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谈谈卫气的剽疾滑利 [打印本页]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7 19:04
标题: 谈谈卫气的剽疾滑利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7-27 11:07 编辑

谈谈卫气的剽疾滑利

还是字源学考察。

剽疾滑利到底代表《内经》对卫气怎样的认识?

语言的变迁,朝代的更替,许多《内经》中的文字到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所以我们以现在对这个字词的解释,并不能达到和古人同等的理解,我们转化成现代语言来说的时候,已经丢掉了很多古文字想表达的内涵,或者含义已经有所转变,这是《内经》解读的一个大问题。

所以我提倡大家穿越一下,假想自己回到《内经》时代,当时的语言、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当时的哲学,当时的医疗,《内经》古文字到底想传达给我们什么?

我们看到的现代《内经》研究,似是而非的错误解读实在太多太多

如果古人确实说错了,研究水平不够,我们也没有必要为尊者讳。

可是,实际中,往往看到的却是,古人并没有说错,反而是后人的解读出了问题,才使得《内经》的大义蒙尘。现代人缺少古代汉语和古代社会的一些知识,缺少相关的文化基因,反而是造成经典误读的更重要原因。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7 19:57

拼音
piāo
笔划
13
五笔
SFIJ
部首

结构
左右结构
五行

笔顺
横、竖、横折、竖、竖、横、横、横、竖钩、撇、点、竖、竖钩
释义
1.抢劫,掠夺:~掠。~窃。~袭。~贼。 2.轻捷:~悍。~轻。~疾。
详细释义
〈动〉
(形声。从力,票声。本义:抢劫)
同本义
勡,劫人也。——《说文》。按,古书多以剽为之。
白昼大都之中,勡吏而夺之金。——《汉书·贾谊传》
俱攻剽为群盗。——《史记·酷吏传》。索隐:劫也。
又如:剽掠(抢劫;掠夺);剽攻(抢劫;掠夺);剽拂(劫掠);剽夺(掳掠);剽虏(掳掠);剽伤(掠夺残害)
∶砭刺
剽,砭刺也。——《说文》。段玉裁注:“砭者,以石刺病也;刺者,直伤也。”
剽其通。——《灵枢经》
攻击。如:剽剥(击杀);剽杀(犹劫杀);剽戮(杀戮)
窃取,抄袭
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
又如:剽拾(犹抄袭);剽剥(抄袭窃取);剽掇(抄袭,摘录);剽夺(抄袭);剽裂(摘抄;窃取);剽贼(抄袭);剽缀(抄袭拼凑);剽拟(抄袭摹拟);剽摸(抄袭模仿)
通“漂”。浮,浮流
五剽之状。——《管子·地员》
〈形〉
勇猛。如:剽轻(矫健勇猛);剽急(勇猛敏捷);剽姚(勇猛劲疾);剽便(谓勇猛敏捷的士卒);剽和(骁勇)
轻捷
钟其中者谓之剽。——《尔雅》。孙注:“声轻痴。”
且其人剽悍。——《汉书·陈汤传》
又如:剽迫(轻疾)
轻浮,轻薄
其俗剽轻,易发怒,地薄,寡于积聚。——《史记》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7 20:41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7-27 12:43 编辑

剽,左边是票,右边是刀,古代最初的含义是持刀(武器)抢劫。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7 21:08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7-27 14:49 编辑

票的本义是火光摇曳不定,飘忽不定的含义。后世和票有关的字都有这个含义。不断引申。

风中游移不定,就是飘;水中流动不定,就是漂;眼神游移不定,就是瞟;男女关系上游移不定,不断更换papa的对象,就是嫖;不断更换持有的对象,主人游移不定,就是钞票。马疾驰如飞曰骠,丝绸飘忽不定,如梦似幻曰缥。标本的标古代字右边也是票,表示临床症状(表象)复杂多变,游移不定,就如树木的末梢,本则是树木的根,代指事物的根本,实质,内在的统一的东西,或者说纷繁复杂的表象后面统一的规律。

强盗来去无踪,行踪飘忽,对此古人形象的创造了“剽”这个字,持有武器(刀),武力劫财,行踪飘忽,不可捉摸。

不过,古人对这个词并不完全是贬义,剽可能是指强盗同样也可能是指英雄。

古人云:盗亦有道,有道的古代称之为“侠”,他们武艺高强,持有武器,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神乎其来,神乎其去,也符合“剽”持有武器、行踪飘忽的原始含义。古人对这样的人是尊敬的。


秦汉时代剽通假于慓,两者字义完全相同,或者说两个字是异体字,只是慓褒义的成分多一些,多形容正面人物,有心么(有道之盗)


《内经》借这个词来形容卫气,同样也说明了古人对防卫系统作用特点的认识,它行踪飘忽,往来不定(《灵枢 卫气行》“卫气之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也就是说:人体的防卫之气变化多端,行踪不定,是不容易预测和把握的);同时它又武艺高强,作风剽悍勇猛,携带有多种武器,锋利易伤,好的时候它可以用来抗御外邪,杀菌除毒,不好的时候它也可能到处抢劫,不分敌我,内伤脏腑,外闭九窍,劫营掠血,伤阴耗精,造成自身器官组织的损伤(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剽在这儿是个中性词。古人选择这个字,可以说煞费苦心,喻义深远。

有意思的是,《说文》“剽,砭刺也”,剽怎么和针灸砭石意思连在一起呢?没有《内经》可能就没有这个引申,原来针灸砭石调的都是卫气,卫气的性质是“剽疾滑利”,所以汉朝时候针灸砭刺也叫作“剽”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7 21:58
再说说“疾”字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7 22:00
疾 <名词>

(会意。字从疒从矢。“疒”与“矢”联合起来表示“人体中箭”。

本义:人体中箭。引申义:外伤。外部的创伤,或外部创伤引发的内病。《说文》:“疾,病也。从疒矢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

外伤叫疾

疾,病也。――《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7 22:22
疾在这儿只是快的意思么?那为什么不用剽快滑利呢?

