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浅议补中益气汤 [打印本页]

作者: 何九公    时间: 2019-3-17 15:50
标题: 浅议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所创,原方由黄芪、人参、白术、当归、柴胡、升麻、陈皮、炙甘草组成,

东垣老人认为“人以胃气为本。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营气、运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夫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盖阴火上冲,则气高喘而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营卫,则不任风寒,乃生寒热,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

由此并创立补中益气汤,以东垣老人的原话讲,此汤主治因饮食不节,寒温不调或七情所伤损耗元气而致脾胃气虚阴火下流,表现为气高而喘,身热而烦,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等证。

自东垣老人以来,历代医家使用此方广泛治疗体虚易感、胃下垂、脱肛、子宫下垂、 及久泻久痢等症,只要病人有少气懒言、四肢乏力、饮食无味、食少纳呆、舌淡脉虚这几个症状,即可应用,而且疗效是非常显著的;也许是依方使用有效,对于补中益气的作用机理,历代以来,所有医家均沿习东垣老人所说,补中益气汤是通过调补脾胃而达到治疗相关病证的。

补中益气汤,顾名思义,中,在中医就是中焦、中州,中医以五脏配 五方,东南西北中,脾胃居中位,补中就是补脾胃的意思了,东垣老人的立方实则也是此意,对此,近些时间来,经过深入思考与验证,我对补中益气汤的作用机理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试议如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食物的消化吸收,在中医基础理论里面,是胃的受纳与腐熟,脾的升清与运化共同完成了饮食的消化与吸收过程,其中胃的受纳与腐熟,实际上包括了胃肠的机械运动(胃肠的蠕动)与腐熟(相当于化学消化)两个部分,这个方面 与现代医学所认识的消化吸收过程基本是一样,只是中医学形成于古代时期,无法象现代科学描述那样具体而已,而脾的运化与升清过程,则主要表现在精微物质的吸收转化方面,是化学方面为主,在胃这一块,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有机械运动这个环节,如果我们平时注意观察一下自己身体,应该能体会得到,饿的时候会出现饥肠辘辘,肚子咕咕直响,那么,依此推理,在整个消化过程中,胃肠的运动功能越强,蠕动越快,是不是食物的消化也就越快?反之,如果胃肠的运动功能弱,蠕动慢,则表现为食物停留在胃肠的时间就长,人就会感觉食后胃胀,不容易饿,久之就会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

这样我们再进一步思考胃肠的蠕动动力来源,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活动中一切运动均需气血的滋养与推动才能完成,而气血运行之源头,就是人体最重要的脏腑-----心;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脏的正常博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率、心力和心律,现代医学已经认识到心脏的生理机能中,最主要的就是心脏的自动舒张与收缩,通过舒缩运动来完成血液循环,心脏的自主舒张与收缩,是人体最奇妙的生理机能之一,如果以每分钟跳动75次计算,一昼夜就要跳动108000次;心脏每收缩一次,排到血管里的血液就达70毫升,每分钟累计5250毫升,重5.25公斤;就这样,心脏规律的自主收缩与舒张运动,把气血循环运送全身,气血通过心脏博动才能在经脉内正常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人体各脏腑器官、四肢百骸、肌肉皮毛皆有赖于血液的濡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以维持生命活动;由此不难看出,心脏相当于人体生命活动的发动机,如果心气充沛,心脏功能强劲,血液就能在脉管中正常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这时,人体气机的运行,升降出入是非常协调的,身体在外表也会表现出生机蓬勃,生命充满活力,面色红润光泽,动作灵敏、思维敏捷。反之,若心气不足,心脏功能衰弱,舒缩失常,无力推动气血运行,经脉壅塞不通,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得不到血液濡养,就会引起人体各脏腑功能衰弱,从而产生各种疾病。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现在医学的心力衰竭中的右心衰;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为主的综合征。右心衰竭主要是右心室搏出功能障碍,见于肺心病、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的疾病,并常继发于左心衰竭。此时心输出量减少,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增高,常伴有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发生全身性水肿。
右心衰临床表现

(1)胃肠道症状:长期胃肠道淤血,可引起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便秘及上腹疼痛症状。

(2)肾脏症状:肾脏淤血引起肾功能减退,白天尿少,夜尿增多。可有少量蛋白尿、少数透明或颗粒管型和红细胞。血尿素氮可升高。

(3)肝区疼痛:肝淤血肿大,肝包膜被扩张,右上腹饱胀不适,肝区疼痛,重者可发生剧痛而误诊为急腹症等疾病。长期肝淤血的慢性心衰,可发生心源性肝硬化。

(4)呼吸困难:单纯右心衰竭时通常不存在肺淤血,气喘没有左心衰竭明显。在左心衰竭基础上或二尖瓣狭窄发生右心衰竭时,因肺淤血减轻,故呼吸困难较左心衰竭时减轻。

至此,从右心衰的临床表现中,胃肠道的症状是相当突出的,有时候,当胃肠功能功虚弱时,心脏的本体体征也相应明显的,一般医生可能不难看出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有时候,当心衰的心脏本体体征表现并不明显,只是脾胃出现异常为主要时,则有很多人粗略了这方面的考究。就如同路上行驰的汽车,如果发动机马力弱了,跑得不快,看到轮胎转动慢了,以为只是轮胎的原因,却不知其实问题出在发动机上的道理一样。

明白了心脏舒缩博动功能与脾胃消化功能的关系以后,我们再分析补中益气汤主要药物的功效,在方剂学教材中,方解以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止汗为主药,辅以人参、炙草、白术益气健脾、佐陈皮理气和胃,当归养血,更用少量升麻、柴胡协助主药升提下陷之阳气,诸药合用,使脾胃强健,中气充足,而诸自除。

