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死生之域》提要

[复制链接]
5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03:55:18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章 数术观的身体
小结
杜正胜说:“传统医学的经脉理论应在文帝以后才完全确定”,我是同意的。
笼统来说,与脉学发展有关的二种具体的知识,一是医者审视人体多处搏动之部位,由这些局部脉诊延伸形成脉循环的最初路线;另一是泻血、刮除人体体表脓血的技术,由长期(启脉)(借用马王堆脉书的术语)的经验累积,类推伏行体内的脉。在《汉志》中“血脉”与“经络”是相近的概念群。而且,与经验医学并行的数术天学介入医学。天上日月运行的区域、轨道与度数的规律性被发现;脉在人体内的流注,也同样被视为“行有分纪,周有道理”。也就是脉在人体环周运行有一定的区、轨道与节奏。不仅如此,方士以身按验,经历所谓“气行”、“脉行”的所在。最后,脉的数目、循行与脏腑的关系等,以数术为指导逐渐形成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经脉体系。作者以为:周秦之时脉的发现以及之后的体系化,是紧随著这一时期天学突破而来的现象。或者说人体这个摹本是用数术语言所撰写。所谓数术程序,也是透过一系列数术的类比想像对近似之物的掌握。
“脉”是什么?如本章所示:⑴脉有流向;⑵脉有能源;⑶脉有动象。这三方面,在《灵枢·经脉》一篇形式上已经表现相当工整的数术格式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医学中“象”的概念。《素问·五运行大论》云:
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数”与“象”是古代中国表达经验,观察宇宙与人身的方式。所谓象数之学,“象”、“数”两者往往不可分。以数术为例,卜兆有象,筮有数但亦是对象的模拟与演绎。人的死生、百病有象,当然可以数推、预知。经脉体系最后所呈现的即是可计算的(或可控制的)、合乎天道的形式。
顺道一提的是,针刺疗法与经脉学说有密切关系,今天我们讨论脉的发现与产生,往往太重视针具(如九针)的角色,带有逆溯的误差。针灸疗法“从以经脉为核心变为以腧穴为核心”,无疑与工具进步有关的,但那已是脉学体系化的下一个阶段了。现代针灸教学往往先教学生腧穴(例如最常用的五腧穴),因而把脉与穴的先后关系颠倒,以为脉是腧穴的连线与集合。换言之,脉概念的成立,并不因腧穴有无或发展到一定数量才演变成脉。恰恰相反,针具的进展,导致穴性质与位置的确定,而由脉或“经脉”的概念转为“经穴”合一的概念。

4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03:53:38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脉与导引——生命在运动中
小结
周秦之时经验医学的体系化,其根本性的变化是观察人体的眼睛改变了。仪式性的身体论的式微,容服的进退俯仰让位于新的身体观。数术的身体诞生了。
这是中国医学思想史上的一大飞跃。《春秋繁露·服制像》:“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故其可适者以养身体,其可威者以为容服,礼之所为兴也。”苏舆引程子云:“威仪以养其四体,舞蹈以养血脉”,威仪重视人的体貌,强调的是外在的容礼。但逐渐地,贵族养生将其目光由外入内,转移到躯体的脉。养脉不在威仪的范围里,而在数术天学的格局中。
数术的身体观是以气论为基础,数术为模型,靠与之类比来想像人体的构造与机能。这一类知识,今人视为迷信,但脉学产生的背景恰在数术天学空前发达的时代。同样的,本章提到的神仙、房中等导引与脉学理论化的关系,养形之人可以透过导引实践天道的运作。成仙、房术被我们视为荒诞不经,在周秦汉却是与生命之学有关的高科技。真人、神仙是一种养生境界,得之不易。脉的概念在行气、导引等技术中明确化,特别是由血脉逐渐到气脉的概念的过渡;同时,流派不一的方士也因实验不同而各持己说。对方士们来说,经验操作与数术的类比往往并行。在脉学体系化的历程,以数术思维填补已知事物之间的罅隙,有其时代性的贡献。这是脉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方者争鸣的时代。