还是要考察疾的原始意思,才能理解《内经》隐喻的意象。中国的语言往往传达一个复杂的含义,并不只是一个义项。要知道疾的原始意象,就要知道疾这个字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它本来想表达什么。

疾,从疒从矢。“疒”与“矢”联合起来表示“人体中箭”。古代外伤曰疾,中间的那个矢是箭,矢能伤人,所以疾的原始含义有损伤的喻义。同时,箭矢如飞,去来甚速,所以有快捷的意思;同时,也可能有飘忽不定的意思,因为箭的来向不容易把握,古人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箭可能从隐蔽处发射,体积小,来速快,不容易把握,这个字有这几层含义,《内经》都把它用到了对人体防卫系统作用特性的描述中。

古人善于用一个字表达好几层意思,说得太明白了有时反而失去了原来的韵味,单纯以快来代替疾,就把这个字原来的深藏的几层意思有些丢掉了,所以我们读《内经》就感觉意蕴深厚,意象万千,可是再读翻译过来的白话文,就像一杯醇酒换成了白开水,有时候就觉得意兴索然,苍白无力了。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7 22:29
再说“滑”字。

滑这个字最难说,因为它的古今含义变化最大,现在可资借鉴的资料都很少,更多地要借助原始字形进行推测和分析。

滑古字形倒是变化不多,也是一边是水,一边是骨。现代汉语中滑意思首先想到光滑、其次是狡猾,这个滑和骨有什么关系呢?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7 22:59


《说文》:“滑,利也”

利是什么意思呢?”

《说文》“利,銛也”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7 22:59

拼音
xiān,kuò,tiǎn,guā
笔划
11
五笔
QTDG
部首

结构
左右结构
繁体

笔顺
撇、横、横、横、竖提、撇、横、竖、竖、横折、横
释义
[ xiān ] 1.锋利:“斩魅宝刀~。” 2.臿,一种农具。 3.捕鱼具。 4.利器。 5.姓。 [ kuò ] 无知的样子。 [ tiǎn ] 挑取。 [ guā ] 断。
详细释义

〈名〉
(形声。从金,舌声。本义:田器,臿属。一种农具)
同本义
譬彼芟草,铦鉏既过,根芽再萌,惟旋生旋除之耳。——明·张居正《答两广刘凝斋言贼情军情民情书》
又如:铦鉏(锹、锄之类的农具)
利器
铁铦短者。——《韩非子·五蠹》
〈形〉
锋利
非铦于钗戟。——汉·贾谊《过秦论上》
又如:铦兵(锐利的兵器);铦锥(锐利的锥子);铦锷(锐利的刀刃)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7 23:11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7-27 15:28 编辑

把这些意思连接起来,就大致可以理出头绪来了。

这还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来说。

古代在金属出现之前,是氏族社会,原始的工具是用石头和骨头打磨而成。现在依然可以见到石刀等出土文物。那时候的人类以狩猎为生,他们的工具骨刀、石刀、骨刺等既是狩猎的工具,又是作战的武器。要打磨这些骨头使之尖端锋利成为可以使用的武器可能要加水打磨(现在磨刀也要加水),根据这段经历古人创造了“滑”字。滑也就具有了锋利武器的意思。同时,经过打磨后刀刃平整了,尖端锋利了,摸起来很光滑,所以还有阻力小、光滑的引申含义。

利,字面明显出现了个“禾”字,这是中国进入农业社会的印迹,这时候人们已经可以种植稻米等谷物(中国种植稻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收获季节要进行收割,利是禾旁边加上刀,就表现了古代的人们用刀具收割庄稼这个场景。收割的刀具必须打磨锋利,磨刀不误砍柴工么,所以利有锋利的意思。同时,利又代表收割庄稼,收获粮食,粮食对古代人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东西,所以以后又逐渐演化出了利益、有利等词语。

滑利这个词来形容卫气,仍然有锋利易伤的意味,强调了卫气的损伤特性和它的强大威力,滑和疾在一起,还有动作快速这一点;利除了锋利这一层,还有防卫系统对人体营养的消耗和掠夺这一层隐喻的含义。

剽疾滑利,绝不是随意选择的四个字,每一个字都意蕴深长,不可不字字推敲,反复把玩。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7 23:30
铦,已经变成金属旁了,农具已经进入了金属农具时代,社会的发展在这中国汉字中总有若有若无的印迹。

故曰:读中医当识中国汉字。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8 06:57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7-28 01:48 编辑

李白 侠客行 非常传神的表达了“剽”的本义:行踪飘忽 锋利易伤,杀气逼人

,俜也。——《说文》
所谓言必行,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千里诵义者也。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谓之游。——《史记 •  游侠传》
为气任。——《史记 •  季布传》
凶强气。——《世说新语 •  自新》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7-28 09:53
不知《灵枢·卫气行》所论述的卫气是否有这种“剽疾滑利”之功能?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8 10:16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28 01:53
不知《灵枢·卫气行》所论述的卫气是否有这种“剽疾滑利”之功能?

