣。
太一日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数所在日,从一处至九日,复反于一,常如是无已,终而复始。
太一移日,天必应之以风雨,以其日风雨则吉,岁美民安少病矣,先之则多雨,后之则多汗。
太一在冬至之日有变,占在君;太一在春分之日有变,占在相;太一在中宫之日有变,占在吏;太一在秋分之日有变,占在将;太一在夏至之日有变,占在百姓。所谓有变者,太一居五宫之日,病风折树木,扬沙石。各以其所主占贵贱,因视风所从来而占之。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石矢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
是故太一徙立于中宫,乃朝八风,以占吉凶也。
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热。
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为弱。
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为燥。
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
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也。
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节。
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为身湿。
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三虚相搏,则为暴病卒死。两实一虚,病则为淋露寒热。犯其雨湿之地,则为痿。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7-4-2 11:04
太一游宫图
[attach]12072[/attach]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7-4-2 11:21
1、篇名解汇释

马莳《灵枢注证发微》说:“内论九宫八风,故名篇。”

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说:“《灵枢经》篇名。本篇主要阐述九宫的方位和八风的区别及其导致的病变,故名。根据斗星的运行规律,确立了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和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节气的日期,以及中央和四正、四隅的九个方位,从而说明季节和方域不同的气候变化对人体的不同影响。”

河北医学院校释《灵枢经校释》说:“本篇从人与自然密切相关的观念出发,根据天体的运行规律,提出了九宫图说。其法是:确立中央和四正、四隅的九个方位,用以测定‘四立’、‘二分’、‘二至’八个节气循序交换的日期,从而推知八方气候变化的正常或异常,及对人体的不同影响,示人预防疾病,有所依据。由于立九宫而后知八方的风向,所以篇名‘九宫八风’。”

郭霭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说:“本篇所谓‘九宫’是指四隅四方中央九个方位,‘八风’是指八方之风。它的内容,是就九宫的方位,讨论八风对人体的危害,并提出风能病人,避之应如避矢石,这是示人一种预防疾病的警戒。”

田代华、刘更生《灵枢经校注》说:“本篇根据天体的运行规律,提出了九宫图说,用以推知八方气候变化的正常或异常,以及对人体的影响,故篇名九宫八风。”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7-4-2 16:56
[attach]12073[/attach][attach]12079[/attach]

[attach]12074[/attach]
[attach]12075[/attach]
[attach]12078[/attach]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7-4-3 06:37
金栋按:这一篇经典与《易经》、《易传》及易学有瓜葛。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7-4-3 06:44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3 06:37
金栋按:这一篇经典与《易经》、《易传》及易学有瓜葛。

朱伯崑《易学基础教程》“周易知识系统”如下:
[attach]12081[/attach]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7-4-3 10:37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3 06:37
金栋按:这一篇经典与《易经》、《易传》及易学有瓜葛。

说与《易经》有关系,是因为本篇八卦卦名,源于《易经》六十四别卦,而六十四别卦是由八经卦相重而来。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7-4-3 10:40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3 06:37
金栋按:这一篇经典与《易经》、《易传》及易学有瓜葛。

说与《易传》有关系,是因为本篇八卦所示方位与季节,与战国时期《易·说卦传》“帝出乎震”这一章有关。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7-4-3 10:48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3 06:37
金栋按:这一篇经典与《易经》、《易传》及易学有瓜葛。

说与易学有关系,是因为八卦与五行相配,以西汉京房《京氏易传》为最早,且其八宫卦气说对《易纬》九宫说影响深远。太一游九宫,则是受《易纬·乾凿度》“太一下九宫”之说而来。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7-4-3 10:53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3 06:37
金栋按:这一篇经典与《易经》、《易传》及易学有瓜葛。

但这既不意味着中医是易学的一个分支,亦非医源于易。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7-4-3 14:35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3 06:37
金栋按:这一篇经典与《易经》、《易传》及易学有瓜葛。

中国文化史学界、哲学史学界认为,《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源头。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文化层面与哲学层面而言,《内经》与《周易》有渊源关系。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7-4-4 10:44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3 10:37
说与《易经》有关系,是因为本篇八卦卦名,源于《易经》六十四别卦,而六十四别卦是由八经卦相重而来。

本篇八卦卦名——乾、坤、艮、兑、震、巽、坎、离,源于《易》之八卦。《易经》全书六十四卦,包括卦形64个、卦名64个、卦辞64条、爻辞384条、用九1条、用六1条,除了卦形之外,文字共450(所谓辞,就是长短不等的一段话,有的只有几个字),经文共4940个字。而《易经》六十四卦乃由八卦相重而来。《易经》本是占筮书,就是通过蓍草的演变,以求得一卦,根据所得卦象和卦爻辞,以定吉凶祸福。本篇八卦不只是卦名与《易》有瓜葛,而内容即由古代星占术——九宫八风太一占演变而来。此术渗入医学,并加以改造,来解释人体的生理与病理。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7-4-4 14:40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4 10:44
本篇八卦卦名——乾、坤、艮、兑、震、巽、坎、离,源于《易》之八卦。《易经》全书六十四卦,包括卦形64 ...

