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破例发个病案讨论在这里,让大家动动真枪实弹 [打印本页]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7 20:12
标题: 破例发个病案讨论在这里,让大家动动真枪实弹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8-12-28 11:57 编辑

病例讨论
左大腿内侧肌肉肿胀僵硬麻木沉重
唐xx,女,65岁,农民。2013年8月21日初诊。
左大腿内侧肌肉肿胀、僵硬、麻木、沉重十多天。无明显起因,初起肿胀如钱币大,逐步增至手掌大,行动很不舒适,如异物附着大腿内侧。病变部位肤色正常,不红、不热、不冷,触按不痛。口微渴。舌下静脉紫瘀,舌苔白。脉沉弦涩。己找西医检查化验仅白细胞低于正常值(3.2×10^9),余未见异常。用氯唑沙宗和维生素B1治疗无明显疗效,转求中医药治疗。
讨论:
1、中医诊断:病名、辨证。
2、治法。
3、方药。
4、简要分析(按语)
欢迎各位朋友参与讨论。谢谢!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12-27 20:21
确实值得讨论。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7 20:30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12-27 12:21
确实值得讨论。

谢谢杨先生关注、支持!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7 20:34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2-27 20:44 编辑

舌下静脉紫瘀,舌苔白。脉沉弦涩,没有心、肝、脾、肺、肾症状,没有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脉,寸、关、尺脉像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7 21:05
dffaaoo 发表于 2018-12-27 12:34
舌下静脉紫瘀,舌苔白。脉沉弦涩,没有心、肝、脾、肺、肾症状,没有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脉,寸、关、 ...

左右寸关尺脉沉弦涩。谢谢关注!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7 21:22
心、肝、脾、肺、肾症状?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8 06:10
dffaaoo 发表于 2018-12-27 13:22
心、肝、脾、肺、肾症状?

呵呵!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12-28 09:27
唐xx,女,65岁,农民。2013年8月21日初诊。
左大腿内侧肌肉肿胀、僵硬、麻木、沉重十多天。行动很不舒适,如异物附着大腿内侧。病变部位不红、不热、不冷,触按不痛。口微渴。舌下静脉紫瘀,舌苔白。脉沉弦涩。
--------------------------------------------------------------------------------------

这是一例发病十几天的疾病,仅仅出现局部肌肉症状,到医院检查化验仅仅出现白细胞低,这是一种什么病呢?我考虑是硬皮病,或皮肌炎一类结缔组织疾病。中医属于一种机体经脉痹症,应该予以益气活血,温阳通脉治疗。当否?欢迎批评。


作者: ygmingabc    时间: 2018-12-28 09:32
1中医诊断:阴疽。阳虚寒凝,痰湿瘀阻。
2扶阳散寒,祛痰化浊。
3阳和汤。
4方药:熟地30克鹿角胶30克炮姜炭15克肉桂10克麻黄6克炒白芥子15克炙甘草10克
5简要介析:
左大腿内侧肌肉肿胀、僵硬、麻木、沉重十多天。行动很不舒适,如异物附着大腿内侧。为痰湿瘀阻病变部位不红、不热、不冷,触按不痛。口微渴。舌下静脉紫瘀,舌苔白。脉沉弦涩为阳虚寒凝。己找西医检查化验仅白细胞低于正常值(3.2×10^9)从中医临床看多为虚证。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8-12-28 09:37
本帖最后由 柴胡汤 于 2018-12-28 09:49 编辑

谢谢提供!
我未遇到过此病。据“病变部位不红、不热、不冷,触按不痛。口微渴。舌下静脉紫瘀,舌苔白。脉沉弦涩
诊为瘀血病。瘀滞日久,致寒凝下肢,治可用当归四逆汤合桃红四物汤(化裁)。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12-28 12:32
顶起来!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8 12:47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8-12-28 04:57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12-28 01:27
唐xx,女,65岁,农民。2013年8月21日初诊。
左大腿内侧肌肉肿胀、僵硬、麻木、沉重十多天。行动很不舒适 ...

千总高见!谢谢!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8 12:52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8-12-28 04:58 编辑
ygmingabc 发表于 2018-12-28 01:32
1中医诊断:阴疽。阳虚寒凝,痰湿瘀阻。
2扶阳散寒,祛痰化浊。
3阳和汤。

有一定的道理!谢谢朋友参与讨论!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8 12:56
柴胡汤 发表于 2018-12-28 01:37
谢谢提供!
我未遇到过此病。据“病变部位不红、不热、不冷,触按不痛。口微渴。舌下静脉紫瘀,舌苔白。脉 ...

辨证为瘀也是不错的。谢谢参与讨论!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8 12:59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12-28 04:32
顶起来!

谢谢千总版主顶帖支持!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12-28 14:45
         足厥阴肝经循经路线:从大趾背毫毛部开始(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中都、膝关),离内踝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膝腘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包、足五里、阴廉),进入阴毛中,环绕 部,至小腹……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12-28 14:47
       肝血虚,血瘀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12-28 14:55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2-28 06:45
足厥阴肝经循经路线:从大趾背毫毛部开始(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中封) ...

“左大腿内侧肌肉肿胀、僵硬、麻木、沉重十多天。行动很不舒适,如异物附着大腿内侧。”

大腿内侧属于阴经分布的范围,这里有肝、脾、肾三条经络分布着,为什么独取肝经呢?肝主筋,脾主肉,如果是肌肉患病,也应该主要考虑脾经,而不是肝经。先生以为呢?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12-28 15:28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12-28 06:55
“左大腿内侧肌肉肿胀、僵硬、麻木、沉重十多天。行动很不舒适,如异物附着大腿内侧。”

大腿内侧属于 ...