当然&#128522;内经前后是统一的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7-28 10:20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7-28 10:16
当然&#128522;内经前后是统一的

请问王不留行先生,《灵枢·卫气行》篇中卫气的循行规律是在脉内还是脉外呢?为什么?

另外,就这一篇所述,能否总结一下其循行规律呢?谢谢!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7-28 10:26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7-28 10:16
当然&#128522;内经前后是统一的

先生认为“《内经》前后是统一的”,那么,以《内经》全书而言,就卫气循行规律来说,请先生总结一下卫气的循行规律,可以吗?谢谢!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7-28 10:39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28 10:26
先生认为“《内经》前后是统一的”,那么,以《内经》全书而言,就卫气循行规律来说,请先生总结一下卫气 ...

这个问题,可以说有一定的难度!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7-28 10:45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28 10:20
请问王不留行先生,《灵枢·卫气行》篇中卫气的循行规律是在脉内还是脉外呢?为什么?

另外,就这一篇 ...

因卫气“剽疾滑利”,不受约束,故而行于脉外,然《卫气行》这一篇的循行规律,亦如此吗?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7-28 11:14
就《卫气行》篇而言卫气的循行,是在脉外循经而行,还是在脉内依经而行呢?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7-28 11:49
dffaaoo 发表于 2018-7-27 22:40
《灵枢·本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充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 ...

以分散在《内经》多篇中关于卫气的循行、分布规律和功能,是否能用整齐划一来解释《灵枢·卫气行》篇中卫气的循行规律?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8 12:40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28 02:45
因卫气“剽疾滑利”,不受约束,故而行于脉外,然《卫气行》这一篇的循行规律,亦如此吗?

不受约束是卫气行于脉外的理由么?只是它能从脉里跑到脉外而已。卫气行中的循行比较复杂,争议颇多,我写了篇这方面的文章,正在投稿中。文章发表后我会贴上来,大家讨论讨论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8 12:52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28 03:49
以分散在《内经》多篇中关于卫气的循行、分布规律和功能,是否能用整齐划一来解释《灵枢·卫气行》篇中卫 ...

根据我的看法,卫气可以整齐划一的解释,内经前后统一,当然,2000多年前的东西,我们不能说《内经》都是对的,尤其是关于卫气循行这么复杂的问题。不过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内经》的说法,在没有更准确的答案之前,只能认为它的答案是目前最好的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7-28 13:00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7-28 12:52
根据我的看法,卫气可以整齐划一的解释,内经前后统一,当然,2000多年前的东西,我们不能说《内经》都是 ...

读《内经》则会发现,该书内容并非是前后统一之理论体系,矛盾之处甚多。就卫气行而言,更是如此!如《卫气行》本篇同一篇之内容,就有分歧,更何况与别篇比较则又不一也!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8 13:03
拘迷于脉内脉外是现代中医对卫气最大的走偏之一。属于捡芝麻而漏西瓜的做法。把好端端的《内经》给读歪了。走在脉内还是脉外你联系事实去看看不就知道了么?看完了,也就理解《内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了。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8 13:14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28 05:00
读《内经》则会发现,该书内容并非是前后统一之理论体系,矛盾之处甚多。就卫气行而言,更是如此!如《卫 ...

中医现在的基础理论根本就没理解《内经》怎么研究的卫气,只会抓住它的只言片语,失去了巜内经》真正的精髓。如果没有《内经》对卫气的深入研究,中医怎么可能建构起调控自身抵抗能力为基础的宏大理论体系?亅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7-28 14:10
两个文化人,一对书呆子,咬文又嚼字,考究迷乱之!
不可不读书,拘泥则迷失。源头有活水,何必读书死?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7-28 14:49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7-28 14:10
两个文化人,一对书呆子,咬文又嚼字,考究迷乱之!
不可不读书,拘泥则迷失。源头有活水,何必读书死?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7-28 15:37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7-28 14:10
两个文化人,一对书呆子,咬文又嚼字,考究迷乱之!
不可不读书,拘泥则迷失。源头有活水,何必读书死?

做学问就应该有这种执着的书生之气——书呆子气!甚至钻牛角尖。试问哪种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之人能够静下心来,做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而穷其所以然?!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8-7-28 15:42
Well,金栋的读书严谨许多,与王不是一个层次。王则喜欢找字书随意发挥(如通过络字与织布机的关联去想像出古人发现淋巴和神经之类,融合观还据此进一步发挥“取象比类”的智慧,论证古人还发现了干细胞)。王的研究最大的问题是自己没有去质疑或验证自己的主张/论据,所谓质疑,其实只要找个反证(有些根本就是人所共知的常识),连这一步都没做就匆匆发表意见,到头来等于是挖坑给自己跳(当然有融合观之类的学者陪跳也算是值了)。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8 16:11
论坛又不是做论文,观点是最主要的。

不懂的自然有不懂的道理。我探求这些字的解释也自有我自己的想法。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此何人哉!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8 16:39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7-28 08:40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28 02:26
先生认为“《内经》前后是统一的”,那么,以《内经》全书而言,就卫气循行规律来说,请先生总结一下卫气 ...