在中药学里,黄芪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中药学里,也认为黄芪与人参补气益气的靶点主要是肺脾,可以讲,可能也是一个误区。

我们来看几个方药,第一个方子,独参汤 ,这是一个中医比较特别的方子,此方出自《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药味很特别,就是单用 大人参20~30克,用水300毫升,枣子5个,同煎至150毫升,随时细细服之。主诸般失血与疮疡溃后,气血俱虚,面色苍白,恶寒发热,手足清冷,自汗或出冷汗,脉微细欲绝者。用之可补气固脱。直到现在不但中医在抢救危急重症病人时为必备之药,现代医学更是制成针剂供肌肉或静脉给药,用于抗心衰,抗休克等等;

从独参汤的适用症中有一个特别的脉证——脉微细欲绝,中医诊脉寸口脉——桡动脉,与其他动脉的博动一样,都是与心脏的博动同步的,心强则脉强,心弱则脉弱,脉微细欲绝,具实就是心脏博动微弱,心跳快停止了,中医所说的欲脱,就是病人要休克了,很危急!以前中医就用独参汤或参附汤,非常有效,往往能救病人于危急之中,脉回息顺。

我们再看另外几个以黄芪为主药的个方子:

第一个当归补血汤,这也是一首李东垣所创造的方剂,可以说是补中益气汤的精简版,由黄芪和当归两味药以5∶1比分组成的,具有益气生血功效,也是体现李东垣“甘温除热”治法的代表方。多用于治劳倦内伤,气血虚,阳浮于外之虚热证。临床应用时除肌热、口渴喜热饮、面赤外,以脉大而虚,重按无力为辨证要点。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脉大而虚,重按无力”这个脉证所提示的为心力衰竭表现之一。

第二个黄芪桂枝五物汤, 此方出自《金匮要略》,仲景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中“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药物组成为:黄芪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12枚
外证身体不仁,就是手足或身体其他部位麻木不仁的意思,同样,脉证上也有阴阳关上脉微这个特点,心主血脉,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手足麻木,还有脉微,可以确定为心力弱,血行无力,局部循环障碍才出现麻木感,那么立方法则当然也是要解决心力衰弱的问题,方中同样以黄芪为君,立方的靶点,当然是直指心力。

第三个方,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主治:中风及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药物组成:黄芪生四两; 当归尾 二钱; 赤芍 一钱半; 地龙 一钱;川芎 一钱; 红花 一钱; 桃仁 一钱。我们细细品味就可以看出,这个方子特别的地方就是黄芪用量很重,四两,相当现在120克了,而其他活血化瘀药用量很轻,一钱左右,就是3-5克,就这样,以大量的黄芪与少量活血药相配,主要靶点也是在强心,加强气运动力以解决血行无力的问题。

现代的药理研究表明,人参浸剂小剂量能调节心肌收缩力,有双向调节作用;人参对血管收缩与扩张也有双向调节作用, 调整血压、抗休克作用:在心机能衰竭时,人参有很好的强心作用。黄芪则表现在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抗自由基损伤作用,同时抑制血栓形成及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尤为重要的是,黄芪有显著的强心作用。

综合从补中益汤到我们后面所列举的几个方子以及现代药理研究,已经清晰地看出了黄芪、人参的主要功能,人参的大补元气也好,黄芪的补气升阳也好,其作用主要靶点其实主要在心,补气实际上是在给心脏提供动能,,让心功强劲起来,让心动带动其他脏腑机能,心脏规律的有力的自主收缩与舒张运动,把气血循环运送全身,周流不息,营养全身,人体各脏腑器官、四肢百骸、肌肉皮毛得到血液的濡养后,失调的各脏腑生理功能自然也就能够得到调整过来,弱者变强,虚者可补,堵者可通,偏者可衡。

所以,补中益气汤,实际上是在补心强心,作用靶点在心不在脾胃。

中医学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我们祖先在远古时代,没有象现代科学那样有先进的工具可以借助,全凭以自身功能对人体生现象作直观体察或者通过长期的临床病理总结,有很多概念抽象糊涂,有时候同一种物质,出现几种相互混淆的名称,有时候某种名词套到不相应的脏器上,张冠李戴,人的感觉与事实有时不一定相付,我们的肉眼,会欺骗我们的大脑,如我们肉眼所观,太阳绕着地球转,但实际是地球转着太阳自转,就象我们坐在飞驰的车辆上,看到外面的树木景观飞快向后移动,其实外景是静止,移动的只是车辆而已,认真总结一下中医理论上的很多概念,出现这样的情况实在不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医学完全可以跟着时代步伐,从现代医学吸取新鲜营养,两者相互融会贯通,对中医理论进行不断修正完善,才能更好地弘扬发展中医,更好地为民众服务,造福全人类。

古人云,读书能观其通,思过半矣!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9-3-17 16:36
有益的思索与探讨。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9-3-17 16:46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9-3-17 08:47 编辑

自东垣老人以来,历代医家使用此方广泛治疗体虚易感、胃下垂、脱肛、子宫下垂、 及久泻久痢等症,只要病人有少气懒言、四肢乏力、饮食无味、食少纳呆、舌淡脉虚这几个症状,即可应用,而且疗效是非常显著的;也许是依方使用有效,对于补中益气的作用机理,历代以来,所有医家均沿习东垣老人所说,补中益气汤是通过调补脾胃而达到治疗相关病证的。

一一个人认为,补中益气汤能够治疗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共同的病理环节,在于一定程度上调节改善了内脏平滑肌的张力。进一步上溯,应当是通过了各种途径或环节,调节改善了相应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线粒体的能量代谢(补气),而发挥出相应的生理作用或效应。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9-3-17 17:21
重新认识补中益气汤 (2017-05-10 21:47:25)  转载▼