以目前中医之临床而言,即使不用现代生理解剖去验证,用中医思维,即如本篇用九宫八风太一占术去推演人体的生理与病理,又有谁能相信其推演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7-4-4 14:43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4 14:40
以目前中医之临床而言,即使不用现代生理解剖去验证,用中医思维,即如本篇用九宫八风太一占术去推演人体 ...

唯有用临床去验证了!如何验证呢?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7-4-4 14:50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4 10:44
本篇八卦卦名——乾、坤、艮、兑、震、巽、坎、离,源于《易》之八卦。《易经》全书六十四卦,包括卦形64 ...

古人认为,九宫八风太一占术就是科学,古人深信不疑,今人怀疑不信。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7-4-8 04:26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4 14:50
古人认为,九宫八风太一占术就是科学,古人深信不疑,今人怀疑不信。

九宫之名,含有多义,此指术数家所指的九个方位。如《易纬·乾凿度》卷下:“故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十五。”郑玄注:“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日,太一常行于八卦日辰之间焉。曰天一,或曰太一。出入或游息于紫宫之内外,其星因以为名焉。故《星经》曰:天一,太一主气之神,行犹待也。四正四维,以八卦神所居,故亦名之宫。天一下行,犹天子出巡狩,省方岳之事,每率则复。太一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于中央。中央者,北辰之所居,故因谓之九宫。”详上述诸文,是知九宫及太乙游之说,其来已久。郑玄所谓太乙游九宫的意思,是指北极神出游四正四隅八个方位而言,其中虽然和天文历学有一定关系,但可以明显看出是披上了玄学的外衣。

九宫是对天空区域划分的名称。……九宫可以北极为座标测定时位和四正四隅八方。如果以八卦命名,即西北当立冬之时为乾宫,北方当冬至之时为坎宫,东北当立春之时为艮宫,东方当春分之时为震宫,东南当立夏之时为巽宫,南方当立夏之时为离宫,西南当立秋之时为坤宫,西方当秋分之时为兑宫。所谓九宫,它包含着一个神话在内,即天神坐着北斗这架车子,巡视八方,每方有一处宫室,以为帝之行宫。恐怕这就是取名曰“宫”的本义。

一年二十四节气的一般日数,用八宫和八节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这反映了我国历法的一般情况,土宫居中,不占日数,故虽有九宫而实则只有八宫占日数。也就是说八宫指一年的八个主要节气(四立、二分、二至)和八个主要方位(四正、四隅)而言,应加以肯定。但是文中附会以太一应天必应、占人事的内容却应批判。

——张灿玾《黄帝内经文献研究》(摘引)。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7-4-8 04:30
太一也叫太乙,与古天文学有关。如《史记》云:“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索隐》:“宋均云:天一、太一,北极神之别名。”《汉书·天文志》所载与《史记·天官书》同。这里的记载,皆指天帝或北极神而言。又有星名为太一,在紫宫门外天一星南,见于石申《星经》,也就是说,“太乙”在天文学中,一则为星名,一则为天神名。由于所论不同,所以对太一的理解,必须结合不同的论述,才能弄清它的实质。

详《灵枢·九宫八风》文言太一游日既详且尽,《易纬乾凿度》亦有太一游说,按郑注言太一之行,与《灵枢》所言,亦大致同。结合《易纬通卦验》据卦气以占人事之说,与《灵枢》亦合。故此太一游说,疑当出自两汉时方术家或占星术者之手。文中有关太一问题有三点:一是太一所居之宫及日游路线;二是太一移日,天必应之以风雨;三是太一在五宫(冬至叶蛰,春分仓门,夏至上天,秋分仓果,四正宫加中宫招摇)之日有变,各以其所,占贵贱。

历代医家对太一的解释说法不一,杨上善曰:“太一者,玄皇之使,常居北极之旁。”这里所谓“玄皇”似指北方天神,“玄皇之使”,即北方天神的使者。马莳曰:“太乙者,岁神也。”即太一为游宫之神。张介宾曰:“太一……即北极也,北极居中不动,而斗运于外。”后来卢良候亦同张氏释太一为北极。张介宾为了证实他的观点,又讲了下面一段话,即“古云:太一运璇玑以齐七政。”后世对它的含义是有争议的,有的指为北斗七星,如西汉伏胜;有的指为天文仪器,如东汉的马融、蔡邕、郑玄;有的指为北极,如刘昭注《后汉书·天文志》,张介宾所说的璇玑玉衡,当是指北斗而言。虽然北极与北斗在天文学上可用作坐标以计算天体的星距和计时,但是无出游和应以风雨之事,所以张氏所指与下文太乙出游之说是不相吻合的。