以后我会抽时间去做这个事。争取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作者: 一江春水    时间: 2018-7-28 16:57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7-28 08:11
论坛又不是做论文,观点是最主要的。

不懂的自然有不懂的道理。我探求这些字的解释也自有我自己的想法。 ...

观点站不住是硬伤,在哪个地方也站不住啊。
作者: 一江春水    时间: 2018-7-28 16:59
本帖最后由 一江春水 于 2018-7-28 09:09 编辑

这个论坛人才济济,学术上的观点,如果在这个论坛站不住,基本上就是站不住的了。在这个论坛站住了,基本上就是能够站住的了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7-28 17:01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7-28 16:39
以后我会抽时间去做这个事。争取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中医药论坛”有鄙人相关帖子,如卫气、营气的循行规律等。若感兴趣可参看。不当之处请拍砖。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7-28 17:03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28 17:01
“中医药论坛”有鄙人相关帖子,如卫气、营气的循行规律等。若感兴趣可参看。不当之处请拍砖。

因是手机上网,暂时不能复制链接。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8 17:45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28 09:03
因是手机上网,暂时不能复制链接。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7-28 18:14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7-28 17:45

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7-28 18:36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28 15:37
做学问就应该有这种执着的书生之气——书呆子气!甚至钻牛角尖。试问哪种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之人能够静下 ...

赞同二位的学习精神,但是要【做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而穷其所以然】是不可能的,何况历史的形成是不可改变的。重要的是用实践验正其正确性。读经明理,应明白《内经》说的是生命,是人体,生命的规律是什么?人体的结构是什么?营卫是生命的表现,流通的过程显现的是人体的结构。营行脉里,是升降12经,濡养脏腑。卫行脉外,是内外之气的交换。如此而已,是中医的整体而论,为啥要把中医理论肢解为篇,为段,为词,为字?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7-28 19:20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28 15:37
做学问就应该有这种执着的书生之气——书呆子气!甚至钻牛角尖。试问哪种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之人能够静下 ...

能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而穷(知)其所以然”,在此借用医圣仲景的话,即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之源,思过半矣!——即足矣!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28 20:20
       只要是认真地进行学术探讨,就是同路人;能坦率地发表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相互取长补短,就是双赢。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7-28 20:30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28 19:20
能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而穷(知)其所以然”,在此借用医圣仲景的话,即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之 ...

例如,在网上搜索,说《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同道认同吗?是否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冲动?而欲知其所以然?!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7-28 22:01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7-28 22:02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28 20:30
例如,在网上搜索,说《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同道认同吗?是否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冲动?而 ...

例如,在网上搜索,说《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同道认同吗?是否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冲动?而欲知其所以然?!
——————————————————————————————————
        说《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应当是指《汉书艺文志》中的《黄帝内经》,不是指《灵枢》《素问》。      考证是必要的。虽未必一定都弄明白,总比稀里糊涂强得太多。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7-28 22:25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7-28 18:36
赞同二位的学习精神,但是要【做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而穷其所以然】是不可能的,何况历史的形成是不可改 ...

萧铁说,虽然明知跟你说也没用,但正义人士既要当蓝军,总得把道理说清楚:从字到词到段到篇到全部每一步都可以证伪的才够得上是能在新时代立足的学术,不信,试拿只靠不到1%的条文来说事的例子比较,高下立见,r
---------------------------说你是电子垃圾,你就来个垃圾表演,实至名归。字、词证伪吗?比如萧铁,本是个名,姓萧名铁,比喻刚强之意。从字而解,萧,万木萧萧落叶下,说明萧是败家子。铁呢,左金右失,说明五行失金,失金则无收获,正应了萧家的敗家子之实,故而成为电子垃圾。你说这是证伪吧。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7-29 06:44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28 10:26
先生认为“《内经》前后是统一的”,那么,以《内经》全书而言,就卫气循行规律来说,请先生总结一下卫气 ...

纵观《内经》全书,卫气的循行规律大致有三:
一是与营气结伴而行,即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二是卫气的主体循行路线,如《卫气行》篇所云。
三是布散等。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7-29 06:49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29 06:44
纵观《内经》全书,卫气的循行规律大致有三:
一是与营气结伴而行,即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二是卫气的 ...

第一个循行规律,即按《灵枢·营气》篇等所记载的十二正经、两个分支,共二十八脉的循行路线而行。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7-29 06:54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29 06:44
纵观《内经》全书,卫气的循行规律大致有三:
一是与营气结伴而行,即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二是卫气的 ...

第二个循行规律,如《卫气行》所记载的,卫气昼行于阳二十五周次,行于六阳经脉之中,夜行于阴二十五周次,周于五脏之内。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7-29 06:58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29 06:44
纵观《内经》全书,卫气的循行规律大致有三:
一是与营气结伴而行,即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二是卫气的 ...