   补中益气汤由黄芪、炙甘草各五分,人参、当归身、橘皮、升麻、柴胡、白术各三分组成,是李东垣创制的中医名方。读《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可以看出,补中益气汤治疗内伤脾胃之证,是“始得之证”,“始得之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主证是身热而烦,脉洪大而头痛。临床表现和外感风寒之证相类同,需要认真辨认才能区别。“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以益皮毛而闭腠理,不令自汗,损其元气。”既然李东垣认为自汗会损人元气,那么接下来加人参来补益元气就很顺理成章了。

  “夫脾胃虚者,因饮食劳倦,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位。”脾胃虚怎么会导致心火亢甚?中土气虚就会导致升降失调,心火就不能很好地下交肾水,没有肾水相配合的心火就不是正阳而是邪火,就成了游离之火,哪里虚就跑哪里去,现在是脾胃虚,所以就“乘其土位”,如果其他脏腑也虚的话,也会跑去虚的脏腑干扰而作乱。“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躁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作,须待坦衣露居,近寒凉处即已,或热极而汗出亦。”可以看到,这里所说的也是后世医家一直在争议的“阴火”,其实是与阳火相对应,是一切不在正位的阳气,特别以心阳为主(心火者,阴火也)变成游离态的火,这种火在最初作乱的时候,“始得之”的时候,力量也很强大,“其脉洪大”,好像是白虎汤的实热证。“心火乘脾,须炙甘草之甘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若脾胃急痛并大虚,腹中急缩者,宜多用之。”炙甘草的用法,原文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其实仅仅说甘草“补脾胃中元气”可能还是有点抬举甘草,甘草只有在与人参配合的时候,才会“补脾胃中元气”。

  接着加当归身,是用来“和血脉”的,李东垣的“和血脉”是什么意思?原方后设的“四时用药加减法”当中有提到“若更烦乱,如腹中或周身有刺痛,皆血涩不足,加当归身(五分或一钱)”。由于气生血,气虚就会导致血涩不足,所以加当归来帮忙一下,所以就说“和血脉”。 再下来的橘皮是“不去白”的,因此不要用橘红,现在一般称之为陈皮。主要是用来“导气”, “气乱于胸中,为清浊相干,用去白陈皮以理之,又能助阳气上升,以散滞气,助诸甘辛为用,口干咽干加干葛”。并且病人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就是用上黄芪、人参之后,很有可能会出现补不进去的胀气现象,陈皮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至于用升麻“引胃气上腾而复其本位,便是行春升之令”、柴胡“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以处理木克土的问题,这些都很容易理解。

  唯有用到白术的时候,说是“降胃中热,利腰脐间血”。但为什么要这样用,李东垣就没有作进一步的解说了。按白术健脾而助脾气升,胃气随之得降而热除。至于“利腰脐间血”,白术的这种说法最早出自《名医别录》,其实白术以治湿为主,“原是利肾中之湿”,然后才是间接的“利腰脐间血”。其实主要是脾虚则湿盛,于是就必定会考虑到用白术来处理,至于这些水湿是在脐附近还是在腰间,都在白术的药理范围之内。

  在《内外伤辨惑论·立方本指》中有提到“少加黄柏以救肾水,能泻阴中之伏火。如烦犹不止,少加生地黄补肾水,水旺而心火自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加黄柏、生地黄似乎才成为完整的治疗脾胃内伤“始得之证”的补中益气汤,但临床上遇到的病人,多数都不属于“始得之证”而已经是延误很长的一段时间的了,为了更大范围地可以用到补中益气汤,这才在正规的方药中没有将此二味药列入。

  补中益气汤好像可以很广泛地应用,但现实的情况是,善用补中益气汤的医者日益更少,很多时候病人的证状明明很符合中气不足或者气虚下陷的证,但用补中益气汤的结果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其中主要存在三大因素。第一就是药量的问题,原方所用药量非常的轻,折合成现代用量,一剂药总剂量仅为十克左右,虽然其中的药量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调整,但一般不能超出原来的三倍。第二就是服用方法,是“早饭后温服”,再晚也应该在午时之前,因为整个药方是以升为主的,最好对应天地的阳升阶段。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脉证相符。在《内外伤辨惑论·辨脉》中有提到:“外感风寒,皆有余之证,是从前客邪来也,其病必见于左手,左手主表,乃行阳二十五度。内伤饮食及饮食不节,劳役过甚,皆不足之病也,必见于右手,右手主里,乃行阴二十五度”。“内伤饮食,则右寸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伤之重者,过在少阴则两倍,太阴则三倍,此内伤饮食之脉。若饮食不节,劳役过甚,则心脉变见于气口,是心火刑肺,其肝木挟心火之势亦来搏肺。”“若不甚劳役,惟右关脾脉大而数,谓独大于五脉,数中显缓时一代也。”总结起来就是:右脉大于左脉,右寸气口脉大于人迎脉,或脾脉独大且见数脉时可“数中显缓”甚至有时会见到代脉。此外,李东垣从反面论述了有一部分脉象是不可以使用补中益气汤的。方后“四时用药加减法”中,在治腹痛时提到:脉弦不可用,当用小建中汤;脉沉细不可用,当用理中汤;脉缓不可用,当用平胃散。在这里我再加一条:舌苔黄而火气大者不可用。

