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漫谈“心” [打印本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6 07:40
标题: 漫谈“心”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2-4-26 08:45 编辑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唐张守节正义:“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难经》42难:“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心脏解剖
      心脏血流的顺序:血液由左心室流出,经主动脉瓣(主动脉口),进入主动脉,经过全身逐级的小动脉,到达毛细血管网,完成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并把机体产生的废物及二氧化碳经毛细血管网,汇总汇入逐级的静脉,经上、下腔静脉(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流入右心房。右心房的血液,经三尖瓣(右房室孔),流入右心室,右心室的血液,经肺动脉瓣(肺动脉口),进入肺动脉,在肺泡毛细血管网,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经肺静脉循环(肺静脉口),注入左心房,左心房的血液,经二尖瓣(左房室孔),流入左心室,完成了一个循环。
     肺动脉口、主动脉口、左、右房室孔、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肺静脉口共计七孔。三毛是指位于桃形心脏上方的上腔静脉、主动脉、肺动脉干。“心”字的三个点是指三毛,三毛下面是一个桃形的心脏。


         本文以及以下各篇文章,皆为原创。引用请注明出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6 07:45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2-4-25 23:58 编辑

    心脏图片传不上来。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6 07:57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2-4-25 23:45
[/img]

    《内经》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6 08:15
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jpg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22-4-26 13:06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6 16:33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22-4-26 05:06

    谢谢先生帮忙。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6 16:37
    中国古代,大约是在商朝奴隶社会时期,进行过人体解剖,或者说,在被俘的奴隶尸体上进行过解剖,心脏七窍三毛并不是胡说的,真有其事。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6 16:39
       春秋战国时期,名实之争,就是讨论的概念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庄子的“大道不称”加以“名者,实之宾也”,阐明了实对名的决定作用。墨家主张“闻之见之”、“取实与名”,即语言符号只不过是现实世界的反映。名家从合同异与离坚白两个方面论证概念同具体事物的关系,分析了事物及其概念的异同关系。
现代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说:革命前的鸭子革命后成了兔子。
毛泽东《实践论》论述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言不顺则事不成”是知与行的关系。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6 16:40
       以上论述,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历史阶段阐述概念的流易与异化,即概念的时空易化:在横向的不同平面、不同空间里,同一个术语、名称,在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含义(概念)不一样;在纵向时间长河中,在革命(质变)前后不一样,即概念的定义不一样(内涵与外延不等同或者根本不同),即库恩所说的兔子与鸭子,即毛泽东所说的概念差异)。在革命前后的相对稳态阶段,概念的含义也相对稳定,只有量变过程,即孔子所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指规律、法则、理论等。“常”指固定、不变。“名“”指名称、概念等。全句的意思是:无论是规律、法则、理论,还是概念、名称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孔子认为:名实应该相符。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6 16:43
         
   在原始社会,动物的心肝脾肺肾没用名称,都是一样的食物。到了奴隶社会,用来祭祀,《月令》季夏祭先心。注: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则心为尊也。心肝脾肺肾,各自有了名称而且排列出顺序,这是日常名称、日常用语。到了封建社会,阴阳五行与心肝脾肺肾相匹配,并且与医学实践相结合,《内经》: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难经》42难:“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心”成为医学术语,与思维、神灵相关联;在中世纪的欧洲,心脏被视为灵魂所在地,具有了宗教意义。到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1628年,英国著名医生威廉·哈维发表了一份描述血液循环工作原理的报告,此后,哈维的模型主导了医学讨论,心脏是一个神灵、情绪中心,逐渐淡出科学界。心,心脏成为血液循环的动力,与思维、神明没有任何关系了。鸭子变成了兔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作者: 喻家言    时间: 2022-4-26 18:21
李老先生,好文章,赞!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22-4-26 21:31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2-4-26 08:33
谢谢先生帮忙。

