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现实与传统的冲撞和对接——读《伤寒论现代解读》 [打印本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8-29 08:00
标题: 现实与传统的冲撞和对接——读《伤寒论现代解读》
       现实与传统的冲撞和对接——读《伤寒论现代解读》

张再良  

图片

【摘要】从传统外感病和 现代 感染病、对六经病证的现代诠解、对临床见症的具体等几个方面分析,对《伤寒论现代解读》一书中的内容作了简要的介绍,最后以中西医在理论上的冲撞和在实际中的对接为题,提出见解,以广思路。
【关键词】伤寒论;伤寒论现代解读;六经病证

Abstract:It rEiterates from several aspects of detailed analysis on clinical symptoms of traditional exopathy disease and modern infectious diseases,modern explanation to six channels diseases,makes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ntent of “Modern Unscramble to Febrile Disease”,finally it puts forwards suggestion and thought with subject of theoretic collision and practical connection of TCM and WM.
Key words:Febrile Disease;modern scramble;six channels disease

作为经常在阅读《伤寒论》原文的人,既要重视古代 文献 的记载,又要面对现代的临床实际,我们可以纯粹地尽量地从传统的角度来认识问题,有时又会不由自主地利用既有的现代知识来思考和分析问题。当我们从现代的角度来审视过去文献中记载的内容时,冲撞和对接就会产生。这其实是一个很 自然 的、有时又不太容易回避的问题。
01
传统外感病和现代感染病

传统的外感热病治疗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现代对感染疾病的既有认识,是否可以沟通,以及如何沟通,这是相当一部分人所十分关切的,《伤寒论现代解读》在一定程度上对此作出了肯定的回答[1],并且做了有益的尝试,书中的不少认识都是独到而精辟的。当代中医认为,《伤寒论》与温病学说应当统一为中医外感热病学,现代西医把传染病、寄生虫病与各科的感染病综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感染病学。二者研究的对象都是感染—炎症—发热这一主题,所以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的融合,将有利于解读《伤寒论》和温病学说。
书中提出了证态的概念,也许更加有利于中医和西医的共同接受。所谓外感染热病证态体系,外感染热病是中医外感热病与现代医学感染病两个概念融合后的新名称,证态是指外邪与机体相互作用,在机体内产生的变化过程,主要是指病理过程。证、病理状态、证态既是一组最常见、最典型、相对固定的症状、体征的组合,又是一个发生发展着的动态变化过程,是非匀速的过程,动态中有停顿,连续中有阶段。证的固定是相对的,证的变化是绝对的。证与证之间是连续的,证与证之间有许多过渡型态。作者提出的这样的见解,我认为和临床实际大体相符。在对事物探究的过程中,为了达成一定的共识,有必要先确立相应的前提,证、病理状态以及证态的提出,有利于中西医的接近,有利于共同语言的产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处理方法。
02
对六经病证的现代诠解

讲到中医外感热病的证治,必然要讲六经和卫气营血,所以用现代医学的知识来思考和认识这方面的问题,也成为一种新的尝试。书中提出的一些基本认识,有助于从临床角度来认识问题,这种经过中西医融汇以后形成的看法,也许更加有助于西医理解中医,抑或有助于西医产生对中医的兴趣,其实也有助于中医认识清楚自己。
太阳病、卫分证与传染病学的前驱期(非特异性的急性期反应)是一个证态,这种类似于感冒的一组以发热为主的非特异性证候群,包括了不同季节、不同表现的感冒、流感及全身各器官系统感染(包括传染病)的初期阶段或某些轻型病例。人体中的非特异性宿主防卫功能是抵抗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与外界相通的管道系统),在病理学上属于非特异性的急性期反应。从中医临床的具体证治看,至少应该包括:1/风寒感冒证态(麻黄汤、桂枝汤);2/风热感冒证态(银翘散);3/湿温感冒证态(藿朴夏苓汤);4/秋燥感冒证态(桑杏汤)。从这些最基本的证态出发,进一步辨别不同的疾病和体质反应,可以求得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由于这方面的内容在临床上所涉甚广,所以作者此处的归纳,将方证和疾病对应得更加具体。提出各脏腑气分证(包括阳明病、少阳病以及某些变证、坏病)与各器官系统急性感染典型期证态如下:(1)急性肺感染肺热证态、细菌性肺炎风热犯肺证态、病毒性肺炎表寒肺热证态(大青龙汤)、大叶性肺炎肺热炽盛证态(麻杏石甘汤);(2)胸腔积液寒实结胸证态(白术散);(3)急性腹膜炎热实结胸证态(大陷胸汤丸);(4)肝、胆、胰感染柴胡汤证态(大小柴胡汤);(5)肠梗阻阳明腑实证态(大承气汤);(6)急性胃肠炎痞证态(三泻心汤);(7)霍乱样综合征水、电解质紊乱证态(五苓散)等21种证态。以上,实际上把六经和卫气营血合在一起加以考虑了,作者的见解有助于我们作整体把握,尤其是方证相对的证态,衷中参西,不无创见,值得参考。西医的病名和中医的证态对应,感觉上难免生硬,也许有些观点会有争议,或者尚不完整和准确,但只要能够启发思路,就不必过于苛求。
张再良:  现实与传统的冲撞和对接——读《伤寒论现代解读》太阴病与慢性消化功能障碍的表现是一个证态,可以由急性胃肠道感染(泻心汤痞证),或者肠梗阻(阳明病)反复发作,也可以由肝胆胰感染(柴胡汤证)的后遗症(传经),也可以由低毒性的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直中),也可以是介于消化功能性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中间状态。少阴病由太阴病 发展 而来,少阴病与全身营养不良、体质衰弱是一个证态,具体表现为倦怠、迟钝、神萎、倦卧、健忘、消瘦、多尿、心衰、血压低、脉微细、肢冷、腹胀、腹泻、贫血等。太阴与少阴,有关联又有区别,以上的把握,简洁明了,可以说是基本到位的。
厥阴病是少阴病的进一步发展,为机体极度虚弱的濒危状态,与外感热病的极期、缓解期的表现相符合。急性感染过程之后,疾病的慢性化、营养代谢障碍、机能障碍、衰竭、慢性感染急性发作、变态反应性疾病等与三阴病证关联密切。太阴转阳明,为慢性感染的急性发作,阳明转太阴,则有可能是急性感染转为慢性。厥阴病的描述,《伤寒论》阙如较多,作者从临床实际出发所作的大体判断,亦符合事物的一般规律。
作者还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与营、血分证态的提出如下:(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阳明热盛证态(白虎汤);(2)热灼营阴败血症早期证态(清营汤);(3)热闭心包轻度中毒性脑病昏迷证态(安宫牛黄丸)等八种证态。其他可以提出的还有余邪未尽恢复期证态,三阴经病慢性期证态等。
03
对临床见症的具体分析

