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085|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花开两朵俱芳香”-----谈正确认识和对待中西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3-22 13:1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关中西医的评论, 大多数网友还是能正确对待的,但是,也有少数人的观点不很正确。略谈一点。
例如,有贬中医为巫医者,有贬中药为毒药者,同样,某些中医人士也还之与颜色,言西医如何如何,不如中医更科学。其实,我认为这样看问题的角度都有失偏颇。
   应当这样看, 中西医各有各的长处, 各有各的特点,都是正确的科学理论,都历经了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其科学性都是无庸置疑的。
在某一科技领域,是允许不同的不同的学派,不同的思想理论并行发展的,例如生物遗传学界,就允许米丘林的思想与孟德尔-摩尔根的思想并行存在,认为都有其科学性。苏联只尊米丘林,其结果不尽如人意。我个人认为,科学的峰顶就像一座山,从山的南边可以攀登上去,从山的北边也可以攀登上去 。科学的历史证明, 不允许百家争鸣,扼杀不同的理论思想流派,是把科学引导走向死亡。
闲下心来的时候,我常这样想,假如人类科技的发展,有一天会登上某个同样有高度文明的星球,那里的科学理论就肯定与地球上完全相同吗,恐怕不是,恐怕很可能是另一种科学理论,但也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那时,我们能贸然否定人家的科学思想是错误的吗?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无疑是科学发展的正确之路。不能互相攻击, 不能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中医有其长短,西医也有其长短,在医疗实践上, 两医可相互取长补短。中国人岂不是比西方人多了一根驱瘟的金箍棒。
两医当作结合处即结合,不当作结合处即不结合,如果不可结合处也勉强作结合,其结果只可能是怡笑大方。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自卑自贱固然不可取,夜郎自大同样不可取。对待一切事物,都应采取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才符合辩证法。
25
发表于 2005-9-25 09:26:22 | 只看该作者

“花开两朵俱芳香”-----谈正确认识和对待中西医

中西医基本上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就像飞机和汽车都是交通工具,但是不能用开汽车的方法开飞机,反之亦然。
中西医最好各自发展,互相借鉴,而不是互相攻击。
我看中西医互相攻击者,多数是无知无畏,一叶障目。
24
发表于 2005-9-25 08:59:55 | 只看该作者

“花开两朵俱芳香”-----谈正确认识和对待中西医

中医生在册人数是约43万,西医生在册人数是约512万。
中国医生太多了!病员相对不足!
23
匿名  发表于 2005-9-24 14:00:51

“花开两朵俱芳香”-----谈正确认识和对待中西医

我非常同意杏林堂主的说法,中医对世界的认识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西医虽然一时表现出它的优越性,但它从根本上是以人定胜天的思想指导科学研究的,他认为以人的力量可以改变宇宙,但是我认为这只会自取灭亡。我更赞成中医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思想。
22
匿名  发表于 2005-9-24 13:47:36

“花开两朵俱芳香”-----谈正确认识和对待中西医

我是一所西医学院的学生,其实现在有许多年轻人对中医是很着迷的。知识学习中医,深刻认识中医的机会太少了,希望各位前辈能更多地谈谈对中医的认识,帮助我们走进中医。
21
发表于 2004-3-25 15:39:04 | 只看该作者

“花开两朵俱芳香”-----谈正确认识和对待中西医

某些言论看着有些令人气逆,尤其是那种伪客观的语气。
20
 楼主| 发表于 2004-3-25 06:24:53 | 只看该作者

“花开两朵俱芳香”-----谈正确认识和对待中西医

见解不尽相同,相互交流,求同存异,是正常的。这也是论坛的宗旨。
要维护中医的尊严与生存,要打的硬仗还很多,不必过多的内耗。
还有你谈道:中医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医西化,用西医统帅中医,从政策,管理到教学,临床全盘西化,中医西化成了消灭中医的最好办法.
这一点我也基本上同意, 眼看着中医教材的“证”一天天向西医的“病”靠近,中医的四诊一天天被丢弃,中医正被西医的规矩方圆逐步吞没,我心甚焦。
但是,懂此理者不掌政策,掌政策者不懂此理,奈若何?
中国小人物之言与大人物之言区分太大。
是当全体中医同仁与爱好中医的人士振臂一呼的时候了。
19
发表于 2004-3-24 22:13:42 | 只看该作者

“花开两朵俱芳香”-----谈正确认识和对待中西医

如有误解,还需见谅!
说中医一定能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导医学,绝不是头脑发热
其实,中医学与西医学不是一个层次的医学
中医学不是西医学低级的形态物质结构层次的医学,而是更高层次的医学
如果说中医学是人类认识的高峰,那幺西医学是人类认识的初级阶段,
中医学更不是朴素自发的哲学。而是大道.
中医学也不是经验医学,而是经过几千年检验的实践医学。
你看完可能觉得好笑,但你会慢慢明白的
中医西化不过是一个阶段性误区,西学东归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18
 楼主| 发表于 2004-3-24 20:02:17 | 只看该作者

“花开两朵俱芳香”-----谈正确认识和对待中西医

中医网上的溪流,溪流525 , xiliu525,具是鄙人。无人冒领。
关于我是不是维护中医的斗士,你去看“大医精诚”海纳百川转载我的一篇文章:商榷中医,你会明白的。 这篇文章本来登在这里,由于争论始于一场误会,故我删掉了, 那里有转载。 (不是我转的)
我的基本观点就是:肯定自己一方时,不能自尊自大。反驳另一方时,不能全盘否定。 这才是实事求是的,辩证的看问题的观点。
坦率的讲,你说的: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实践检验,已经接近绝对真理了(原文大意)。我都不能赞同,世界上本不存在绝对真理,任何真理都依一定的时间和条件存在, 过了这个时间,没有应俱的条件,这个真理就不成立。文革时,绝对真理最盛行,结果又怎么样呢?有目共睹。
中医的脸面已经够俊的了,万万不要再戴上“绝对真理”这顶帽子,授人以把柄也。
可是我并没有在新浪上说你什么,这不是认同了你的观点, 而是感受到你为中医辩护的一片耿耿丹心。
还有你说西医理论是有巨大缺陷的理论,我也不能赞同 ,一个有巨大缺陷的科学理论体系能有这样飞速的发展, 在短短的一百年间,超过甚至压倒接近绝对真理的中医, 可能吗?NO,NO,NO!
关于中医现在以及将来是个什么位置, 我们谁说了也不算, 要面对现实,用冷水冲一冲头,再坐那儿想一想,我们有可能与西医争夺医疗阵地上的主力军的位置吗?将来谁是主力我们大家都清楚,客观现实不以主观意识为转移,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
“附属 ”这词用词不准,叫主力部队与侧翼部队吧,
再重复一遍,先生本心是好的, 许多观点也确实精彩, 但是某些用词,以我之见,似有不妥。易授人以口实也。
17
发表于 2004-3-24 19:14:13 | 只看该作者

“花开两朵俱芳香”-----谈正确认识和对待中西医

下面引用由杏林堂主2004/03/24 08:14am 发表的内容:
还西医予颜色,并不是说不要学习西医,洋为中用,学习西医是为了中体西用,而不是西体中用
 ...
   说得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6 16:35 , Processed in 0.07135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