先生客气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7 07:44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及为此根本矛盾所规定的过程的本质,非到过程完结之日,是不会消灭的;但是事物发展的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的阶段,情形又往往互相区别。”《矛盾论》中还说:人的概念的每一差异,都应把它看作是矛盾的客观反映。即概念是客观矛盾在人的主观思想当中的反应,由于矛盾的差异性导致了人的概念的差异,这句话揭示了矛盾的差异性原理,也反映出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概念、认识是在人脑中形成的,包含着主观意识的作用。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与概念定义不能解释的现象,越积越多,最终使得概念的定义被质疑,重新解释,另外定义,造成、概念混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鸭子变成了兔子,名实不副。
就是说,在封建社会(欧洲称为中世纪)这个阶段,心主神灵这个概念在整个封建社会里是不会变的,尽管封建社会有不同的阶段,会有一些变化,主调心主神灵不会变。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都存在着一个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也叫文化复兴时期,是百家争鸣、概念混乱的时期。例如:春秋战国、文艺复兴、现代的中国文化复兴,就是概念混乱的时期。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过渡时期就是质变时期、无序,适用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库恩的鸭子变兔子;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属于相对稳定的有序状态,在有序状态,适用于孔子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稳定的有序状态的阶段内,各种规章制度、道德、法律、信仰等等(孔子的“礼”)都是名正言顺的,必须遵循的,违背这些“礼”,则言不顺则事不成。例如:今天的社会,不遵循资本主义的制度、道德、法律、信仰、人权标准等等,美国就会制裁你,或者用武力消灭你。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7 07:55
       “心”,在中医理论中是指:神明;在西医理论中是指:血液循环的动力。一个是鸭子,一个是兔子,二者具有不可通约性,不能相互替代与完美解释。你要运用中医理论、中医方剂治疗疾病,你必须按照心主神明、肝主疏泄……的理论辨证论治,不能把中医的心与西医的心脏不加区别的相互替代、置换,否则就可能引起误治甚至于导致重大医疗事故。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7 08:36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2-4-27 23:22 编辑

我们给林黛玉看了场病(痰中带血竟不是因为肺结核)
呼吸时间
2月前  
本文作者:孔令秋
一直以来,文学爱好者皆以为《红楼梦》中林黛玉死于肺结核。然而,致使她魂归离恨天的究竟是什么疾病,古往今来,说法不一。
肺结核这种疾病一直都深受广大文艺工作者「偏爱」,常常在文学经典中被广泛描写。诗人拜伦曾表示希望自己死于肺结核,大小仲马二人都喜爱假扮结核病人,苏珊·桑塔格更说肺结核代表浪漫与高贵。
所以,人们认同结核病的诊断,可能是因为林黛玉符合大家心目中关于肺结核的文学印象:身体纤弱,逐渐消瘦,易让人痛惜美好事物的消逝。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红楼梦》中关于林黛玉病情的描述异常分散,但只要结合现代诊断学的知识进行汇总,总能发现端倪。
本文结合坊间流行的《庚辰本石头记》原文,抽丝剥茧,以期还原林黛玉女士真实的死亡原因。

身体纤弱是林黛玉这一文学形象的典型特征之一
图源:图虫创意
林黛玉病史
患者,林黛玉,女,17 岁,因「反复咳嗽伴进行性活动耐量下降 10+ 年」入院。
1. 少年女性,起病隐匿、病程长,病情进行性加重;
2. 主要症状及特点:
自小发育不良,体型小于同龄人;
众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与季节相关的慢性咳嗽及呼吸困难;
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嗽疾;今秋又遇贾母高兴,多游玩了两次,未免过劳了神,近日又复嗽起来,觉得比往常又重,所以总不出门,只在自己房中将养
晚期出现咯血,以痰中带血为主;
紫鹃答应着,忙出来换了一个痰盒儿,将手里的这个盒儿放在桌上,开了套间门出来,仍旧带上门,放下撒花软帘,出来叫醒雪雁.开了屋门去倒那盒子时,只见满盒子痰,痰中好些血星,唬了紫鹃一跳
大量饮水后呼吸困难加重;
黛玉笑道:你知道我这病,大夫不许我多吃茶,这半钟尽够了,难为你想的到
夜间症状加重;
林黛玉抖肠搜肚,炙胃扇肝的,哑声大嗽了几阵,一时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得抬不起头来,紫娟忙上来捶背
3. 家族史:母亲贾敏早年去世(死因不详),一表兄贾珠 20 岁前去世(死因不详)。
4. 初步诊断:肺结核
5. 鉴别诊断:

支气管扩张
肺癌
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二尖瓣狭窄
先天性心脏病
6. 诊疗方案:「人参养荣丸」加减。
鉴别诊断
1. 肺结核
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它的发生需满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条件。林黛玉生活环境中没有结核病患者,在大观园这种人口密度极大的公众场合,也没有新发的结核病人,其临床经过与结核病特点不符。
肺结核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血、午后盗汗、消瘦。林黛玉虽有慢性咳嗽症状,但明显呈季节相关性,且晚期才出现咯血及痰中带血。「人参养荣丸」并不具备化疗作用,没有经过规范治疗的结核病患者,往往死于恶病质,这些特点与其临床症状也不符。
2.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的典型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林黛玉症状与之有相似之处,但其病史中也有不支持支气管扩张之处:林黛玉早期以干咳为主,无浓臭痰,晚期也无致命性大咯血。

正常的支气管和支气管扩张
图源:图虫创意
支气管扩张患者因肺功能受损,可出现活动耐量下降,但不会以夜间发病为主,且一般不会合并「目肿筋浮,喘得抬不起头来」等症状,类似临床表现更倾向于心源性哮喘。
3. 肺癌
肺癌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进展到一定阶段可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低热、胸痛、气闷等。
从年龄分布看,肺癌患者多集中于中老年患者,吸烟、大气污染等使得其年轻化趋势越发明显。但林黛玉自出生后一直发育受限,且其季节性咳嗽、活动耐量下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与肺癌症状不符,故基本可排除。
4. 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以 1~7 岁儿童为见,15% 超过 15 岁,无明显家族性。
由于反复出血可继发缺铁性贫血,本病症状取决于肺内出血程度,轻度持续慢性出血可有干咳、乏力、皮肤苍白、体重减轻乃至杵状指。
在急性出血期间可出现痰中带血、咯血、低热,胸痛等。在后期可有呼吸困难,乃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林黛玉虽有咳嗽、咯血症状,但发病过程与该病不一致。即患者早期以咳嗽、活动耐量下降为主,但无贫血相关体征(林黛玉还要往下写时,但觉浑身火热,走至镜台前一照,只见腮上通红,真合压倒桃花)、晚期才逐渐出现痰中带血、咯血等表现。基本可排除此类疾病。