    谢谢先生赐教,和先生讨论问题,是一种享受,一定能够获得收益。
      我说的是病变位置与肝经行走路径一致,因为病例给的症状体征、起病原因等等都没有,只强调大腿内侧,与肝经路径一致。
       中医的病案叙述与西医不同,中医只写阳性表现与具有鉴别意义的阴性表现,没有废话,因此也漏掉了一些重要线索,而且每一个中医病案的习惯不同,研究某一个名中医的医案,要看许多医案之后,才能够明白其中的潜在的、隐形的含义。
        肝主筋,是指骨骼肌的收缩、痉挛,强直。脾主肉是指全身脂肪组织的丰满程度。

         以上只是个人看法,还请先生赐教。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12-28 15:33
   能不能把病案的全文发出来?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8 19:24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2-28 06:45
足厥阴肝经循经路线:从大趾背毫毛部开始(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中封) ...

李先生从经络着眼,受教了。谢谢参与讨论!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12-28 19:58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2-28 14:45
足厥阴肝经循经路线:从大趾背毫毛部开始(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中封) ...

看来李先生是从经络的位置、走向来诊断疾病的。临床上,您也是这么来诊断疾病的吗?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8 20:05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12-28 06:10
呵呵!

肺阴虚证

以肺病常见症状和阴虚内热证共见为辨证要点。

证候:咳嗽无痰、或量少质黏,咽干口燥,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甚则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象细数。治则:滋阴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8 20:06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12-28 06:10
呵呵!

1.肺气虚

证候;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8 20:10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12-28 06:10
呵呵!

3、风性主动:“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如风邪入侵,常现颜面肌肉抽掣,或眩晕、震颤、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12-28 20:24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12-28 20:36 编辑
dffaaoo 发表于 2018-12-28 20:05
肺阴虚证

以肺病常见症状和阴虚内热证共见为辨证要点。

哈哈,先生的结论很简练呀,治则也很明确,就两个字,滋阴。那么,您治疗肺阴虚,就用麦冬或者沙参来滋阴了,是否可以?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12-28 20:27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12-28 20:35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2-28 14:47
肝血虚,血瘀

那么,是不是用活血化瘀的药,加上补肝血的药,用他两味药,就可以治疗这个病了哪?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8 20:34
dffaaoo 发表于 2018-12-28 12:10
3、风性主动:“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如风邪入侵,常现颜面肌肉抽掣,或眩晕、震颤、 ...

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老师讲这三条似乎都与本病案无明显关系。谢谢讲解!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8 20:42
柴胡汤 发表于 2018-12-28 09:37
谢谢提供!
我未遇到过此病。据“病变部位不红、不热、不冷,触按不痛。口微渴。舌下静脉紫瘀,舌苔白。脉 ...

涩脉,舌紫,说明有血瘀,活血化瘀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8 20:43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8-12-29 12:41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2-28 07:33
能不能把病案的全文发出来?

谢谢李先生提醒,我将在本月29日发出原来诊治本案的全文。谢谢!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12-28 20:45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12-28 20:46 编辑
dffaaoo 发表于 2018-12-28 20:42
涩脉,舌紫,说明有血瘀,活血化瘀

李老师用两位药可以治疗本病,您可以用一味药来治疗这个病,看来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呀,节省了多少药材呀,这个应该国家给发个节约贡献奖。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12-28 20:57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12-28 21:02 编辑

论坛中这么多的中医高手,论理的时候,一个比一个厉害,真的有病例了,该见真章了,都缩头了。这难道真的是叶公好龙吗?,都是假中医吗?。所以,一些人看不起中医人,是有道理的。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8 20:59
本案的鉴别诊断:
1、阴疽:阴疽以慢性起病,病程较长,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为特点,本案显然不属于阴疽。
2、血痹:血痹见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困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此为其轻者。其重者:“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桂枝五物汤主之。”此为营卫气血俱不足,邪伤血分的疾患,本案虽有麻木,但无风痹之疼痛,且有肿胀、僵硬、沉重等不适,故非血痹。
3、血瘀证:其肿胀处多有皮肤颜色紫瘀,及外伤闪挫等起因。本例则无,故应排除单纯的血瘀肿。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12-28 21:08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12-28 21:10 编辑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12-28 20:59
本案的鉴别诊断:1、阴疽:阴疽以慢性起病,病程较长,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 ...

请教先生【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我感觉这句原文,有些不通。先生可以帮助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含义吗?谢谢。

哦,我大概的理解应该是,汗出受风。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8 21:49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12-28 13:08
请教先生【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我感觉这句原文,有些不通。先生可以帮助解释一下这句 ...

此条原文的意思可参阅清·高学山《高注金匮要略》对这句话的注解:“仲景设为问答。而言尊荣人欲多。则精耗髓空。故其骨软弱。养浓。则气热薄浮。故肌肤丰盛。骨弱。则不能内强。肌肤盛。则不胜外任。皆不堪疲劳之应。若困于鞅掌。及房室等事。疲其筋骨。劳其形体。则烦热而其气益浮。故汗出而倦卧也宜矣。然精虚气浮。因疲劳而致烦汗者。其虚阳未及安插。而诸节烦疼。不能安卧。故不时动摇者常也。动摇则生微风。谓不乘汗出之隙。而被之也得乎。夫所以行血者气也。今风邪所被之处。则其气遗血而内缩。血以不得气导而欲凝。遂得此血痹之病矣。以上言初得之因也”;清·吴谦等《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卷二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尊荣人,谓膏粱之人。素食甘肥,故骨弱肌肤盛,是以不任疲劳,疲劳则汗出,汗出则腠理开。亦不胜久卧,卧则不时动摇,动摇即加被微风,亦遂得以干之。此言膏粱之人,外盛内虚,虽微风小邪,易为病也”。这些注解对原条文的理解是有帮助的。您理解为汗出受风也是对的。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12-28 21:52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12-28 21:49
此条原文的意思可参阅清·高学山《高注金匮要略》对这句话的注解:“仲景设为问答。而言尊荣人欲多。则精 ...

谢谢先生。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8 22:02
您可以用一味药来治疗这个病,??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12-28 22:37
dffaaoo 发表于 2018-12-28 22:02
您可以用一味药来治疗这个病,??