综合上述,我们认为这里所说的太乙当是一个北极星和天帝神的结合物,也就是把北极星在天文历法学上的应用附会以人格神。这就超越了北极星的真实意义,附加了不切实际的游宫与天应、占(人)事等唯心主义的色彩。

总之,《九宫八风》篇中的基本精神是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对四时八节之虚邪贼风,可以伤人脏腑肢节发生疾病的观点是正确的。在四时八节与人体的应合方面,与《内经》其他篇中的说法不一致。反映了我国早期气象医学面貌。其中关于太一、占风等,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受数术的影响,而染上了唯心主义色彩。

——张灿玾《黄帝内经文献研究》(摘引)。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7-4-8 04:46
2、溯源

中国文化史学界、哲学史学界认为,在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周易》是中华传统文化及古典哲学的总源头。故有“中华文化,肇始于《易》”(杨力《周易与中医学》)之说。中华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文化层面及哲学层面而言,《内经》与《周易》有渊源关系。以易学哲学史而言,《内经》与《周易》之经、传及易学皆有瓜葛。但这既不意味着中医是易学的一个分支,亦非医源于易。

今本《周易》分“经”与“传”两部分。《易经》成书于西周时期,乃是一部筮书,即算卦的书,出自卜史官之手。《易传》成书于战国秦汉间,乃是一部哲学书,出自受道家影响的孔门儒生经师之手。二者相差好几百年,其性质完全不同,应分别对待。而易学则指研究推演解释《易经》与《易传》的相关著述。

当代著名易学大家、北大教授朱伯崑《周易通释》说:

易学则是对《易经》所作的种种解释。广义的“易学”包括作为“十翼”的《易传》;狭义的“易学”,专指“十翼”之外对《易经》的解释。

朱伯崑《易学基础教程》将易学“周易知识系统”归纳如下:
[attach]12084[/attach]
就本篇而言,与《易经》、《易传》及易学皆有瓜葛。

首先,本篇八卦卦名——乾、坤、艮、兑、震、巽、坎、离,源于《易》之八卦。《易经》全书六十四卦,包括卦形64个、卦名64个、卦辞64条、爻辞384条、用九1条、用六1条,除了卦形之外,文字共450(所谓辞,就是长短不等的一段话,有的只有几个字),经文共4940个字。而《易经》六十四卦乃由八卦相重而来。《易经》本是占筮书,就是通过蓍草的演变,以求得一卦,根据所得卦象和卦爻辞,以定吉凶祸福。本篇八卦不只卦名与《易》有瓜葛,而天人相应之内容即由古代星占术——九宫八风太一占演变而来。此术渗入医学,并加以改造,来解释人体的生理与病理。

其次,本篇八卦所示方位与季节,与战国时期《说卦传》“帝出乎震”这一章有微妙关系。虽《说卦传》中亦有八卦五行之取象类比推演,如“坎为水”、“离为火”,但并未明示其配属关系且亦非齐全。而八卦与五行相配,实源于西汉京房《京氏易传》八宫卦气说;太一游九宫,则是受《易纬·乾凿度》“太一下九宫”之说而来;八卦气对自然界与人体的影响,则与《易纬·通卦验》有关。

本篇九宫,指东汉以前《易纬》家之说,乃术数家所指的九个方位。以震、离、兑、坎、巽、坤、乾、艮八卦之宫,加上中央宫,合为九宫。

所谓九宫,它包含着一个神话在内,即天神坐着北斗这架车子,巡视八方,每方有一处宫室,以为帝之行宫。恐怕这就是取名曰“宫”的本义。(张灿玾《黄帝内经文献研究》)

九宫之名,虽不知确切记载于何时何书,或最早见于《易纬·乾凿度》(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九宫数,或由《大戴礼记·明堂》九室(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而来。

对于九宫的考辨,清胡渭《易图明辨·卷二·九宫》言之甚详。胡渭说(摘引)

后世以九宫为《河图》,实造端于《明堂》、《月令》之说。今考小戴言天子居明堂九室,依四时十二月之序,而大戴则分九室三条而言之。南曰明堂,其本名。二九四共为十五,七五三共为十五,六一八亦共为十五,纵横十五,妙合自然。后世九宫之数,实权舆于此。九宫,盖即明堂九室,故《隋志》有《九宫经》,依托黄帝。九宫不见于《汉书》,至张衡始两言之。上与律历、卜筮并称,下与卦候、风角相埒,非图纬妖妄不经者比。九宫之数纵横十五,不知起于何时。数家取九室之数,配以八卦、五行,名之曰九宫。