第三个规律,卫气的散行、步散,没有一个具体的路线。散行、布散到哪里?散于周身皮肤、肌肉、肓膜、胸腹、脏腑等组织器官。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7-29 09:23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7-28 22:25
萧铁说,虽然明知跟你说也没用,但正义人士既要当蓝军,总得把道理说清楚:从字到词到段到篇到全部每一步 ...

萧铁  先说字吧。譬如内经里面只有27篇出现化字共605个。哪27篇每篇几个的数据都列出来了,证伪就是证明其中有错,那怕是差1也是错。找不出错证不了伪,只好搞人身攻击,这就是邪恶人士的一贯伎俩。
------------------------------别哭,你不是铁吗,铁还怕打。你是个机悈唯物论者,只说表面,不论实质。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7-29 09:28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29 06:49
第一个循行规律,即按《灵枢·营气》篇等所记载的十二正经、两个分支,共二十八脉的循行路线而行。

第一个循行规律,即按《灵枢·营气》篇等所记载的十二正经、两个分支,共二十八脉的循行路线而行。
--------------------------------------------------经脉以下有络脉,孙脉,人体何处无营,何处无卫?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7-29 09:39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7-29 09:28
第一个循行规律,即按《灵枢·营气》篇等所记载的十二正经、两个分支,共二十八脉的循行路线而行。
---- ...

以络脉而言营卫之气,此可以弥补《内经》经文论述之不足。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7-29 09:54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29 09:39
以络脉而言营卫之气,此可以弥补《内经》经文论述之不足。

愚见,卫气出于谷,行于水道,气化水,水化气,经水同道,不然为何“水精四布,五精并行”呢?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9 10:12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28 22:44
纵观《内经》全书,卫气的循行规律大致有三:
一是与营气结伴而行,即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二是卫气的 ...

有江西的毛泽东
有陕北的毛泽东
有北京的毛泽东

毛主席到底在哪里?难道有很多个毛泽东?

《卫气行》还说,卫气上下往来不以期,也就是说,卫气的运行是很难预测的。整出这么多卫气运行的方式,看似很条理,其实完全没有理解内经的意思。买椟遗珠了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7-29 10:47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7-28 22:25
萧铁说,虽然明知跟你说也没用,但正义人士既要当蓝军,总得把道理说清楚:从字到词到段到篇到全部每一步 ...

这一吐,怎么搞上了人身攻击了,这不好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9 19:14
卫气毋宁说是古人用他们当时元气论的方法和视角研究人体的防卫系统得出来的结论。

气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物质,虽然它起初来自于古人对大气现象的观察,但是它不过是对具体物质的抽象,是从空气的运动变化中抽象出来的,并推广到其他领域。元气论在古代是一种哲学。它实际代表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或者说视角。这种观点就是整体的永恒运动的观点。“气聚则生,气散则死”生命来源于气的运动变化。能在这种视角下观察和研究的古人都称之为“气”。

中国古代哲学一贯的视角不是像西方把它分开,而是从整体上来把握,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产生和演化过程,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要理解这个事物,必须分析这个事物的来龙去脉,鉴别它的影响因素,总结它的作用特性,研究它的状态转换,寻找它调控的关键点,并且在实践中反复尝试和验证。元气论反对把研究对象拆解开(分之则气化息矣),拆解开你研究的可能已经是另一事物,而不再是这个事物本身

这些研究事物的方法就贯穿在古代元气论中。让我们把气看做一种方法,这样我们才能进入中医的视角,更容易理解中医 的内涵,这种方法和现代系统论有共同语言。而和西方的还原论是完全相反的。

卫气并不是一种物质,而是古人气化论视角下的防卫系统,是关于人体所有和防卫相关的东东的统称,是古人在大量和机体防卫相关的现象中不断压缩和抽象出来的一个医学概念。

在西医或某些人看来,笼统的一个东西,不了解它的组成,是没法去研究的,“仅仅知道它是这么个状态而已”,所以我们根本不知道如何 去控制我们的防卫系统,更无法知道临床怎么应用。

可是,古人却已经明明知道怎么去调控。也知道它在临床上怎么应用,很显然,古代的先哲采取的是和现代西医的分解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方法,所以发现了不同的内容。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7-29 19:36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8-7-29 19:41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29 06:44
纵观《内经》全书,卫气的循行规律大致有三:
一是与营气结伴而行,即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二是卫气的 ...

【原创】卫气循行规律识

链接如下:
http://www.zhongyiyao.net/bbs/thread-53887-1-1.html

http://www.zhongyiyao.net/bbs/thread-52931-1-1.html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7-29 19:45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8-7-29 19:47 编辑

【原创】卫气亦行脉中吗?

http://www.zhongyiyao.net/bbs/thread-53008-1-1.html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9 22:22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7-29 11:36
【原创】卫气循行规律识

链接如下:

先生对卫气确实做了很深入的考察

不过要理解《内经》卫气学说的内容,恐怕还要联系实际中人体的防卫系统是怎么运作的,回归临床,才能大略地理解在当时条件下《内经》为什么会这么说。

《内经》的作者可能也是个文学大师,他文采飞扬,纵横捭阖,意蕴深厚,意旨深远,各种修辞灵活运用,文章中隐喻太多,虚指实指,有时候并不太分明。可能当时正推崇这种文字写法。

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对卫气运行这块做一个合乎历史的考察。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在论坛说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9 23:16
dffaaoo 发表于 2018-7-29 14:45
卫气就是人体的防卫系统? ? ?