如果如您说的,病的原因,就是肺阴虚,那么,把肺阴补上,不就把病治疗好了吗?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12-29 00:15
阴疽是要有肿块的,属于肿瘤。硬皮病过去分局限性和系统性两种。现在把系统性性硬皮病称为系统性硬化症,这是风湿免疫疾病。局限性硬皮病(或局灶性?)是皮肤病。这两种病,皮肤的表现差不多,内脏的表现和预后,差别很大。
不论是阴疽,还是系统性硬化症,都是要命病。


我想请教:
如果没有西医的诊断方法,不能明确诊断本例属于何病,直接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大家觉得把握多大?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12-29 00:20
血痹是小病,不治也不要紧。阴疽是要命病,大部分治也治不好。这两种似乎用不着鉴别,外行也能看出来。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12-29 00:32
病变部位肤色正常,不红、不热、不冷,触按不痛。
--------------------------------
触按不痛,是医生切诊了。有没有说医生摸到什么东西没有?

作者: 柳之心    时间: 2018-12-29 01:15
大概也就是一筋疙瘩,不用吃药,保持心情不紧张,每天按摩,活血通络,会自行消散。
我见过一例类似的,在小腿前面,起初黄豆粒大,不红不肿,按之硬但不痛,但自己紧张,西医查无异常,仍四处求诊。嘱其每日按摩,一月后似有似无,后硬处渐渐消失。
楼主此例,舌脉显示有血瘀气虚,可与补气活血之剂,兼作精神安慰之用,外加按摩推拿,不久当愈。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9 01:16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12-28 22:37
如果如您说的,病的原因,就是肺阴虚,那么,把肺阴补上,不就把病治疗好了吗?


如果病的原因是肺阴虚把肺阴补上,病就治疗好了,如果病的原因是脾气虚,脾阴虚,心气虚,心阴虚,肾气虚,肾阴虚,阳虚,补脾气,脾阴,补心气,心阴,补肾气,肾阴虚,补阳虚病就治疗好了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9 01:19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2-29 06:31 编辑

如果如您说的,病的原因,就是肺阴虚,那么,把肺阴补上,不就把病治疗好了吗?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12-29 05:01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12-28 21:13 编辑

左大腿内侧肌肉肿胀僵硬麻木沉重
唐xx,女,65岁,农民。2013年8月21日初诊。
左大腿内侧肌肉肿胀、僵硬、麻木、沉重十多天。无明显起因,初起肿胀如钱币大,逐步增至手掌大,行动很不舒适,如异物附着大腿内侧。病变部位肤色正常,不红、不热、不冷,触按不痛。

一一个人初步考虑:

定位:局部的肌肉性疾病;定性:似为急性或亚急性的无菌性炎症为主。

中医病名及辨证:痹症-营卫不和,气虚血滞。

治疗:个人推荐用当归注射液局部穴位注射。注意休息及保暧。如果用方剂的话,个人考虑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注:白细胞低是一个非特异性症状,对本病不一定有必然关联。氯唑沙宗是肌肉松驰剂,适合于肌肉劳损痉挛,应用于本例似不是太合适。在西医治疗上用些抗炎药如芬必得、双氯酚酸钠,配合些神经营养药可能更适当些。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9 06:30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12-28 22:37
如果如您说的,病的原因,就是肺阴虚,那么,把肺阴补上,不就把病治疗好了吗?

这样条分缕析有见识!赞一个!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9 06:37
dffaaoo 发表于 2018-12-28 20:06
1.肺气虚

证候;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9 06:41
dffaaoo 发表于 2018-12-29 06:37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是流传甚久的俗语。“秀才”指读书人,也就是知识分子;“兵”则指没念过书的粗人,因为古代“好男不当兵”,只有老粗才会去当兵。

知识分子碰到老粗,在沟通上会出现几个问题: ——“语言”的表达不同:虽然说的都是同一种语言,但因为二者所受的教育不同,成长经历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就不同,结果“兵”听不懂“秀才”说的,“秀才”也听不懂“兵”说的,于是秀才就“有理说不清”了。
书人与武夫的价值观和沟通方式不同,难以亲切友好的在一起交流沟通,硬要沟通可能还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9 06:45
dffaaoo 发表于 2018-12-29 06:41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是流传甚久的俗语。“秀才”指读书人,也就是知识分子;“兵”则指没念过书的 ...

撒退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9 06:48
dffaaoo 发表于 2018-12-29 06:45
撒退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对于别人的过失,必要的指责无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就会让世界变得更精彩。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8-12-29 09:57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9 13:09
llyyjj 发表于 2018-12-28 16:20
血痹是小病,不治也不要紧。阴疽是要命病,大部分治也治不好。这两种似乎用不着鉴别,外行也能看出来。

谢谢发帖!血痹有轻也有重者,如妇人产后受风而发生的身体、肩臂麻木,游走性疼痛也属于血痹范围,按金匮治法可用黄芪五物汤治疗,但往往短时间内还难以治愈。本案也有麻木,但却没有“风痹状”的游走性疼痛,故应鉴别。再是阴疽,前面9楼就有朋友诊断为阴疽,方用阳和汤,故而我把阴疽写人了鉴别诊断。谢谢老师参与讨论!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9 13:10
llyyjj 发表于 2018-12-28 16:32
病变部位肤色正常,不红、不热、不冷,触按不痛。
--------------------------------
触按不痛,是医生切 ...

只是有点僵硬。谢谢!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9 13:12
柳之心 发表于 2018-12-28 17:15
大概也就是一筋疙瘩,不用吃药,保持心情不紧张,每天按摩,活血通络,会自行消散。
我见过一例类似的,在 ...

朋友认定有血瘀气虚,可与补气活血之剂,高见!谢谢!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9 13:15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12-28 12:59
本案的鉴别诊断:1、阴疽:阴疽以慢性起病,病程较长,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 ...

谢谢千总版主评分、点评!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9 13:16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12-28 12:59
本案的鉴别诊断:1、阴疽:阴疽以慢性起病,病程较长,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 ...

谢谢陈总版主评分支持!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9 13:19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12-28 21:01
左大腿内侧肌肉肿胀僵硬麻木沉重
唐xx,女,65岁,农民。2013年8月21日初诊。
左大腿内侧肌肉肿胀、僵硬 ...