东坡苏氏曰:“世之通于数者,论参伍错综,则以九宫言之。九宫不经见,见于《乾凿度》,曰:‘太乙行九宫。’九宫之数,以九一三七为四方,以二四六八为四隅,而五为中宫,经纬四隅;交络相值,无不得十五者。”张衡所称九宫,不过如《明堂》、《月令》之说,而《易纬·乾凿度》则以为太一下行之数,涉于诞矣。九宫,非《河图》也。自《乾凿度》有“《河图》之文”之语,刘瑜有“《河图》九房”之称,而世遂以九宫为《河图》矣。又有指此为《洛书》者,盖以九畴之故。然九畴有次第,无方位也。强配八卦以附会之数,岂理也哉?

今考《大戴礼记·明堂》篇说:“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此即胡渭说“九室三条”。

所谓九室,即五室四堂之义。清孔广森《大戴礼记补注》说:“古明堂五室,画方九区,四正为堂,四隅为室,中央曰太庙太室。南曰明堂,北曰玄堂,东曰青阳,西曰总章。东北水室,东南木室,西南火室,西北金室。”

而三条指二九四一条、七五三一条、六一八一条。

为什么这样分配九室三条之数?北周卢辩说:“记用九室,谓法龟文,故取此数,以明其制也。”

所谓“龟文”,即传说中龟背纹理上的一个9种花点图案,汉儒谓之“九宫数”,宋儒刘牧谓之“河图”数,朱熹谓之“洛书”数。

当代易学大家朱伯崑《周易通释》说:

九宫数的出现,最初也同战国秦汉时期流行的宇宙论有关。当时的阴阳五行家之所以要将四时、五行、数字、方位、声音、颜色、气味等等排列组合成为一套宇宙模式,其目的不仅是要借此说明天地万物的生成运转,而且是为了说明圣人必须法天而治,按照自然法则来安排生产、祭祀、政治、军事等重要的活动。甚至天子的日常起居,饮食服饰等等,也必须上合天道,根据不同的时令而有所变化。比如《礼记·月令篇》提到的“明堂”制度就是一例。

关于明堂,在古书中有许多不同的记载,历代学者对其名称和制度争论不清。大体上如东汉蔡邕《明堂论》所说:明堂是西周时期政教合一的宫廷建筑,天子在此祭祀祖宗、上帝、颁布法令、处理政事,并且是贵族学习的地方。所以明堂又称清庙、太庙、太室、太学、辟雍等等。明堂建筑格局如图所示:九处房屋,东西南北各三室(其中四角房屋一室两名),东边一排称青阳,西边称总章,南边称明堂,北边称玄堂。中央一室上圆下方,称太庙太室。据《礼记·月令篇》宣称:春天三月,天子居东面青阳三室,夏天居南面明堂三室,秋天居西面总章三室,冬天居北面玄堂三室。另外每季抽出十八天,居住中央太庙太室。不仅居住不同房屋,而且要乘坐不同的车马,穿不同颜色的衣服(东青、南赤、西白、北玄、中黄),饮食亦各不同。总之,天子必须按阴阳五行次序来安排生活起居和祭祀、政事。否则就会阴阳失序,天降灾祸。
[attach]12085[/attach]
明堂九室图
上述明堂九室制度,只是阴阳五行家主观想象的产物,实际上周天子是否真像这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大有疑问。

汉朝人又为明堂九室配上九个数字。《大戴礼记·明堂篇》称:“明堂者,古有之也。凡有九室。九室之制,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这个数字组合,又称九宫算。汉徐岳《数术记遗》称:“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北周甄鸾注曰:“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其图如下:
[attach]12086[/attach]   
九宫算图
[attach]12087[/attach]
                                                               太一下九宫图
九宫算在数学上称作三级幻方。图中任意一条连线上三个数字相加,其和皆为十五。所谓“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通过中央的四条连线称作四维,不通过中央的四条连线称作四正)这个数学幻方是何时由何人发现的?为什么将这一数字与明堂九室配合起来?现在已无法知道了。或许如李约瑟先生所说,《大戴记》的作者发现了一个数学幻方,又将它与明堂制结合,使之显得更为神奇。

