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古代中医的治病疗效远低于现代中医 ——揭开“中医一代不如一代”的谎言 [打印本页]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6-14 16:54
标题: (原创)古代中医的治病疗效远低于现代中医 ——揭开“中医一代不如一代”的谎言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6-14 17:47 编辑

          古代中医的治病疗效远低于现代中医
              ——揭开“中医一代不如一代”的谎言


      诚实,是为医者的一个最基本的品质,中医究竟能治什么病,不是靠吹牛骗人,而是靠治病的实际疗效。作为一个诚实的医生,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客观求实,既不能棒杀中医,更不能捧杀中医。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6-14 16:57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6-19 05:37 编辑

      盲目崇古、厚古薄今,自古以来就是文人的通病。世人皆知,《黄帝内经》本身就是一部托名“黄帝”的书,并非黄帝本人所作。《黄帝内经》之所以托名黄帝,《淮南子·修务训》说的很清楚:“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心托之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由此可见,托名著述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学说更容易为世人所接受之故。

     《黄帝内经》书中的内容,也存在着厚古薄今的思想。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开篇就夸张地说:“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语译:“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活到百岁以上,而且行动不显衰老;如今的人,年龄到了半百,行动就都已现出衰老的迹象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了呢?还是人们违背了养生之道呢?”

      事实上,上古之人不可能都活百岁,因为古代儿童夭折、成人早逝是普遍现象。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儿童死亡率还很高,部分资料显示,仅结核病的死亡率就高于200/10 万。显然,“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是不实之词,说了假话,是崇古情结在作怪。看了这句话,才知今天中医人的盲目崇古,原来是继承了《黄帝内经》厚古薄今的陋习,有其历史渊源。不过,这段文字所说的 “今人”(汉代)半百而衰,倒是印证了我国“人活七十古来稀”的民间俗语,还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今天,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6岁,较民国时期平均寿命35岁已翻了一番,与古代“人活七十古来稀”相比,可谓大幅度提高。不难想象,在寿命大幅度提高的原因当中,除了生活水平提高的因素之外,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今天的治病能力远远高于古代。有资料表明,自古代一直到民国时期青霉素问世之前,感染性、传染疾病一直都是导致儿童和成人夭折的直接原因,妇女难产也具有很高的死亡率。

      这里姑且不谈现代医学治病技术在国人寿命提高中的保驾作用,就现代中医治病技术,恐怕也并非古代中医所能相提并论。


      近十几年来,中医界刮起了一股复古泥古、固步自封、反对创新、反对科学化之歪风,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们经常可看到一些厚古薄今的中医文章,这些文章甚至把中医疗效总体不高归罪于学习西医,起个名字叫做“中医西化”,以此大造舆论,甚至称中医院校培养的都是“中医的掘墓人”。


      那么,这种“今不如古”的宣传是否站得住脚呢?难道古代中医治病的水平直真的高过现代中医吗?带着这个疑问,笔者翻阅了古今的部分文献,终于找到了答案,得出的恰恰是一个相反的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从战国时期神医扁鹊的故事算起,《汉书•艺文志》对于西汉医术的记载、《伤寒论》中记载的东汉治病水平,到金元朱丹溪愤而学医的经历,以及清代国学大师俞樾提出废医论为止,原来这5个朝代的中医治病救命水平无一不是低下的。在这些朝代中,虽然也曾有过极个别的名医大家,并留下了宝贵的中医著作,但是,他们的精湛医术的复盖面却远远不能抵消大多数庸医治病无效或坏病所带来的高死亡率。可见自古以来,庸医多、名医少的事实从未就没有真正改变过。这些历史真象和铁的事实,足以证明崇古者们编织的“今不如古”以及“中医西化”导致中医治病疗效下降是谬论,更是一个天大的谎言。


      真实的历史真象是,自四大经典问世之后的2000多年来,历代医家对于中医理论和治病技术都有发展和提高,明显弥补了中医四大经典的不足。姑且不谈中医理论和治病技术的发展,仅从历代本草和方剂数目的增加上,就足以看出历代中医发展的轨迹。


      从中医方剂上看,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著作《五十二病方》中只有119方,《伤寒杂病论》中有301个方剂,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已达7500方,宋代《太平圣惠方》有16834方,明代《普济方》中达61739方,而现代《中医方剂大辞典》载方已达10万个方剂。


      从本草上看,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载药只有365种,宋代的《本草衍义》(公元 1116 年)载药460 种,明代李时珍(1518—1593)的《本草纲目》载有药物1892种。再看当代,南京中医药大学编撰的《中药大辞典》收载药物6008味。


      历代本草和中医方剂数目上的大幅度增加,这些铁的事实说明什么?说明后世医家并没有停留在张仲景《伤寒论》的治病水平上而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地创新和向前发展。从创新的处方不断增多的事实看,足以说明后世可治疗的病证越来越多。以此推论,后世的医术一直在不断超越古人,现代中医也一直不断超越古代中医。


      下面,从有关资料中逐一探讨古人的治病水平。如有不当之处,请以事实为据,不吝指正。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6-14 16:57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6-18 17:39 编辑

      一、战国时期的神医扁鹊原来治不了重病
      
扁鹊,姓秦,名缓,字越人,勃海郡郑人,是战国时著名医学家,居中国古代五大医学家之首。扁鹊医术高超,擅治各科疾病,人称“神医扁鹊”。

      在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神医扁鹊诊治过的三个典型病人。第一位病人是赵简子。赵简子病了,昏迷五天不省人事,众人皆忧惧。扁鹊诊视后见脉象正常,认为不出三天就会痊愈。结果过了二天半,赵简子就苏醒如常。这个例子记载的是,扁鹊诊脉断病技术高超,准确度高,病人自然苏醒,但并不是指其治病技术高明。

      第二位病人是虢太子。虢太子刚死去半天,不醒人事,扁鹊诊为“尸蹶”,认为是阴阳气血逆乱所致。于是叫他的学生子阳磨砺针石,取百会穴下针。过了一会儿,太子就苏醒了。然后又采用两胁下药熨,再加上汤剂,进一步调和阴阳,仅二十天身体恢复就和从前一样了。因此天下的人都认为扁鹊能使死人复活。实际上,这个病人所患之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休克,系脑神经功能严重障碍所致,属于针刺治疗适应症,只要手法得当,即可令其立即苏醒。所以,这个病例与救治那种真正难治的危重病不同,因为危重病不是针刺能解决的。
      

      笔者虽未救治过这种休克半天的病人,但却曾救治过数十位因手术紧张导致的“虚脱性休克”病人,也救治过几位因大怒或低血糖、低血压导致的“虚脱性休克”病人,只要手法适当,一般可使其在几分钟或十分钟恢复正常。

      第三位病人是齐桓候,扁鹊通过望诊就能判断齐桓候病情的预后,非常准确。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进见齐桓候,站了一会儿说:“您在肌肤纹理间有些小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 齐桓候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齐桓公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本领。” 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进见齐桓候,说:“您的病在肌肉里,不及时医治将会更加严重。” 齐桓候不理睬。扁鹊离开后,齐桓候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进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 齐桓候又没有理睬。扁鹊离开后,齐桓候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看见桓侯,掉头就跑。

      齐桓候于是特意派人问他。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汤熨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火剂汤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神管辖的事情了,是没有办法医治的。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过了五天,齐桓候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齐桓候于是病死了。这个病例说明了扁鹊判断病情发展和预后非常准确,但表达的却是扁鹊没有治疗危重病的医术能力。

      从该传记介绍的三个病例来看,其中两例属于诊断病情准确,并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只有另一例是治愈,也只是治愈了一个简单的脑神经功能障碍性休克而已,这样的治病技术在当今已不是难事。值得指出的是,传记中并没有看到一例治愈危重病的记载,恰恰相反,所记载的一例危重病患者,扁鹊还治不了,结果逃走了。

      由此可知,所谓的神医扁鹊“医术高超”,擅治各科疾病,其治病范围也只不过限于当今的慢性病范围而已,并不能包治百病,也治不了威胁生命的危重病。一旦发现患者病情危重到一定程度,他就不敢给治了,而是选择逃走,因为他清楚自己治不好这样的重病。特别是在他的心目中,还把病在骨髓的重病类,看成是不在医生治病范围,而是“司命神”说了算。由此可见,其治病医术,充其量也就是在治疗慢性病的疗效上达到了一定的境界,高于其它医生罢了,但并不具备救治危重病的能力,更不能起死回生。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6-14 16:57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6-14 18:05 编辑

        二、西汉时期大多数中医治病疗效低下
      从《汉书•艺文志》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西汉时期大多数中医的治病疗效低下。
     
《汉书•艺文志》对于使用中草药治病的经方派的记载: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药剂),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语译:经方是根据药物的寒温,衡量疾病的轻重,凭借药物的功用,依照气候感应的适宜用药情况,辨别五脏六腑所适用的各种性味的药物,制成寒凉与温热的药剂,用来疏通郁闭,解除蕴结,使身体恢复正常。至于治疗失当的医生,用热药加重热证,用寒药加重寒证,使精气内伤,不显现在外表,这是严重错误的治法。所以谚语说:“有病不去治疗,常如同得到中等水平的医生治疗一样。”
      

      分析:这一段文字的含义是说,西汉时期使用经方治病可粗略分为三个等级:如果治疗得当,就可恢复正常,这是指医术高明的医生;如果治疗失当,寒热不分,就会加重病情,这是指医术低下的庸医误治。所以当时有谚语说:“有病不找医生治疗,经常相当于请一个中等水平的医生的治疗效果。”可见文中将医生的治病水平分成上等医(良医)、中等医和下等医(庸医)三个等级。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意思很明了:请一个中等治病水平的医生(简称“中等医”)治病,其治病效果与不治疗是一样的。那么,怎样理解“治与不治效果都一样”呢?作者以为:如果患了小病,请中等医是可以治好的,但不治也能自愈,所以,治与不治都一样;如果患了重病,不治肯定好不了,就是请中等医来治疗,结果也同样治不好,所以,治与不治还是一样。换言之,小病不治也能自愈,中等医只能治小病,故请他治疗没有意义;重病不能自愈,而中等医治不了重病,所以请他来治疗也没有意义。
      

      既然中等医治病没有意义,那么,下等医治病疗效更差,还不如中等医,只能治坏,不能治好。由此可见,中等医与下等医实际上都是庸医。
      

      下面可参考事物的正态分布规律图,大多数事物的正态分布都表现为中间鼓、两头尖的分布状态。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6-14 16:58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6-18 17:40 编辑