肺含铁血黄色素沉着症
图源:British Medical Journal
5.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的患者症状与林黛玉却有高度的重叠性。如,二尖瓣面容的典型体征(腮上通红,压倒桃花);瓣膜狭窄所致典型症状,如端坐呼吸(夜间常常因为咳嗽而起床端坐)。
高鹗记录中有如下描写:
黛玉一翻身,却原来是一场恶梦。……扎挣起来,把外罩大袄脱了,叫紫鹃盖好了被窝,又躺下去。翻来覆去,那里睡得着?只听得外面淅淅飒飒,又象风声,又象雨声。又停了一会子,又听得远远的吆呼声儿,却是紫鹃已在那里睡着鼻息出入之声。自己扎挣着爬起来,围着被坐了一会,觉得窗缝里透进一缕凉风来,吹得寒毛直竖,便又躺下。
这已经接近现代医学关于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描述了。
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平躺时回心血量增加,会导致肺淤血加重。「林黛玉翻来覆去,躺下又坐起来,坐起来又躺下」等表现,就是出于此因。
林黛玉长期反复的咳嗽(感染、心房增大压迫支气管),咳痰(感染伴淤血),咯血(晚期支气管血管破裂)等都是二尖瓣狭窄常见临床表现。
虽然二尖瓣狭窄可以解释患者临床经过,但这种疾病最常见病因是风湿热、老年退行性改变,其起病至死亡往往需要数十年进展期。可考虑其为先天性二尖瓣狭窄(Shone 综合征、降落伞二尖瓣畸形),但其发生率极低。除非其它常见先心病不能解释其临床表现,一般不考虑此类畸形。
诊断结果:先天性心脏病
林黛玉去世时仅有 17 岁,且家族中人才凋敝,林家是世家,自然有不少妾室,但其父亲林如海却是独子,又在 40 岁左右死亡。林黛玉母亲的死亡时间大概在 30 岁以下,母系姐姐 4 人均已亡故。林如海本人也有妾,但没有庶出的子女,林家的儿子在 3 岁夭折。
以上迹象表明,林府及贾府中有遗传性或先天性心脏病的概率较大。
细读《红楼梦》,我们不难发现,林黛玉所患疾病的起因及恶化的因素,有下面几点:
先天畸形或遗传因素,众人皆知林黛玉发育不良,与同龄人相比显得弱小,所以都认为她是有「不足之症」,这种特点恰好指向先天性心脏病。
劳累及情绪可加重症状,这些其实是心力衰竭常见表现。宝玉曾这样叹道:
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与季节相关的咳嗽,且晚期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这些症状符合左心衰表现。而咯血、痰中带血则提示患者可能合并有严重肺动脉高压。
诊断到这里,不妨再来钻个牛角尖。《红楼梦》中记载林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句话虽然多是一种文学性的表述,但若是真的将其作为一种医学表征的描述,我们可以进一步进行以下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种类繁多,比常人「心多一窍」的常见疾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首先,房间隔缺损基本可以排除。
房间隔缺损的患者,分流发生在心房水平,主要表现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出现肺动脉高压的时间较晚。早期出现心衰,亦为右心衰,以双下肢水肿、颈静脉充盈等为表现。林黛玉所表现的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属于左心衰竭症状。
室间隔缺损与动脉未闭有相似之处,皆分流量较大,肺部充血较严重。婴幼儿时期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喂养困难、发育迟缓等表现。二者皆导致左心室容量负荷过重,与房间隔缺损相比,更容易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但细细区分,二者实际还是存在不同。
接下来,室间隔缺损的可能性较小。
室间隔缺损患者,其左右心室负荷均较重,心室功能受损是同步进行的。出现肺动脉高压后,此类患者往往表现为全身紫绀、杵状指。而《红楼梦》中,作者未描述林黛玉头面部及上肢有紫绀症状。
经排除诊断,动脉导管未闭可能性较大。
动脉导管未闭的分流发生于肺动脉水平的患者左心衰竭出现较早,加之有大量分流,肺动脉高压会进行性加重。但与室间隔缺损不同,动脉导管未闭所致肺动脉高压虽然也可以合并紫绀,但下肢缺氧程度大于上肢,即所谓差异性紫绀。差异性紫绀单看颜面部及上肢,是不容易发现的。文学家不具备这类血流动力学的知识,自然也就无法对其进行描述。

动脉导管未闭所致差异性紫绀:下肢明显杵状指,上肢却不存在
图源: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笔者推断林黛玉早期症状可能为动脉导管未闭所致进行性左心衰竭。心衰进入失代偿期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肺水肿、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晚期则因长期肺高压进一步引起肺小动脉及肌肉型小肺动脉内膜及中层增厚,血管腔变窄,出现咯血、右心衰竭等艾森曼格综合征表现。
综上所述,林黛玉死亡原因考虑可能为: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艾森曼格综合征

林黛玉疾病进展模式图

林黛玉的 NYHA 分级、心衰期及其对应的原文描述
图源:作者课件
写在最后
因为没有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加之《红楼梦》本身是文学作品,并非真正的医案汇编,所以对林黛玉疾病及死因的讨论,只是通过现代医学知识进行的推演。
本文的原则是尽可能忠于原著症状描述、搜集归纳散在症状、从常见病和多发病进行讨论,试图接近真相。少见或罕见疾病,如主肺动脉窗血流动力学改变介于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之间,但由于发病率过低,因此未在讨论中涉及。因知识结构不同,每一名医生思考问题的方式都存在差异,所以推演的结果自然也会存在不同。
类似的文学公案是不会有终极答案的,毕竟林黛玉这一角色都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既无定论,如有其他看法,也欢迎诸君自由发散、畅所欲言。以研读经典为契机,不再以讹传讹,而是享受以专业知识逐步破案的过程,为将来真正临床诊断提供思路参考,才不失为一桩幸事。(策划:栗子、carollero、gyouza)
致谢:本文经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麦憬霆,儋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王生成 专业审核
题图来源:电视剧《红楼梦》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7 08:38
        综上所述,林黛玉死亡原因考虑可能为: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艾森曼格综合征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8 07:36
       林黛玉
      十岁时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心较比干多一窍, 「心多一窍」的常见疾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虽然比较牵强附会,道是提醒我们,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极大可能性。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8 07:45
    我们怎么论证(求证、证明)古代人得的是什么病?
     我们按照西医的诊断思路、西医的诊断标准,衡量一下林黛玉的病情:症状体征、病情发展过程等等。以下是原作者的病历,仅供参考,可以进一步挖掘、补充、修改。大家做一个病案讨论,请大家发言。