汉代又有人将九宫数与八卦相配。早在《周易·说卦传》中,已按阴阳五行说将八卦与季节(四时八节)、方位(四正八方)相配,此即文王后天八卦方位。东汉纬书《周易乾凿度》对此论述更为明确,说:“震生物于东方,位在二月;巽散之于东南,位在四月;离长之于南方,位在五月;坤养之于西南方,位在六月;兑收之于西方,位在八月;乾制于西北方,位在十月;坎藏之于北方,位在十一月;艮终始之于东北,位在十二月。”《说卦传》虽将八卦配于八方,但没有提到以数字与之相配。《乾凿度》则以九宫数与八卦方位相结合,提出“太一行九宫”的说法:“易一阴一阳,合之为十五,之谓道。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亦合于十五,则彖变之数若一。阳动而进,变七之九,象其气之息也。阴动而退,变八之六,象其气之消也。故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太一是汉朝祭祀的最高神,居住上天北极紫微宫中,主管阴阳气数之消息。汉人又认为八卦是太一神在地上八方的使者,因此太一神要按时下行,巡游八卦九宫,犹如古代天子巡视天下九州。太一下巡八卦的次序,正好是按九宫之数,先视察坎、坤、震、巽四宫,入中宫休息,再巡视乾、兑、艮、离四宫,然后上返紫宫。因此东汉郑玄注解《乾凿度》“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称:“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于中央。中央者,北辰之所居,故谓之九宫。天数大分,以阳出,以阴入。阳起于子,阴起于午。是以太一下九宫,从坎宫始,自此而从于坤宫,又自此而从于震宫,又自此而从于巽宫。所行半矣,还息于中央之宫。既又自此而从于乾宫,又自此而从于兑宫,又自此而从于艮宫,又自此而从于离宫。行则周矣,上游息于太一之星,而返于紫宫。行起从坎宫始,终于离宫也。”(《后汉书·张衡传》注引)。由此可见,明堂九室和八卦方位,原是战国秦汉间阴阳五行家所杜撰的社会制度和世界模式。后来有人为其配上数学幻方,从而形成所谓的九宫数。但是无论戴德还是郑玄,都没有说过九宫数与河图、洛书有什么关系。

《灵枢·九宫八风》篇乃采用文王后天八卦方位说。其源流如下:

《易·说卦传》八卦方位→孟喜卦气说→焦延寿《焦氏易林》→京房《京氏易传》八宫卦气说(与五行结缘)→《大戴礼记·明堂》九室说(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易纬·乾凿度》九宫说(太一下九宫)、《易纬·通卦验》八卦气→《九宫八风》篇。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3 23:35
用现代的话说,是否这就是科学?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3 23:51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23 23:35
用现代的话说,是否这就是科学?

试问同道——这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吗?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4 00:04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23 23:51
试问同道——这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吗?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extra=page%3D1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4 00:11

[attach]14253[/attach]
[attach]14254[/attach]
[attach]14255[/attach]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4 00:14
[attach]14256[/attach]
[attach]14257[/attach]
[attach]14258[/attach]
[attach]14259[/attach]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4 00:26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8-10-24 00:34 编辑

刘明武《换个方法读内经》说:

九,一加八之和也。宫,人为规定的空间也。九宫,九块规定的空间也。

九宫,在平面上组成的是“井”字形加四周边框的一个周周正正的平面图。九宫,九块小正方形。九宫,中间一宫,周围八宫。

以天文为坐标,中华先贤创制出了循时而行的人文,创制出了时空物三位一体的时空观,其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九宫。

一定的空间对应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时间对应一定的空间。用时间对应空间,用空间对应时间;时间与空间,统一在了九宫里。

九宫之理,源于洛书。九宫之名,源于《灵枢》,源于本篇。九宫之形,源于本篇。“始于一,终于九”的针刺之纲纪,实际上是九宫之数。九宫之理、九宫之数、九宫之形,都是表达远古天文历法的。

九宫,位于中央的一宫是核心是统领,位于四周八方的八宫是枝干是随从。中央之宫,司令之宫,统帅八宫。八宫,一对应于八节,二对应于八方。八宫,实质上是中央之宫演化出的时间与空间。八风者,一宫一风,八宫八风。八风,一对应于八节,二对应于八方。八节者,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也,简称之为两分两至加四立。八方者,东南西北四方加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隅也。由于立九宫而后知八方的风向,所以名“九宫八风”也。”

金栋按:“九宫之理,源于洛书”,刘明武先生《换个方法读内经》考证认为“在彝族文化里,十月太阳历是用洛书表达的”。彝族洛书图形与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之一“洛书”图形吻合。古代医家言之,当始于张介宾《类经图翼》。《类经图翼·二卷·运气下》有“九宫八风图”和“九宫星野图”,其中在“九宫星野图”下解释说:“此即《洛书》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也。此数上、中、下三层,横皆十五;左、中、右三层,纵皆十五;巽中乾、坤中艮,四隅皆十五。故《奇门》家曰:‘纵横十五在其中也。’”但在《类经二十七卷·运气三十五·九宫八风》却有“然河图宫九,而此居惟八”之语,这是为何?