      根据上面的事物正态分布图,我们可大致推测出西汉时期的中医大家、良医、中等医、庸医各占多大比例。其中,中医大家占0.1%,良医占2.1%,上等医13.6%,中等医占68.2%,下等医占15.8%。其中,中等医与下等医相加,总数达84%,笔者将二者合称之为“平庸医”。

      据此推测,西汉时期大约有84%的“平庸医”,他们只能治个小病,不能治疗急危重病。所以,一旦患了急危重病(如急性传染病),这些平庸医基本上不能治愈,这就决定了死亡率必然是很高的。那么,极少数的中医大家和良医能否治疗急危重病呢?无从考证。不过,从扁鹊发现蔡桓公病重就逃走的故事来看,既使是“神医”,也不具有治病危重病的能力,当然也不能救命。由此可见,西汉治疗危重病和救命的能力十分低下。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6-14 16:58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6-18 17:42 编辑

      三、东汉时期中医治不了急危重病总体疗效很低
      东汉末期,据《伤寒论序言》记载:“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语译:我的同宗同族的人口本来很多,从前有二百多人。从建安元年以来,还不到十年,其中死亡的人,有三分之二,而死于伤寒的要占其中的十分之七。我为过去宗族的衰落和人口的丧失而感慨,为早死和枉死的人不能被疗救而悲伤,于是勤奋研求前人的遗训,广泛地搜集很多医方,选用《素问》《九泉》《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书,并结合辨别脉象和辨别证候的体会,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即使不能全部治愈各种疾病,或可根据书中的原理,在看到病证时就能知道发病的根源。如果能运用我编写的这本书的有关内容,估计对于半数以上的伤寒病都能解决了。


      分析:
      张仲景的族人二百多人,不到十年功夫就死了三分之二。由此可见,东汉末期中医对于伤寒类引起的各种急危重症(含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的总体治愈率极低,死亡率极高,疗效极差。张仲景正是在族人死去大半的悲伤中开始发愤研究治病医理医术的。这个事实,恰恰印证了西汉时期平庸医占大多数而不能治重病的事实。


      翻开《伤寒论》可知,其中真正讲解治疗外感病的条文和处方并不多,半数以上的条文和处方都用来纠正、治疗、预防庸医误汗、误下、误火等误治所导致的各种坏病的。所以,《伤寒论》不只是治疗伤寒的经验总结,也是对遍地庸医误治导致各种坏病的历史记录,更是一部纠正和预防那些因误治导致坏病的经验教训的总结。结合张仲景200多族人十年死了三分之二的事实,说明张仲景时代的大多数中医连治疗外感病的疗效都是不靠谱的。


      一个并不复杂的普通外感病,对于今天的现代中医而言,基本不是什么难治之病,也很少有人因此死亡。既使是患了感染和传染病,对于现代医学而言,也极少会发生死亡。然而,对于张仲景时代的郎中而言,治疗起来竟然是如此艰难,不是误汗,就是误下、误火,乱治一气,没有章法可循,以至于导致各种坏病,从而发展成为重度感染性疾病,最终导致大量病人死亡,有些死证连张仲景本人也找不到救命的办法。这一切都说明了什么?说明古代治病技术低下,说明古代医家大都不会治疗外感伤寒,没有量化指标,还处于摸索当中,所以才会导致如此之多的误汗、误下、误火等失误,才会出现庸医遍地。与此同时,《伤寒杂病论》的问世,首次实现了外感病治疗有了章法可依。


      另外,张仲景序言中说“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这是医圣张仲景对于《伤寒杂病论》治疗价值的评价,仅仅是“思过半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有效率能达到一大半,并不是治一个好一个。作者认为,张仲景的自我评价是诚实的,也是客观的。这是因为,笔者已经发现,异病同治具有不确定性,未必都会见效,这与张仲景对《伤寒杂病论》的评价是一致的。


      然而,当今偏偏有些人捧杀《伤寒杂病论》,将其说成是百发百中的秘笈,这显然主观臆断,毫无根据。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整部《伤寒杂病论》中,没有留下一个治疗复杂疑难病的病案;而在有关张仲景的故事中,我们也没有看到一个张仲景治疗复杂疑难病的故事。那么,对于张仲景从未见过的当今疑难病证而言,有什么理由认定,医圣张仲景就一定能治愈今天所有的各种疑难杂证呢?毫无根据可言。由此可见,虽然东汉末期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总结了治病经验和纠正误治的经验教训,形成了提高治病疗效的经验医学理论,但此时还没有发挥作用,东汉时期治疗危重病和救命的能力依然是十分低下的。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6-14 16:58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6-18 17:44 编辑

      四、金元时期的平庸之医同样占多数
      金元名医时期朱丹溪(1281-1358),今浙江义乌县人。据资料,朱丹溪十五岁时,他的父亲、大伯、叔叔相继病故,死了这么多人,这说明当时的中医水平没有能力治愈他们所患的重病。朱丹溪在30岁的时候,老母患严重的“痹病”。他心情焦急,请了许多医生治疗都治不好。原来这些医生大都医术粗劣,开的药大同小异,吃下去一点效果也没有。


      这时,朱丹溪深深体会到:“医者,儒家格物致知一事,养亲不可缺”(《丹溪心法》序)。1314年恢复科举制度,朱丹溪参加过两次科举考试,但都没有考中。这时,他的老师许谦,卧病日久,百医无效,也鼓励他学医。于是,朱丹溪决意断绝仕途,下决心学医,以期解决亲人的病死问题。


      泰定二年(1325年),朱丹溪45岁,渡钱塘江,千里迢迢来到江苏苏州。后到安徽宣城,江苏镇江,辗转南京,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位适合当老师的人。有人告知,杭州罗知悌医术高明,他费尽周折,才投到罗知悌学习医术。从这个故事中可知,在当时名中医十分罕见,想找到一位能当老师的中医治病高手都很困难,居然跨越了三省,才找到一个有能力当老师的人。这说明,金元宋时期的平庸之医也同样是占大多数,相反,名中医十分罕见。从金元时期的医术和死人情况来看,其治疗危重病和救命的能力依然是低下的。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6-14 16:59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6-18 17:46 编辑

      五、清代中医不能救命促使俞樾愤然提出“废医存药”
      据资料,俞樾(1821~1907)是我国清代国学大师,他在治经之余,对中医药学也有研究,且能独立开方治病。他的多位家人患病后,因当时的中医都不能治愈而接连死去,这使得俞樾倍受打击,从而对中医治病和救命的能力彻底产生了绝望,促使他下定决心写下了《废医论》和《医药说》两篇论著,提出“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被认为是近代中国主张废除中医的第一人。

      俞樾19岁与姚夫人成亲,二人一生恩爱,伉俪情深,育有二男二女。然而,这个本该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一连串的病患而蒙上悲凉的阴影。大约从1860年(俞樾40岁时)开始,疾病和灾难就接踵而至。先是大女婚后不久,丈夫便突然病故。1866年(俞樾46岁时)次子祖仁又染重病,几近成废。1872年(俞樾53岁),时任福宁太守的俞樾长兄俞林又愕然病逝。1879年(俞樾60岁)四月,夫人姚氏病故,对他打击极大。接着,长子绍莱在任直隶省北运河同应,也英年早逝。两子一死一废,未能继承父业不说,给俞樾带来的创痛不可谓不深。1882年,俞樾最疼爱的次女绣孙又突然病逝。俞樾悲伤交加,几近崩溃。俞樾一连写下15首催人泪下的悼亡诗。他在《哭孙妇彭氏》一诗中写到:“老夫何罪又何辜,总坐虚名误此躯,泡梦电云十年内,鳏寡孤独一家俱,自知佳世应非久,竟不忘情亦大愚,转为痴儿长太息,从今谁与奉盘盂。”流露出人生的哀叹和无奈。


      妻离子散,哀歌阵阵,他眼睁睁看着家人一个个患重病接连死去。俞樾深感到中医治病效果实在是不靠谱,患病后中医不能治愈,病重时中医又不能救命,如此不靠谱要它何用?在经受接二连三的重创之后,他在撰写《俞楼杂纂》时,终于下决心专列“废医论”一章,“愤然”提出废除中医中药。


      俞樾是我国第一位提出废医存药者,纯系作者有感而发,更是他对于中医药彻底绝望的自然流露。正是在悲痛绝望的心境下,促使他产生了废除中医的决心,写下了“废医论”。他的废医论虽然有所偏激,但表达的却是他对中医药治病救命的彻底失望。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应当看到什么呢?应当看到清代尽管是中医大家辈出的时代,但是与今天相比,中医治疗危重病和救命的能力仍然是十分低下的,否则的话,俞樾的家人不会有那么多人接连死去。说到底,还是当时的中医大都不具有治疗重病的能力。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6-14 17:00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6-18 17:48 编辑

      六、清代中医不能救治危重病恽铁樵痛失三子发愤学医
      恽铁樵(1878年~1935年),中国医学家。1916年,年已14的长子阿通殁于伤寒,次年第二、三子又病伤寒而夭折。粗通医道的恽铁樵往往心知其所患某病,当用某药,但是苦于没有临床经验不敢轻举妄动,向医生建议商讨,从无采纳的余地,只是爱莫能助,坐视待毙。痛定思痛,深深地感到求人不如求己,遂弃文业医,深入研究《伤寒论》,同时问业于伤寒名家汪莲石先生。

    恽铁樵两年连失三子,而且长子已14岁,尚能死于伤寒。这说明什么?说明当时给他儿子治病的中医全部都是不会治疗危重病的庸医。很显然,更说明当时找不到具有治愈重病和救命能力的中医人。否则,恽铁憔也不会自己下决心学医。这是清末民初中医治疗危重病和救命能力低下的真实写照。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6-14 17:00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6-16 19:04 编辑

      假如清代中医真有治愈重病和救命的能力,当年药物极度贫乏的西医也不会那么容易挤进我国医疗市场,更不会争走本属于中医人治疗的患者。尽管清代中医大家辈出,并且在温病治疗上有重大突破,但仍然不足以对抗西医的竞争,其中,各种重大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如结核病),始终是导致国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直到青霉素、链霉素的问世,才使得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毫无疑问,现代医学的抗生素问世、手术和急诊急救,无疑是延长国人寿命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指出的是,以上历代事实足以说明,自古以来中医治病的能力就是有限度的,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这使得当今那些人为制造的“古代神医”的谎言不攻自破,更使得那些以反对“中医西化”为借口,实为阻碍中医正常科学发展、妄图将中医发展引入岐途的谎言暴露无异。建议还是回到现实中来,老老实实地研究中医的实际内涵吧!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中医理论自身的不足,从而突破中医总体疗效不高的瓶颈,为医学的发展带来前途和希望。


      自四大经典之后,历代医家有了很大发展。自民国时期到当今,我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名医大家,如张锡纯、施今默、祝谌予、蒲辅周、胡希恕、刘渡舟、朱良春等多达百位,他们的治病能力远远超过了古代医家。可以说,没有一位记载中的古代中医能与清末民初中医大家张锡纯、当代中医大家蒲辅周先生的治病疗效相提并论,由此看出,当代中医的总体治病水平远比古代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医学总是要进步的,这就要求现代中医不能把目光满足于治疗一些常见慢性病上,而是要把目光放在攻克造成高死亡率的疑难病症的更高要求上,只有这样,才能有希望带来疑难病治疗史上的真正创新。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6-14 17:58
佳作,可称做为一篇雄文,给王先生点个赞!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6-14 18:20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6-14 17:58
佳作,可称做为一篇雄文,给王先生点个赞!