是古人用气化观点研究的人体防卫系统,主要是看人体的防卫系统怎么变化,怎么调控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7-30 05:25
dffaaoo 发表于 2018-7-29 14:49
。《素问·痹论》说:“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它的活动力很强,流动很迅速,不受脉管的约束,运行于脉外 ...

这一段话,先生对卫气的表述很到位!赞一个!
卫气相当于现代血液中的白细胞系统,除了营养作用外,还有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抵抗邪气,保卫人的作用。犹如一个国家的军队和警察。白细胞尤其其中的淋巴细胞这方面的作用尤其明显。红细胞相当于营气,犹如国家的工农,主要具有建设和营养作用。

先生对人体酶的作用有研究,应该在营卫这方面有所分解,如能予以表达就好了!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30 19:24
dffaaoo 发表于 2018-7-29 14:49
卫气熏于肓膜,散于胸膜,五脏六腑得到温养。

非常不错。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7-30 20:05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7-30 11:24
非常不错。

王不留行
这个观点恐怕值得商榷。白细胞红细胞,80年前就有人这么说过,说不通。
------------------------------------------------------------------------------
谢谢惠顾。
不管谁说过,是80年前,还是800年前,请讲出道理来。到底哪里说不通,理由是啥?请赐教。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30 21:40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7-30 12:05
王不留行
这个观点恐怕值得商榷。白细胞红细胞,80年前就有人这么说过,说不通。
------------------- ...

实际上古人既看不到红细胞,也看不到白细胞,所以营卫是红细胞白细胞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7-30 22:01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7-30 13:40
实际上古人既看不到红细胞,也看不到白细胞,所以营卫是红细胞白细胞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想不到先生会如此泥古不化!古人没有用过电脑,难道现在你现在学习和研究中医,也还要用结绳记事吗?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30 23:07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7-30 15:22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7-30 14:01
想不到先生会如此泥古不化!古人没有用过电脑,难道现在你现在学习和研究中医,也还要用结绳记事吗?

这是两回事。只能说古人看到的营卫并非是你说的红细胞白细胞。比拟有些不恰当。
若你说卫气相当于白细胞系统,那你把体液中的防卫东东置于何处?

若说营气相当于红细胞系统,你把氨基酸、糖、脂肪等营养物质都置于何处?

中医和西医本就不是一条路上来的,西医的理论来源于实验和分析,中医的理论来源于临床观察和概括推理。两者的概念来源和理论演变都不一样,两者可以比较但不能相互代替。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30 23:27
卫气相犹如一个国家的军队和警察。有抵抗邪气,保卫人的作用。营气,犹如国家的工农,主要具有建设和营养作用。

这样改改就好得多。白细胞红细胞的说法是不恰当的。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7-31 05:41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8-7-30 23:31 编辑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7-30 15:07
这是两回事。只能说古人看到的营卫并非是你说的红细胞白细胞。比拟有些不恰当。
若你说卫气相当于白细胞 ...

我认为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相当于中医所说的卫气,是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的。因为白细胞(英文名: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简称:WBC),旧称白血球。是血液的重要组成成分。根据白细胞的细胞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可将其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前者常简称为粒细胞,根据其特殊颗粒的染色特性,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也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血细胞中体积比较大、数量比较少。具有细胞核。其主要作用是吞噬细菌、防御疾病。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它的这些特性和“卫气’'相当。
而我说红细胞相当于营气,也是根据红细胞的作用和特性。
红细胞也称红血球,在常规化验英文常缩写成RBC,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无核的,这意味着它们失去了DNA。红细胞也没有线粒体它们通过葡萄糖合成能量。运输氧气,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运输二氧化碳时呈暗紫色,运输氧气时呈鲜红色。而人体如果缺少氧气,则新陈代谢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停止。


当然,我这样说,这样联想,并不一定是完全合理和完全符合,但是至少是有一定根据的。先生认为这是“无稽之谈”,那只是你的个人意见罢了。 论坛里发生不同意见是很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各抒己见嘛。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8-7-31 05:49
本帖最后由 萧铁 于 2018-7-31 05:50 编辑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7-30 21:40
实际上古人既看不到红细胞,也看不到白细胞,所以营卫是红细胞白细胞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先生这评论有些道理,不过如果不说是“相当于”而只作为比喻,也许不至于是无稽之谈。但在我看来,先生和dff一个是用古字义知识、一个是用现代医学生理知识去解读中医[经典],看上去好像截然相反,但两者存在同一个问题:对自己的假说不作丝毫质疑验证。如果先生在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那就是个进步了。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7-31 05:59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7-30 13:40
实际上古人既看不到红细胞,也看不到白细胞,所以营卫是红细胞白细胞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实际上古人既看不到红细胞,也看不到白细胞,所以营卫是红细胞白细胞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
谢谢先生关注。
我们要继承中医学,同时也要发展中医学。尊古但不要泥古。古人的东西,我们要尊重,但是也要尊重科技的发展和变化,尊重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的需要。中医不能对现代科学技术视而不见,甚至与现代科技老死不相往来!古人看不到的,不知道的,我们现在看到了,知道了,为什么不可以联想和结合来呢?