陈总版主高见!谢谢陈总版主提出的诊治方案!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9 13:22
llyyjj 发表于 2018-12-28 16:15
阴疽是要有肿块的,属于肿瘤。硬皮病过去分局限性和系统性两种。现在把系统性性硬皮病称为系统性硬化症,这 ...

仍有把握治好!谢谢!
作者: 柳之心    时间: 2018-12-29 13:24
本帖最后由 柳之心 于 2018-12-29 13:50 编辑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12-29 13:12
朋友认定有血瘀气虚,可与补气活血之剂,高见!谢谢!

谢谢!杏林童子先生谬赞!
半夜起夜,睡不着了看了一遍这个帖,回了又睡了。现在想了想再补个方子,请先生斧正:

黄芪30克,白术10克,红花6克,桃仁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地龙15克,焦三仙各15克。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9 13:53
柳之心 发表于 2018-12-29 05:24
谢谢!杏林童子先生谬赞!
半夜起夜,睡不着了看了一遍这个帖,回了又睡了。现在想了想再补个方子,请先 ...

方药合符理法。赞一个!谢谢!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12-29 14:39
     白细胞低到一定程度,是一个不能忽视的临床表现。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8-12-29 15:56
这个患者患的是腰突。屏蔽别人的发言,就能掩盖自己不懂装懂,草菅人命?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9 16:19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8-12-29 09:08 编辑
太白侠 发表于 2018-12-29 07:56
这个患者患的是腰突。屏蔽别人的发言,就能掩盖自己不懂装懂,草菅人命?

谢谢朋友的发言!据CT专业的医师收集的资料看,成年人中腰椎有椎间盘脱出或膨出者多达65%以上,但大多数没有症状。本案患者发生这个病变及治愈以后都没有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症状。谢谢朋友提醒!至于屏蔽你的发言,笔者既不知情,更没有在本版块那个操作权力,也从来没有行使过这个权力!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12-29 16:47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8-12-29 10:42 编辑

腰间盘突出的症状体征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  根据髓核突(脱)出的部位、大小以及椎管矢状径大小、病理特点、机体状态和个体敏感性等不同,其临床症状可以相差悬殊。因此,对本病症状的认识与判定,必须全面了解,并从其病理生理与病理解剖的角度加以推断。现就本病常见的症状阐述如下。

(1)腰痛: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脱)出症患者有此症状,包括椎体型者在内。

①机制:主要是由于变性髓核进入椎体内或后纵韧带处,对邻近组织(主为神经根及窦-椎神经)造成机械性刺激与压迫,或是由于髓核内糖蛋白、β-蛋白溢出和组胺(H物质)释放而使相邻近的脊神经根或窦-椎神经等遭受刺激引起化学性和(或)机械性神经根炎之故。

②表现:临床上以持续性腰背部钝痛为多见,平卧位减轻,站立则加剧,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忍受,并容许腰部适度活动及慢步行走,主要是机械压迫所致。持续时间少则2周,长者可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另一类疼痛为腰部痉挛样剧痛,不仅发病急骤突然,且多难以忍受,非卧床休息不可。此主要是由于缺血性神经根炎所致,即髓核突然突出压迫神经根,致使根部血管同时受压而呈现缺血、淤血、乏氧及水肿等一系列改变,并可持续数天至数周(而椎管狭窄者亦可出现此征,但持续时间甚短,仅数分钟)。卧木板床、封闭疗法及各种脱水剂可起到早日缓解之效。

(2)下肢放射痛:80%以上病例出现此症,其中后型者可达95%以上。

①机制:与前者同一机制,主要是由于对脊神经根造成机械性和(或)化学性刺激之故。此外,通过患节的窦椎神经亦可出现反射性坐骨神经痛(或称之为“假性坐骨神经痛”)。

②表现:轻者表现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刺痛或麻木感,直达足底部;一般可以忍受。重者则表现为由腰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且多伴有麻木感。疼痛轻者虽仍可步行,但步态不稳,呈跛行;腰部多取前倾状或以手扶腰以缓解对坐骨神经的张应力。重者则卧床休息,并喜采取屈髋、屈膝、侧卧位。凡增加腹压的因素均使放射痛加剧。由于屈颈可通过对硬膜囊的牵拉使对脊神经的刺激加重(即屈颈试验),因此患者头颈多取仰伸位。

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

(3)肢体麻木:多与前者伴发,单纯表现为麻木而无疼痛者仅占5%左右。此主要是脊神经根内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受刺激之故。其范围与部位取决于受累神经根序列数。

(4)肢体冷感:有少数病例(约5%~10%)自觉肢体发冷、发凉,主要是由于椎管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之故。临床上常可发现手术后当天患者主诉肢体发热的病例,与此为同一机制。

(5)间歇性跛行:其产生机制及临床表现与腰椎椎管狭窄者相似,主要原因是在髓核突出的情况下,可出现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病理和生理学基础;对于伴有先天性发育性椎管矢状径狭小者,脱出的髓核更加重了椎管的狭窄程度,以致易诱发本症状。

(6)肌肉麻痹:因腰椎间盘突(脱)出症造成瘫痪者十分罕见,而多系因根性受损致使所支配肌肉出现程度不同的麻痹征。轻者肌力减弱,重者该肌失去功能。临床上以腰5脊神经所支配的胫前肌、腓骨长短肌、趾长伸肌及长伸肌等受累引起的足下垂症为多见,其次为股四头肌(腰3~4脊神经支配)和腓肠肌(骶1脊神经支配)等。

(7)马尾神经症状:主要见于后中央型及中央旁型的髓核突(脱)出症者,因此临床上少见。其主要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痛,排便及排尿障碍,阳痿(男性),以及双下肢坐骨神经受累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

(8)下腹部痛或大腿前侧痛: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当腰2、3、4神经根受累时,则出现神经根支配区的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另外,尚有部分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也可出现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有腰3~4椎间盘突出者,有1/3的有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其在腰4~5与腰5~骶1间隙椎间盘突出者的出现率基本相等。此种疼痛多为牵涉痛。