      林黛玉病史
    患者,林黛玉,女,17 岁,因「反复咳嗽伴进行性活动耐量下降 10+ 年」入院。
     1. 少年女性,起病隐匿、病程长,病情进行性加重;
      2. 主要症状及特点:
      自小发育不良,体型小于同龄人;
       众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与季节相关的慢性咳嗽及呼吸困难;
      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嗽疾;今秋又遇贾母高兴,多游玩了两次,未免过劳了神,近日又复嗽起来,觉得比往常又重,所以总不出门,只在自己房中将养
        晚期出现咯血,以痰中带血为主;
        紫鹃答应着,忙出来换了一个痰盒儿,将手里的这个盒儿放在桌上,开了套间门出来,仍旧带上门,放下撒花软帘,出来叫醒雪雁.开了屋门去倒那盒子时,只见满盒子痰,痰中好些血星,唬了紫鹃一跳
       大量饮水后呼吸困难加重;
       黛玉笑道:你知道我这病,大夫不许我多吃茶,这半钟尽够了,难为你想的到
       夜间症状加重;
       林黛玉抖肠搜肚,炙胃扇肝的,哑声大嗽了几阵,一时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得抬不起头来,紫娟忙上来捶背
       3. 家族史:母亲贾敏早年去世(死因不详),一表兄贾珠 20 岁前去世(死因不详)。
       4. 初步诊断:肺结核
       5. 鉴别诊断: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8 08:29
        嗽,一般认为即咳嗽。区别在于:嗽具有呼吸困难,气急向上,咯泡沫痰的表现。咳,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受到刺激引起的反射动作,具有明亮的咳的声音。嗽,是气喘,呼吸困难,肺泡内有渗出物,通过咳嗽排出体外。是心脏病的临床表现,与肺结核侵犯气管支气管粘膜的病变不同。《红楼梦》中,反复使用“嗽”、“嗽疾”,而不与“咳嗽”相连。
        “只见满盒子痰,痰中好些血星,唬了紫鹃一跳”,很明显这是心衰肺水肿含有大量水分的血性泡沫痰,不是肺结核带血丝的粘痰。
        自记事(2~3)起吃饭与吃药一起,说明一生下来就有病,是先天性疾病;肺结核是传染病,一般发生在有营养不良的青少年时期,林黛玉的家境富裕;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密切接触者,未见类似的疾病,既没有传染源,也没有被传染者。不存在传播链。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8 08:39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2-4-28 01:17 编辑

        “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嗽疾;今秋又遇贾母高兴,多游玩了两次,未免过劳了神,近日又复嗽起来,”“大量饮水后呼吸困难加重;黛玉笑道:你知道我这病,大夫不许我多吃茶,这半钟尽够了,难为你想的到”“ 夜间症状加重; 林黛玉抖肠搜肚,炙胃扇肝的,哑声大嗽了几阵,”
         劳累加重,春秋季节变化加重,大量饮水加重,夜间加重等均符合心衰的临床表现,与肺结核关系不大。