借助于现代医学的认识,也有利于对具体症状和方证的剖析,书中这方面的论述同样引人入胜,下面不妨举几个例子加以展开。
恶寒为外感热病初期最为常见的症状,为太阳病的主症之一,治以辛温汗法,此为中医的一般常识。书中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提出,病源微生物及其产物作为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EP),再经一系列后续环节,引起中枢发热介质的释放,由下丘脑发出信息,经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而致皮肤浅层血管血流量减少,引起皮肤苍白和皮肤温度下降,后者刺激冷觉感受器,把信息传递到感觉中枢而出现恶寒,此为发热的第一期(升温期)。感染初期的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交感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产生恶寒、寒战等明显。浮脉为出汗散热期的表现(心跳快、输出多、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紧脉为发热的升温期表现(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引起血管收缩、紧张度升高)。
发热一旦表现为不恶寒反恶热,则提示疾病步入了阳明阶段。书中分析,体温升到一定高度后,下丘脑不再发出冷反应冲动,皮肤血管转为舒张,体温升高也引起血管舒张,皮肤血流增多,皮肤发红,皮肤温度升高,刺激温感受器,信息传入中枢而产生酷热感,皮温增高,浅表水分蒸发增多,使皮肤、口唇干燥,此为发热的第二期(高温期)。可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1周以上。当感染严重,抵抗力差时,病原体未能及时清除,发热激活物、EP、发热介质不停地释放,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炎症介质过量释放,形成级联反应,使恶寒、发热、出汗、体温下降这一过程反复或重叠出现,表现为“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这种发热与白虎汤证相符。
04
中西医在理论上的冲撞和在实际中的对接

纵观历史,中医在临床上不曾止步不前。从六经病证到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从伤寒病证到温病的风温、春温、暑温、暑湿、伏暑、秋燥等等,总也体现了对疾病认识的不断进取。而西医在短短的百年中,从最初的传染病、寄生虫以及各科的感染等分化,到现今感染病学的整合,也是因为有许多共同的规律贯穿其中,值得重视。时有古今,地有东西,今天这方面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融会贯通,从而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呢?或曰:两种体系的医学是永远无法沟通的,一句话即可对现实作轻松回避。其实只要面对临床、正视现实的人,总是难以绕过这个问题。尽管由于时代的不同,认识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但是,既然临床的对象是同一的,其中就必有可沟通之处,沟通的好处在于能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具有不可通约性”,这句话是指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难以直接对等相应,但是通过一定的努力,二者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一定的共识,还是有可能的。历史上也不乏致力于这方面工作的人,近代如祝味菊、陆渊雷等,现在临床上从事这方面努力的人更是不计其数。知其不可而为之,《伤寒论现代解读》的作者也是如此执着的人。事实上只要面对临床实际,我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许多问题产生疑问和联想,发生好奇和兴趣,从而出现进一步探究的冲动,将许多已知的事实加以贯通,从而得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

【 参考 文献 】
[1]李同宪,李月彩.伤寒论现代解读[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
来源:《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第04期467-469页  作者:张再良;
伤寒论现代解读[M].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 李同宪,李月彩著, 2003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8-29 08:02
         张再良,男,1952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7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1987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医学博士博士学位,师从殷品之教授,从事中医的教学、临床与科研工作三十余年。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学术带头人,曾任基础医学院院长。
        对中医经典的临床应用、教学与研究积有一定的心得与经验。目前主要以中医病证与治法方药的研究为主。曾主编《金匮指要》、《中医古典临床精华》、《中医日语》《中医基础理论》(日语版)等教材,担任过《新世纪教材·金匮要略》、《中医药高级参考丛书·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案例式教材》、《金匮要略的理论与实践》等书和教材的副主编,另有《读解伤寒》、《读解金匮》、《金匮要略释难》、《温病心悟》《经方世界》《伤寒新解与六经九分应用法》《金匮要略品鉴》《金匮要略病证与方剂研究》《伤寒卒病新解》等著作。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8-29 08:03
      我和张再良教授素不相识,至今也没有任何联系。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8-29 08:47
        的确,我的中医基础薄弱,这是我的先天不足,我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我也等待着后来人。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21-8-29 08:55
评论很实在,赞一个!!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8-29 08:56
       第四军医大学6年制1966年本科毕业。1970年自学中医,撰写伤寒论新解,10万字,未出版,直至2003年出版《伤寒论现代解读》。此前发表10几篇论文,为此书做准备。之后,连续出版了《中西医融合观》,《中西医融合观续》,《融合观  中西医融合观之三》,明年出版《伤寒杂病论现代解读》稿子已经交付出版社。现在正在撰写《温病条辨现代解读》预计2025年出版。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21-8-29 09:01
融合观先生的精神让人敬佩,感动。我的一本书,辗转一年多了,到现在也没出来,感觉出一本书真是很费力不讨好的事。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8-29 09:28
皮温增高,浅表水分蒸发增多,使皮肤、口唇干燥,??????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8-29 09:30
白虎汤,中医方剂名。为清热剂,具有清气分热,清热生津之功效。主治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8-29 09:31
          用现代西医解释中医临床的证与治,我可以勉强为之,各种辨证论治的宏观解释,也可以勉强为之;解释中医基础理论诸如:中医的病机与西医的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化学等等之间的关系,中药四气五味与西医药理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分子机制等等)之间的关系,我没有能力全部作出解释。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8-29 09:32
烦渴是浅表水分蒸发增多,使皮肤、口唇干燥,?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8-29 09:54
      读书,要会读!没有临床经验的学生,往往什么书都看,有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看的书多了,就能够分辨出哪些有价值,哪些不值得浪费青春。西医有一套检索程序,帮助你正确选择书籍。另外一方面,要主动的训练自己的识别能力,在一大篇文章中,抓住几个主要概念,找到作者的主流认识,能够迅速判断出该作者、该篇文章的主题意识,之后只要看到这个作者,看到相类似的题目,自己就能够迅速判断出自己需要的取舍。例如:申先生的文章,看几篇之后,得出他的主流意识是:中医要灭亡,他的所有评注都出之于这个主流意识,几乎全部否定中医经典!对于我来说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8-29 09:57
     @经方活用老中医 老教授写的伤寒论现代解读被江西中医药大学老师购买10本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8-29 09:59
紧脉为发热的升温期表现(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引起血管收缩、紧张度升高)。??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8-29 10:07
       中医药大学,上世纪60年代教出来的学生,都能够用中医理论看病!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逐渐不行了,2000年之后,基础理论西化严重,彻底不行了。
       学哲学,有危险。有大家的事情风险,要小心,要有心理准备。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8-29 10:18
           我希望大家认真看看上面的文章,瓶颈问题,哲学的危险性。改革开放之后的西化,不单单表现在中医理论!毛淡化、抹灰毛,现在理论界没有人提矛盾论!只有中医人还在坚持矛盾论。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21-9-6 13:15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1-8-29 01:31
用现代西医解释中医临床的证与治,我可以勉强为之,各种辨证论治的宏观解释,也可以勉强为之;解 ...