(9)患肢皮温较低:与肢体冷感相似,亦因患肢疼痛,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性血管收缩。或是由于激惹了椎旁的交感神经纤维,引发坐骨神经痛并小腿及足趾皮温降低,尤以足趾为著。此种皮温减低的现象,在骶1神经根受压者较腰5神经根受压者更为明显。反之,髓核摘除术后,肢体即出现发热感。

(10)其他:视受压脊神经根的部位与受压程度、邻近组织的受累范围及其他因素不同,尚可能出现某些少见的症状,如肢体多汗、肿胀、骶尾部痛及膝部放射痛等多种症状。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征

(1)一般体征:主要指腰部与脊柱体征,属本病共性表现,包括:

①步态:在急性期或神经根受压明显时,患者可出现跛行、一手扶腰或患足怕负重及呈跳跃式步态等。而轻型者可与常人无异。

②腰椎曲度改变:一般病例均显示腰椎生理曲线消失、平腰或前凸减小。少数病例甚至出现后凸畸形(多系合并腰椎椎管狭窄症者)。

③脊柱侧凸:一般均有此征。视髓核突出的部位与神经根之间的关系不同而表现为脊柱弯向健侧或弯向患侧。如髓核突出的部位位于脊神经根内侧,因脊柱向患侧弯曲可使脊神经根的张力减低,所以腰椎弯向患侧;反之,如突出物位于脊神经根外侧,则腰椎多向健侧弯曲(图1)。实际上,此仅为一般规律,尚有许多因素,包括脊神经的长度、椎管内创伤性炎性反应程度、突出物距脊神经根的距离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均可改变脊柱侧凸的方向。

④压痛及叩痛:压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与病变的椎节相一致,约80%~90%的病例呈阳性。叩痛以棘突处为明显,系叩击振动病变部所致。压痛点主要位于椎旁相当于骶棘肌处。部分病例伴有下肢放射痛,主要是由于脊神经根的背侧支受刺激之故。此外,叩击双侧足跟亦可引起传导性疼痛。合并腰椎椎管狭窄症时,棘间隙部亦可有明显压痛。

⑤腰部活动范围:根据是否为急性期、病程长短等因素不同,腰部活动范围的受限程度差别亦较大。轻者可近于正常人,急性发作期则腰部活动可完全受限,甚至拒绝测试腰部活动度。一般病例主要是腰椎前屈、旋转及侧向活动受限;合并腰椎椎管狭窄症者,后伸亦受影响。

⑥下肢肌力及肌萎缩:视受损的神经根部位不同,其所支配的肌肉可出现肌力减弱及肌萎缩征。临床上对此组病例均应常规行大腿及小腿周径测量和各组肌肉肌力测试,并与健侧对比观察并记录之,再于治疗后再加以对比。

⑦感觉障碍:其机制与前者一致,视受累脊神经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现该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阳性率达80%以上,其中后型者达95%。早期多表现为皮肤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感觉完全消失者并不多见,因受累神经根以单节单侧为多,故感觉障碍范围较小;但如果马尾神经受累(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者),则感觉障碍范围较广泛。

⑧反射改变:亦为本病易发生的典型体征之一。腰4脊神经受累时,可出现膝跳反射障碍,早期表现为活跃,之后迅速变为反射减退,临床上以后者多见。腰5脊神经受损时对反射多无影响。第1骶神经受累时则跟腱反射障碍。反射改变对受累神经的定位意义较大。

(2)特殊体征:指通过各种特殊检查所获得的征象。临床上意义较大的主要有:

①屈颈试验(Lindner征):又名Lindner征。嘱患者站立、仰卧或端坐,检查者将手置于头顶,并使其前屈。如患侧下肢出现放射痛,则为阳性,反之为阴性。椎管型者阳性率高达95%以上。其机制主要是由于屈颈的同时,硬脊膜随之向上移位,以致使与突出物相接触的脊神经根遭受牵拉之故。本试验既简单、方便,又较为可靠,特别适用于门诊及急诊。

②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使患膝在伸直状态下被向上抬举,测量被动抬高的角度并与健侧对比,此称为直腿抬高试验。本试验自1881年Forst首次提出以来已为大家所公认。本试验对愈是下方的神经根作用愈大,阳性检出率也愈高(抬举角度也愈小)。此外,突出物愈大,根袖处水肿及粘连愈广泛,则抬举角度愈小。

在正常情况,下肢抬举可达90°以上,年龄大者,角度略下降。因此,抬举角度愈小其临床意义愈大,但必须与健侧对比;双侧者,一般以60°为正常和异常的分界线。

③健肢抬高试验(又称Fajcrsztajn征、Bechterew征、Radzikowski征):健侧肢体直腿抬高时,健侧的神经根袖可牵拉硬膜囊向远端移位,从而使患侧的神经根也随之向下移动。当患侧椎间盘突出在神经根的腋部时,神经根向远端移动则受到限制,引起疼痛。如突出的椎间盘在肩部时,则为阴性。检查时患者仰卧,当健侧直腿抬高时,患侧出现坐骨神经痛为阳性。

④Laseque征:有人将此征与前者合为一类,也有人主张分述之。即将髋关节与膝关节均置于屈曲90°状态下,再将膝关节伸直到180°,在此过程中如患者出现下肢后方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伸膝时使敏感的坐骨神经遭受刺激、牵拉之故。

⑤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又称Bragard征,即在操作直腿抬高试验达阳性角度时(以患者诉说肢体放射痛为准),再将患肢足部向背侧屈曲以加重对坐骨神经的牵拉。阳性者主诉坐骨神经放射痛加剧。本试验的目的主要是除外肌源性因素对直腿抬高试验的影响。

⑥仰卧挺腹试验:患者取仰卧位,做挺腹抬臀的动作,使臀部和背部离开床面。此时,如果主诉患肢坐骨神经出现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

⑦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取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将伸直的下肢高抬,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当过伸到一定程度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时,则为阳性。此项试验主要用于检查腰2~3和腰3~4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但近年来亦有人用于检测腰4~5椎间盘突出的病例,其阳性率可高达85%以上。

⑧其他试验:诸如腘神经或腓总神经压迫试验、下肢旋转(内旋或外旋)试验等,主要用于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疾患。