《类经》成书早,《图翼》成书晚。张介宾早年以“河图”释九宫,疑与刘牧《易数钩易图》有关。据易学史,河图、洛书之说,始于宋初道士陈抟。传说其将河图、洛书授予刘牧,而刘牧《易数钩隐图》乃以图九(河图是九数)、书十(洛书是十数)传之,与朱熹《周易本义》、《易学启蒙》之书九、图十正相反。而传统流行的河图、洛书是朱熹《周易本义》之首图。或是张介宾早年参考刘牧之说,疑有误,晚年参考朱熹之说并从之。

刘先生又说“九宫之名,源于《灵枢》,源于本篇”,或有不当。九宫之名,虽不知确切记载于何时何书,或最早见于《易纬·乾凿度》,但非首见于《灵枢经》本篇。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5 02:29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8-10-25 02:54 编辑

《易·说卦传》八卦方位
《易·说卦传》云: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万物出乎,震,东方也。
齐乎,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
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
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
,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
战乎,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
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
,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attach]14264[/attach]
朱熹《周易本义》说:“右见《说卦》。邵子曰:‘此文王八卦,乃入用之位,后天之学也。’”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说:“崔觐曰:帝者,天之王气也。至春分,则震王而万物出生。[疏]《乾凿度》以为八卦分散用事之序。帝,天皇大帝,阳之主,即太乙也。太乙所临之地,即为王气,故云‘帝者,天之王气也’。震正东方,《乾凿度》曰‘位在二月’,故‘至春分,则震气王而万物出生’。乾阳出于震出,故曰‘帝出乎震’。”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说:“《说卦》以八卦配四时。古代历法,约言之,一年四时共三百六十日。用八除之,得四十五日。《说卦》分一年为八季节,每卦配一季节,占四十五日。……《说卦》又以八卦配八方。”

金栋按:《说卦传》这一章(第五章),乃以八卦定八方(四正四隅)与八个季节(四立、二分、二至)。朱伯崑《周易通释》说:“《说卦》在阐发《易经》时表现出……是将八卦震、巽、离、坤、兑、乾、坎、艮排列,以八卦配八方,以八卦配八个节气的意向。但文中没有完整地表述出来,只以举例的方式给了示意。”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5 02:32
[attach]14265[/attach]
张其成《张其成全解周易》说:
这一章所说的八卦模型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模型,对后世的影响巨大。这个模型就是被后人称为后天八卦的八卦模型。这个模型虽然在《说卦传》里就已经排定了,但在当时并没有被称为“后天八卦”或“文王八卦”,直到邵雍在《观物外篇》中说“起震终艮一节,明文王八卦也”,认为这是文王八卦,是地道,是从伏羲八卦天道发展而来的,它才被命名为“后天八卦”或“文王八卦”。

《说卦传》第五章里,有六卦直接给定了方位,余下的坤、兑两卦,照顺序排也可以排定。这六卦是:“震,东方也”,“巽,东南也”,“离也者……南方之卦也”,“乾,西北之卦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艮,东北之卦也”。这六卦的位置确定之后,坤在离卦的后面,坤就应该在西南,坤之后是兑,兑就在正西方。这样就得出了后天八卦的方位排列,这就是一个思维模型,一个思维平台,中国人用的就是这个思维平台。

这种方位应该说是《易传》的代表性方位,这种方位与时序相配,用来说明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时空合一的规律。以四正卦配上四时,四正卦是正东方震卦、正南方离卦、正西方兑卦、正北方坎卦,四时就是春、夏、秋、冬。所以东方震卦就代表春分,离卦就代表夏至,兑卦就代表秋分,坎卦就代表冬至。再以“四隅卦”分别配以“四立”,就是艮为立春,巽为立夏,坤为立秋,乾为立冬。这就是宇宙模型,宇宙就是时空,“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今来曰宙”。再配以五行,因为从文献考察来看,“五方”观念是“五行”的源头之一,五方早就有了五行的规定性,所以依据八卦的方位是可以配以五行的。而且《说卦传》在阐述八卦的取象时,已经说了“乾为金”、“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而其他四卦也隐含了五行属性,如“坤为地”、“艮为山”,地和山都属土;“兑为毁折,为刚卤”,隐含具有金的属性;“震为决躁,为蕃鲜”,隐含具有木的属性。乾兑为金,坤艮为土,震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还可以配上数字,这些数字依据洛书(金栋按:应说九宫数)中数的安排,就是乾六、坤二、震三、巽四、坎一、离九、艮八、兑七。

这也可以看成是二体三用模型,二体是阴阳,三用就是五行。阴阳和五行,应该说是起源于一个系统,五行来源于符号,阴阳来源于卦爻。阴阳五行是一个系统,水火是一对阴阳,金木是一对阴阳,加上中间的土,就是三,所以中间这个土很重要,它不占四时而统领四时,不占四方而统领四方。
[attach]14266[/attach]
[attach]14267[/attach]
[attach]14268[/attach]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5 07:11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2 11:03
《灵枢·九宫八风》第七十七【原文】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 ...