不是中医专业的人能写出这样的专著,就已经做得不错了,赞赏李教授的不懈努力!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9-17 08:19
         23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我的看法】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注意此处用了一个“。”句号,下面连用2个“;”,说明这是一个基本病况,从这个基本病况出发,疾病有三种演变的可能:1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2   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3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如果不把前2种可能性排除掉,“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的证据就不充分。因为在诊断疾病时,单单依靠临床表现是不够的,必须进行鉴别诊断才能够比较有把握。说明张仲景对于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已经掌握的炉火纯青。在学习《伤寒杂病论》的时候,一定要在经文中找到经文背后的“真谛”,包括:鉴别诊断、病机、病位等等。张仲景的书是刻在竹简上的,一辈子写一本书很不容易了,字字千金并非虚传。
           日本的康平本,我在与金栋讨论的时候说过:上世纪30年代由日本传入中国的康平本不是宋朝的原版,我认为有可能是“伪本”。我还是相信现在的中国政府出版的《伤寒论》为正版。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30 09:32
     爱爱医


         不经意间得到《伤寒论现代解读》,捧读再三,不忍释手。本书的好处在于比较系统,着眼于整体,但也不忽略细部,对原文的描述尽可能地作出了现代地诊释。在阅读的过程中,平日里萦绕在脑际的问题,每能释怀,碰到看法相似之处,又会产生同感。本文主要想对书中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作一些介绍和推荐,以广流传,以利提高。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5-8 17:18
     【中西14】《中西融合观》将中医引向何方?
IEIT 2014-02-11 20:17:35
《中西融合观》将中医引向何方?

因为《中西融合观》作者在网上批评我“抄袭”其著作“专利”,不得已,为了申辩,被迫开始拜读其《中西融合观》大作,网上初识,其影响之广、来头之大、叹为观止,颇有一派引领中医发展新潮流架势,让人心仪。但佩服之余,在粗看貌似本人陋文与之相同的构架下,进入仔细体察,发觉其诸多观点(论点、论据、结构、内容、途径、目的……)与本人陋文大相径庭,特别是其全文核心,用西医证态谋求中西融合的中医发展观,在下实在不敢恭维。本想息事宁人,因为都是为了证明中医科学性战壕里的战友,毕竟人家是“正统前辈”,尊他一声老师又有何妨?但事关中医何去何从、中医发展走向何方之命运,非个人名誉得失之小利,乃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故今此斗胆以一“江湖”身份冒犯“正统大牌”,与《中西融合观》作者探讨一二三。

一、用“证态”为参照系谋求中西融合,仍在中医西化中兜圈子

㈠历史经验证明西医思维谋中西融合此路不通

众所周之,当今中医发展之所以进入目前之困境,新世纪又出现了新的中医存废之争,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与近几十年来,中西结合老是用西医思维、西医的已知解释中医不无关系。诚然中西结合、中西融合确实需要共同参照系,但近四十年的中西结合实践道路已经证明:用西医的已知研究解释中医,用西医的标准作为中西结合、中西融合共同参照系此路不通,以此谋中医发展实在弊大于利。
《中西融合观》作者,一方面承认:“‘40年来,中医证实质研究已将成百上千的实验数据摆在我们的面前,按照原定研究目标,这些不争气的数据给予我们的只是困惑和迷茫。“40年来证本质研究未能取得根本突破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正确理论假说去指导实验”“……如此艰巨而坚忍不懈的努力,出版了无数著作,并没有达到结合的目的,这是因为没有充分认识到中西医理论体系具有不可通约性,用西医为参考系研究中医,中医是个无理数。”另一方面又固执地坚持:“在临床上一组相对固定的症状与体征的组合中医称为证,西医称为病理状态,证与病理状态的融合称为“证态”。证态成为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中介概念体系,通过这个中介,中、西医的概念可以在对方的理论构架内等价自由流易,从而实现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显而易见,所谓中西融合观,其根本上还是在用西医的已知(病理状态)解释中医的证,所谓中介的共同参照系‘证态’,实际上还是在西医的已知中翻筋斗,中医的科学证明还得建筑在西医的已知平台上,又何尝跳出了中医西化的圈子?倘若西医病理状态不能说明的“证”,或更多的不属于“证”规范范围的中医方法,例如精气神、神层面的治疗、具有普适效应的秘方等等,又怎么办?是否就此证态不能适用的中医又不科学了呢?
网上有人评论:“中西医会通的思路,张锡纯的思路是对的,现在的西医从中药品中提取用的是西医的思维方法,而张锡纯主张的会通中西医就是用中医的思维方法,而想中西医会通,中医采用的西医的思维方法就错了,这也是有人为什么不主张中西医结合的原因,也是中医反对西化的原因,其实,中医西化的原因不在西医,而恰恰是某些中医人士用西医的思维方法的结果。”张锡纯是《衷中参西》,不是将中医融合(化)于西医之中,实在是当今中医业内,“西化中医”自己总喜欢用西医的已知解释中医所为。