       多谢陈总版赞誉!
作者: 谈玄说虚    时间: 2018-6-14 22:12
扁鹊的故事,你认为扁鹊治不了病是医术不高,那你如何看待他之前的诊断呢?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6-14 23:48
谈玄说虚 发表于 2018-6-14 22:12
扁鹊的故事,你认为扁鹊治不了病是医术不高,那你如何看待他之前的诊断呢?

现有的资料,不能判断扁鹊做出了什么诊断。对医学有价值的,是扁鹊早期治疗的观点。他认为,疾病是由浅到深逐步发展的,及早治疗,容易起效,治疗的越迟,治法越复杂,病情深入了,就没办法治疗了。在这里,疾病发展的阶段、治法的应用等内容,都是打比方来讲述总的规律,不是具体疾病和治疗的内容。



扁鹊的故事,不是医学书籍记载的,也不是从医学专业角度介绍医学内容,所以,不能用来评价当时的医疗水平。可以给医学史提供一点参考资料。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6-14 23:53
中医一代不如一代,还是一代更比一代强,这个判断很难做,这里面必然要和西医的影响联系起来。

比如,六七十年代,提倡中西医结合的时候,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许多西医外科大夫都喜欢用中药治疗急腹症。
到八十年代就不太看重了,到九十年代,这方面的研究和报道越来越少,这些年基本见不到了。

这是什么原因?大家聊聊。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6-15 03:20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6-14 19:29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8-6-14 15:53
中医一代不如一代,还是一代更比一代强,这个判断很难做,这里面必然要和西医的影响联系起来。

比如,六 ...

对于急性腹膜炎治疗而言,抗生素与手术的应用,整体上言疗效好,基本上解决了急性腹膜炎治疗的问题。

在缺医少药(西医西药-抗生素)的年代或地区,就急性腹膜炎而言,中医药的治疗干预,是一种现实可行的选项。

另外,就急性腹膜炎保守(药物)治疗而言,抗生素与中医药结合使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在抗炎(炎症的反应与过程)环节上,促进炎症吸收与消散方面,中医药有着较强的作用与优势。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8-6-15 05:44
近代中医张锡纯,医术远超古代中医。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8-6-15 05:54
中古的史学家,往往有崇古思想,什么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养,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扁鹊的描述上,也存在很大水分,扁鹊传载扁鹊饮长桑君药,三十日见垣一方人,这纯属溢美之词,是为了抬高扁鹊的身份。
研究中医历史,应该拨开历史的迷雾,还其本来面目。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8-6-15 05:55
赞成王锡民的求实精神。
作者: 探本寻源    时间: 2018-6-15 08: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谈玄说虚    时间: 2018-6-15 11:53
llyyjj 发表于 2018-6-14 23:48
现有的资料,不能判断扁鹊做出了什么诊断。对医学有价值的,是扁鹊早期治疗的观点。他认为,疾病是由浅到 ...

能不能判断重病是什么情况,现在就保证能治?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8-6-15 15:27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6-14 16:57
二、西汉时期大多数中医治病疗效低下
      从《汉书•艺文志》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西汉时期 ...

四楼这个正态分布图是一个属于“普遍真理”级别的人类社会智慧结晶,值得再深入探讨。

首先,在任何时代,甚至任何专业,只要有足够大的数据群体,都会呈现这种“两头小、中间大”的正[常]态分布(也叫bell curve钟形曲线)。落实到医术,就是名医(和另外一个极端的“夺命医”)永远是小数,绝大多数是落在中间地带,尤其是中线两旁加起来~70%的部分。(我想一般所说“庸医”应该是落在左方最不济的~15%一侧但还未到最后那2%的“夺命医”(见下图)。
[attach]13041[/attach]
这正态分布是个普遍真理,即是说,在任何时代基本上都是这种分布格局,虽然“钟”的高度和宽度可能会不一样。而如果我们把不同时代(如汉、宋、清)的中医正态分布叠加在同一个坐标轴上,应该会得出如下面这个姑且称为“历代医疗水平正态图”的样子。
[attach]13042[/attach]
这个图想要表达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名医所留传下来的经验被继承推广,成为新时代大部分从业者的常识,即整个行业水平的提高,反映在正态图上就是新时代的中线往旧时代“尖端成就”的方向移动。其实不仅仅是医学,其他专业甚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基本上是这样,所以说这是个普遍真理。因此,这图也可说在某种意义上表达与王教授批驳“中医一代不如一代”同一个意思。


理念上虽然是这样,这里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获得统计学上这个中间数,尤其是能代表某一个时代的“平均/中线医术”。在缺乏统计数据的情况下,用人均寿命作为一个间接的、可衡量的指标固然无可厚非,但应该指出,这里跳过太多的中间环节,使其有效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间环节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是影响寿命的非医疗因素(尤其是各类天灾人祸),这类因素只要做足研究功夫,仍有可能排除,使上面这个图的有效性仍然站得住脚。但另一类是西医或现代医术的介入,这因素在自汉至清这二千年间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但如果我们要把现代[中?]医师的正态分布曲线加上去,那除非能够拿出过硬的数据,否则我想大多数国人恐怕不会认为今天国人寿命的增加是因为中医平均医术水平提高的结果。相反,恐怕大多数人会认为根本原因是现代医学在中国迅速超越传统中医占据主导地位的结果。

我是“一切质量的提升都从统计数据开始”的坚定信奉者。没有统计数据,一切论断即使不是空谈,最多也只能算是假设。这个正态分布给中医提出好些严肃的问题:譬如我们应如何收集中医师治病有效性的统计数据?昨天没有就从今天做起,如果不做,永远都不会知道是进步还是退步,原因在哪?

又譬如从历代的医疗水平正态图可以看到,医学的进步都是一步一步往前走的,只是在古代小农经济的环境下,这个过程有些像泡茶酿酒一样自然发生的,与现代社会以问题导向科研手段寻求解决方案的路子(又要拿青蒿素来说事了),其效果当然相差几个数量级。即使如此,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大师级的小数人带领推动。我们今天也有了许多“国医大师”了,但他们中有些人不要说能带领中医了,有些人看上去连合格的水平也有些勉强,这是怎么发生的?如果这些很切实的问题都不解决,那么这条现代中医医疗水平正态曲线恐怕就很难再画下去了。……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6-15 16:46
萧铁 发表于 2018-6-15 07:27
四楼这个正态分布图是一个属于“普遍真理”级别的人类社会智慧结晶,值得再深入探讨。

首先,在任何时 ...

四楼这个正态分布图是一个属于“普遍真理”级别的人类社会智慧结晶,值得再深入探讨。
---------------------------
很有道理,这应该是有史以来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现在的大师级人物是有的,但也不必太苛求他们!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6-15 17:29
非常好。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6-15 18:52
赞成王先生的观点!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6-15 20:03
谈玄说虚 发表于 2018-6-15 11:53
能不能判断重病是什么情况,现在就保证能治?

这个资料,不是医学资料,什么也不能判断。
不过能反映一点和当时医学有关的情况。比如,医生已经认识到,疾病要早治。还认识到,疾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没有办法治疗了。
具体到齐桓公的病情,这个资料连齐桓公是什么病的没有说,是无法讨论其中的医学内容的。

再说,这是古人编出来的寓言故事,既不是史料,也不是医学资料,不能用来讨论医学问题。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6-15 20:23
王教授,您要讲这个问题,不如直接介绍一些您从医以来,中医临床水平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其实这三四十年就能比较出来。从古代说起,话题太长。

还有,中医临床工作的情况,跟西医的发展变化关系很大。


说个具体疾病内容,在我小时候,六七十年代,我身边亲戚或熟人,有过几例肺结核死亡的病历。当时就是听大人说,肺结核虽然不是绝症,但也不好治,那时候链霉素、雷米封已经普遍应用多年了。
到八十年代初,我开始学医时,肺结核病人就接触的很多了,九十年代以后,慢慢少了,门诊上治疗肺结核,中医大夫和西医大夫都接诊,纯用西药、纯用中药、中西药合用的都有,纯用中药治疗的也有许多根治的例子。在我记忆中,我接触过的病人,死于肺结核的一共才两例。


传统中医里,肺结核一般是绝症。到了七八十年代(或许五六十年代?),不算绝症了,这里面不能说全是西药抗结核药的功劳,因为有许多病例是用纯中药治愈的。


大约2000年以后,规定肺结核要在传染病医院治疗,普通医生也见不到了,不知道现状如何。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6-15 20:27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6-15 03:20
对于急性腹膜炎治疗而言,抗生素与手术的应用,整体上言疗效好,基本上解决了急性腹膜炎治疗的问题。

...

就是这个原因。
当初西医手术条件差,技术也低,手术出现问题也多,感染、伤口不愈合、肠粘连等等,还有费用也偏高。
能够避免一次手术,在当时意义很大。后来西医这方面发展了,手术的安全性、便捷性都提高了,医患就偏向于采取手术治疗,中医保守治疗的方药慢慢就不用了。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6-16 19:08
      谢谢陈总版、溪流总版、千总版、杏林童子、金栋五位先生的的评分和赞扬。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6-16 19:30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6-16 19:38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8-6-14 23:53
中医一代不如一代,还是一代更比一代强,这个判断很难做,这里面必然要和西医的影响联系起来。

比如,六 ...