  【附】四时用药加减法

  《内经》曰∶胃为水谷之海。又云∶肠胃为市,无物不包,无物不入,寒热温凉皆有之。其为病也不一,故随时证于补中益气汤中,权立四时加减法于后。

  以手扪之而肌表热者,表证也。只服补中益气汤一二服,得微汗则已。非正发汗,乃阴阳气和,自然汗出也。

  若更烦乱,如腹中或周身有刺痛,皆血涩不足,加当归身(五分或一钱)。

  如精神短少,加人参(五分),五味子二十个。

  头痛加蔓荆子(三分),痛甚加川芎(五分)。

  顶痛脑痛,加藁本(五分),细辛(三分)。诸头痛,并用此四味足矣。

  如头痛有痰,沉重懒倦者,乃太阴痰厥头痛,加半夏(五分),生姜(三分)。

  耳鸣,目黄,颊颔肿,颈肩臑肘臂外后廉痛,面赤,脉洪大者,以羌活(一钱),防风、 藁本(以上各七分),甘草(五分),通其经血;加黄芩、黄连(以上各三分)消其肿;人参(五分),黄芪(七分),益元气而泻火邪。另作一服与之。

  嗌痛颔肿,脉洪大,面赤者,加黄芩、甘草(以上各三分),桔梗(七分)。

  口干咽干者,加葛根(五分),升引胃气上行以润之。

  如夏月咳嗽者,加五味子(二十五个),麦门冬(去心五分)。

  如冬月咳嗽,加不去根节麻黄(五分)。

  如秋凉亦加。

  如春月天温,只加佛耳草、款冬花(以上各五分)。

  若久病痰嗽,肺中伏火,去人参,以防痰嗽增益耳。

  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气涩滞,加青皮、木香(以上各三分),陈皮(五分)。此三味为定法。

  如冬月,加益智仁,草豆蔻仁(以上各五分)。

  如夏月,少加黄芩、黄连(以上各五分)。

  如秋月,加槟榔、草豆蔻、白豆蔻、缩砂(以上各五分)。

  如春初犹寒,少加辛热之剂,以补春气之不足,为风药之佐,益智、草豆蔻可也。

  心下痞,夯闷者,加芍药、黄连(以上各一钱)。

  如痞腹胀,加枳实、木香、缩砂仁(以上各三分),浓朴(七分)。如天寒,少加干姜或中桂(桂心也)。

  心下痞,觉中寒,加附子、黄连(以上各一钱)。不能食而心下痞,加生姜、陈皮(以上各一钱)。

  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五分),枳实(三分)。脉缓有痰而痞,加半夏、黄连(以上各一钱)。脉弦,四肢满,便难而心下痞,加黄连(五分),柴胡(七分),甘草(三分)。

  腹中痛者,加白芍药(五分),甘草(三分)。如恶寒觉冷痛,加中桂(五分)。

  如夏月腹中痛,不恶寒,不恶热者,加黄芩、甘草(以上各五分),芍药(一钱),以治时热也。

  腹痛在寒凉时,加半夏、益智、草豆蔻之类。

  如腹中痛,恶寒而脉弦者,是木来克土也,小建中汤主之;盖芍药味酸,于土中泻木为君。如脉沉细,腹中痛,是水来侮土,以理中汤主之;干姜辛热,于土中泻水,以为主也。如脉缓,体重节痛,腹胀自利,米谷不化,是湿胜,以平胃散主之,苍术苦辛温,泻湿为主也。

  胁下痛,或胁下缩急,俱加柴胡(三分,甚则五分),甘草(三分)。

  脐下痛者,加真熟地黄(五分);如不已者,乃大寒也,加肉桂(五分)。遍阅《内经》中悉言小腹痛皆寒,非伤寒厥阴之证也,乃下焦血结膀胱,仲景以抵当汤并抵当丸主之。

  小便遗失,肺金虚也,宜安卧养气,以黄芪、人参之类补之。不愈,则是有热也,黄柏、生地黄(以上各五分),切禁劳役。如卧而多惊,小便淋溲者,邪在少阳厥阴,宜太阳经所加之药,更添柴胡(五分);如淋,加泽泻(五分)。此下焦风寒合病也。经云,肾肝之病同一治,为俱在下焦,非风药行经则不可,乃受客邪之湿热也,宜升举发散以除之。

  大便秘涩,加当归(一钱),大黄(酒洗煨,五分或一钱)。如有不大便者,煎成正药,先用清者一口,调玄明粉(五分或一钱),如大便行则止。此病不宜大下之,必变凶证也。

  脚膝痿软,行步乏力,或痛,乃肾肝伏热,少加黄柏(五分),空心服;不已,更加汉防己(五分)。脉缓,显沉困怠惰无力者,加苍术、人参、泽泻、白术、茯苓、五味子(以上各五分)。

  如风湿相搏,一身尽痛,以除风湿羌活汤主之。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9-3-17 17:23

部分补中益气汤加味的应用:

补中益气汤加羌活、防风、蔓荆子、川芎,专治内伤发热,或里虚不足兼有外寒者。症见发热,间作不休,微汗,至颈而还,口不知谷味,可用补中益气汤加羌活、防风。头痛甚者加蔓荆子、川芎。如伴有泄泻而热不退,可加附子。此里虚不足,若反用汗下则贻误病机。

补中益气汤加干姜、五味子,治内伤久咳而不愈,可见潮热、微汗、咳嗽痰稀、不思饮食。是为气虚痰饮,不必理痰治嗽,正气足病自除。

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子,主治脾肺气虚,或心肺气阴两亏之畏寒、肢体倦怠、痰涎自出、心悸等。本方有生脉散合补中益气汤之意义。如前所述,方老治疗气虚阴耗久咳案,此后笔者每遇此等证屡用屡效。

补中益气汤加半夏、茯苓。可治气虚臂痛,体软痰涎,头目晕重,身如虫行的脾气不升、气血不能营之症状。

补中益气汤加山栀。此以补中益气汤补气除阴火,加山栀以清三焦之火。主治劳伤中气,怒动肝火,症见气怯腹胀、口苦心烦或口舌生疮等。

补中益气汤加黄柏。李东垣有因饮食劳倦、口干嗌干者加葛根,伴有肾水匮乏者加黄柏以救肾水,泄阴中伏火,或烦扰不止加生地黄以补肾水。笔者治中气下陷,肾下垂血尿或慢性肾盂肾炎久治不愈者,有一定疗效。