㈡谋中西汇通、中西贯通共同参照系的新思路

同样是谋中西汇通、中西贯通共同参照系,与之对照的笔者陋文以为:中医、西医本就是两条道上跑的车(不同思路、不同体系),西医是以人体结构、物质基础、功能形态为对象,运用实验研究、还原分析、定量求证的方法,建立起来的分析研究之学;中医是以生命过程、运动方式、相互作用为对象,运用取象比类、从容综合参悟的方法,领会时空象数(秩序)关系,进行稳态调控的合一中和之道。中西医各有自己的长短之处,自然应该各走各的道、各行其轨,若强行捆绑、并轨或霸王硬上弓、硬用西医的认识解释中医、管理中医无疑是强奸中医,必然导致中医被替换、被取代、被消灭的深重危机。然而理论上: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其目标系和作用系应该都是相同的,都是治某病和救某人,应该有双方的共同点、共同参照系,所谓“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实践中:中西医之间也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虽然所走过的道路和所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但最终的目的却完全一致。多年来也已有无数临床实践证明,倘若运用得当,中西医优劣势互补确有诸多长处,并非死路一条,关键在于双方在坚持自己思路、体系的同时,如何准确翻译对方的信息为自己思路、体系所用。(前提是双方承认对方信息的科学性,暂时不能交汇贯通的,那就顺其自然,何必霸王硬上弓?)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信息是一种负熵,其负熵价值的实现:一在于系统的开放性,二在于同一座标系内,量度的相对相当正确翻译。中医西医知识本是两种不同目标管理体系的信息,现在作用于同一个人就应该和必须找到一根双方都认可的基本坐标线作为参考系,从而构建双方不同信息的等价交互平台,实现中西交汇而不是中西融合、中西捆绑。有了这样一条参考座标系,中西结合自不必再找物质结构形态的对应,阴阳本是相对概念不必再牵强附会找阴是什么?阳是什么?也没有必要让谁服从谁或硬性捆绑。中西虽是两条不同道上跑的车,哪怕是全然相反向背的跑道,只要原点相同、目的地相同有了共同可参照系(座标系),一方道上的任何一点自能找到其另一方相对应的点。中西尽管按照各自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跑车,只需把自己的信息提供给对方,自会找到它们的交汇点,中西交汇自然而然。

㈢共同参照系不是“证态”而是“现代诸前卫科学”

兰州梁福成《中医基础模型说》言:“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医现代化之所以困难重重,尤其在基础理论方面尚未出现重大突破,究其原因,则与人们头脑中的定势思维、条条框框没有打破有关,老是以为中医理论是哲学、朴素唯物论……,老是用西医的已知去套用、解释中医理论,不懂得跳出医学看中医,把视野扩大到医学以外的自然科学领域,利用当今前卫科学理论和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去不断地充实、整理、挖掘、提高和创新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必要手段。”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别束缚我们的定向思维方式,打破“学科对应”思维惯性,跳出“医学”看中医,不是简单地就“医学”而论“中医”,中医不再是纯粹的医学问题,把中医放在与现代前卫科学同型的位置上,进行系统和历史地评估是现代中医发展之必然!
当今量子场理论、生命信息理论、生物场导理论已经把古代中国人的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家对生命、对自然、对医学的认识统一起来。世界科学前沿对生命的新认识:生命不但是有血有肉的多层次物质概念,而且是信息和能量牢固结合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传统西式唯物质结构的医学理念和模式,正在遭遇现代前沿科学发展的大挑战。有日本、俄罗斯等大量学者认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实质上是现代量子场理论,中国传统医学较现代医学在理论上更具准确性,而现代医学的理论只能在狭窄的范围内相对成立。”……
由此笔者的几篇陋文主张:当今中医理论现代解释,倘若始终停留在古人擅长的‘直觉认知法’抽象感悟,当今恐怕难以服众,至少今天接受西式教育的知识层次不服;老是用‘东方文化体系’证明诸如阴阳五行…的科学性,被指责循环证明恐怕在所难免;老是在西医的局限已知中兜圈子,实践已经证明其力有不逮;倘若不能被现代社会所理解,那么,即使真有些疗效,仍被科学主义者指责为封建迷信、神经病、邪派法轮…则是其必然;反之,倘若懂得‘师夷之技以制夷’,把中医理论解释放在与现代前卫科学同型、同构的位置上,谁又敢说相对论、量子力学、复杂性思维、系统控制、混沌理论……不科学?中医理论科学与否?自可宇内廓清、迷雾自散!
    相比之下,《中西融合观》作者用“证态”谋中西融合实现中医现代化,妄图用“证态”救中医,不说其‘死不改悔’,至少也有些天真幼稚。孰轻孰重?中医发展、中西融合应该‘谁主沉浮’,过去的中西结合历史已经证明,今后的中西贯通发展还将证明!

二、证态疗法实趋辨证施治末流,中医整体劣势化与此不无关系

㈠证态疗法的含义和来源

“证态”是指围绕着某一方剂主治症候群“证”的表现而出现的一系列相关状态(现代常与西医的病理状态相联系)称之为“证态”。证态疗法其是常用一张医方或几张医方套一群症候,并将此群症候命名为一个“证”。见是证,用是方(所谓‘方证对应’)。如见阳明经证“大热、大汗、烦渴、脉洪大”的四大症候,即用阳明经证的白虎汤进行酌情加减。围绕着“证态”治疗。大概中医界较为公认的是源于清末民初早年日本汤本求真《皇汉医学》提出的‘方证对应’(当今已有再版);另好像广东中医学院教授芩鹤苓有一篇文章考证‘方证对应’起源于唐朝孙思邈的《千金方》;还有人用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序》证明‘方证对应’提出最早出自晋•皇甫谧。

㈡证态疗法并非真正的‘辨证施治’

因为在学术上,历来经方派往往占有一定的统治地位,但能真正明白经方涵义者不多,而方证对应却是了补此中医功力、认识不够的简便方法。以此传世,鉴于经方卓绝的治疗功效,堪为后世之楷模,后世纷纷效法,使此法在中医界占有一定地位;特别是这几十年来,由于经方在主流中医中的淡化,方证对应反客为主,成了主流中医业内主要方法,由此先入为主、广泛推行、教育后来,不仅外感六经辩证,卫气营血,三焦辩证如此,内伤辩证亦如此,乃至本为整体互相交叉联系而设的五行脏腑辩证,也演变为一个个孤立的“证”,而它们的整体联系、联合则变为从属次要了;再加上当今中医教育由于中医教材、中医西化思路和有关中医权威的推导,逐渐误以为中医方证对应--辨“证态”治疗就是辨证施治,狭义理解辨证施治本意,结果严重地影响了当今中医业内的普遍临床疗效。
虽然此法对于初涉中医者或限于中医功力,依葫芦画瓢还是不错的入门方法、权宜之计,对于用西医知识学习中医、理解中医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此法本质上是一种抛弃中医一级概念、误将二级概念作为基础理论,以法代理的辩证方法,也是目前中医业内常见通病。由于理的缺失,导致本是最能体现中医系统信息控制管理的二级概念(控制模型),如五行、六经、病机……因失去了整体有机联系,变成了一个个孤立的“证”,把中医治疗从系统控制管理降级为局部网罩“方证对应”,虽美其名曰“辩证施治”,但实趋辨证施治末流。这些年来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外、妇、儿……各种教科书、各种中医普及教育读物到中医临床、中医各家经验鲜有不将此捧为“金科玉律”者,时间一久反使后辈中医迷失了《内经》《伤寒》五行学说……的真正(系统控制)意义,以至临床中医善用中医经典理论者鲜,中医疗效的打折自在不言之中。这几十年来由于中医业内将此类失整体(系统)的“辩证施治”过度渲染,将应用理解为基础,机械制定了许多失整体的辩证施治方案,本希望以此为中医立足之本,但实际效果与希望成反比,由于机械辩证施治失败的客观存在,有时即使能够取得一些疗效,也必然渐渐沦为‘西医定病、中医辩证’的西医附庸,最终反成了张功耀、方舟子等否定中医的话柄。