        曹雪芹可以称得上中医大咖。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8 09:02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 [1]  ,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红楼梦》全书描写医药内容近6万字,几乎涉及到中医药体系的各个方面,而且大部分是非常准确,这恐怕在中外小说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据统计全书涉及临床疾病及衣、食、住、行中的医药卫生保健知识有291处,使用各种医学术语有161条,描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推拿、针灸、精神、祝由及杵作(法医)等各科病症114种,应用药物达127种,所用汤剂及丸散膏丹方剂不下百余种,因人因病治宜的法则65条,描述完整和较完整的中医病案13个,
        曹雪芹对于中医药的认识是极其高深的。
        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潜伏期4~8周。
        元代著名医学家葛可久(公元1305—1353年),是古长洲(今江苏苏洲)人,世医出身。于公元1348年他撰成了《十药神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痨瘵(结核病)专著,书中自序说:“此书得自师传,在吴中治劳症,起死者数千人”。可见它的临床实用价值之大。书中详细阐述了证的分型和方法的分类。判定了十首合理的方剂,分为止血剂,止咳剂、祛痰剂、补养剂等。分别以甲、乙、丙、丁……十天干次序排列。其后明代尚有些痨瘵方面的专著。如医家龚居中公元1630年著《红炉点雪》,胡慎柔公元1636年著《慎柔五书》,对研究肺痨等病很有价值。汪绮石的《理虚元鉴》(约撰于公元1644年),提出治虚劳“三本”(即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和“二统”(即分阴虚和阳虚两种类型)的理论,对虚劳的辩证、审脉、定法处方均有独到之处。
       基于曹雪芹对于中医药的认识程度,对于以上“痨病”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如果林黛玉得的是肺结核,曹雪芹是能够辨别出来的,但是,他没有点名:肺痨,而是反复强调“嗽”、“嗽疾”,说明林黛玉的病是曹雪芹还不知道的疾病,虽然当时西医已经传入中国,但是像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这样的专业疾病,曹雪芹未必能够了解。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8 09:04
          林黛玉得的是:先天性心脏病。可以说是比较靠谱的,室间隔缺损可能性大。死于心力衰竭。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8 09:10
       室间隔缺损指室间隔在胚胎时期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心病的20%,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畸形并存。缺损常在0.1~3cm,位于膜部者则较大,肌部者则较小,后者又称Roger病。缺损若<0.5cm则分流量较小,多无临床症状。缺损小者心脏大小可正常,缺损大者左心室较右心室增大明显。
       临床表现
       在心室水平产生左至右的分流,分流量多少取决于缺损大小。缺损大者,肺循环血流量明显增多,回流入左心房室,使左心负荷增加,左心房室增大,长期肺循环血流量增多导致肺动脉压增加,右心室收缩期负荷也增加,右心室可增大,最终进入阻塞性肺动脉高压期,可出现双向或右至左分流。
缺损小者,可无症状。缺损大者,症状出现早且明显,以致影响发育。有气促、呼吸困难、多汗、喂养困难、乏力和反复肺部感染,严重时可发生心力衰竭。有明显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发绀。本病易罹患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尖搏动增强并向左下移位,心界向左下扩大,典型体征为胸骨左缘Ⅲ~Ⅳ肋间有4~5级粗糙收缩期杂音,向心前区传导,伴收缩期细震颤。若分流量大时,心尖部可有功能性舒张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及分裂。有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瓣区有相对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原间隔缺损的收缩期杂音可减弱或消失。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8 09:14
       看看林黛玉的病与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是不是一致的!!!

         通过这个例子,让 我们知道怎么论证(求证、证明)古代人得的是什么病?给大家一个思路,一个前车之鉴。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8 09:16
  以下 ,言归正传,接着漫谈“心”,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 喻家言    时间: 2022-4-28 13:33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2-4-28 09:16
以下 ,言归正传,接着漫谈“心”,且听下回分解。

受益匪浅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9 07:10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2-4-28 23:12 编辑