补中益气汤倍加参、芪,主治元气下陷。

补中益气汤加半夏、木香,主治胸痛、腹痛、左关脉弦之脾虚肝乘证。

补中益气汤加附子、人参,主治形寒肢冷、心悸、自汗、脉浮大按之弱或沉细结代等阳气虚寒证。

补中益气汤加柴胡、黄柏、山栀、茯苓、木通,主治小便淋沥、气虚、膀胱湿热未清。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3-17 17:27
       所以,补中益气汤,实际上是在补心强心,作用靶点在心不在脾胃。先生这里的心,是指中医的心与西医的心脏,二者均包括在内。

       由此并创立补中益气汤,以东垣老人的原话讲,此汤主治因饮食不节,寒温不调或七情所伤损耗元气而致脾胃气虚阴火下流,表现为气高而喘,身热而烦,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等证。
         自东垣老人以来,历代医家使用此方广泛治疗体虚易感、胃下垂、脱肛、子宫下垂、 及久泻久痢等症,只要病人有少气懒言、四肢乏力、饮食无味、食少纳呆、舌淡脉虚这几个症状,即可应用,而且疗效是非常显著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3-17 17:43
        补中益气汤好像可以很广泛地应用,但现实的情况是,善用补中益气汤的医者日益更少,很多时候病人的证状明明很符合中气不足或者气虚下陷的证,但用补中益气汤的结果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其中主要存在三大因素。第一就是药量的问题,原方所用药量非常的轻,折合成现代用量,一剂药总剂量仅为十克左右,虽然其中的药量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调整,但一般不能超出原来的三倍。第二就是服用方法,是“早饭后温服”,再晚也应该在午时之前,因为整个药方是以升为主的,最好对应天地的阳升阶段。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脉证相符。在《内外伤辨惑论·辨脉》中有提到:“外感风寒,皆有余之证,是从前客邪来也,其病必见于左手,左手主表,乃行阳二十五度。
作者: 何九公    时间: 2019-3-17 19:50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9-3-17 16:36
有益的思索与探讨。


谢谢陈总版补充与发挥,浅议中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作者: 何九公    时间: 2019-3-17 19:52
千秋雪 发表于 2019-3-17 17:21
重新认识补中益气汤 (2017-05-10 21:47:25)  转载▼

   补中益气汤由黄芪、炙甘草各五分,人参、当归身 ...


谢谢老总版补充那么多内容,受教了!
作者: 何九公    时间: 2019-3-17 19:53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3-17 17:27
所以,补中益气汤,实际上是在补心强心,作用靶点在心不在脾胃。先生这里的心,是指中医的心与西医 ...


谢谢老先生!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3-18 06:29
何九公 发表于 2019-3-17 11:53
谢谢老先生!

还请何九公先生,多多发表帖子,带领论坛朝着正确方向前进。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3-18 07:43
带领论坛朝着正确方向前进。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3-23 07:15
    补中益气汤的另外一个用法是治疗气虚发热。
作者: 何九公    时间: 2019-3-23 11:28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3-23 07:15
补中益气汤的另外一个用法是治疗气虚发热。


是的。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9-3-23 14:11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3-22 23:15
补中益气汤的另外一个用法是治疗气虚发热。

证候
发热以上午为常见,劳倦即复发或加重,伴有声低气短,倦怠乏力,饮食少味,或兼恶风自汗,舌质淡,边尖有齿痕,舌苔薄,脉大无力。

证候分析 气虚发热多由脾胃气虚所引起。李杲(gao三声)《脾胃论》中指出:它是由于"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阴火:离位的相火)而发热。上午阳气初生而未盛,故以上午常见,且劳则气耗,故劳倦则复发或加重;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则饮食乏味,声低气短。脾主四肢,气虚则肢体乏力;气虚卫外不固则恶风、自汗。舌质淡舌苔薄,边尖齿痕,脉大无力,皆属气虚之象。

治法
甘温除热。

方药: 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若进而发展为阳气虚衰,虚阳外越,则热而形寒,面色胱白,汗出肢冷,腰酸便溏,舌质淡,脉沉细而微,或浮大无根,用参附汤(人参、熟附子)。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9-3-24 04:58
功能性低热
疾病概述
功能性低热是指小儿体温在37.4℃~38℃之间,并持续2周以上。导致小儿长期低热的疾病很多,概括起来有器质性疾病所致或功能失调所致两大类。在器质性疾病所导致的低热中,以慢性感染最为常见,如小儿结核病、慢性肾盂肾炎、慢性鼻窦炎、某些寄生虫病等。因感染因素而引起的低热,治疗时应针对感染的病原体采取相应措施。同时,一些非感染因素也可导致长期低热,如小儿贫血、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对这些非感染原因的低热,应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引起低热的原发病。
病因分析
功能性低热的原因可能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此类低热包括原发性低热(体质性低热)、夏季热以及感染后低热。诊断功能性低热时,必须完全排除器质性疾病,并且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动态观察,然后才可确定,切不可未经任何检查即做出盲目诊断。