         李老师说的是科研数据的比较,是肯定做不到的。没有科研数据前提下的史料比较,仍具有参考价值。      比较古代与现代中医的水平,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但从上述文献中的事实进行比较,已基本清楚。两汉时治个外感会治出那么多坏病,请中等水平的中医治疗等于不治,由说明此时的医术低下。对比今天而言,中等医相当于一般中医,一般中医治疗疑难病虽然没有把握,但是,治疗个外感都能胜任,而且每人都会治几种以上的慢性病。这就说明,今天比两汉时期的瞎治误治强得多。
       另外,从中医文献上看,张锡纯、蒲辅周、胡希恕著作中的治疗水平,均高过两汉中医水平。《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子虽然很多,但大都是纠治一些单因单果的简单疾病,没有治疗多种复杂疾病构成的复合病证的治疗模版。而张锡纯书中的治病技术和处方,比《伤寒论》的小方复杂得多。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6-16 19:48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6-16 20:05 编辑
萧铁 发表于 2018-6-15 15:27
四楼这个正态分布图是一个属于“普遍真理”级别的人类社会智慧结晶,值得再深入探讨。

首先,在任何时 ...

谢谢萧先生回复!
我想补充一句:西汉时期的中等医,是被《汉书。艺文志》否定的无用医生,还不能算合格。由于时代的进步,今天的中等医,应该逄合格医。这是因为,西汉时期的中等医治个感冒都会治出那么多误汗、误下、误火等坏病,而中医的中等医治外感是不成问题的,而且还会治几种以上的慢性病,总之,不会被认识是无用的医生。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6-16 20:04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6-16 20:05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8-6-15 20:23
王教授,您要讲这个问题,不如直接介绍一些您从医以来,中医临床水平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其实这三四十年就能 ...

       李老师,我发这篇文章的目的,在开篇就讲了。是揭露当今那些神化古代中医、否认历代中医发展,贬低现代中医的逆流思潮而写。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古代中医的治病水平,那是一个摸索治疗无有疗效保障的年代,治不了危重病的年代,而不是神医包治百病。经过两千年的发展,如今的中医治疗已有章可循,既使治不了危重病,但也极少会出现连外感也要误治成坏病的后果了。特别是,如今治疗疑难病的水平正在提高,例如,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就不错,古代除了治疗胸痹的瓜蒌薤白汤,就没有这方面的方子了,到了清代,才出现治疗心气虚的方子。如今治疗冠心病的方子何止这两个?有很多,而且辨证后可以开出更复杂的有效处方来。所以, 我认为,一味复古,不学新知,中医治病水平就会停滞不前。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6-16 20:09
         古书堆里找不到治疗现代疑难病的经验可供借鉴,所以,把思维局限于四大经典,就是对于后世中医发展的否定,也是对现代中医研究成果的否定。这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可取的。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6-16 20:33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6-16 20:04
李老师,我发这篇文章的目的,在开篇就讲了。是揭露当今那些神化古代中医、否认历代中医发展,贬 ...

就从冠心病来说,从瓜蒌薤白白酒汤到清末的血府逐瘀汤,到现代的活血化瘀中成药、急救药,中医就是这么逐步发展提高的。
提高速度最快的时间段,在中西医结合活动开展以后。

西医的提高,淘汰了中医的许多内容,同时也发展了中医的许多优势,促进了中医的进步。

我前面说过治肺结核的例子,在古代,几乎没有中医独立治愈肺结核的内容,胳臌风痨,阎王不饶。我小时候没学医就听说了这句话。
现代纯用中医治疗肺结核一点也不稀罕,这个进步,是得到西医知识的帮助才有的。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6-16 22:28
llyyjj 发表于 2018-6-16 20:33
就从冠心病来说,从瓜蒌薤白白酒汤到清末的血府逐瘀汤,到现代的活血化瘀中成药、急救药,中医就是这么逐 ...

说的非常好。
中医性味归经理论毕竟太过粗糙,过去对于肺结核的中药治疗,没有形成成功的经验。如果有了西医药理的帮助,在组方上可以考虑进去,再治疗肺结核时,就有了准确性。所以,治好是可能的。不过,我还没见过这样的病例。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6-17 08:16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6-17 08:20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6-14 17:00
假如清代中医真有治愈重病和救命的能力,当年药物极度贫乏的西医也不会那么容易挤进我国医疗市场,更 ...

反对中医西化是反对西化的思维方式机械还原论(即天人相分),不是反对中医借助西医药理治病。您同意太白侠说的让中医吃掉西医吗?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6-17 08:24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6-16 22:28
说的非常好。
中医性味归经理论毕竟太过粗糙,过去对于肺结核的中药治疗,没有形成成功的经验。如果有了 ...

性味归经理论是用来指导用药性的。用药性才能治本,药理只能治标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6-17 09:57
llyyjj 发表于 2018-6-16 12:33
就从冠心病来说,从瓜蒌薤白白酒汤到清末的血府逐瘀汤,到现代的活血化瘀中成药、急救药,中医就是这么逐 ...

中医和西医,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和互助发展。中西医只能互相融合,不可能互相取代!任何企图消灭中医,或者企图消灭西医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6-17 13:10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6-17 09:57
中医和西医,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和互助发展。中西医只能互相融合,不可能互相取 ...

千总版说的很对。中西医两种方法治病,是从两个角度。可以互相弥补,理论可以相通,相互促进,但不能相互取代。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6-17 13:58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6-17 05:10
千总版说的很对。中西医两种方法治病,是从两个角度。可以互相弥补,理论可以相通,相互促进,但不能相互 ...

谢谢王锡民版主首肯。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6-17 16:19
古代中医的治病疗效远低于现代中医
              ——揭开“中医一代不如一代”的谎言
---------------------------------王教授不愧是西医教授,中文表达能力竟前后矛盾,不知所云。如果你说的是【古代中医的治病疗效远低于现代中医 】,古代中医的代表是什么?疗效是什么?现代中医的代表是什么?疗效是什么?哪关【一代不如一代】的事呀?两个主题,混到了一起,你能自圆其说吗?
  古代中医以《伤寒论》为代表,仅伤寒一病397法,千年传承证其疗效,就是你这个西医教授也顶礼膜拜。现代中医院是现代中医的代表,你去调查一下疗效行吗?你说【作为一个诚实的医生,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客观求实,】希望先生说实话,别说谎言。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6-17 16:54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6-17 16:19
古代中医的治病疗效远低于现代中医
              ——揭开“中医一代不如一代”的谎言
--------------- ...

一吐啊,你的理解能力真差,原来没看懂。 文中已将古代中医不会治危重病和传染病,不能救命,一家死多人说的一清二楚,两汉死人最多,又指出当代名中医蒲辅周能治传染病疗效高于古人。说明中医一代不如一代是谎言。
--------------------什么是医?什么是中医?实践出真知,中医也是从【不会治危重病和传染病】,学会治危重病和传染病,方出现《伤寒杂病论》,医是理不是术,【蒲辅周能治传染病疗效高于古人】是学医理与实践结合的好。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6-17 17:01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6-17 16:19
古代中医的治病疗效远低于现代中医
              ——揭开“中医一代不如一代”的谎言
--------------- ...

张锡纯、蒲辅周两大名医的疗效绝对高过张仲景。
------------------------先生越说越糊涂,仲景是圣,是师,是道,张,蒲是贤,是徒,是术,怎有可比性?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6-17 19:18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6-17 17:01
张锡纯、蒲辅周两大名医的疗效绝对高过张仲景。
------------------------先生越说越糊涂,仲景是圣,是 ...

王教授尽瞎比。正确的比法是:张锡纯和蒲辅周若与张仲景生在同一时代,他俩的成就会高于张仲景吗?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6-17 21:04
高智海 发表于 2018-6-17 19:18
王教授尽瞎比。正确的比法是:张锡纯和蒲辅周若与张仲景生在同一时代,他俩的成就会高于张仲景吗?

先生的想象力太丰富了。
1,张锡纯和蒲辅周,与张仲景不是生在同一时代是事实,无法改变。
2,,仲景是师,是发明,后者是学,是用,咋比?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6-17 21:09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6-17 21:04
先生的想象力太丰富了。
1,张锡纯和蒲辅周,与张仲景不是生在同一时代是事实,无法改变。
2,,仲景是师 ...

仲景尚不敢以经自命,因为六经人体出于内经。如果以经自命,就必须把人体的结构和生命说个明白。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6-17 21:37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6-17 21:09
仲景尚不敢以经自命,因为六经人体出于内经。如果以经自命,就必须把人体的结构和生命说个明白。

医生临床治出疗效不足为奇,医生治病是本质,治不好病,要医生干啥。但是,没有不治病的医生,也没有医生都能治好的病,医不是瞎子摸象,医是理,医生要明其理,明病的规律,比如五苓散,治口渴,小便不利的太阳腑证,又治泻水,呕吐,霍乱,咳,头痛腹胀,医理是什么?所以,明理一方治多病,才是真本事。
作者: 谈玄说虚    时间: 2018-6-17 22:44
llyyjj 发表于 2018-6-15 20:03
这个资料,不是医学资料,什么也不能判断。
不过能反映一点和当时医学有关的情况。比如,医生已经认识到 ...

就算是寓言故事,那也是寄寓着深刻的道理的,就如李老师说的“”比如,医生已经认识到,疾病要早治。还认识到,疾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没有办法治疗了。“”几千年前古人有这样的认识,他们的水平如何?
再说了,这样的寓意故事,想来古人不可能凭空编造,纯属虚构,应该是有事实依据的吧,中医,总不是忽然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李老师你说呢?
作者: 谈玄说虚    时间: 2018-6-17 22:52
王教授的点评看不到了,真是遗憾,看论坛几位大佬对王教授的评价,王教授应该是有不凡的见解,惊人的论断,可惜。是不是不屑与我等小人物纠缠啊。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6-17 22:59
谈玄说虚 发表于 2018-6-17 22:44
就算是寓言故事,那也是寄寓着深刻的道理的,就如李老师说的“”比如,医生已经认识到,疾病要早治。还认 ...

