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仁海中西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方歌括新编——于殿生等编

[复制链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21:33:54 | 只看该作者
       那么于先生在败毒散中说“散风除湿兼益气”,这已经不是命名方剂了。在已经废除了风邪情况下,还散风。这个对不对呢?
-------------------------------------------------------

llyyjj先生的发言:


       王先生愿意讨论深入一点,我很高兴。咱们稍微绕一点再说如何?
       比如,咱们先说说,风、风邪、散风,各是什么意思?这个是连同您78楼问题一块讨论的。




24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21:32:26 | 只看该作者
王叔文先生的发言:

       李老师在二楼说:“要是现代的中医,给新的处方命名,他如果否定五行学说,却给方剂起了具有五行含义的名称,这就不对了。”这个有道理!

       那么于先生在败毒散中说“散风除湿兼益气”,这已经不是命名方剂了。在已经废除了风邪情况下,还散风。这个对不对呢?李老师给个说法吧。


23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21:28:37 | 只看该作者
1、在“时方歌括新编”中有泻白散、导赤散、泻黄散、宣白承气汤,在这四个方剂中,根据五行分类:白代表肺,赤代表心,黄代表脾。泻白就是泻肺,导赤就是泻心、泻黄就是泻脾、宣白承气就是泻肺通便的意思。



       请问仁海先生:既然咱们已经废除了五行,在编写方歌的时候为什么不把这些内容改一改?(待续)
———————————————————————————

既然叔文先生提出这个问题,我也试着出个建议:

泻白散——改成“泻肺散”就行了呗。
导赤散——“清尿散”如何?
泻黄散——“泻胃散”怎样?
宣白承气汤——“宣肺承气汤”就得了嘛。
22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21:28:14 | 只看该作者
王叔文 发表于 2017-2-17 08:46
3、 仁海先生在十三篇大论里说:“风邪本来就是不存在的”,那么在编歌诀的时候为什么要编个玉屏风散呢?既 ...

llyyjj先生的发言:
       六淫之中的风邪,我一直认为不是病因,是病机。专门发过这方面内容的帖,先生有兴趣可以另外讨论。
       玉屏风散,是针对易得外感病的这种情况的,这里的风,其实是各种外感病病邪的统称。风邪是病因也罢,不是病因也罢,都用“屏风”来统称该方剂的作用。

21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21:26:19 | 只看该作者
王叔文先生的发言:



       3 仁海先生在十三篇大论里说:风邪本来就是不存在的那么在编歌诀的时候为什么要编个玉屏风散呢?既然取消了风邪,那么于先生在败毒散中说的散风除湿兼益气还散什么风啊?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0434&extra=page%3D1&page=4

20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21:24:41 | 只看该作者
       1、在“时方歌括新编”中有泻白散、导赤散、泻黄散、宣白承气汤,在这四个方剂中,根据五行分类:白代表肺,赤代表心,黄代表脾。泻白就是泻肺,导赤就是泻心、泻黄就是泻脾、宣白承气就是泻肺通便的意思。请问仁海先生:既然咱们已经废除了五行,在编写方歌的时候为什么不把这些内容改一改?(待续)
————————————————————————

       请问王叔文先生,你在临床上运用五行学说诊治疾病时,是只用五行的名字呢,还是用五行学说中的“相生相克”理论,去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呢?

       例如,你在冬天需用棉衣取暖时,你是将“棉花”二字帖在身体上取暖呢,还是用真正的棉花做成棉衣穿在身上取暖呢?
19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21:23:54 | 只看该作者
王叔文 发表于 2017-2-16 19:18
李老师的意思是说:就算这些方剂有五行元素,也不要改了,是这样吧。

————————————————————————————————

llyyjj先生的发言:

       咱们讨论问题,说话要表达清楚。方剂的名称,方名,是创始人给起的,不管这个名字起的怎么样,都是不能改的,改了,就会影响方剂的传播,还会造成混乱。放在现代社会,还是一种侵权行为。
       方名就不要改了。至于方剂改不改?如何改?这是另外一个大话题。内容很多的,王先生有兴趣的话,咱们专门讨论,这和您要说的五行问题没什么关系。



18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21:21:54 | 只看该作者
llyyjj先生的发言:

       说起这方剂改名字,刚才突然想起,还真有过。
       我记不清是文革期间的三版中医教材,还是那几年的其他教材,(那几年除了大学,还有多种形式办学),因为一些方剂名字有封建迷信色彩,就给改了,我记得白虎汤、大小青龙汤肯定是改了。其他的记不得了。改了的新名字想不起来了,小青龙汤名字里有“化饮”。
       文革期间是针对迷信的,不是针对五行的。。
       八十年代,中医学院因为四版教材没有出齐,或者有时候供不上,有的学校还和三版混用,我也有过方剂学等几本。现在我手头没书了,都送人了。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21:20:37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先生的发言:理中汤、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这三个方剂中的,即五行中的,这里代表脾胃。
------------------------------------------
    这些方名里的“中”,我认为是指脾胃,您也说代表脾胃,张仲景说“理中者,理中焦也”,都认为是指脾胃。我想,仁海也不会说是指肝肾的。您又说是“土”,您要说是土,我也不和您争,您说土就土吧。


    这三个方子,假使当初叫“理土汤”、“补土益气汤”,就让它叫吧,人家原创人起的名字,咱们不要改了,就和咱们不要给秦始皇改名字一样。


    咱们现在肯定不是秦始皇的臣民,更不会遵守秦始皇的法令,可是秦始皇的名字,还用着吧,这是历史。


16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21:19:05 | 只看该作者
王叔文先生的发言:

       2、在“时方歌括新编”中有理中汤、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这三个方剂中的“中”,即五行中的“土”,这里代表脾胃。仁海先生既然要彻底废除五行,为什么还保留这些五行符号?难道离开了五行就不能说明问题了?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0434&extra=page%3D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1 01:11 , Processed in 0.10322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