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内经讲义》若干注释质疑 (转) [打印本页]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6-28 06:27
标题: 《内经讲义》若干注释质疑 (转)

《内经讲义》若干注释质疑

(《医古文知识》1993年第4期)

[attach]13105[/attach]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在高校五版教材《内经讲义》(程士德主编)中,有几则注释欠妥,兹陈述管见。

1 罢极  《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教材注释:“罢极之本:罢,音义同疲;极,《说文》‘燕人谓劳曰极’。罢极,即劳困的意思。”若按此注“罢极”系一病证,且与文中“心者,生之本”、“肺者,气之本”、“肾者,封藏之本”、“脾(胃)者,仓廪之本”所述四脏生理义不相吻,欠妥。

:罢,繁体作“罷”,李金庸《读古医书随笔》:“疑当为‘能’字则读为‘耐’……其‘极’字则训为‘疲困’。所谓‘能极’就是‘耐受疲劳’。人之运动,在于筋力,肝主筋,而司人体运动,故肝为‘能极之本’。”李注是,当为“耐(能)极”,二字通假。

2.   《素问·生气通天论》:“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教材注释:“传精神:俞樾《内经辨言》注:‘传,读为抟,聚也。’传精神,即聚精神。”此注是以俞樾注之“抟”训释“传”,欠妥。

:传,当为“专”。《吕氏春秋·季冬》:“专于农民,无有所使。”于省吾新证:“专、传古字通。”尤怡《医学读书记·素问传写之误》:“传当作专,言精神专一。”虽说俞注之“抟”即义“聚”与文理似通,但终不若“专”义更胜。传、专古文通假。

3. 《素问·生气通天论》:“高粱之变,足生大疔。”教材注释:“足,胡澍注:‘当作是字之误也。是,犹则也。”此以胡注连词“则”训释“足”,欠妥。

:足,于此是能愿动词,“足够、能够”之义,与“生”构成能愿词组,即“能生大疔”。如吴昆《素问吴注》:“足,能也。”始合经旨。

4.锡 《素问·至真要大论》:“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教材注释:“锡(音西):赐也,引申为给。”此注义非误,注音欠妥。

:锡,当作“赐”。《说文通训定声·解部》:“锡,假借为赐。”《尔雅·释诂》:“锡,赐也。”关于通假字的读音问题,“一般说,借作某个字,就要读某个字的音。”(段逸山等《医古文》统编五版教材),故应注ci(次)音方妥。

5.   《素问·痹论》:“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教材注释:“虫,《甲乙经》、《太素》均作‘急’。”若按此校注“虫”为“急”,欠妥。

:“虫”,实为“痋”(音腾)的假借字,痋则又是“疼”之异体字。如《说文》:“痋,动病也。从疒,虫省声。”段玉裁注:“痋即疼字。”孙诒让《札迻》:“虫当为痋之借字。”可见此处本字当为“疼”,且与下文之“纵”押韵。《诸病源候论·风痒候》:“凡痹之类,逢热则痒,逢寒则痛。”与《素问·痹论》义同而作“痛”。


——转自其本人博客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6-28 06:38
金栋先生善于考古和质疑,是论坛难得的人才。今转其质疑文章一份,谨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6-28 07:34
极具参考价值。赞一个。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6-28 08:48
多年了,临症之余,对中医经典颇感兴趣,故吃饱了饭以后,闲得无事,以医界前辈如张山雷为榜样,学写了几篇以训诂考证为题材的拙作。因鄙人学识浅薄,功底不够,其考证的结果,不知是否摸着了点边际?或事与愿违,未如同道所愿。敬请同道批评指正,切勿做人身攻击、侮辱人格、谩骂诋毁之事。谢了!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6-28 09:48
此篇确无,但千版主看看我在本论坛学写的其他训诂考证方面的文章,是否也无?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6-28 09:49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6-28 06:38
金栋先生善于考古和质疑,是论坛难得的人才。今转其质疑文章一份,谨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谢谢转载。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6-28 09:54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6-28 06:38
金栋先生善于考古和质疑,是论坛难得的人才。今转其质疑文章一份,谨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千版主过奖了!鄙人不才,学识浅薄,学写了几篇训诂考证方面的拙作,让同道见笑了。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6-28 09:56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6-28 07:34
极具参考价值。赞一个。

鄙人不才,学识浅薄,学写了有关训诂考证方面的小文,让同道见笑了。谢谢同道点赞!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6-28 10:09
       我还没有注意到是转载的。
       做学问,搞研究是好事,但是有风险。成功的是少数甚至于只是1个人,失败的,陪练的是大多数。当你下决心做学问的时候,一定要有心理准备,90%要失败,甚至于只有1%的成功率。冠军只有一个,那是无数失败者造就的,失败者也比那些外行们强多了,足以当外行们的教练。有一份付出就有一分收获。
       康平本伤寒论,我原来不知道,先生提出之后,我才开始查资料,大大提高了我对于伤寒杂病论的认识,十分感谢你。如果有言语不当,敬请谅解,我可以道歉。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6-28 10:15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6-28 10:09
我还没有注意到是转载的。
       做学问,搞研究是好事,但是有风险。成功的是少数甚至于只是1个 ...

我相信论坛应该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之平台,本论坛概不能外吧?!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6-28 10:35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6-28 06:15
我相信论坛应该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之平台,本论坛概不能外吧?!

其实,受到批评,得够资格,从这一个角度而言,是好事。
批评本是褒义,若都不评论,先生又如何获知读者对自己学术的认可呢?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6-28 10:43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6-28 01:48
此篇确无,但千版主看看我在本论坛学写的其他训诂考证方面的文章,是否也无?

常言说:“一家女,百家问。”你写了文章又公布于天下,天下人来也熙熙,去也攘攘,怎么会没有人看你的文章,又怎么会没有人评论呢?既然是评论,就会有褒有贬。每个人做事都希望获得鲜花和掌声,但是人多了就会见仁见智,褒贬不一。有人送你鲜花,也可能有人拍砖。这个难道你也不理解吗?每个人都会爱惜自己的羽毛,但是这与“做人身攻击、侮辱人格、谩骂诋毁之事,”不是一回事!请先生甄别,珍重!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