是啊。道理都对。这些深刻的道理,指导价值很大,不过不能用来评价具体的技术水平,因为没有这方面内容。
不只是中医学,中国、西方的文化与科学,大体都是春秋战国这个时期出现的,各种思想在这个时期出现,至今对现代人起指导作用。中国的诸子百家,西方的哲学家、思想家,对现代人同样影响巨大。
说这些,好像跑题了,是吧?呵呵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6-18 06:13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6-17 21:04
先生的想象力太丰富了。
1,张锡纯和蒲辅周,与张仲景不是生在同一时代是事实,无法改变。
2,,仲景是师 ...

我的意思是说,王教授弄的对比不公平。是因为张仲景若在现代,可直接学到前人总结出来的知识,也就用不着自己去探索总结了。若张锡纯和蒲辅周也像张仲景那样在汉代,就不可能有条件学到那么多知识。所以说,王教授弄的对比极不公平。所以,我说他瞎比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6-18 12:38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6-18 17:46 编辑
高智海 发表于 2018-6-18 06:13
我的意思是说,王教授弄的对比不公平。是因为张仲景若生在现代,可直接学到前人总结出来的知识,也就用不 ...

这正说明了现在进步了,而不会是今不如昔呀。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6-18 18:28
谈玄说虚 发表于 2018-6-17 22:52
王教授的点评看不到了,真是遗憾,看论坛几位大佬对王教授的评价,王教授应该是有不凡的见解,惊人的论断, ...

王教授的点评看不到了,真是遗憾,看论坛几位大佬对王教授的评价,王教授应该是有不凡的见解,惊人的论断,可惜。是不是不屑与我等小人物纠缠啊。
——————————————————————————————
       医学自古以来,都是一步一步逐渐发展来的。事实证明,自四大经典问世之后,历代医家都有不同发展和提高,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从扁鹊故事开始,历经各代,一直到民国初期,患者死亡率,包括儿童的夭折率和成人早逝率都很高。危重病才会死人,这说明古代中医治愈危重病和救命的能力低下。一家连死几口人的现象就是证明。对比可知,在今天的医院里,已很少看到儿童夭折、成人早逝的现象了。当然,偶尔也会死人。患者今天的要求很高,死一个人就会引起患者很大不满,从这里也可看出比古代中医具有极大的提高。这当然主要是西医的疫苗和搞生素的功劳。关于现代中医的疗效,有时间再说。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6-18 19:02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6-18 19:05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8-6-14 23:53
中医一代不如一代,还是一代更比一代强,这个判断很难做,这里面必然要和西医的影响联系起来。

比如,六 ...

比如,六七十年代,提倡中西医结合的时候,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许多西医外科大夫都喜欢用中药治疗急腹症。
————————————————————————————
       吴咸中院士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显著地降低了死亡率。西医静脉给药,给营养,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中药通便,二者共奏良效。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6-18 19:27
llyyjj 发表于 2018-6-15 20:23
王教授,您要讲这个问题,不如直接介绍一些您从医以来,中医临床水平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其实这三四十年就能 ...

您要讲这个问题,不如直接介绍一些您从医以来,中医临床水平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其实这三四十年就能比较出来。从古代说起,话题太长。
还有,中医临床工作的情况,跟西医的发展变化关系很大。
——————————————————————————————
       记得我在中医科实习时,以及毕业后的80、90年代,当时中医科病房的患者可以住满。实际上也是中西医结合,化验检查一样不少,主要病种是肾病综合征和尿毒症,以及黄胆性肝炎等病,效果很好。挺受患者欢迎。
       90年代后期,取消了公费医疗,医院实行了科室收入核算,这时中医科的住院患者急速减少,后来终于关闭了病房。中医科的本科生、研究生等中医师,只好改行到西医内科当了医生。中医科只剩下二三个门诊医生,接近黄摊。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6-18 19:33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6-18 19:53 编辑

      现代中医的治疗水平始终绕不开中西医结合,事实证明,中医在与西医的结合过程中,不是降低了疗效,而是使治病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下面转载一篇文章。

          中国中西医结合发展史

              2016-03-22 17:06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分享到:

      历史的脚步跨入20世纪的时候,几千年来传统中医学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被打破了。中西医学的碰撞、交流与互补形成了中国医学发展的时代特征。

      中西两种异质医学体系的交流并非一帆风顺。具有不同历史背景和知识结构的学者医学|教育网整理,先后提出了“中西医汇通”、“废止中医”、“中医科学化”等多种不同的主张,形成了长期而激烈的学术争鸣,争鸣的焦点在于面对西医学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应当对中国传统医学采取怎样的态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政府继承延安时期的卫生政策,注重扶持和保护中医。但由于受废止中医思想回潮的影响,卫生部门的某些领导人在中医科学化的旗帜下,制定了若干错误的卫生政策,对中医的正常传承和发展形成了极大的阻碍。毛泽东主席及时发现并批评了这种错误,第三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开始扭转“轻视和歧视”中医的倾向,后来逐步确立了中西医结合的正确方针,在对待中医药学的态度方面,实现了思想认识上及方针政策上的一次革命。

      中西医结合,就是在中西医团结合作的基础上,主要由中西医兼通的医学人才,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发掘、整理、研究祖国医药学遗产,丰富现代医学科学,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统一的新医学的过程。在几十年的实践过程中,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就和宝贵经验,事实证明中西医结合是发扬中医药学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医药学可以沿着传统的和现代的两条道路不断进步。

              “中西医结合”之前中西医交流的指导思想

      西洋医学传入中国,首先是作为取信于中国人的手段受到西方人的特别重视。近代西方各国都热衷于在中国开展医疗活动,竞相兴办医院,招收中国学徒,兴办医学校,招收中国学生医学|教育网整理,创办中文医学期刊,翻译出版西医书籍,致力于西洋医学在中国的传播。

      通过西方传教士和教会团体的努力,西医学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方法和医学体系,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随着中国引进西学规模的扩大,西医学作为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也逐渐受到中国官方的重视。特别是进入民国时期,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兴办西医药事业的力度,陆续在各地建立医学院校和医院,并向国外派遣了更多的留学生。传入的西洋医学凭借国内国外两种力量在中国得到较快的传播和发展,国内培养的医科毕业生和学成归国的医科留学生形成了一支新的卫生队伍,从此中国医学界出现了中医、西医两支亘不相同的医疗力量并存的局面。

      进入20世纪以后,中国新文化运动逐渐兴起,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中医学同其他中国传统文化一样,遭到了日趋激烈的批判。一些西医界人士以西医学为标准力斥中医学之“短”,甚至形成了以余云岫为代表的废止中医派,企图通过政府立法消灭中医于一旦。废止中医派的言行激起了中医界人士的愤怒和反击,恽铁樵、杨则民、陆渊雷等大批中医名家毅然参加论战,为维护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药界反废止、图生存的根本立场是一致的,但在与废止中医派的论战中所表述的学术观点及关于中医发展前途的认识却各不相同。“中西医汇通”和“中医科学化”是当时最具代表性而且影响深远的两种学术主张,这两种主张是现代中西医结合研究之前中西医交流的指导思想。

      “中西医汇通派”是在西医的传入和发展使中医学和中医界面临严峻挑战和严重危机的时候产生的一个学术流派,其基本观点是:中医、西医虽属两种互有优劣的不同学术体系,但二者研究的客观对象都是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所以两种医学是应该也是能够相通互补的。从认识论的原理来看,人们对于同一客体的认识,往往表现出层次的和角度的不同,而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认识,只要具有同一的研究客体,就能在交流过程中实现真实反映客体本质这一基础上的统一,所以汇通派的方向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他们融洽中西、创立统一的新医学的思想为现代中西医结合所传承、改革和发展。然而,汇通学派的队伍中,几乎都是谙练中医学术的名家,而缺乏精于西医的新型学者,更没有兼通中西医的饱学之士。他们的根本目的,与其说是创造一个新的先进医学体系,毋宁说是为中医学的存续寻求一种合乎时宜的手段和途径。

      现代中西医结合研究者虽然同中西医汇通派医家一样,认为中西医两种医学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因而可以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最后形成统一的新医学,但他们的立场、研究方法和所要创立的新医学的面貌却与汇通派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再是单纯站在中医的立场上,用思辨和类比的方法,将西医学知识融于传统中医学的体系,建立新的中医学即恽铁樵所说的“新中医”,而是站在两种医学之上,用现代科学即实证科学的方法,阐释传统中医学的规律,发掘中医学的理论精华和经验真知,使之与现代医学体系相互交叉和融合,建立统一在实证科学基础上的新医学。“中西医结合”对“中西医汇通”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而发展是主要的,是一种质的飞跃。

      继“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医学|教育网整理,中国科技界著名学者又发起了一次影响深远的“中国科学化”运动。“中医科学化”就是在中国科学化运动中提出的一种改良中医的主张。陆渊雷、施今墨、余无言、张赞臣、叶橘泉、时逸人等都是中医科学化的倡导者,其中以陆渊雷最具代表性。废止中医派的代表人物余云岫,不仅指责中医理论“不合科学”,而且把中医的临床疗效也说成是“偶合幸中”;而陆渊雷虽然充分肯定了中医药经验,却基本上否定了中医学理论,后来竟提出“从根本上推翻气化”的口号。不难看出,“中医科学化”与“废止中医派”的主张具有某些一致的倾向,两种主张所导致的结果也趋于相同。

      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团结”和“中医科学化”成为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酝酿形成的中医政策的两大主题。而那时的“中医科学化”又有了与近代“中医科学化”不同的含义:不再是指中医理论的科学化,而是指中医医生的科学化,即对经考核合格准予执业的中医师,通过现代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进修”,使其变成“科学医”。至于中医理论,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从1954年批判歧视中医的错误政策开始,至1960年逐步确立了中西医结合的卫生方针。不仅肯定了中医学的丰富经验,而且承认中医学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存在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具有朴素辩证法和朴素唯物论思想的合理内核,并认为这些理论内核可以弥补西医学认识论及方法论的不足,因而必须努力继承和发扬。“中西医结合”是对“中医科学化”的直接否定。然而,“中西医结合”为达到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建立中国新医药学的目的所运用的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知识和方法,与“中医科学化”所提倡的“科学方法”,虽然发展水平不同,但都属于实证科学范畴,这又表现出“中西医结合”向“中医科学化”的回归。科学史同其它门类的历史一样总是在辩证的否定中逐步前进,这是一条客观的规律。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历程