而中医所论之微热,还包括体温并未高于正常而患者主观感觉有轻度发热的现象。若患有自觉发热,则称为“恶热”;若患者发热而兼心烦或烦躁,则谓之“烦热”;若患者自觉发热自骨髓透发而出,但扪之肌肤不热,则叫作“骨蒸”;若发热如潮水一样定时而至,每天到一定时间(一般多在下午以后)体温就逐渐升高,维持一段时间,便又逐渐下降至接近或恢复到正常范围,每日如此,反复不已的,称为“潮热”。恶热、烦热、潮热等发热类型除常见于低热患者之外,亦可见于发高热之病人。
功能性低热本症状常因内伤脏腑,使气血阴阳失调所致,亦有因外感六淫或疠气之后,邪气入里伤正,正虚邪恋而致者。常见于杂病发热,或见于伤寒、温病、疫疠等外感发热病及妇、儿、外科杂病发热的后期。西医各类慢性炎症性疾病,某些植物神经性疾病,常见低热;各种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的后期或恢复期亦常出现低热。
中医疗法
有些人经常发热,一般都在38℃以下,到医院检查,又没有其他异常现象,找不出明确的病因。对于这种长期低热,中医称为“虚热”,西医称为“功能性低热”。对于这种低热,不能盲目地使用退热药,也不能长期使用抗生素,否则不仅不能退热,反而会带来不良反应。使用中医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阳虚低热
自觉发热而体温多不高,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也可兼见面色晄白,头晕嗜卧,腰膝酸痛。舌质多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多沉细无力或浮大无力。宜用温阳补肾,引火归元之法。
阴虚低热
大多在下午和夜晚发热,伴有盗汗、失眠、心烦、两颧潮红等症状。宜用养阴退热的治法,可用青蒿、鳖甲、地骨皮、银柴胡、生地黄、天冬、知母各12克煎水服。
血虚低热
大多在下午发热,或稍有烦劳就觉头面手足烘热,伴有心悸、面色苍白、气短乏力等症状。宜用养血退热的治法,可用生地黄、白芍、当归、制首乌、黄芪、茯苓、淮山药、青蒿、地骨皮各10克煎水服。
气虚低热
虽有低热,但又觉冷,出汗怕风,并有气短、乏力、不想说话、大便不成形、饮食减少等症状。宜用甘温退热法,或用黄芪、党参、白术、生姜、大枣、当归各10克煎水服。
夏季低热
每遇夏季就出现低热,伴有头昏、乏力、口渴及食欲减退等症状;夏季过后则低热自退,全身症状也随着消失。宜用清暑退热的治法,一般用太子参15克,麦冬、五味子、竹叶、梗米各10克,生石膏15克,煎水服。兼有全身困重、大便稀、舌苔厚等症状者,则宜用藿香、佩兰、青蒿、制半夏、茯苓各10克,砂仁3克,六一散15克,煎水服。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低热并非功能性低热,而是由体内一些潜在的疾病引起,如慢性肝炎、结核病、风湿病、慢性尿路感染等。所以对于长期低热,应先到医院仔细检查,排除上述各种疾病后,才能当作功能性低热治疗。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3-24 06:27
    把气虚发热与功能性低热联系起来,是一个创造,在我的下一本书里详细论述虚热与功能性低热之间的关系,敬请关注。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3-24 06:29
        中气下陷证,气虚发热证,都是补中益气汤的适应症,敬请关注。
作者: 何九公    时间: 2019-3-24 10:05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3-24 06:29
中气下陷证,气虚发热证,都是补中益气汤的适应症,敬请关注。

我有一个二十多年前的案例,典型的气虚发热证,患者长期低热,体温在38度上下波动,倦怠乏力,胃中嘈杂,食纳不振,跑医院治了好久也没治好,那时我刚初学中医,其子是我同村,问其母之病,让我查查书到底是什么原因,后来查书与气虚发热相符,并用理冲汤有效,当时初学,脉诊并没有拿得很清楚,仅是根据患者表现症状来依葫芦画瓢,现在也才明白理冲汤也是补中益气汤类方,故治之有效。
作者: 何九公    时间: 2019-3-24 10:07
千秋雪 发表于 2019-3-23 14:11
证候
发热以上午为常见,劳倦即复发或加重,伴有声低气短,倦怠乏力,饮食少味,或兼恶风自汗,舌质淡, ...


谢谢千总版与陈总版扩展,学习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3-24 11:11
        长期低热,功能性发热、不明原因发热,是西医临床上经常见到的疾病,各种检查都是阴性,而且临床分类混乱,西医治疗束手无策。中医的气虚发热、阴虚发热、血虚发热也是中医临床的难点。在下一本书里有详细的论述,敬请关注。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9-3-24 15:49
何九公 发表于 2019-3-24 02:05
我有一个二十多年前的案例,典型的气虚发热证,患者长期低热,体温在38度上下波动,倦怠乏力,胃中嘈杂, ...

先生所言甚是。抄写下面案例,仅供参阅。
--------------------------------------------------------------
气虚发热

赵某,女,40岁,奇村人。上午身热已逾三月,手足心尤甚。常欲掌心贴壁,以取快于一时。午后,热势渐退。

全身倦怠,乏力欲寐,饮食少思,口不干,不苦。视其体胖面腴,舌质淡白,苔薄白,诊得脉来沉细。

脉症相参,发热乃中阳虚弱,元气外越,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之少火不足也。因劳累过度,中气损伤,少火失养而外越,故而发热也。遵《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之旨,及先哲“壮火不可纵,少火不可抑”之说,拟施甘温除热法。