㈢证态疗法并非真正‘辨证施治’理由

此法弊端,长此以往易使后学者研于“证”、囿于方、而疏于体。“证”作为致病病因作用于人体后,机体对致病因子刺激的反应和结合体质同化后的病理表现,是病的因和果的共同反应。虽较西式线性对抗治“病”具有显著优势,但究其本质还只是一种特定阶段的状态摸拟。如果疏于体,离开了整体观念,而用“方”去套“证”,用“证”去套症候,得到的只是一种平面效应,因此,它往往也只是某个单一层面上的症候群反应,它对成功的医治是不够完善的,其理由如下:
    ①理论上(书本上)传授,往往容易理解成平面效应;
    ②不同层面症候在时效性上有落差;
    ③显层面症候往往掩盖隐层面症候。如现代病(如高血脂,乙肝等等)有时虽然化验指标异常,但缺乏临床症候。
    ④曲解医圣张仲景所传医术的本意:他创六经辩证的本意是以十二经络为纵坐标,以阴阳之多少(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三阴三阳的表里关系为横向和构成三维坐标的垂直响应,该立体网络系统运行起来游刃有余,列方列条、方证相对构成的平面证态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的局部,并非让人拘于一方一证(群症候),且证态和证态之间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如阳明篇有白虎汤,厥阴篇也有白虎汤,阳明篇有承气汤,少阴篇也有承气汤,虽同方,症候却不同;另有多层面重叠立体交叉之两感证,如太少合病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等。遗憾的是后世效法者,大多不能从整体上明白仲景深意,用其法而不用其意,故名其曰“辩证施治”,于是麻黄汤证、桂技汤证、白虎汤证、承气汤证……应云而生。以至宋人有《扁鹊心法》一书指斥仲景不从整体全局考虑,厥阴篇设白虎承气两汤误人性命,这实在是后世不明仲景本意,妄传仲景心法所致。
    ⑤不辩先贤所创的多种辨证系统本为网络管理及坐标辩示的本意,如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辩证,整体网络系统体现:三焦为纵坐标,卫气营血为横向垂直坐标。
《黄帝内经》十九病机后云:“有责求之,无者求之” 、“桴鼓相应,犹拔刺雪污。”工巧神圣闻之,自有绕樑余音;拘于证,囿于方者闻之,当有振聋发聩之效。
⑥综观辩证思想和整体思想,原为中医理论的两大灵魂,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只有充分贯彻中医整体思想的辩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辩证施治。已故一代中医大师,原北京中医学院院长蒲辅周教授,在其功成名就时,再专事闭关两年研习经方,其伤寒温病造诣令医界叹服,尚谦称自己只是“临症察机,使药以和”的中工,离上工“知进退,治未病”尚远。对于经方之使用,其淳淳教导学生,临症尤需“了敌先机,把握传变规律”。而知传变者焉能不知整体,知整体者方能游刃于局部,整体系统思想原本就是辩证施治之魂,明了这医道方能加倍进步。故古人云:“用药如用兵之诡道,不明整体(六经辩证)犹如不明势阵之变化,不知势阵之变化,何以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㈣各家有识之士对证态疗法的批评