      中西医关系问题是一个近代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复杂的社会问题。在毛泽东关怀下确定的新中国卫生工作建设的三大方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以及毛泽东为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虽然明确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原则,但具体的中医政策的制定,还有赖于决策者更加细致的工作。建国初期卫生部领导人一方面借鉴延安卫生工作经验,一方面受废止中医思潮的影响,把中西医团结和中医科学化确定为中医政策的两大主题。1951年先后发布《中医师暂行条例》、《中医师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医诊所管理暂行条例》、《中医诊所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及《关于组织中医进修学校和中医进修班的规定》,不仅极大地限制了中医执业,而且开始了改造中医使之成为“科学医”的中医进修教育,使中医学面临着不能正常传承和发展的危险。

      1953年4月开始,毛泽东发现卫生部存在的严重问题后医学|教育网整理,多次对中医工作过问、批评和教育,对轻视、歧视、限制中医的错误做法及时进行了批判和纠正。1954年10月26日,中央文委党组在《关于改进中医工作问题给中央的报告》中建议,成立中医研究院,吸收中医参加大医院工作,扩大和改进中医的业务,改善中医的进修工作,加强对中药的产销管理,整理出版中医书籍,中华医学会吸收中医参加,使之成为全国医学界的群众性的学术团体。这些建议于1954年11月23日被中央批准执行,后来基本上得到了落实。1958年6月,中医研究院创办的全国第一个中医研究班结业。毛泽东于1958年10月11日对卫生部《关于西医学习中医离职班情况成绩和经验给中央的报告》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各省市举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的学习班,并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在毛泽东批示的鼓舞下,全国迅速掀起了西医学习中医、广泛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群众运动。

      自然灾害加之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刚刚开始复苏的中国经济遭到严重损失,1962年开始不得不进入调整阶段,中西医结合工作也随之进入低潮。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一些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家受到迫害,除“赤脚医生”用中西医两法治病得到鼓励外,初步取得成果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基本停顿下来。

      作为国家高层领导人,周恩来对中西医结合工作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1970年夏,他特意指示卫生部着手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筹备工作,一些中西医结合研究项目开始重新启动。1970年底,他亲自主持召开了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对22项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进行了表彰,并在会议期间接见了全体与会代表,与取得重要成就的专家一一亲切交谈,肯定了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成绩,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1977年7月22日~8月15日,卫生部召开了全国中西医结合规划工作座谈会,讨论制定了《1976—1985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十年发展规划》。该《规划》将此前党和政府提倡的作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的“现代科学方法”改为“近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将作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目标的“丰富现代医学科学”改为“逐步提出中西医结合的基本理论”,在教学、医疗、科研方面将中西医结合“规划”为中国医学发展的主流。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医学发展的唯一道路”的提法,不可能得到中医界和西医界的认可。中西医结合研究既无法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取代自成体系的中医理论,也不应阻碍中国现代医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1979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广州召开有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自然辩证法各界人士600人参加的医学辩证法讲习会,展开了关于中西医结合问题的讨论和争鸣。卫生部面对明显而严重的意见分歧,不得不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最后的结论是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必须坚持。

      1980年3月6~13日,卫生部组织召开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会议总结经验,重申党的中医政策,提出了发展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方针:“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这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医学|教育网整理,团结依靠这三支力量,推进医学科学现代化,发展具有我国特点的新医药学,为保护人民健康,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是一个适合中国现实国情和科学发展规律的正确方针,制定这一方针并使医学界的思想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统一起来,是这次会议的重大成功。这一功绩将永远载入中国医学发展的史册!

      “广州会议”上关于中西医能不能结合的学术争议,引起了中西医结合界学术带头人们的反响,他们一致认为应该成立自己的组织,坚持中西医结合,用事实来回答认为不可能结合的人们,于是发起了成立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的倡议。1980年3月召开的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上,将创办《中西医结合杂志》和创立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列为“今后的任务”。1981年7月20日《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行创刊号。11月8~12日,隶属于中国科协为一级学会的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讨论通过了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

      站到21世纪初期的阶梯上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道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了明显的转折,医学界内部的矛盾与多种社会因素共同构成了这一转折的动因。

      毛主席的多次指示和号召是确定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指导思想。但医学并不是毛泽东最为关心的科学。“主席”作为党和国家的领袖,必须首先为中华民族运筹关乎国计民生的大计;作为思想意识的导师只是授予人们一般的思想原则,不可能提供直接可以用于科学研究的法宝。然而对于敬爱领袖的信仰却有时使得人们放弃了思考和意志,例如后来成长为中西医结合专家的学术带头人,当初加入学习中医的队伍时,有些并不是出于自觉,而是为了“服从组织”去做内心不情愿的事情。而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西医结合研究者们不顾有些人的反对和误解,决心坚持走中西医结合之路,已不再是响应领袖的伟大号召,而是在亲身体会到这项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看到从事这项研究的光明前途的基础上,做出的一种自认为正确的重大抉择。相对摆脱了号召的鼓动,把被动的执行政策变成了自觉的科学研究,是80年代初期以后中西医结合研究者表现出的一大特征,首先根据这一特征,将前此约30年的时间,划成了中西医结合史的第一阶段。

      中西医结合第二阶段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医疗、科研队伍的相对独立。中西医结合界的学术组织“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每年组织召开多次全国性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对加强中西医结合队伍的团结和促进学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1991年10月该会改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全国各省市相继建立了中西医结合分会,并先后成立了30多个专业委员会,深入开展了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理论研究工作。至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已达6万余人。《中西医结合杂志》作为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的学术载体,不仅及时反映了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成果和结论,而且在宣传中西医结合方针、增强中西医结合研究者的信念、树立中西医结合队伍的形象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刊1992年更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年英文版创刊(现称“ChineseJournalofIntegrativeMedicine”[中国结合医学杂志],内容与中文版不同,有欧美等多国著名医学家担任编委),其科学性和应用性得到了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中西医结合队伍的相对独立是针对中医队伍而言的,而相对独立的意识最先产生在中医界医学|教育网整理。1982年4月16~22日,卫生部在湖南省衡阳市召开了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医医院整顿和建设的意见》、《全国中医医院工作条例》、《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办好中医学院》三个文件,主要提出了加强中医事业建设、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的问题,认为不把中医机构建立起来,中医的医疗、教学、科研就没有基地;有了中医机构而不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则仍不可能起到发展中医事业的作用,也就失去了作为中医机构的意义。“衡阳会议”精神的贯彻,引发了一阵“纯中医”的思潮,甚至有人提出“非中医人员一律要从中医机构中调走”的要求。1982年11月14日,《健康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全面理解保持中医特色问题”,对这种思潮进行了批驳。

      1982年11月26~29日卫生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科工作会议”,其中心议题是为“衡阳会议”后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研究对策。“石家庄会议”制定的《关于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意见》中,强调了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需要认真解决的几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中西医结合队伍,加强了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阵地,促进了中西医结合的相对独立发展。《关于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意见》还强调了“中西医结合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这是对既往中西医结合工作中存在的急躁情绪的极有意义的反思。

      “衡阳会议”和“石家庄会议”是中国现代医学史上两次具有重要影响的会议。两次会议精神的落实,使中国医学界真正出现了三支力量并存的新局面。中医机构的中医特色得到了加强,中医学院的西医课时大幅度削减;中西医结合界则加强了综合医院中医科的建设,并创建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重建自己的医疗和科研基地;创办中西医结合研究生高等教育,培养自己的接班人。被迫撤出中医阵地的中西医结合队伍不断壮大,日渐人才济济,并有几位学术带头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跻身于中国科学界的最高殿堂。

          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成果

      中西医结合研究是从临床研究开始的。中医治疗“乙脑”经验的总结和推广、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原则的确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和骨折、针刺麻醉的成功等,都是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中西医结合早期临床研究成果医学

      1954年石家庄市传染病院以白虎汤为主治疗“乙脑”取得较好疗效。卫生部先后两次派调查组调查核实后,开始将治疗方法和方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但推广过程中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取得预期的疗效。中医研究院脑炎工作组经过调查认为,某些中医师忽视了“随证施治”的原则,是不能取效的重要原因。于是他们因证调整方药,终使不少危重病人转危为安。当时对中医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疗效的充分肯定,极大地鼓舞了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的热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中医被请进医院工作后,在中西医团结合作的基础上实行了中西医综合疗法。1959年以后的二、三年间,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几乎被推广到临床各科各病种,普及于各地各层次的医疗机构。人们常以研究中医为目的,在明确西医诊断的基础上首选中医辨证治疗,观察和总结疗效,进而研究中药作用机理,逐步确立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诊治方法和研究方法。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采取必要的中西医综合疗法,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1958年,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用中药治疗急性阑尾炎获得成功,可谓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开端。同年始,以于载畿为首的山西医学院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小组,用中药治疗陈旧性和新鲜破裂的宫外孕都取得了奇特疗效。他们总结出的一套非手术方法治疗宫外孕的规律和护理常规,改变了过去认为宫外孕必须手术治疗的定论。

      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天津市第一、二中心医院外科,从1960年即开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工作。他们首先广泛收集中医文献,认真学习各地经验,制定了统一的诊治方案及观察方法,然后在几个月间治疗各种急腹症数百例。1961至1965年,以吴咸中为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小组,除对急性阑尾炎、溃疡病穿孔、急性肠梗阻进行了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更丰富、更深刻的经验和认识外,又开展了中医中药治疗胆道蛔虫、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的研究工作,对急腹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规律以及针灸、中药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总结出了可贵的理性认识。在不断深入开展临床研究的同时,他们还利用实验手段对中医通里攻下等治疗方法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以著名骨科学家方先之及其学生尚天裕为首的天津医院骨科,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他们在骨折复位传统八法的基础上,配合应用现代科学成果,经过实践总结出可以灵活用于各种骨折的十大手法,初步形成了一套以内因为主导、小夹板固定为特点、手法整复和患者自觉功能锻炼为主要内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新疗法,并提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配合”等新的骨折治疗原则,打破了西医治疗骨折的传统观念,使骨折治疗在学术理论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针刺麻醉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一颗硕果。1972年《人民日报》关于针刺麻醉的首次公开报道,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过问和敦促下,首先从神经和神经化学角度展开了针刺镇痛作用机理的研究,韩济生等通过动物实验证明针刺可引起脑内释放出某些具有镇痛作用的化学物质。中枢镇痛物质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中国的有关学科推向了世界科学的前沿。