现将常见部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定位意义的症状与体征列于表1。表2为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3.腰椎间盘突(脱)出症的分型  根据髓核突(脱)出的部位与方向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两大型。


(1)椎体型:即指变性的髓核穿过下方(多见)或上方(少见)纤维环,再穿过软骨板呈垂直状或斜向进入椎体中部或椎体边缘的髓核突出。既往认为此型少见,实际上,如能对腰痛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此型患者不低于10%;尸体解剖材料表明此型所占比例可高达35%。此型又可分为:

①前缘型:指髓核穿入椎体边缘(以下一椎体的前上缘为多见),使该边缘出现一个三角形骨块样外观(故临床上误诊为椎体边缘骨折者时有发生)。本型临床上较多见,曲绵域(1982)在102位体操运动员中发现有32例,占31.3%,较一般3%~9%的发生率为高,可能与此组运动员的训练方式及活动量等有关。其发生机制主要是腰背部后伸,椎间隙内压力增高,髓核向前移位并突入椎体。

视脱出后的病程不同而呈现不同形态,后期可构成椎体边缘骨赘的一部分。

②正中型:指髓核垂直或近垂直状向上或向下穿过软骨板进入椎体中,并形成Schmorl结节样改变。因临床上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因此不易诊断,尸检发现者约在15%~38%之间。

突出物可大可小,大者易被X线或CT、磁共振检查所发现,小者则常被遗漏。在正常情况下,变性的髓核不易穿过软骨板上的小渗透孔,但如遇后天损害、软骨板变薄或恰巧穿至血管通道遗迹处,则可引起此型。


(2)椎管型:或称后型,指髓核穿过纤维环向椎管方向突出者。脱出的髓核停于后纵韧带前方者,称为“椎间盘突出”;穿过后纵韧带抵达椎管内者,则称“椎间盘脱出”。

根据突(脱)出物所处解剖位置不同而又可分为以下5型。

①中央型:指突(脱)出物位于椎管前方正中央处者,主要引起对马尾神经的刺激或压迫。个别病例髓核可穿过硬膜囊壁进入蛛网膜下隙。本型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双侧下肢及膀胱、直肠症状。其发生率约为2%~4%。

②中央旁型:指突(脱)出物位于中央,但略偏向一侧者。临床上以马尾神经症状为主,同时可伴有根性刺激症状。其发生率略高于前者。

③侧型:指突出物位于脊神经根前方中部者,可略有偏移。主要引起根性刺激或压迫症状;为临床上最为多见者,约占80%左右。故提及本病的症状、诊断及治疗等时,大多按此型进行阐述。

④外侧型:突出物位于脊神经根的外侧,多以“脱出”形式出现,因此不仅有可能压迫同节(内下方)脊神经根,髓核亦有机会沿椎管前壁上移而压迫上节脊神经根。因此,如行手术探查,应注意检查。临床上较少见,约占2%~5%左右。

⑤最外侧型:即脱出的髓核移行至椎管前侧方,甚至进入根管或椎管侧壁。一旦形成粘连,甚易漏诊,甚至于术中检查时仍有可能被忽略,因此临床上需注意,所幸其发生率仅为1%左右。



折叠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9 18:14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2-29 06:39
白细胞低到一定程度,是一个不能忽视的临床表现。

谢谢!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9 18:21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12-29 08:47
腰间盘突出的症状体征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  根据髓核突(脱)出的部位、大小以及椎管矢状径大小、病 ...

学习了。千总版主提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资料很全面,非常有益于与本医案和相关病证相鉴别。谢谢!
作者: 柳之心    时间: 2018-12-29 18:32
本帖最后由 柳之心 于 2018-12-29 18:33 编辑

一朋友,51岁,上月查出腰椎间盘向后突出3毫米,主要症状腰痛,兼有右腿酸胀。建议其服用同仁堂加味青娥丸,又教其习练布学宽先生所创《洗髓经》。半月后症状基本消失,停服丸药,自言以后将每天习练《洗髓经》。
有机会将说服他再去做一个ct,看症状消失后椎间盘突出还在否。

[attach]15060[/attach]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29 21:04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8-12-29 13:09 编辑

感谢楼上各位朋友参与讨论,各位的见解都很宝贵,值得学习、借鉴。尤其是千总版主、陈总版主二位的诊治方案更切中病机病证,还有柳之心朋友的诊治方案也是如此。下面是笔者2013年的诊治本病的医案记录,还请各位朋友指正:
左大腿内侧肌肉肿胀僵硬麻木沉重
唐XX,女,65岁,农民,住本县灵山乡。2013821(农历七月十五)日初诊。
左大腿内侧肌肉肿胀、僵硬、麻木、沉重十多天。无明显起因,初起肿胀如钱币大,逐步增至手掌大,行动很不舒适,如异物附着大腿内侧。病变部位不红、不热、不冷,触按不痛。口微渴。舌下静脉紫瘀,舌苔白。脉沉弦涩。己找西医检查化验仅白细胞低于正常值(3.2×109),余未见异常。用氯唑沙宗和维生素B1治疗无明显疗效,转求中医药治疗。
诊断:病名:肌痹。辨证:气虚血瘀,痹阻经络
治法;益气活血,除痹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味:
黄芪45g、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5g、桃仁10g、红花10g、威灵仙20g、土鼋15g、地龙15g、知母15g、木瓜15g、川牛膝15g(酒炒)、苡仁30g、路路通15g、鸡血藤30g、桂枝10g
5剂,每剂水煎3次,共煎取药汁500ml,每次温服100ml,每日3次。
99复诊:肿胀僵硬基本消除,略有麻木重着,仍口干,并见口苦。原方去桂枝,加黄芩15g3剂。
随访四月未见异常。
按:患者之病发于农历七月上中旬,三伏之末伏阶段,为湿热交蒸的长夏至阴之季,必有贪凉受风之弊,故受湿热之邪侵袭为主,兼有风寒。《内经·素问·痹论篇》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又云:“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所以,此病笔者诊断为肌痹,病因病机为湿热风寒痹阻肌肉经络,营卫气血涩滞,经络气血空虚,肌肤失营。白细胞减少也为气虚(卫气卫阳不足)之类。总的辨证是气虚血瘀,[size=18.6667px]邪痹经络。故治以益气活血,除痹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8剂获效。但遣方用药不一定是最佳方案。不当之处还请诸君斧正。

原作于2013-12-19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12-29 21:56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12-29 21:59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8-12-29 00:15
阴疽是要有肿块的,属于肿瘤。硬皮病过去分局限性和系统性两种。现在把系统性性硬皮病称为系统性硬化症,这 ...