古人没有见过火车,汽车和飞机,难道现代的交通还要依然去骑马,去步行吗?中医学要发展和壮大,就必须要学习现代科技,结合现代科技。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这是中医的必须要走的道路。中医理论和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决定离不开现代生物学、现代生理学和现代诊断学,这是时代的需要,是绕不开的道路,而决不是什么“无稽之谈”!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8-7-31 17:06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7-30 14:01
想不到先生会如此泥古不化!古人没有用过电脑,难道现在你现在学习和研究中医,也还要用结绳记事吗?

现在就是结绳记事,速度快慢之说,原理永远改变不了,包括计算机。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8-7-31 17:08
现代人,知识是老三届。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8-7-31 18:29
千秋雪
请问小董先生,你现在上网是用电脑呢?还是用结绳呢?  发表于 19 分钟前
==============================
电脑也是记事,结绳也是记事,速度快慢而己,如此简单的规律,居然不懂。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8-19 10:47
居然上了热点,那就再说两句,保持一定的热度。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8-19 10:54
《灵枢 卫气》黄帝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内干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穷之。然其分别阴阳,皆有标本虚实所离之处。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腑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能知虚石之坚软者,知补泻之所在;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8-19 11:19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8-19 02:54
《灵枢 卫气》黄帝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内干五脏,而外 ...

亭亭淳淳乎,孰能穷之。

有人把亭亭解释为遥远。淳淳解释为水流动的样子。http://www.doc88.com/p-5671287401492.html

这个解释有点随文附义了,并没有把这几个字的含义完整揭示出来。

要更全面的理解它,应该进行字源学的考察。考察这几个字在汉朝原来大约是什么意思。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8-19 12:14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8-19 10:54
《灵枢 卫气》黄帝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内干五脏,而外 ...

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穷之。
--------------------
  请教先生,何为浮,为何浮?何为精,为何精?知浮与精,亭亭淳淳乎不解自明。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8-19 12:50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8-19 09:38 编辑

文言版《説文解字》:亭,民所安定也。亭有樓,从高省,丁聲。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亭,路边可以让百姓行人安定歇息的建筑。亭上有楼,因此字形采用有所省略的“高”作边旁,采用“丁”作声旁。

亭,来源与京、高类似,和建筑有关。是古代路边可以让行人歇息的建筑,有顶可以遮雨,无墙可以沐风,丁,代指旅客在亭下休息。后来亭单指建筑,停止的含义加人字旁以“停”命名。亭亭,此处当以停含义,指营养和防卫系统在人体的分配和运行变化,或留止聚集,或巡行各处,何处停留,何时停留,其中的规律复杂,难以穷尽。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8-19 12:55
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释名 • 释宫释》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8-19 13:11
淳,古鈢字形(鬲,鼎锅)(羊,动物、野味)(水,汤),表示鼎锅里的肉汤。造字本义:鼎锅熬煮的味道纯香浓厚的羊肉汤。有的古鈢字形有所变形,将 写成 。篆文明确“羊”的字形。隶书将篆文的 写成,同时误将篆文字形中的“羊”写成“子”。

http://www.vividict.com/WordInfo.aspx?id=2413

淳,本义羊肉汤。因羊肉汤气味浓厚,淳有厚的含义。

又:羊肉汤加工过程中要把羊杂的味道煮出浓缩到汤中,还要过滤渣滓,取其醇美之汤,再配以煮好的羊肉切片,加以适当调料而成,淳在古代又有过滤、渗出的含义。

文言版《説文解字》:淳,渌也。从水享聲。  渌同“漉”,水渗出。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8-19 13:17
《周礼•考工记·钟氏》:「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淳而渍之。」
郑玄注:「淳,沃也。」
  ●《仪礼•士虞礼》:「淳尸盥,宗人授巾。」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8-19 13:26

chún
朴实:淳朴。淳厚。淳古。淳风(质朴敦厚的风气)。
成对。
古同“醇”,酒味厚、纯。


zhūn
浇灌:“淳而渍之”。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8-19 13:26
淳淳chún chún        ㄔㄨㄣˊ ㄔㄨㄣˊ
淳樸篤厚。
老子.第五十八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唐.張紹.沖佑觀詩:「皇風蕩蕩,黔首淳淳。」
流行、變化。
莊子.則陽:「時有始終,世有變化,禍福淳淳。」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8-19 13:28
「淳」字在《康熙字典》的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淳
〔古文〕&#147640;【唐韻】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殊倫切,&#131108;音純。淸也,樸也。
【張衡·思&#149733;賦】何道眞之淳粹兮。
【註】不澆曰淳。又沃也。
【周語】王乃淳濯饗醴。又大也。
【班固·幽通賦】黎淳耀於高辛兮。又兵車之耦曰淳。
【左傳·襄十一年】鄭伯賂晉侯,廣車軘車淳十五乗。又鹹也。
【左傳·襄二十五年】楚蔿掩爲司馬表淳鹵。
【註】淳鹵,埆薄之地。
【正義】淳鹵,地薄,故表之,輕其賦稅。又淳淳,流動貌。
【莊子·則陽篇】禍福淳淳。又【集韻】朱倫切,音諄。漬也,沃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鐘氏淳而漬之。
【註】淳,沃也。又主尹切,音準。布帛廣幅也。與純通。
【周禮·地官】質人壹其淳制。
【註】淳作純。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8-19 13:51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8-19 06:06 编辑