      不少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自20世纪70、80年代开始向基础研究延伸医学。如50年代即率先尝试应用以压电晶体为换能原件的脉象仪对中医脉象作客观检测研究的陈可冀,70年代与中国中医研究院郭士魁、中国医学科学院吴英恺、黄宛、陈在嘉等一起组织北京地区防治冠心病协作组,对冠心II号方进行临床验证,成为活血化瘀研究的先导。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研究影响广及多种疾病的临床研究和多种学科的基础研究,成为推动、繁荣中西医结合的重要研究领域,尤其活血化瘀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的优势曾为世界所公认20世纪90年代以来介入疗法的推广应用使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stent)植入术后从当时分别在半年内可有30%~40%及20%左右的复发再狭窄率成为西医界面对的不易攻克的难题。陈可冀等从“血瘀证”入手,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了由古方血府逐瘀汤改进的血府逐瘀浓缩丸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防止PTCA术后再狭窄的作用。血府逐瘀浓缩丸及川芎、赤芍有效部位的应用,将冠脉介入术(PCI)后再狭窄的发生率降低了50%.中西医结合专家正在深化此课题研究,可望再创新的辉煌。

      中医基础理论的实验研究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阴阳学说和“肾”的研究。邝安?为中国第一位开展实验中医学研究的医学家。沈自尹在“肾实质”研究过程中,用现代科学方法阐释了“异病同治”的客观机理,发现了尿-17羟值与肾阳虚证的内在联系,证实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相对性,证明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必要性,为补肾中药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客观、稳定、可靠的应用指征,弥补了中医仅靠四诊获取诊断资料途径的不足,提出了“微观辨证”这一崭新的概念为中医临床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和借鉴。20世纪80年代后,实验研究方法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阴阳、脏象、经络、气血、诊法、治则等基础理论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日益活跃,并有人为建立中西医结合生理学、中西医结合病理学的专门学科付出了诸多努力,在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这个繁难的领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中药的现代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方面。20世纪50年代初即成立了中药研究机构,逐步从中药资源普查、药用动植物的饲养和种植、中药质量的理化鉴定、饮片加工及中成药生产工艺研究,扩展到中药的综合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抗疟新药青蒿素的发现和提取,治疗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的有效药物三氧化二砷的研究和开发等,都是现代科学知识方法与古代用药经验相结合而取得的科研成果,其丰富现代医学的重要意义已为世界所公认。由国家组织和支持的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的中药现代化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对国内外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中西医结合的光明前途

      通过中西医结合研究者几十年的努力,中西医学各自的优势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结合,许多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之单纯西医或单纯中医更好的疗效,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体系逐步建立,必将开创治疗学和保健医学的美好未来。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中西医结合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不仅更加广泛地取信于民,而且得到国家政府更充分的肯定和政策法规更有力的支持。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颁布,自2003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第三条规定:“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从法规层面上确认了中西医结合的合法性和合理性。2003年11月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了[2003]5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医学|教育网整理,认真贯彻执行。温家宝总理2005年3月21日为《中医杂志》创刊50周年题词:“实行中西医结合,发展传统医药学”,更加激发大家的进取精神。2007年1月11日印发的科学技术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6个部委联合制定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指出:“中医药具有易于普及和‘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一体化的医疗模式”,是“我国最具原始创新潜力的领域”,“但用传统概念表达的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难以被现代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所以中医药创新发展指导思想的核心是“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努力证实、阐明中医药的科学内涵,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和中药产业技术水平,通过知识创新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和医疗保健模式”。《纲要》提出的“促进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奠定基础”的战略目标,将对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国家法律层面的中医药立法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中西医结合作为继承发扬中医药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将在法律的维护下,在学科交叉和维护病人利益的客观规律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越走越宽广,前途必定越来越光明!

      本文是在“20世纪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史学考察”[王振瑞,李经纬,陈可冀《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11):1033-1037]的基础上略作补充修改而成。

     中国中西医结合发展史的相关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https://hao.360.cn/?a1004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6-18 19:36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6-18 19:38 编辑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6-18 12:38
这正说明了现在进步了,而不会是今不如昔呀。


现代人创造一个比伤寒论影响力更大的中医学术,才能证明中医一代不如一代是错的

那么,现代人中,谁创造了比伤寒论影响力更大的中医学术?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6-18 20:05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6-18 20:09 编辑
高智海 发表于 2018-6-18 19:36
现代人创造一个比伤寒论影响力更大的中医学术,才能证明中医一代不如一代是错的
那么,现代人中, ...

呵呵,你的这个疑问不如这么问,人类奔跑的速度,谁创造了比猎豹跑的更快的成绩?以这个为标准,那么,就能说,人类不如猎豹。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6-18 20:11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6-18 20:13 编辑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6-18 20:05
呵呵,你的这个疑问不如这么问,人类奔跑的速度,谁创造了比猎豹跑的更快的成绩?以这个为标准,那么,就 ...

不是讨论中医嘛,怎么跑到猎豹上了?把张仲景说成猎豹合适吗?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6-18 20:27
高智海 发表于 2018-6-18 20:11
不是讨论中医嘛,怎么跑到猎豹上了?把张仲景说成猎豹合适吗?

志海呀,您既然感觉到了这样的比喻不妥,你就该知道,以张仲景的某些局部的成绩和整体的医疗水平的比较,也是不合适的。我的这个举例,其实是想让你明白,不能以各别代替一般。不能以局部代替全部。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6-18 21:24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12-22 06:18 编辑

        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
——叶天士 《清史稿》

————————————————————————————————————————
             这是我从杏林童子先生的贴子中转来的叶天士这句话。      

       这句话反过来说明,一般智商的人学中医,是学不懂的,结果是“鲜有不杀人者”。这是对清代以前的古代中医治病情况的高度概括。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历代只有极个别人才能成为中医大家。这个事实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个道理:中医不是一般智商的人能学精的。

       那么,为什么中医不是一般智商的人能学精的呢?我认为,原因就是中医理论的原理糊涂不清而不易掌握。
       相比之下,为什么西医理论人人可学,其技术也能掌握?原因就是西医理论原理清晰,一学就懂。
       经过这种对比,就可知道:中医理论的原理糊涂不清,导致治疗缺乏针对性,就是因为中医只能从症状现象上进行大体揣测,并不能认识病理,这本身就有先天的不准确性。原因是患者的症状、体征并不是完全按着证型来得的,经常会症状不全,缺胳膊少腿,这时就很难确定符合哪一个证型,导致辨不准。这既是中医辨证本身存在的先天缺陷,也是导致辨证施治疗效降低的根本原因之一。


      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唯一的方法就是找出相对应的病理本质,才能进行准确判定。所以,我一直坚持,借用西医理论和技术可以明显提高中医治病的疗效,这也是经过我30多年的临床实践所证明的。
       我之所以在多年前提出建立“中西医统一学理论”,就是基于治病实践基础之上的,当然,也是我理论研究的成果。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6-19 03:45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6-19 13:46 编辑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6-18 20:27
志海呀,您既然感觉到了这样的比喻不妥,你就该知道,以张仲景的某些局部的成绩和整体的医疗水平的比较, ...

对您和王教授观点的质疑中,我根本没用比喻的方法说明问题,而是实打实的直接说明。不知比喻不妥责任应该由谁来负?何况,张仲景掌握的医疗知识赶不上张锡纯和蒲辅周是由时代的差异造成的。即便这样,张仲景对中医的贡献仍大于张锡纯和蒲辅周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6-19 05:45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6-18 13:24
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
...

那么,为什么中医不是一般智商的人能学精的呢?我认为,原因就是中医理论的原理糊涂不清而不易掌握。
       相比之下,为什么西医理论人人可学,其技术也能掌握?原因就是西医理论原理清晰,一学就懂。
----------------------------------------------------------------
学习驾驶飞机的人可谓万里挑一,学习驾驶飞船的人则更是凤毛麟角,而驾驶汽车和自行车的人满街都是。是不是也是因为驾驶飞机和飞船的原理“糊涂不清”,而驾驶汽车和自行车的原理很“清晰”呢?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6-19 10:12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6-18 21:24
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
...

  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
叶天士说的不对。从医须爱医,从中医须爱中医,方能学得进。其一也。其二,学中医须从中医之道,即六经之道,医道错,终生错。其三,读伤寒,学医案,方证对应,不用三年便能临床。其四,以临床求理论,实践中提高。

中医理论的原理糊涂不清,导致治疗缺乏针对性,就是因为中医只能从症状现象上进行大体揣测,并不能认识病理,这本身就有先天的不准确性。原因是患者的症状、体征并不是完全按着证型来得的,经常会症状不全,缺胳膊少腿,这时就很难确定符合哪一个证型,导致辨不准。这既是中医辨证本身存在的先天缺陷,也是导致辨证施治疗效降低的根本原因之一。
---------------------------------------------------
  【中医理论的原理糊涂不清】,这话不对,糊涂不清的是以易代医,用易学的数理推算医学,改变了中医的本质。以经典为代表的中医理论与临床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之体的病治方药理论。中医人体是六经之体,人体承载升降出入的生命运动。病分六经,病在生命气机逆行,病机是邪气盛正气衰。你说怎的【中医理论的原理糊涂不清】?不是不清,是先生用西理相论,是先生没学到真正的中医理论。

我一直坚持,借用西医理论和技术可以明显提高中医治病的疗效,这也是经过我30多年的临床实践所证明的。
--------------------------
  先生是西医教授,还是搞好西医把,何必不务正业胡搅中医呢?西医找出【病理本质】了吗?请问:人体的生命本质是什么?人体的原动力是什么?人体细胞生殖的本质是什么?西医有理论吗?大教授,你还是忙活西医的事吧。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6-19 10:21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6-18 20:27
志海呀,您既然感觉到了这样的比喻不妥,你就该知道,以张仲景的某些局部的成绩和整体的医疗水平的比较, ...