好,李老师这个问题问的好,我今天又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帖。我想请问大家,您临床看病,不用辩证思想吗?都是按症状来猜测疾病和治疗疾病吗?

我想问大家的是,您对楼主的这个病,采用的是三焦辩证,还是六经辩证,还在脏腑辩证?还是八纲辩证?在本病例里,您是如何的使用了这些辩证方法的?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12-29 22:21
我们每天都在反对中医西化,我们每天都在说,中医学是整体医学,是辩证论治,可是,我们在临床上,真的在贯彻和使用了中医学的思想,来诊断和治疗疾病了吗?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12-29 22:33
如果诊断为气虚血瘀,那么,我们就用两位药,黄芪,川芎,可以不可以?为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以?或者是,我们就用党参,红花,可以不可以?为什么要用了那么多种要?这是为什么??
作者: 柳之心    时间: 2018-12-29 22:52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12-29 21:56
好,李老师这个问题问的好,我今天又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帖。我想请问大家,您临床看病,不用辩证思想吗? ...

杨版主这问也很有意思!
我用了离经叛道的"气血阴阳平衡"辨证法。
我的数学原理快要说到了,基本意思就是,阴阳本质也是气,气血失衡的纠正原则,一是祖宗说过的,缺啥补啥,多啥减啥,也就是公式中的r、s 。二是调整平衡系统的负反馈系数a、b,也就是系统结构。
我拟的方子的方义:芪术是对应气的r失衡;桃红减小血平衡的负反馈。归芍补偿血平衡负反馈变化导致的总量损失,地龙对气血平衡系统的结构都有正向调整作用。
焦三仙其实是个幌子,目的是三两付药后让患者通过食欲的增强感受到服药有作用了,建立服药自信。


哈哈,杨版主看看俺离不离经?叛不叛逆啊?

作者: 柳之心    时间: 2018-12-29 23:10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12-29 22:33
如果诊断为气虚血瘀,那么,我们就用两位药,黄芪,川芎,可以不可以?为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以?或者是, ...

个人认为,杨版主所言两味药,单从补气活血来说,于理也合!只是此病例没有热象,单用红花不可量大,量少……用传统的话说,活血力量不足!补气呢,传统认为,脾主肌肉,这个硬处当在肌肉层上,那就选补脾气的补气药。用党参也挺好的吧?
俺纯属理论推论,经验不多,希望能听到学习到更多高明的论述。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30 00:23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12-29 21:04
感谢楼上各位朋友参与讨论,各位的见解都很宝贵,值得学习、借鉴。尤其是千总版主、陈总版主二位的诊治方案 ...

中药材桂枝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一般在春、夏季节采收,去除叶后直接晒干或切片晒干即可。桂枝辛温,可祛风寒,能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等。 [5]  

   


性味归经

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 [6]  

   


功效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6]  

   


应用

1、用于风寒表证。本品味辛性温,能发汗解肌,味甘而缓,其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凡外感风寒,无论表实、表虚均可应用。用治:

①外感风寒表实证,常与麻黄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散风寒之力,如麻黄汤(《伤寒论》);

②外感风寒表虚证之有汗、脉浮缓等,常与白芍配伍,以调和营卫,发汗解肌,如桂枝汤(《伤寒论》)。 [6]  

2、用于寒凝血滞诸痛证。本品辛温,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用治:

①风寒湿痹之肩臂关节疼痛,常与附子、生姜等配伍,如桂枝附子汤(《伤寒论》);

②中焦虚寒之脘腹冷痛,常配伍白芍、饴糖、甘草等,如小建中汤(《金匮要略》);

③寒凝血瘀之经闭腹痛或通经,常配伍当归、川芎等,如温经汤(《金匮要略》);

④胸阳不振,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常配伍枳实、薤白等,如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

⑤伤寒心动悸、脉结代,常配炙甘草、人参等,如炙甘草汤(《伤寒论》)。 [6]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30 00:27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2-30 00:28 编辑

知母功效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知母主治
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30 00:33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12-29 21:04
感谢楼上各位朋友参与讨论,各位的见解都很宝贵,值得学习、借鉴。尤其是千总版主、陈总版主二位的诊治方案 ...

知母对应的症状,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30 00:42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12-29 21:04
感谢楼上各位朋友参与讨论,各位的见解都很宝贵,值得学习、借鉴。尤其是千总版主、陈总版主二位的诊治方案 ...

当归

能主治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30 01:32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12-28 06:10
呵呵!

麻木重着,仍口干,并见口苦是症状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12-30 06:38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8-12-29 22:41 编辑

         患者之病发于农历七月上中旬,三伏之末伏阶段,为湿热交蒸的长夏至阴之季,必有贪凉受风之弊,故受湿热之邪侵袭为主,兼有风寒。
===================================================
        我曾经要求把病案的全文发出来,看看有没有肌肉拉伤或者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因为不知道病案的作者,我一直没有敢提问。必有贪凉受风之弊,这个问题一问便知,如果确系如此,可不治自愈(不否定先生用药的疗效)。倒是白细胞过低,之后复查了没有?是一个大问题,不可漏诊。
        如果从西医的角度看,我会开一点不痛不痒的西医,观察3~5日,看看病情变化,复查白细胞为诊断方向。

       另外建议,病人痊愈之后,再记录一下脉象舌像,反看一下脉象舌像的变化,提高自己与网友的理论水平。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8-12-30 06:48
本帖最后由 董建军 于 2018-12-29 23:27 编辑