       不同理论中同一个术语的概念定义不同:
       由“心”运用取象比类异化出来的不同理论体系中的概念。
       1  地质学 地心,是地核的俗称,是指地球的中心部分,半径约3480千米,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其物理性质与周围的地幔和地壳有明显的不同。地球质心的简称。地球参考系的原点定义在包括固体地球、大气和海洋的共同质量中心。地心又分为内地心与外地心两部份。
        2  几何学
球心  在空间中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球面即球的表面。这个定点叫球的球心,定长叫球的半径。
圆心  圆形的中心点,到圆周上各点等距
       3  芯片  集成电路英语:integrated circuit,缩写作 IC;或称微电路(microcircuit)、微芯片(microchip)、晶片/芯片(chip)在电子学中是一种将电路(主要包括半导体设备,也包括被动组件等)小型化的方式,并时常制造在半导体晶圆表面上。
      4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
       在具体的专业、科学理论中,名实必须相符,名正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5   社会学
       核心,是一个大家的事情术语。意思是中心,主要部分(就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言),如领导核心、核心小组、核心作用。
      6   日常用语
       爱心、心灵、心思……名称与真实的客观存在相去甚远。名实不副。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9 07:24
      胸腔里的心脏,这是真实存在的客观事物,是“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名”,即概念的含义大不相同;在不同的学科、理论中,“心”的科学定义(名)各不相同;在日常生活中的“心”,其含义(名)千差万别……。所以,看起来非常混乱,无所适从,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目的,运用起来,并不混淆。中医运用“心”,指的是神明(意识清醒,思维敏捷等等);西医的“心脏”指的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在各自的范式之内,名实相符,不混乱。
作者: fayuan_guo    时间: 2022-5-1 03:41
中医的心的确是需要好好地慢慢的谈一谈了。
首先要明确心的含义是指心脏呢?还是指心经呢?在中医中很多情况下是把手少阴心经简化为心。有时是把心脏和心经混合在一起。如果把心经的功能当作心脏的功能解释的话,很可能就会出现很多的不理解。例如心主神志的本意就是心经主导神志的功能而非心脏主导神志。因为心经入脑后可以到达边缘叶。边缘叶的功能就是调控大脑和外界信息,相当于一个信息的中转站。
其次要了解心脏的经脉分布。中医经脉的命名有一个误区,这就是每一条经脉都有一个脏腑对应。其实很多脏器都不是一条经脉而是多条经脉的分布。例如心脏的经脉分布就有:心经(侧壁后2/3),小肠经(侧壁1/3),心包经(房间隔和室间隔后2/3),三焦经(1/3),脾经(前角),肾经前线(后角)。心尖还是经脉大循环中经脉的连接点(脾经——心经;肾经前线——心包经)。
心包经的全称是:心主手厥阴心包经。心主的本意就是指心脏的房间隔和室间隔。主是指房屋的中心柱子。因此古人曾把心包经和心经混合。
由于窦房结位于心脏侧壁,所以心动过速过缓都是心经的毛病;由于房室结位于房间隔与时间个之间,所以心律不齐异位节律什么的就是与心包经有关了。看一看穴位的主治功能就可以印证这个说法。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5-1 09:27
        藏象与经络是两个既联系又独立的两个理论体系。心主神明的功能,分别由心经与心包经完成。
        心主血脉,脉是指经脉(经络),心与整个经络是什么关系?血与经络是什么关系?《难经》中说:內盛精汁三合。没有血,而是精汁!现在的中医讲义:“脉为血府,与心相连,血液在脉中,依赖心气的推动,环周不休,营养全身”,与《难经》、《内经》条文不符!完全套用西医血液循环解剖学,把中医理论搞偏了。差之分毫谬之千里。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5-4 08:31
          属性,矛盾的各个不同的方面及其之间的关系。对于具体事物(客观真实还存在)不同方面的揭示,运用不同方法研究同一事物得出的结论。运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同一个事物,揭示出其不同的属性。
         例如:心。用眼睛看是红色,位于胸腔中央;用手摸是软的;在活体上是跳动的;用电生理方法研究他,有生物电;用压力计研究他能够产生压力,把血液泵入动脉;用显微镜研究,心脏是由心肌细胞、间质细胞、希氏束等构成的;用生物化学方法研究,心内膜、心脏是一个内分泌器官……,运用阴阳五行研究他,心具有:火、红色、南方、君主之官、神明、夏天、与小肠相表里、开窍于舌等等属性。这些属性既是不同的,能够区别开来的(公孙龙的离坚白),又有着相互重叠与关联(惠施的合同异)。“心”根据不同的属性归类于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在解剖学中心脏归类于循环系统,在组织学中归类于器官,在中医学中归类于脏。心这个在胸腔中“真实存在的客观事物”,因为使用了不同的方法研究他、观察他,得出了不同的属性,根据不同的属性,归类于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心”这个“术语、字、词”就有了不同的概念含义与定义。这就是文字符号与概念、术语、定义、属性之间的关系,也是“真实存在的客观世界”与文字符号之间的关系。既有不同、能够区别开来,又有重叠与联系。既有不可通约性,又有可融合性。既是公孙龙的离坚白,又是惠施的合同异。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辩证唯物论的核心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5-4 17:05
         如何做到“行动的指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墨子•小取》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
       墨子 “以类取,以类予”。所谓“类”,是指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或概念。“类取”、“类予”意即按类同的原则进行归纳和演绎。后期墨家非常重视类同(范式)原则,他们强调在辩论中必须严格注意辩论的对象是否同类(同一个范式),只有同类的才可使论辩双方共同取予,从而补充和完善自己的正确论据,抛弃不正确的判断。异类(不同的范式、理论体系)不能相比(具有不可通约性),即必须是在同一范式(理论体系)之内讨论问题,才会有结果。把中医主神明的心,直接拿到西医理论中替代心脏,不同范式同一术语,其概念的意义完全不同(一个是鸭子、一个是兔子)这样的讨论,不会有结果。
     当你使用中药治病的时候,你必须在中医理论中使用中医概念,心主神明,不能使用血液循环等概念;用西药治病的时候必须使用西医的概念,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而不能使用心主神明的概念。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式,如果您想沟通这两个范式,就必须建立一个新的参考系、新范式,例如:融合观中的心-调控中枢象态,经络-调控传导象态。参考2021年出版的《融合观》124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5-23 08:19
      《难经》42难:“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
      七窍三毛已经说过了,下面说说“精汁三合”。
     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这是在殷商之前的奴隶社会里,经过认真测量得出来的,是真实可靠的记录。“盛精汁三合”,没有血!为什么古人没有看到血?这是因为古代屠杀奴隶的时候,用砍头的办法,颈动脉高压之下把心脏里的血液都挤压到体外去了,静脉血也流到体外了,所以心中没有血,而只有心脏渗出的少量组织液,即“盛精汁三合”(组织液是透明的)。人死了,心脏不跳动了,生命结束了,所以得出“心藏神”。生命就是神。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7-21 10:39
中医经典理论中没有“血管”这个术语。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22-7-21 10:54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2-4-26 23:55
“心”,在中医理论中是指:神明;在西医理论中是指:血液循环的动力。一个是鸭子,一个是兔子,二 ...