九宫八风太一占——中国古代之星占医学!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8-10-25 07:38
方位就是矢量,力的方向性。研究矢量就是科学。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6 10:08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25 07:11
九宫八风太一占——中国古代之星占医学!

九宫与医学结缘,并非偶然。《内经》是那个时代之作品,《易纬》九宫占术把节候气象的变化与统治者的行为和政治上的得失联系起来,用以占验阴阳灾异及人事的吉凶祸福。此术渗入医学,并加以改造,来解释人体生理与病理,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6 10:33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26 10:08
九宫与医学结缘,并非偶然。《内经》是那个时代之作品,《易纬》九宫占术把节候气象的变化与统治者的行为 ...

但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6 11:03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25 07:11
九宫八风太一占——中国古代之星占医学!

星占学,古代“医卜星相”迷信术数之属!——现代谓之“伪科学”!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10-26 12:12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26 10:33
但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

说的好。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10-26 12:14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26 10:33
但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

有些人自己搞不清楚这些东西,于是就迷信这些东西,甚至反对别人去思考、改正和质疑这些东西。中医学的落伍,与这些无知的顽固派,是有非常大的关系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10-26 15:04
   那些错误的,不符合医疗实践的东西,逐渐被扬弃,也是理所当然的。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6 21:25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8-10-27 09:26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25 07:11
九宫八风太一占——中国古代之星占医学!

1977年春,在阜阳县双古堆发掘了西汉汝阴侯墓,在出土文物中,有一面“太乙九宫占盘”,《文物》1978年第八期《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说:“太乙九宫占盘的正面,是按八卦和五行属性(水火木金土)排列的。九宫的名称和各宫节气的日数与《灵枢·九宫八风篇》篇首图完全一致。”——刘大钧《周易概论》
[attach]14318[/attach][attach]14319[/attach]
[attach]14320[/attach]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6 21:30
对于九宫的考辨,清胡渭《易图明辨·卷二·九宫》言之甚详。胡渭说(摘引):

后世以九宫为《河图》,实造端于《明堂》、《月令》之说。今考小戴言天子居明堂九室,依四时十二月之序,而大戴则分九室三条而言之。南曰明堂,其本名。二九四共为十五,七五三共为十五,六一八亦共为十五,纵横十五,妙合自然。后世九宫之数,实权舆于此。九宫,盖即明堂九室,故《隋志》有《九宫经》,依托黄帝。九宫不见于《汉书》,至张衡始两言之。上与律历、卜筮并称,下与卦候、风角相埒,非图纬妖妄不经者比。九宫之数纵横十五,不知起于何时。数家取九室之数,配以八卦、五行,名之曰九宫。

东坡苏氏曰:“世之通于数者,论参伍错综,则以九宫言之。九宫不经见,见于《乾凿度》,曰:‘太乙行九宫。’九宫之数,以九一三七为四方,以二四六八为四隅,而五为中宫,经纬四隅;交络相值,无不得十五者。”张衡所称九宫,不过如《明堂》、《月令》之说,而《易纬·乾凿度》则以为太一下行之数,涉于诞矣。九宫,非《河图》也。自《乾凿度》有“《河图》之文”之语,刘瑜有“《河图》九房”之称,而世遂以九宫为《河图》矣。又有指此为《洛书》者,盖以九畴之故。然九畴有次第,无方位也。强配八卦以附会之数,岂理也哉?
[attach]14309[/attach]
[attach]14310[/attach]
[attach]14311[/attach]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6 21:32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2 10:46
张介宾《类经图翼·二卷·运气下》九宫八风图

[attach]14312[/attach]
[attach]14313[/attach]
[attach]14314[/attach]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6 21:33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2 10:50
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之一:文王后天八卦方位图

[attach]14315[/attach]
[attach]14316[/attach]
[attach]14317[/attach]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6 22:11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8-10-26 22:13 编辑

孟喜卦气说
所谓卦气,即以八卦或六十四卦配一年四时、十二月、三百六十五日,并以此解说一年节气之变化。由汉宣帝时的治易学者孟喜首创,其八卦所配方位与季节,正源于《说卦传》“帝出乎震”这一章。朱伯崑《周易通释》说:
汉宣帝时的孟喜是汉易中卦气说的倡导者。其易学的特点,就是以《周易》卦象解说一年节气的变化。其以坎、震、离、兑四正卦主管二十四节气,一卦六爻,每爻主管一个节气,如坎卦初六为冬至,九二为小寒,六三为大寒,六四为立春,九五为雨水,上六为惊蛰,其他三正卦以此类推。其余六十卦,每卦主管六日七分,配以七十二候。其中十二辟卦,即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代表十二月。从复至乾,阳爻自下而上逐渐增加,是阳息阴消的过程;从垢至坤,阴爻逐渐增长,是阴息阳消的过程。所以,此十二辟卦又称为十二月卦或十二消息卦,表示一年之中阴阳二气消长的过程。……可以看出,孟喜易学是以阴阳二爻和奇偶之数代表阴阳二气,以卦象中阴阳二爻和奇偶之数的变化解释阴阳二气消长的过程。
如下图(十二消息卦)
[attach]14321[/attach]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6 22:32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26 22:11
孟喜卦气说
所谓卦气,即以八卦或六十四卦配一年四时、十二月、三百六十五日,并以此解说一年节气之变化。 ...