当年祝味菊批评方证对应说:“仲景虽侧重证候疗法,然未尚废诱导之理(系统整体之机),今人只知对症下药,注意一症一候之得失,去古远矣。”其实“一切分类方法(辩证模型)都是人为之假定,因症立方,非不简易,然而印定人目,反多机械是非。须知症候之显露,并非疾病之本身,乃是疾病之表现。症候之表现矛盾错综,每因病原不同、人体不同,而随时变更其表现之用意。吾人不当自颅至踵,分别各个部位之症候,以为研究之单位,更不当舍本逐末,致力于症候之消除。吾人须当把握整体,认识全人,以求矛盾之统一。得其真则触类旁通,一切治疗原则均可迎刃而解,固不必拘束于一症一药之间也。”“临证不辨人病之分,用药不识四性之要,惟知对症下药,逐症论方,愈不知其所以愈,死不知其所以亡,穷年兀兀,至道无闻,此医门之撼事也。”“情感偏重于证候,而忽略于病理,是以有应有不应,咎在于不知其所以然。”
对此,清末民初大医家郑钦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当年也有言:“病有千端,漫云易为窥测,苟能识得阴阳两字,而万变万化之机,亦由此而推也。仲景立法,只在这先天元阴元阳上探取盛衰,不专在后天五行生克(细枝末节)上追求……开口即在这五行生克上论盛衰,是知其末而未知其本也。历代以来,后世中医著作数十余家,皆含糊不清,并未将阴阳底蕴明明指出,一味在后天五行生克上论,铺张满纸……宗旨不明,源头不澈,故知斯道之精者寡矣。至于受病,浅深各有旨归。然分类以治之,未始不当,但方(方证对应)愈多而旨愈乱,若不再行推醒,拈出(阴阳)旨归,将来后学无从下手。当今之际,谁非见肿治肿,见胀消胀者哉?”今日面上之中医不幸为其言中,西式思维只能一味见病治病,逐一论治,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机械套方套药(方证对应),越来越多西式思维下的灵丹妙药,旨多反晦。由此疗效之打折,不究失其中医阴阳之中枢,反责中医理论无用,已成时习井市之通病。痛乎!惜乎!(见张存悌《中医火神派探讨》)
兰州中医骨科杂病研究所主任梁福成更在其《中医基础模型说》一书中一针见血地写到:“《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藏’。……六节藏象是中医药学用来模拟气化(过程周期运动变化)的数字化模型,它与具体的脏腑或脏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两者不能混淆。但在现行的一些中医书刊中,往往将虚拟的藏象模型混同于具体的脏腑实体,将虚拟的经络模型混同于解剖刀下的实物,将虚拟的五行模型混同于具体的五种物质元素,将数字化的五行六气公式视为子虚乌有。由于理论概念的混乱不清,直接导致了中医实践中的偏差。如用实体的脏腑器官取代虚拟的藏象经络模型,继而用脏腑辨证取代藏象经络辨证,用具体的脏腑功能取代模拟自然能量运动变化的阴阳五行模型,将具体的事物与模拟的模型混为一谈,混淆了科学与哲学的系统关系与界限,致使五十多年来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在理论上少有突破。理论上不去,实践有问题,临床思路僵化,防治手段老化,服务模式单一化,中医整体劣势化,与此不无关系。”
当今中医业内有许多高手认为:中医辩证施治的规范应该是围绕着系统过程周期的‘抓病机’思维方法与思维过程的规范。而实现这一思维方法与思维过程的规范,首先应该是中医系统知识结构、建立在‘理’和‘术’相结合基础上‘法-控制模型’的规范,即以中国古典文、哲、史为基础,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温病学等为代表的经典传统知识结构的规范。倘若这一知识结构牢固熟练地掌握,辩证论治的思维方法与思维过程自然将随之形成并规范,有了思维方法与思维过程的规范,选方用药的技巧自然水到渠成,自然能执简驭繁。反之,倘若本末倒置,把规范的重心放在临床选方用药的技巧上,片面追求特异疗效,必然导致中医整体水平由成熟的理论医学向早期的经验水平方向倒退,一心求巧,必然弄巧成拙。“当今流行的‘西医辨病诊断,中医辩证分型’,以及‘经验性规范’、‘汇集各家经验方’等做法,都是这种弄巧成拙“规范”的同类版本,当代中医临床水平和治疗效果的整体下滑,与这种弄巧成拙的“规范”不无关系。对此,中医业界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切莫再误入歧途!”

㈤真正的‘辨证施治’与诸前卫科学方法异曲同工

真正的辨证施治,用现代前卫思想理解。中医从来就是把生命看成一个自组演化的不可测开放系统,把疾病看成系统演化过程中生理病理的信息反映。‘症---信息’;‘证---信息集合’(靴带网格参数);‘辨证施治---把不可测的演化过程归纳为网络坐标参数对整体系统进行稳态调节’。其本质是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量子力学几率思想、网格效应的立体体现。诸多辨证方法本质上是对人这个开放流动的主体、升降出入的信息反映进行系统过程周期变化坐标调控的控制模型,与现代前沿科学---复杂性思维、系统混沌等理论有着无穷相似等价性效应。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传方不传量”,其实这实在是中医与西医不同,并不坚持微观实体本质论---寻找病在何处,并不专注于溯因分析---追问病从何来,中医理论在宏观上更趋近于现代系统、混沌……、控制理论,与当代诸多前卫科学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潜在相似等价效应常常更简单,更灵活,更有所擅胜,中医临床打拼的常常是同病异治的中路中道变化和异病同治一条枪的熟练使用程度(功力、悟性),反胜于追求眼见为实规范不同疾病不同治疗方法统一标准的微观实体论多多。
中医‘医易同源’‘大道至简’‘面对复杂必有简单之解决方法’,面对临床千变万化的复杂病因、病情、病名…必有简单的以不变应万变太极推手般之中道解决方法。用现代复杂性思维系统论混沌理论理解,因为混沌,自然系统特有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决定了变易多样性,‘乱中有序’的系统性决定了规律不变的不易原则,复杂无序事件遵循着简单定律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手段常常‘简易’,常常一种把握本质规律的简单方法能够取得相对范围的最大随机成功概率。回顾中医发展,中医历来崇尚“由博返约,苦心独到,执简御繁,用功之要。病证方药虽繁,而病因、体气、治法则屈指可数;变化虽无穷无尽,而原理、原则则烛照数计。古昔先哲,如越人、仲景、河间、东垣、丹溪、又可、立斋、景岳、天士各有独到,无不各有其创获。”“中医之长,汇百川而纳诸海,执一贯之旨以御繁复之机。”(祝味菊《伤寒质疑》)。