中医,多心脏的认识是深层次的,理性的,形而上学的;西医对心脏的认识是表面的,机械性的,具体到组织细胞的。中医对心的认识看似虚无缥缈,其实深刻理性;西医对心的认识看似具体细致,其实生物是有灵性的有机体,不是堆砌的器官组织。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22-7-21 10:59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2-7-21 02:39
中医经典理论中没有“血管”这个术语。

中医不说是“血管”,但是说是脉道,脉络,经脉,经隧,也是表述其中可以行走气血的管道。没有必要在这方面纠结。西方人说是马铃薯,中国人叫土豆;不能说中国人叫土豆,就说中国不产马铃薯!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7-21 11:06
    肺动脉、主动脉……中医叫什么:脉道,脉络,经脉,经隧? 肺动脉、主动脉与十四经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是什么关系?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3-7-10 18:31
《难经》42难:“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解读】
      七窍是指: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的2个孔,右心房室孔,肺动脉口;进入左心房的肺静脉口,左房室孔,主动脉口,共计七孔。三毛是指“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称为:三毛。也就是心字上面的那三个点。
     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这是在殷商之前的奴隶社会里,经过认真测量得出来的,是真实可靠的记录。“盛精汁三合”,没有血!为什么古人没有看到血?这是因为古代屠杀奴隶的时候,用砍头的办法,颈动脉高压之下把心脏里的血液都挤压到体外去了(气推动血射出体外,所以叫气血),静脉血也流到体外了,所以心中没有血,而只有心脏渗出的少量组织液,即“盛精汁三合”(组织液是透明的)。人死了,心脏不跳动了,生命结束了,所以得出“心藏神”。生命就是神。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