金栋按:《内经》六气(风、热-君火、湿、暑-相火、燥、寒)配三阴三阳,是以气的多少分阴阳,即一阴指厥阴,二阴指少阴,三阴指太阴;一阳指少阳,二阳指阳明,三阳指太阳。如《素问·天元纪大论》:“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至真要大论》:“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因此,高校教参第二版《内经》说:“阴与阳,在《内经》中又将其衍化为三阴三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篇。就有一阴为厥阴,二阴为少阴,三阴为太阴;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等的记载。这里的一、二、三和太、少、厥等,说明了三阴三阳之分是阴阳双方的量的变化,这是《内经》为了更精确地区分阴阳能量的多少盛衰,以利于分析自然界气象变化和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一种方法。……所以从运气学说来讲,六气分主一年所形成的气候变化,也就是三阴三阳之气一年六步的体现。”

关于三阴三阳的来路,当代学者多附会《易》学以释之。若以六气而言,上述所说,是否与西汉孟喜卦气说有关?若以气之多少分三阴三阳,是否受孟喜卦气说之启发?因为孟喜的卦气说是首创!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6 22:35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26 22:32
金栋按:《内经》六气(风、热-君火、湿、暑-相火、燥、寒)配三阴三阳,是以气的多少分阴阳,即一阴指厥 ...

这是因为“孟喜易学是以阴阳二爻和奇偶之数代表阴阳二气,以卦象中阴阳二爻和奇偶之数的变化解释阴阳二气消长的过程”!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6 22:37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26 22:35
这是因为“孟喜易学是以阴阳二爻和奇偶之数代表阴阳二气,以卦象中阴阳二爻和奇偶之数的变化解释阴阳二气 ...

即以气的多少分阴阳,西汉治易学者孟喜是首创!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10-27 06:11
     谢谢分享!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8-10-27 08:30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26 21:25
1997年春,在阜阳县双古堆发掘了西汉汝阴侯墓,在出土文物中,有一面“太乙九宫占盘”,《文物》1978年第 ...

“1997年春,”
好像是“1977年”(《周易占测入门》)。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7 09:07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26 22:32
金栋按:《内经》六气(风、热-君火、湿、暑-相火、燥、寒)配三阴三阳,是以气的多少分阴阳,即一阴指厥 ...

三阴三阳,《内经》所指有二:一指六经,一指六气。六气配三阴三阳,当是受孟喜卦气说的启发而来。查阅古今相关资料,未见有指出者。此当是首次提出,供同道评议。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7 09:15
柴胡汤 发表于 2018-10-27 08:30
“1997年春,”
好像是“1977年”(《周易占测入门》)。

言之有理。打字失误!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7 09:34
柴胡汤 发表于 2018-10-27 08:30
“1997年春,”
好像是“1977年”(《周易占测入门》)。

谢谢指出,已改正。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10-27 10:48
   阴阳的解释、应用,非常多,非常广泛,不拘一格……。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7 14:26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10-26 21:25
1977年春,在阜阳县双古堆发掘了西汉汝阴侯墓,在出土文物中,有一面“太乙九宫占盘”,《文物》1978年第 ...

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这就是古代的科学技术!所以古人深信不疑,然今人则深疑不信!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10-27 14:56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4-4 14:50
古人认为,九宫八风太一占术就是科学,古人深信不疑,今人怀疑不信。

在方技之学《黄帝内经.灵枢经》中含有术数之技术——九宫八风太一占,这就是古代的科学技术!那么试问同道,这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吗?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10-27 16:49
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是什么意思?还真的不好说。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10-27 17:00
         对于古代的学问、知识……不要抽象的与科学相比较。我们只要看看,你自己在这些经典中能不能找到自己能够运用的,有用的知识与学问。如果自己觉得没有什么用处,自己也找不到可利用的,有价值的东东,先生可以敬而远之,不要发牢躁,发感慨,把自己不懂的东东说成是糟粕,或者把自己的错误理解误认为是经典的本质,更不要把自己的错误理解误认为是真理,强加于人。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10-27 17:07
      不要说他科学不科学,只说对你有用没有用?你能不能在经典中捞到好处!
    我在《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温病学中捞到了点金术!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