㈥传统中医常依靠复杂性思维简单一条枪胜出

与西医相比较,如果说传统中医还有所擅胜的话,那么无疑应该胜在其运用复杂性思维指导地简单一条枪常常所具有的系统模型模糊控制随机成功概率,因为大凡对于已经找到了公认的致病因素(大约9%)的疾病,西医线性对抗因果决定论思维指导下的高科技方法常常卓有疗效,何需疗效不十分确定的“土法”一条枪?西医已经明白、中西都能解决的“证态”中医也只有做帮佣之名分。然而,面对更多(90%以上)还没有找到真正的致病因素(本就是复杂性、多样性的混沌合力所为),不明原因的现代系统性、功能性、衰退性疾病,西医常常爱莫能助,要么苟延残喘,要么滥伤无故,于是谋求中医各家各派一条枪的随机成功概率自然在所必然、功不可没。 此当年祝味菊《伤寒质疑》言:“西医诊病,恃其器械之精良,斤斤于病原之探索,……。”循此中医西化,现代中医也每每“必欲考其特因之所在,求其特效之方药,以有限之精力,窥无穷之造化,愚公之志可嘉,庄老之趣未得也。”现代高智商、高学历的中医后学循此,轻视忽视一条枪,斤斤于辨因、辨病、辨症、方证对应、辨现代高科技理化指标…,结果缺乏特色人云亦云依葫芦画瓢,人家治不了,你也没长进;缺乏特色没有广告效应患者何必避近趋远?没有使用频率,如何技精成艺?不说门庭若市天下扬名,就是谋立足生存也难!诚然,前文有论,对于社会和患者而言,“圣人杂合以治,……能参合而行者,可为上工。”“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妄图以一方一技(灵丹妙药、特异技法乃至某一辨证方法)君临天下,无疑于作茧自缚、愚不可及;然而,对于学术、利益和医者而言,常常执其师门中路一条枪熟能生巧游刃有余,本是一个普通中医要在社会上站稳脚跟、求得当世之备(被社会承认),并谋取进一步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有效途径。
仔细体察其实不难发现,生活中经常较受老百姓欢迎的、具有特色的名老中医大多如此而为:某个全国著名的专家门诊,一个上午近五十号病人所用一个经验方加减变化而已;一个道家针灸大师用一套针法面对所有病人闻名遐迩;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中医总结其毕生的用药心得,汇总为‘三十年磨一剑’;一个江湖游医用自己的一套祖传秘技或实践心法纵横江湖成为天下美谈;一个推拿师、气功师…以一套方法功法、如此几招、不变应万变更是家常便饭;其实中医历来如此,中医者中庸之医也。何为中庸?不偏不倚为之中,中庸者取其左右逢源、以不变应万变的中道太极推手方法应付一切,自然是最简洁有效之途径,号中医者常常市场打拼的其实就是自己左右逢源中路一条枪的使用概率和熟练程度。倘若缺乏使用频率,即使方法再好又何以熟能生巧、技而进乎艺?相反,通常使用频率一高,疗效自然上升,门庭若市天下扬名此概率之使然!因为一条枪特色昭著广告效应蜚然,立足生存发展自然无需担忧,君不见当今满世界专治某病的“灵丹妙药”其实那一个不是加减变化对多种疾病皆有效,可异病同治横扫一大片的一条枪?从《伤寒》经方到现代“高科技”时方,凡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哪一方不是可变化加减治疗几十乃至几百种疾病都有疗效的异病同治一条枪?历代中医那一家、那一派不是在博采众方、独辟蹊径建立自己具有最广泛‘普适性’的‘系统疗法’,就连现代西医,如果离开了抗菌素的‘普适性’,恐怕也难以立足?此《道德经》言;“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用一条‘普适性’的枪,建立自己特色的系统疗法,本就是历来中医的立足之本。
当今大量中医高等学府毕业生,由于书本知识(西式线性思维)的先入为主,往往轻视忽视一条枪,临症初期囿于辨病识病、辨病施治、辨证(症)施治、常常繁而不得其要,反失治病之机先;更有甚者,西式标准化某方专治某病线性思维按图索骥方法,还会走向伪中医之歧途。因为缺乏特色,缺少使用频率,结果读了几十乃至几百门课程的中医硕士、博士临床疗效反不及实际只有中小学文化程度的老中医那么简单的几招(一条枪)。而今的《中西融合观》倡导者还要逼着他们加套辨西医病理症状(辨证态),吃力不讨好,真正苦了他(她)们,实在是那些把持中医交通要道的西式中医害了他(她)们,但却又因这常常是后辈中医进入当今主流中医体系唯一最直接门票(被西医认可),故唱赞歌者多,幡然醒悟者鲜!此对于中医事业之发展,是利多还是弊多显而易见!

三、“证态”标准规范,将卡住中医发展喉咙

㈠中西通融前提是承认文化、科学的多元性

北京大学教授吴国盛认为:“目前人们对科学的理解存在两大误区:一个是普遍主义的误区。认为全人类只有一种科学,即标准科学,除了标准科学以外的所有知识形态都只是或远或近的接近这个标准科学。这个思路比较传统,占主流。但目前已经有人开始怀疑这种普遍主义的科学观。另一个误区是人们往往从认识论、方法论角度(更多的是用还原论方法)来考虑‘什么是科学’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长林认为:“科学多元的客观依据是宇宙的无限性,宇宙和任一具体事物都具有无限多的方面和层面。宇宙毫无保留地展现着它自己,但是我们没有能力全面接触它、把握它。我们只能依靠一定的渠道去接近它,这渠道就是认识方法。而任何认识方法都是有限的,任何认识方法都是对世界的一种选择,都是主客观体的一种特殊的耦合关系。你的方法选择认识这一方面,就不能同时认识那一方面,你建立的耦合关系进入这一层面,就不能同时进入那一层面,因为世界是由各种对立互补的方面、层面所组成的。这就形成了不同的认识方法,而认识方法的不同,导致了认识的结果也就不同,所获规律的形态也不一样,从而形成不同的科学模型,但却都是对这一事物的正确认识。于是形成形态各异的科学体系,这就是科学的多元性。”
新华社国际部科技室主任姜岩博士从世界科技史的发展阐述了多元化发展的必然性。他说:“尽管过去几百年以还原论为基础的西方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我们不能陶醉于还原论的胜利,因为简单地理解组成部分并不能理解整体。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的核心思想和结论分别从宇观、微观和宏观尺度证实了还原论的局限性,数学上的重大发现歌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则从逻辑层次宣判了还原论统治地位的终结。”
2002年8月17日,世界著名的宇宙大统一理论探索者霍金在北京国际弦理论会议上发表题为《歌德尔与M理论》的报告中认为:“不太可能建立一个单一的能协调和完善地描述宇宙的理论。……因为世界是多元的,生物具有多样性,人类文化具有多元性,宇宙也应该是多层次和复杂的,因而不可能用单一的还原论描述它。”
    兰州梁福成《中医基础模型说》言:“《一般系统论》指出:‘物理学体系没有什么唯一性或特别神圣的地方。在我们自己的科学中,其它的符号系统如分类学、遗传学、或艺术史等的符号,虽然精确度差得很远,但也都同样合法。而且在人类的其它文化中,在非人类的智力中,根本不同的‘科学’是可能的,它能够代表现实的其它方面,甚至还优于我们思维的科学的世界图像(科学的多元性)。’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脚步,已经认识到,中国古代科学和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中医药学,就是这种与现代人们所熟悉的科学表达符号根本不同的科学体系之一。它是由另一种符号系统模型描述表达的科学形式,是结合古人对于宇宙、时空、万物的认知世界观、模糊数学模型、古代汉语语法习惯而写成的科学研究记录。它与现代科学系统一样,都是对实际系统进行符号、模型表达和描述的自然产物。”
中国中医药报社总编室主任毛嘉陵认为:“宇宙的无限性和大千世界的极端复杂性,决定了人类认识路径和方法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建立在这些认识方法上的知识体系的多形式。从‘科学一元’走向‘科学多元’论,是人类认识走向成熟的表现,也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要想给中医的生存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首先就要从解决人类对‘科学’的认识这个敏感的问题入手,彻底搞清楚什么是科学,怎样评价中医药知识体系,怎样来管理中医药行业。”就得首先认识中医是文化,承认文化的多元性、科学的多元性。这也是中西平等互助汇通融合的前提条件。