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03:52:05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医在天官——古典脉学的王官传统
小结
脉最早的文本,出现在籍田礼、音乐与战事等王官的论述,隐含了生命观念的礼仪性格。脉学如果有其自身发展的逻辑,与政治的意识形态主流(如秦汉十二月令系统)逐渐密合,应该是脉学体系化的大趋势吧。这也是笔者申论“医在天官”的意义所在了。
天官的意义有二:其一指天文星历之官;其一指《周礼·天官》的象天之官。《内经》全书皆泛言天象,也就是天之历数在吾身,人的躯体具有宇宙性格。《内经》理想的人格也表明身体的宇宙性。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医者是要掌握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在他们的观念里,“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所谓“脉”及其稍后“经络”的概念何尝不是如此。
什么是“脉”?如果说日月星辰的运行有其一定的轨道,河川湖泊的流注也有其可依循的通道,那么,人体内气血的流动不也相同吗?刘完素云:“血之无脉,不得循其经络部分,周流于身,滂[]奔迫,或散或聚;气之无脉,不能行其筋骨脏腑上下,或暴或蹶。”李时珍亦云,脉之循行“如泉之流,如日月之行,不得休息”。脉恰如舆图的经纬,或似航行的航道。这条运行的线,并不是肉眼完全实测。但古之医者却以为人的体表的脉气可以审视,生命的盛衰也可以从动脉触摸其韵律。脉涩气绝,就是死证、不可治的徵象。换言之,这种目验的特色是重视有诸内必形于外的“象”。活人有经脉,死体无经脉。中国人发现经脉之途,非由气绝的死体剖视而得。
天之历数在吾身,所以脉学的命名、数目、排列、走向都遵行数术原则。《左传》秦和的“天六地五”的数术说,《周礼》以阴阳五行所建立的生理、病理网络,气血在人体内的变化因此可以经由数术加以推算或预测。医者诊病便顺利而行,从心所欲,一如庄子书所说如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了。
数术之学在现代人看来近似于数学游戏,其内在结构在真实世界并无指涉功能。这些近乎玄学的知识如何应用于关乎人生命安危的方技、医学?
明代医家杨继洲的《针灸大成》论“数”与“法”的关系,他说:“法者,针灸所立之规,而数也者,所以纪其法,以运用于不穷者也。”他又说:“圣人之情,因数以示,而非数之所能拘;因法以显,而非法之所能泥”,“治法因乎人,不因乎数;变通随乎症,不随乎法”。按医术毕竟是经验之学,“数”的运算的格式虽是固定的,但解释、操作皆运一心之神。杨继洲复举占卜、兵书为例,这些数术之学也是可以变通的。所以,“治法”是随医者而定,不是根据“数”而定;变通是随病家的病症来决定,而不拘泥所谓“法”。医术最精妙的境界,大概就如杨继洲所形容的:“如是虽谓之无法可也,无数可也,无奇、无正亦可也,而有不足以称神医于天下也哉!”
今天的中医扬弃了数术占卜,重新界定脉与经络的定义,或在实验室反复测量脉络实质,这些努力代表的是当代中医与科技的水平,但不是古代的方技之学。
2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03:49:4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周秦变革期
小结
周秦之际关于生命、医药的知识经历了一次大突破。正如山田庆儿所说:“脉的发现,或说脉这种思想的出现,对中国医学形成的历史来说,可谓是划时代的事件。”笔者不以渐进累积来看这段历史。“脉”概念、术语群的出现,多系并存的脉说彼此争鸣,不同地域的脉学各有特色;而掌握方技知识的不同人群,他们被标示或自称为“方者”、“方士”、“医”、“道人”、“道士”等,身份变动不居。换言之,掌握医药知识者不是固定的某一群人(所谓“医”)。用今天所谓专业“医师(生)”的名词与概念,去解释古代的执技之人并不恰当。
唐人杨上善注解周秦汉医学遗文时,便留意到这一时期医学的繁复多岐,例如关于脉诊寸尺的问题:
人之两手,从关至鱼九分,为寸也;从关至尺一寸,为尺也;尺寸始终一寸九分,为尺寸也。凡按寸口得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以知善恶,又按尺部,得知善恶,依此大经,竟无关部。关者,尺寸分处,关自无地。依秦越人,寸口为阳,得地九分,尺部为阴,得地一寸,尺寸始终一寸九分,亦无关地。华佗云:尺寸关三部各有一寸,三部之地合有三寸。未知此言何所依据?王叔和、皇甫谧等各说不同,并有关地,既无依据,不可行用。
上言两手脉诊,杨氏从秦越人遗教以为“关”为尺寸之分界,所以不占人体具体位置。但华佗、王叔和、皇甫谧亦各有所本。唯杨上善不从。
又如十二经脉皆言十二,但也有异说。杨上善云:
十二大经,复有正别。正,谓六阳大经别行,还合府经。别,谓六阴大经别行,合于府经。不还本经,故为别经。足少阴、足厥阴虽称为正,生别经不还本经也,唯此二阴为正,余阴皆别。或以诸阴为正者,黄帝以后撰集之人,以二本莫定,故前后时有称或,有言一曰,皆是不定之说。
可见一直晚至唐代,经脉有正别之分,而且诸说之间“莫定”。杨上善又批评说:“十二经脉正别行处,与十二大经大有不同,学者多不在意,所以诊病生处,不能细知也。”脉行同异,各本不一,杂说旁陈,《史记·扁仓传》、马王堆脉书与绵阳经脉木人模型所见脉说可为力证也。
又如腧穴之说,杨上善云:
黄帝取人身体三百六十五穴,亦法三百六十五日。身体之上,移于分寸,左右各异,取病之输,实亦不少。至于《扁鹊灸经》,取穴及名字,即大有不同。近代《秦承祖明堂》、《曹子氏灸经》等,所承别本,处所及名,亦皆有异。而除疴遣疾,又复不少,正可以智量之,适病为用,不可全言非也。而并为非者,不知大方之论。所以此之量法,圣人设教有异,未足怪之也。
《扁鹊灸经》、《秦承祖明堂》、《曹子氏灸经》等各异记载穴的处所、名字都不统一。穴既然不固定,如何串连成一条脉呢?而且各本不同,彼此之间不一定有直接演进继承的关系。
中国传统脉学肇于周秦时人之创发,汉以下人或著录其遗文,支流余裔,续有补漏增笔之作;我们考求这段历史的发展必须掌握此一时代的精神,切勿用一线相牵的观点将古脉的发展简单化。亦即,将《灵枢·经脉》一篇排在经脉发展谱系的最后阶段,再将相关史料按时间序列联系在一起,建构出一条由简到繁的演变线索。经脉学说的发展确有一演变的过程,我称之为“数术程序”,擘肌分理,必须先从方技的王官源流说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3 07:34 , Processed in 0.04913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