又一个搅屎棍,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某些局部的成绩吗?就你这一套还要出中医书?积点德吧,别以己之误,误人子弟。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8-6-19 10:31
叶天士之言,作为中医从业者之自珍自重自勉自励无妨,但如果真以此为教-学准则,则大谬不然。其谬之关键点在于:叶混淆了创新/认识飞跃类所需的素质与一般学习的分别。

无论那个时代那个行业,都有出类拔萃的人物能够产生出超越当时人类对世界认识最高水平的新知(如老马、微积分、周期律、DNA、相对论……当然还有中医的仲景),但创新所需的知识/智力门槛(注意:知识和智力是相互关联但严格地、从本质上说不是同一回事),与一旦新知被创造出来后为后人所学习认识的知/智门槛是存在巨大差别的。否则,先进的知识理论上永远只能由小数人掌握了(这里,正态曲线同样起作用:任何时代极具“悟性”的人都是极少数)。事实上,教育和科学的进步之所以成为可能,某种意义上,靠的恰恰是创新和学习门槛的巨大不对称性。所以,教育可说是个稳赚不赔的“无本生意”,认识这点在“知识经济”时代尤为重要。

如前面讨论正态分布时说过,少数天才或悟性高的人创造新知 一 这是个普遍真理。但在以前的世代中,后人不断去琢磨领悟,慢慢成为新时代的一般知识,反映出来就是行业的“中线”知识不断往以前世代的高水平方向移动。


现代人对新科技当然同样经历这过程,所不同的只是在效率上,是产生于小农经济时代的中医所不能比拟的。其中一个关键不同点就是对研发人员即新知识产生者有一个向同业传播新知/研发成果的要求(也因此产生各类比赛奖项),甚至产生所谓“会议经济”的说法,这恰恰也是在“制度”上古人从没有经历过的。试想想,如果仲景时代就有各路医家开“国际会议”交流心得的条件,伤寒论也不必等到宋朝才被重新发现了。

在叶天士和之前的漫长时代,名医们大约可以自夸只有最聪明的0.1%才能从事中医(绝大部分的江湖医自然不是在那0.1%里),反而看看现在进入中医药大学的高考分数线就知道现状如何。不仅如此,中医的受众群体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人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我经常说的一个数据是到2020年,据估计全国有2亿人有大学以上程度。仍然按正态分布,中医受众的知/智水平不会比中医差。如果中医界还抱着叶的态度,好像不是我讲不明,是你的悟性不够听不明,这只会离地越来越远,客观上只能为一大帮江湖医打掩护,对中医不要说复兴了、要在现代专业世界生存下来恐怕也会有问题。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6-19 18:01
拨拉来拨拉去,这个中医是好还是不好、是要还是不要、是学还是不学呢?头疼。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6-19 18:05
是谁把中医弄成这个样子的啊,为啥啊,找来问问。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6-19 18:09
归根结底一句话:不弄清楚中医的概念、原理行吗?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6-19 22:43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8-6-19 23:37 编辑

贡献是一回事,疗效是另一回事。要说对中医的贡献,有名字的人就数张仲景。没有张仲景,就没有辨证论治,没有辨证论治,中医学就缺半边天。这个道理不用讲。
治病的技术水平和疗效高低,是另一回事。
牛顿说,我是站在巨人肩上成功的。张仲景以后的医家,大部分是站在张仲景肩上,治疗效果是不如张仲景还是比张仲景好?
如果学中医的不站在张仲景的肩膀上,就比别人矮一大截。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6-20 07:26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6-20 10:41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8-6-19 22:43
贡献是一回事,疗效是另一回事。要说对中医的贡献,有名字的人就数张仲景。没有张仲景,就没有辨证论治,没 ...

这段话说明您不了解中医与西学方法论的区别。西学的方法论是自下而上的,所以,牛顿(包括其他人)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成功。这个成功是指后者对前者的碾压式超越。而中医的方法论是自上而下的,恰好与西学的方法论相反。所以,没有一个后人能对张仲景进行碾压式超越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6-20 12:06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6-20 13:33 编辑
萧铁发表于 2018-6-20 07:26
哈哈哈,正常人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建造知识的高楼,你的“方法”“恰好相反”,即是钻到前人的脚下想像前人站在你的肩膀上“碾压”你,所以我说你“第一”“无双”真没走眼...

中医在百年前就开始衰败,但我们不能说这一百多年中医界没出过能人。为何那么多仁人志士无法阻止中医衰败呢?根本原因在于,人们无法协调中医吸收西方科技成果制止中医西化之间的矛盾。毕竟,中医西化是指机械还原论入侵中医而产生的异化;故其与西方科技(包括西医)的核心理念均为机械还原论。而习近平提出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简称天人合一观恰好解决了该问题。
为便于理解,可将疾病比作上世纪日本侵华。那么,中医治病就像共产党抗日,西医治病就像国民党也抗日。其中,中医的核心理念天人合一观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就像由共产党掌握抗日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西医的核心理念机械还原论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就像由国民党掌握抗日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其结果可想而知。
虽然现在的中医就像抗战开始时的共产党那样弱势,但只要我们坚持天人合一观,中医一定能像当时的共产党那样,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6-20 19:08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6-20 19:10 编辑
萧铁发表于 2018-6-20 12:06
小高,不如说说你怎被仲景“碾压”

你这个家伙真笨!仲景是先辈,我是后人,二者相差1700年以上,何来仲景碾压我?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6-20 21:01
高智海 发表于 2018-6-20 07:26
这段话说明您不了解中医与西学方法论的区别。西学的方法论是自下而上的,所以,牛顿(包括其他人)必须站 ...

您反对我站在张仲景肩膀上。那咱们让张仲景站我肩膀上怎么样?


关键是我没办法让他老人家站我肩膀上啊?谁有办法吗?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6-20 22:40
萧铁发表于 2018-6-20 19:08
正常人当然不会,不过你非常人,故我以为你可能会感受到别人所感受不到的,这才有意思嘛

少说点没用的吧!你到底认可不认可83楼的观点?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6-20 22:50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6-20 22:54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8-6-20 21:01
您反对我站在张仲景肩膀上。那咱们让张仲景站我肩膀上怎么样?

我的意思是说您可能一辈子都参不透伤寒论所有的精义。否则,你就成了中医界伤寒论研究的第一人。此时您才能说自己站到了张仲景的肩膀上。由于张仲景是先辈,您是后人,所以,张仲景站到您肩膀的说法也不成立。对中医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谁站到谁肩膀都是伪命题。您还是看看83楼的观点,是否正确?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6-20 23:26
高智海 发表于 2018-6-20 22:50
我的意思是说您可能一辈子都参不透伤寒论所有的精义。否则,你就成了中医界伤寒论研究的第一人。此时您才 ...

站在肩膀上的意思,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前进。这个理解您没有异议吧?
如果您同意,咱们继续。如果您不同意,咱们不要用“站在肩膀上”这个比喻了。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6-21 05:12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6-21 05:15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8-6-20 23:26
站在肩膀上的意思,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前进。这个理解您没有异议吧?
如果您同意,咱们继续。如果您 ...

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对西学来说,虽然也不容易,但完全能够做到。例如:前人造出了原子弹,为后人继续进步(即制造威力更大的原子弹)创造了条件;后者无论是原子弹水平还是核心理念均完全碾压了前者。而中医不是这样。例如:后人运用伤寒论治病的方法和水平有可能超越张仲景。但核心理念和方法论无法超越张仲景。这一点与西方科学是不同的。原因在于,张仲景通过演绎内经创造伤寒论和运用伤寒论治病采用的方法论是天人合一观。后人是不可能超越天人合一观的。而西方科学的方法论机械还原论的本质(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观是相反的。也就是说,天人合一观的落实对人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机械还原论则是一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方法论,其使本来是中性的西方科技变成了一把双刃剑,即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在危害人类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6-21 05:29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6-21 12:24 编辑
萧铁发表于 2018-6-21 05:12
伤寒论里很多死症现在都不是死症了,怎么无法超越呢?就爱装腔作势,好学唔学

确定你看懂我这个帖子说的后人运用伤寒论治病的方法和水平有可能超越张仲景。但核心理念和方法论无法超越张仲景了?知道什么是伤寒论核心理念方法论吗?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6-21 12:26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6-21 13:24
萧铁发表于 2018-6-21 12:26

明明在讲伤寒论,你又来拉大旗作虎皮,你不仅是廉价学术,什么东西从你口中出来就立马变廉价,无药可救

天人合一观作为中医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在中医理论与实践(包括诊断与治疗)的过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天人合一观伤寒论中同样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怎么成了拉大旗作虎皮?怎么成了廉价学术?难道你想将中医的核心理念变成机械还原论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6-21 17:58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6-22 04:26 编辑
萧铁发表于 2018-6-21 13:24

抄几段伤寒论条文出来晒晒所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什么意思嘛

若将伤寒论比作一台电脑,那么,伤寒论的部分条文就像这台电脑的部分硬件,看得见,摸得着,且不会因你不懂中医而受到影响。而天人合一观作为中医(包括伤寒论)的思维方式代表软件是隐藏在中医学(包括伤寒论)中的,必须通过学习中医才能才能体会;就像电脑软件是隐藏在电脑中的,必须打开电脑才能通过该软件展示其表达出来的信息。所以,你混淆天人合一观伤寒论部分条文的区别,就像混淆电脑软件与硬件的区别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6-22 04:13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6-22 04:30 编辑
萧铁发表于 2018-6-21 17:58

一句话都找不出来就用口水搭够,这基本上就是你的所谓“学术”的全部内容。

既然你认为中医(包括伤寒论)没有自己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就算了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6-24 18:33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6-24 18:40 编辑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6-19 10:12
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 ...

叶天士说的不对。从医须爱医,从中医须爱中医,方能学得进。其一也。其二,学中医须从中医之道,即六经之道,医道错,终生错。其三,读伤寒,学医案,方证对应,不用三年便能临床。其四,以临床求理论,实践中提高。
——————————————————————————————
       叶天士是名医大家,他说的话,你一个外行当然不懂。学过伤寒,只能治轻证,也治不了危重病



  【中医理论的原理糊涂不清】,这话不对。以经典为代表的中医理论与临床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之体的病治方药理论。中医人体是六经之体,人体承载升降出入的生命运动。病分六经,病在生命气机逆行,病机是邪气盛正气衰。你说怎的【中医理论的原理糊涂不清】?不是不清,是先生用西理相论,是先生没学到真正的中医理论。————————————————————————————————————————————
      一个中医爱好者好大的口气!病机是由主观揣测而来,十个中医辨出几个证来,经常辨错,因为它不是真正的疾病原理。给你说,你也不懂。省了吧。


西医找出【病理本质】了吗?请问:人体的生命本质是什么?人体的原动力是什么?人体细胞生殖的本质是什么?西医有理论吗?大教授,你还是忙活西医的事吧。
——————————————————————
      满嘴的外行话,不在一个层次。你对医学一窍不通。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