㈡科学主义研究或否定中医总是以西医已知代替科学

然而,在当今用科学主义否定中医者(包括大量西化中医)心中,科学则是唯一的,科学评判自然也是唯一的。因为中医是古老的传统医学,所以潜意识的认为:中医是传统的、古老的,必定是落后的;西医(现代医学)则是现代的、新兴的,必定是科学的。那么中医的现代化、科学化就只有西医化了。殊不知,西医的现代里面也有落后成分,诸如治疗思想的局部化、治疗手段的化学合成化、疗效评判的单一化等等。中医的传统里面也有先进的成分,诸如治疗思想的整体性、治疗手段的天然性、疗效评判的综合性等等,结果导致众多虽希望得到传统文化之好处(包括部分西化中医),但潜在本质的排斥轻视传统又根深蒂固,由此治学,自然而然,中医科学化、现代化唯有西医化,中医的科学价值评判唯有西医认识。
因为不理解中医理论与传统文化本就是跨越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环境、自然的宇宙大融合学问,面对它的复杂程度,当今诸多前卫科学--量子力学、相对论、微观与宏观、决定性与机率性、线性与非线性尚需要修正和超越,需要用新的框架理论解释非定域性量子联系与时间不可逆等问题,还只也许是解释包括意识、精神在内的传统中医文化的一把至为关键的钥匙。任何希翼建立统一模式、划一标准、穷尽算法来一统天下,自然无疑于白日做梦。而我们的知识层次、中西医权威在中西结合基础研究步伐上老是在这狭隘的用西医已知解释中医的小圈子中翻筋斗,结果虽花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精力,最终却让“原本是树在中西结合路途上的里程碑,结果成了中西结合的墓志铭。”“用西医知识研究中医理论实质此路不通,现代中西医基础理论结合之路在宏观上宣告失败”成了否定中医的嘲笑对象。实在与此总喜欢固执地用自己有限已知的局部科学理论(西医)来解释规范代替中医理论和传统文化的意魔不无关系。

㈢妄图统一、规范、标准中医,结果都在贻害中医

更有甚者,由于某种名利声望、利害关系作祟,或者是为了迎合某些管理层盲目搬运他人管理经验的“天真”管理意图,我们的知识层次、权威学者中,似乎‘隔门子婆婆’越来越多,事事处处总想把中医和传统文化统一标准,实现所谓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将中医现代化等同于物质化、格式化、工具化,(注: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其实对中医事业并无多少实质性的好处,无非只增加了几个捞钱机会而已。)如此意魔,其结果:混淆了中西医理论的根本分界线,强奸了中医理论和传统文化之本意,窒息了中医事业和传统文化的发展步伐,好心办了坏事,干了类似为混沌凿窍之傻事,不仅作茧自缚把现代中医培育成嫁接在西医平台上的歪把子树,而且污染了中医管理层的管理意图和老百姓对中医与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传世误世贻害非浅。

㈣《中西融合观》证态路线与上同出一辙

而《中西融合观》作者所鼓吹的“证态救中医道路”,实际上就是上述错误学术“路线”在中医界的又一次集中表现。按照《中西融合观》作者所描绘的中医发展“蓝图”,从‘中西结合’走向‘中西融合’的唯一最佳路线,就是首先用西医的“病理状态”去解释中医的“证”,得到中西融合的共同参照系“证态”,然后再用西医对于某一病理状态的证态(病),【如肠梗阻与阳明腑实,进行西医对于肠梗阻的一切研究成果诸如病因,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各种实验检查,诊断标准,治疗方案都可以用于阳明腑实证,西医对阳明腑实证就有了正确的认识,中医使用大承气汤加减就有了客观证据(笔者按:一见肠梗阻就可以用大乘气汤吗?用大乘气汤证必定就是肠梗阻吗?)。由此中西融合、统一标准,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自然水到渠成。】此法在临床上是否真正行得通,此处暂且不论。因为作为一种疗法、一种学识观点顶多也只是一个下工见识而已,让它作为一派一技、一种学术存在,无关大局,且有利于中西医的求同存异、熔融与共;作为西医认识中医、学习中医的一种手段、工具尚有许多可取之处;要命的是《中西融合观》作者推行“证态”疗法的真正目的、最终意图并非如此而已,而是要用西式“证态”疗法来标准中医、规范中医、同一中医,从而建立一个统一在西医认识、西医规范操作下,学术单一的标准中医王国,而且还对当今主流中医界影响颇大,大有引领中医发展新潮流之架势,正在左右相当一部分中医管理层对中医态度。

㈤《中西融合观》推行,中医发展脖子将被卡住

倘若此条路线真实实行,中医发展的脖子将被卡住,可以想象:
①因为需要用西医知识标准规范中医,于是一大批不懂西医的老中医、纯中医将被自然淘汰,逐渐被赶出中医行业;
②因为需要用西医知识标准规范中医,那些暂时不能被西医认识的中医疗法(包括一大批民间中医、秘方秘技、神层面疗法……),只能与江湖骗子、封建迷信…划了等号;
③因为需要用西医知识标准规范中医,即使中医技如扁鹊、华佗、张仲景再生,恐怕也难逃“不按标准方案即是医疗事故”的法网;
④因为需要用西医知识标准规范中医,何须辨证施治,辨病施治即可,中医还是中医吗?……
⑤因为需要用西医知识标准规范中医,何须多元?谋求中西平等地位的‘文化多元性’‘科学多元性’可以不必再提,言下之意,中医本来就不科学,才需要用西医科学规范。
由此发展中医道路,中医事业哪里还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局面?中西医求同存异、熔融与共局面何在?这大概也有违《中西融合观》作者之写作初衷吧?
《中西融合观》推行,中医发展的脖子将被卡住,中医事业犹如一棵必须嫁接在西医平台上方得以生存的歪把子树,中医业内唯有几个中皮西骨的专家教授还在挂羊头卖狗肉。这难道是当今中医发展方向吗?是广大老百姓、中医管理层和有志于中医事业的中医同志希望、愿意看到的中医局面吗?《中西融合观》到底在提倡什么?《中西融合观》将中医发展引向何方?是中医发展的功臣还是罪人?这难道不值得引起中医理论界思考和警惕吗?

《我看中医新世纪大论战》系列文章作者 马桢伟 2009、4、12


本人陋作“前卫科学解开中医发展症结”《我看中医新世纪大论战》系列文章
将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今年下半年出版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5-8 17:20
       马桢伟 先生的批评文章,给大家参考。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