综合起来,大约可以明了淳字的流变了。本义味道醇美的羊肉汤,因为其味美而厚,后演变为民风淳朴。因为加水浓缩,要把味道煮出来,中间还要过滤,有了过滤渗出的含义;浇汤入碗,营养丰富,还又有了滋润灌溉的含义(沃);汤水翻滚,周而复始,又有了流和动的含义,也有了不断变化的含义。

《内经》在这儿“淳淳”是取的哪种含义呢?恐怕是一个复杂的意象,既有渗灌,又有流动,既有质地的浓厚,又有过程中的不断变化。

亭亭淳淳,停止、聚集、渗出、浇灌、流动,指代的营卫不同方面的复杂的运行变化,它“不形于外”,若神仿佛,若迎深渊,若视浮云,它的复杂性实在是无法穷尽的,而工独知之,怎么才能知道呢?



内经提出:
然其分别阴阳,皆有标本虚实所离之处。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腑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能知虚石之坚软者,知补泻之所在;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

点评

《内经》对它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曰:以之治病,神与俱成。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8-19 16:15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8-19 13:51
综合起来,大约可以明了淳字的流变了。本义味道醇美的羊肉汤,因为其味美而厚,后演变为民风淳朴。因为加水 ...

《内经》在这儿“淳淳”是取的哪种含义呢?
-------------------------------
【亭亭淳淳乎,孰能穷之】是对精气和卫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的形容或比喻,其阴阳相随是营卫并行,內外相贯是营卫相通,如环之无端是营卫难分。故,亭亭为有形之营,淳淳为无形之卫,营卫难以分清。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8-19 17:18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8-19 08:15
《内经》在这儿“淳淳”是取的哪种含义呢?
-------------------------------
【亭亭淳淳乎,孰能穷之 ...

阴阳相随是营卫相随,卫主营从,內外相贯是阴阳相通,如环之无端是营卫运行,天道环周。故,亭亭淳淳为营卫运行,变化多端,孰能穷之?——谁又能够穷尽它的根本?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8-19 17:20
营卫即人身之阴阳

阳者,卫外者也。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8-19 18:11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8-19 17:18
阴阳相随是营卫相随,卫主营从,內外相贯是阴阳相通,如环之无端是营卫运行,天道环周。故,亭亭淳淳为营 ...

阴营在前,阳卫相随,卫行脉外,怎主营行?内外相贯却又卫不入脉,阴阳怎通?如环之无端是营卫运行于六经。六经如江河,行于三焦“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卫为气,营为水,不好分辨。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8-19 20:05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8-19 10:11
阴营在前,阳卫相随,卫行脉外,怎主营行?内外相贯却又卫不入脉,阴阳怎通?如环之无端是营卫运行于六经 ...

卫为主,营为从,卫为阳,营为阴,阳者,卫外而为固;阴者,藏精而起亟;卫阳抗邪,阳动营必随之,故曰:阴阳相随。阳动,营不能随,此谓阴阳离决,当为死征。

营卫从络脉以通,络脉者,以溢奇邪。以通营卫。络病营卫从之而不通。

营卫运行,不形于外,观于冥冥,若神仿佛,慧然独悟而志先,必候其气,以知其道。审其本末,查其寒温,三部九侯,工独知之,以为百病之母,非常人所能闻。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8-19 20:16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8-19 12:19 编辑

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

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


如临深渊,若视浮云。口弗能言,莫见其情。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8-19 22:07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8-19 20:05
卫为主,营为从,卫为阳,营为阴,阳者,卫外而为固;阴者,藏精而起亟;卫阳抗邪,阳动营必随之,故曰: ...

  “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也。”(营卫生会)营卫皆气,谁主谁从?“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是指三阴三阳六经,亦指昼夜。阳卫,卫的是人体,卫的是六经,卫不能卫经,当是阴阳离决。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所以,六经行的是谷气,是·地气,靠的是天气,真气的气化和推动。卫气就是水气,化水为气以卫外。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9-1-5 21:36
重读意气难平。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1-5 22:04
通“漂”。浮,浮流
剽迫(轻疾)
轻浮,轻薄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1-5 22:06
dffaaoo 发表于 2019-1-5 22:04
通“漂”。浮,浮流
剽迫(轻疾)
轻浮,轻薄

卫气,轻,浮,漂,流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1-5 22:10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1-5 22:12 编辑

疾就是快,滑就是滑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1-6 04:50
利除了锋利这一层,还有防卫系统对人体营养的消耗和掠夺这一层隐喻的含义。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1-6 04:51
不知《灵枢·卫气行》所论述的卫气是否有这种“剽疾滑利”之功能?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1-6 04:53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1-6 05:13 编辑

拘迷于脉内脉外是现代中医对卫气最大的走偏之一?
。属于捡芝麻而漏西瓜的做法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1-6 04:57
卫气的散行、步散,没有一个具体的路线。散行、布散到哪里?散于周身皮肤、肌肉、肓膜、胸腹、脏腑等组织器官。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1-6 04:59
有江西的毛泽东
有陕北的毛泽东
有北京的毛泽东

毛主席到底在哪里?难道有很多个毛泽东?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