党参15g 白术15g 黄芪30g 当归10g 附子6g 白芍10g 炙草6g 生姜6片红枣5枚三剂

二诊:热稍减,原方加附子至9g ,三剂。

三诊:热退,神沛,纳增。嘱其继服三剂。

按:阳气虚弱,则阴血生化不足,心神失养而离宫自燃,故见上述热象。午前属阳,阳气为用,故阳气虚损者症状上午较甚。循阳生则阴长,气旺能生血,血足火自降之理,用辛甘大热之品,补阳气以生阴血,诸症得以痊愈。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3-24 18:26
      [转载]浅谈甘温除大热----邓铁涛 (2011-11-25 19:43:20)
转载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浅谈甘温除大热----邓铁涛作者:私淑仲景
    内伤发热以及甘温可以除大热,这个问题我曾在多篇文章中都有提及,但读了一些书刊报导的文章。总觉得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再谈谈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同道。
       贾得道先生之《中国医学史略》对李东垣评价说:“概括说来,李氏强调脾胃的作用,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对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影响很大。但他喜用升发温补之品,特别是倡导‘甘温除热’的说法,其流弊也很不小。后世医家虽有许多人以曲说为其辨解,但他的这种一偏之见,是很难加以讳饰的。”贾得道先生这一批判似乎有点武断,他不但反对甘温除热法,连李东垣的升发温补之创新成就也顺带给予贬低了。这一事实启发了我,作为一个中医史学家,必须参加中医临床,经过一定的临床锻炼,对古往今来的各家学说,才能作出比较中肯的评价,因此我培养的中医史研究生,都要他参加临床,哪怕毕业以后,争取机会到附院参加临证工作也好。当然一个人不可能把古往今来的学说一一加以验证,但通过临床工作,会巩固对中医药学术的信心,能根据中医的理论体系去思考问题、去指导实践,不会随便用西医的理论去对号入座,把能对上号的视为科学,对不上号的便以为非科学。这在今天对中青年一代中医是一个很紧要的问题啊!
          甘温除太热乃李东垣先生一大发明。《内外伤辨惑论》是东垣先生第一本专著,他有感于当时医家以外感法治一切发热之证,认为流弊很不小,为了补偏救弊乃著书以活人。东垣自序说:“《内外伤辨惑论》一篇,以证世人用药之误,陵谷变迁,忽成老境,神志既惰,懒于语言,此论束之高阁16年矣。昆仑范尊师,曲相奖借,屡以活人为言……就令著述不已,精力衰耗,书成而死,不愈于无益而生乎,予敬受其言,仅力疾就成之。”读其序如见其人。一位医德高尚的老学者俨然就在我们的面前,使人肃然起敬。《内外伤辨惑论》完成之后,他接着写出不朽之作《脾胃论》。在此论中,内伤发热之论更臻完善。东垣脾胃之论(包括“甘温除大热”之论)是其毕生科学研究之成果,今天如果未经验证,便挥动史家之笔,一予勾销,这比之700多年前之李东垣先生,谁是真正的科学家呢?!贾先生说:“后世医家虽有许多人以曲说为其辩解”,足以证明李东垣先生甘温除大热法,已后继有人,估计700多年来,后世运用此法已活人无算了,其功岂小哉?
          当然对李东垣先生此说未能充分理解者亦不少,近年在杂志与报刊上,偶或见之。如说“热”乃虚热,是患者自觉发热,而体温计测之则无发热;或曰甘温所除之“大热”不是“高热”。这些学者比之贾氏不同,承认甘温药可以治发热,只对大热有怀疑耳。《中医大辞典》有甘温除热条云:“用甘温药治疗因虚而身热的方法。如气虚发热,症见身热有汗,渴欲热饮,少气懒言,舌嫩色淡,脉虚大者,用补中益气温。产后或劳倦内伤发热,症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舌淡红,脉洪大而虚,用当归补血汤。”辞典是按照大多数人所公认者而修编的,故只设甘温除热条,而无甘温除大热条。我们复习一下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是怎么说的,他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躁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作,须待坦衣露居,近寒凉处即已,或热极而汗出亦”,虽然700年前没有体温计,但从李氏这段文字来看,其所指之发热,是高热,不是低热,更不是自觉之发热明矣。至于此种发热之论治,《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说:“脾胃气虚……则气高而喘,身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大……然而与外感风寒所得之证颇同而理异。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今立补中益气温。”从上述引文,可见李氏所指之大热,以白虎汤证为对照也,为了区别于白虎汤证,故不言壮热而称之为大热耳。若以体温计测之则可称之为高热,亦包括们之壮热、久按热减之中热一类因虚而致之发热。当然,甘温法亦可以治疗自觉发热而体温计测之无热及低热之属于脾胃气虚之证者。