口微渴。舌下静脉紫瘀,舌苔白。脉沉弦涩。左右寸关尺脉沉弦涩,左大腿内侧肌肉肿胀、僵硬、麻木、沉重十多天。
口微渴。舌下静脉紫瘀,说明肾经瘀阻;舌苔白,白属肺;左右寸关尺脉沉弦涩,左右寸关尺是不是浮取无脉?这个没有,沉属阴,弦属肝,涩属阴,说明滞气;左大腿内侧肌肉肿胀、僵硬、麻木、沉重十多天。肿胀属阳,僵硬属阴,麻木属阳,沉重属阴。
诊断结论:女属阴,左属阴,从脏腑看,脏病,腑病是脏病以后引起的,左大腿内侧是肾经走向,麻木辛味属肺,证明肺实,肺实是肾经瘀阻造成的,肾经瘀阻有多种原因造成的,一种原因感受风寒又遇湿热造成肾经损伤;一种原因中毒(食物中毒与药物中毒),长期高盐吸烟喝酒过食辛辣等中毒,长期使用药物,吃含有化工产品的食物,如糖精等,本病问诊不全,脉诊不到位,应完善资料。
治疗方法:建议用按摩法。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12-30 07:52
          不同名家的病案,有其自己的潜台词,还请楼主多发一些病案,熟悉先生的思路,讨论可能更加切合实际。
      仅供参考,不可强人之难。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30 08:09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2-29 22:38
患者之病发于农历七月上中旬,三伏之末伏阶段,为湿热交蒸的长夏至阴之季,必有贪凉受风之弊,故 ...

很好的提议!谢谢!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30 08:12
dffaaoo 发表于 2018-12-29 16:42
当归

能主治

谢谢老师的多条辛苦讲解!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30 08:25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12-29 14:33
如果诊断为气虚血瘀,那么,我们就用两位药,黄芪,川芎,可以不可以?为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以?或者是, ...

谢谢杨先生!患者除气虚血瘀外,还有痹阻经络,肌肉失养,单用芪芎还是药不胜病的,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12-30 08:32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12-29 21:04
感谢楼上各位朋友参与讨论,各位的见解都很宝贵,值得学习、借鉴。尤其是千总版主、陈总版主二位的诊治方案 ...

手到病除,真是隔行如隔山啊!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30 08:34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12-29 13:04
感谢楼上各位朋友参与讨论,各位的见解都很宝贵,值得学习、借鉴。尤其是千总版主、陈总版主二位的诊治方案 ...

谢谢陈总版主评分!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12-30 08:50
董建军 发表于 2018-12-30 06:48
口微渴。舌下静脉紫瘀,舌苔白。脉沉弦涩。左右寸关尺脉沉弦涩,左大腿内侧肌肉肿胀、僵硬、麻木、沉重十多 ...

建军的帖子越来越好,赞。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30 09:13
柳之心 发表于 2018-12-29 14:52
杨版主这问也很有意思!
我用了离经叛道的"气血阴阳平衡"辨证法。
我的数学原理快要说到了,基本意思就 ...

朋友的辨证论治方法案值得赞赏!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30 09:15
董建军 发表于 2018-12-29 22:48
口微渴。舌下静脉紫瘀,舌苔白。脉沉弦涩。左右寸关尺脉沉弦涩,左大腿内侧肌肉肿胀、僵硬、麻木、沉重十多 ...

很好!谢谢董先生的诊治方案!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30 09:16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2-29 23:52
不同名家的病案,有其自己的潜台词,还请楼主多发一些病案,熟悉先生的思路,讨论可能更加切合实 ...

好的。谢谢!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30 09:18
gl0101 发表于 2018-12-30 00:32
手到病除,真是隔行如隔山啊!

谢谢朋友点评!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12-30 09:34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12-30 09:18
谢谢朋友点评!

不客气,感觉先生貌似中规中矩,实则有些迂。一己之见,仅供参考。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30 09:43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8-12-31 05:28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8-12-30 01:34
不客气,感觉先生貌似中规中矩,实则有些迂。一己之见,仅供参考。

呵呵!我已步入老年,无论在什么场合,也没有必要与人争个高下,忍一下利于各方,退一步海阔天空;有的网友自恃高明,傲气凌人,贬损别人用毒舌,抬高自己用龙椅,议论问题不傍主题,变讨论或为不沾边的讲课或为空谈,对这样的人更没有必要与之争辩,更不说交流了!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12-30 13:32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12-29 13:04
感谢楼上各位朋友参与讨论,各位的见解都很宝贵,值得学习、借鉴。尤其是千总版主、陈总版主二位的诊治方案 ...

谢谢千总版主评分!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9-1-1 21:14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12-30 09:43
呵呵!我已步入老年,无论在什么场合,也没有必要与人争个高下,忍一下利于各方,退一步海阔天空;有的网 ...

异法方宜论。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9-1-1 23:03
gl0101 发表于 2019-1-1 13:14
异法方宜论。

谢谢朋友理解!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9-1-2 08:20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9-1-2 08:51 编辑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9-1-1 23:03
谢谢朋友理解!

临床上针对某种病症要找到最佳诊治方法是一件很难的事,临床医生限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不能认识到也是常有的事。活到老,学到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共勉。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9-1-2 12:44
gl0101 发表于 2019-1-2 00:20
临床上针对某种病症要找到最佳诊治方法是一件很难的事,临床医生限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不能认识到也是常有 ...

谢谢!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9-1-11 12:59
溪流:先生是一个正统的合格的中医。现在大多数中医度不合格,包括众多专家教授。
──谢谢溪流总版主点赞、点评!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9-1-11 14:41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9-1-11 12:59
溪流:先生是一个正统的合格的中医。现在大多数中医度不合格,包括众多专家教授。
──谢谢溪流总版主点赞 ...

请问,杏林童子先生:
1、王清任为何病立的补阳还五汤方子,先生改治“肌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肌痹,现代中医认为相当于西医的什么疾病,8副药治好这些病的可能性有多大?
3、如果说此“肌痹”非彼肌痹,实乃“至阴遇此者为肌痹”,那么先生能否说说何为至阴?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