     正如《中医大辞典》甘温除热条所说,除了气虚发热宜用补中益气温之外,又补充了产后劳倦内伤之发热用当归补血温之证。这是后世发展了李东垣的理论与经验。其实甘温除大热,何止补中益气汤与当归补血汤二方。我曾用归脾惕治1例发热39℃之患者(案见《学说探讨与临证》第81页),我院黎炳南教授用十全大补汤加减治l例产后高热40℃之患者。至于中等度发热,我喜用桂甘龙牡汤及桂枝加龙骨牡蛎汤。l例乙脑久热(38℃)不退,以及l例肠伤寒中西药并用而仍发热38℃左右之证,诊其舌质淡嫩,脉见虚象,均用桂甘龙牡汤而愈。上引之病例不多,因适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的病属少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许有人怀疑这些病案是否属实,《中医杂志》1990年8期专题笔谈栏专门讨论《甘温除大热的理论与实践》,参加讨论的同志不少,遍布多个省市,应该是有代表性的,是确切的资料,不妨引其中一些资料以证实甘温除大热法是超出于西方医学而大大领先于世界的理论与经验。
参加笔谈讨论共有10位专家,其中对甘温能否除大热持肯定态度的占绝大多数,10位专家中,有8位专家共报导了10个典型病案,这10例病案中,除1例无记载体温情况外,其它9例体温均在39℃以上,其中超过40℃的有4例。所涉及的病种范围相当广泛,如急性白血病、黄疽型急性甲型肝炎、败血症、中毒性心肌炎、硬皮病、乙脑、迁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麻疹合并肺炎,心衰、产后高热、子宫切除术和脾切除术术后高热以及原因未明之长期高热等等。例如万友生大夫曾治一李姓患者,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大叶性肺炎,高热达400C以上不退,白细胞降至0.6×109/升,经用各种抗生素和清肺解热中药无效。患者高热而多汗,肢冷背寒,面、唇、舌淡白,精神萎靡,声低气细,恶心厌食,咳嗽,胸痛,吐血痰,脉虚数甚。万大夫投以补中益气温加减方:黄芪、党参各50克,白参、白术各15克,西洋参、升麻、柴胡、陈皮、炙甘草各10。2剂服后体温降至38.7℃,复诊守上方,柴胡加重至15克,更加青篙15克,继服8剂体温降至正常,其他症状大为好转,惟仍咳嗽、胸痛、吐血痰,三诊守上方加入桔梗、积壳、橘络、丝瓜络、紫苑、款冬花等药,更进20余剂,复查胸片示肺炎全部吸收,血象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症缓解。本例身大热,体温高达400C以上而多汗,肢冷背寒,面唇舌淡白,精神萎靡,声低气细,现象热而本质寒,病情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气虚,虽然兼有肺热灼伤阳络之症,但治病必求其本,故投以补中益气汤方解决主要矛盾,气虚发热证解除了,肺热灼伤阳络之症也就迎刃而解。
        当然,对于虚实夹杂证,采用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剂以外,还应根据中气虚弱之轻重、累及脏腑之多寡,兼挟证之有无等等而辨证加减。对于气虚与实邪兼挟之发热,并非单纯虚热者,治疗除了甘温益气以外,并不排除配合苦寒药,这也符合东垣补中益气加减黄芩之类法。因此甘温除大热法,其用方并不拘泥于补中益气温,不少专家还选用了升阳散火、升阳益胃、黄芪人参汤、归脾汤、四君子汤以及桂附八味丸引火归原法等等进行治疗取得效果。东垣在补中益气温方后加减多达25条,足以示人辨证加减之重要。
       综合笔谈各位专家所见,甘温除大热有其特定的含义,即指气虚抑或阳虚所致之发热。其发热程度可随阳气虚衰、虚阳亢奋的程度不同而不同,亢奋程度重的则发高热,否则发低热。因此,体温表上是否显示发热或高热,不能作为我们是否采用甘温除大热法的依据,关键在抓住气虚或阳虚这一本质,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不必拘于补中益气汤,而可以采用升阳益胃汤、归脾汤、桂附八味丸等其他方剂的道理。这些都说明中医学在发展,现代高明的中医有些已超过了东垣,东垣有知当含笑于九泉也,只可惜高明的中医在今天大好形势下成长太慢耳!
        总而言之,甘温能够除大热,实践已经作出检验,回答是明确而肯定的。 (广州中医药大学 邓铁涛)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3-24 19:07
综合笔谈各位专家所见,甘温除大热有其特定的含义,即指气虚抑或阳虚所致之发热。其发热程度可随阳气虚衰、虚阳亢奋的程度不同而不同,亢奋程度重的则发高热,否则发低热。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3-24 19:08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3-24 19:14 编辑

体温热,脉虚不热是气虚抑或阳虚所致之发热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3-24 19:13
dffaaoo 发表于 2019-3-24 19:08
体温热,脉不热是气虚抑或阳虚所致之发热

患者高热而多汗,肢冷背寒,面、唇、舌淡白,精神萎靡,声低气细,恶心厌食,咳嗽,胸痛,吐血痰,脉虚数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3-24 19:14
dffaaoo 发表于 2019-3-24 19:13
患者高热而多汗,肢冷背寒,面、唇、舌淡白,精神萎靡,声低气细,恶心厌食,咳嗽,胸痛,吐血痰,脉虚数


脉虚舌淡白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3-24 19:16
白细胞降至0.6×109/升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3-24 19:16
广州中医药大学 邓铁涛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3-24 19:18
,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躁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作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3-24 19:18
气上冲,作蒸蒸而躁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3-24 19:28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3-28 01:03 编辑

中国未来医学应该是什么样子?
     世界未来医学的样子是什么?
      大家的医学梦是什么?
     欢迎大家讨论。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3-26 06:34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3-26 06:38 编辑

舌质淡白,苔薄白,诊得脉来沉细。说明是气虚或阳虚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3-26 19:34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3-26 20:05 编辑

临床表现气虚病证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如气虚则卫外无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气虚则四肢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顿,头昏耳鸣;气虚则无力以帅血行,则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气虚则水液代谢失调,水液不化,输布障碍,可凝痰成饮,甚则水邪泛滥而成水肿;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3-26 19:37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3-26 20:04 编辑

气虚与五脏气虚。气虚是指脏腑机能衰退,抗病能力低下的病理状态,由此会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但由于气藏于五脏,通常情况下,气虚必然与该脏的功能相互联系,《素问·方盛衰论》描述了肺气虚、肾气虚、脾气虚、心气虚、肝气虚所致梦境不同的情形。因此,气虚这一病理学概念应当包括五脏气虚。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3-26 19:41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3-26 20:18 编辑

1.肺气虚
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调水道。肺气虚,则其主宣降、司呼吸、调节水液代谢、抵御外邪的作用就会减弱,出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3-26 19:41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3-26 20:04 编辑

气虚病涉五脏。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属于人体精气的范畴。人体精气分别藏于五脏,故《素问·五藏别论》说:“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因而,从气的来源看,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气,主要有先天之精气与后天之精气两方面。而从气的生成与脏腑之关系来看,则五脏皆藏精气,尤以肺脾肾为重要。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3-26 19:42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3-26 20:03 编辑

气虚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从病发原因、症状和脉象来对照现代医学,气虚同现代医学概念“亚健康”极为相似。亚健康的根本原因是阴阳气血不足,五脏功能低下,也与元气不足、气虚相符。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