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332|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周一案》胸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5-8 08:3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周一案》胸闷。
一女性,年近二十,学生。自诉每天胸闷,呼吸不畅。询问及发病原因,是两年前,因天热,二餐未进食,喝了冷饮后,所引起。每逢春末夏初发作,进入秋季则无此症状出现。问及主体表现,承认上楼梯则加重,下楼症状减轻。动则加重。静则症状减轻。有时,在睡梦中,被胸闷闷醒。查体:二便如常,饮食如常,双脉微现沉迟。舌瘦薄白苔,质淡白而现微紫色。
在发作期,曾作心电图检查,无明显病变。
按中医分析;此是何证?如何处理?用何方?下何药?
按西医分析:此是何病?还要进一步作什么检查?应当如何处理此病?
仅请同道们给予关注。
23
发表于 2008-5-20 22:13:05 | 只看该作者

《每周一案》胸闷。

天气热者,土上火旺,土下火虚也,加之饮冷者,伤中下之阳气,而病胸闷、气短者,乃肝木失根,木虚不升,不生心火也。微现沉迟中下阳虚也。木虚、心火不足,病不宣通、血行不畅也。以上诸方皆可见效。皆温阳助心火宣通也。而以血府逐瘀汤见效者,梳理木气,味苦助心火之宣通也。
春末夏初发作者,肝木虚病疏泄过,化风而不生心火;木气不通,风火绕于上,肺金亦是不降也。劳则加重者,劳者,伤中气之旋转,胆木相火不降,肝木亦是不升也。
上楼梯则加重,下楼症状减轻者,上楼者,加重阳气陷于下;下楼则轻者,人身之下阳气偏升也。
此病例乃与张锡纯之大气下陷如出一辙也。
22
发表于 2008-5-20 20:32:24 | 只看该作者

《每周一案》胸闷。

肺气不得宣降,寒邪阻滞经脉。用要应,桂枝汤+九味羌活汤
21
发表于 2008-5-19 15:30:33 | 只看该作者

《每周一案》胸闷。

不知这学生现在如何?
20
发表于 2004-5-25 10:06:49 | 只看该作者

《每周一案》胸闷。

有点理饮汤的意思
19
发表于 2004-5-23 21:20:13 | 只看该作者

《每周一案》胸闷。

[这个贴子最后由薄涛在 2004/05/30 07:42pm 第 2 次编辑]

试试温胃化瘀汤     炒白术12 党参9 茯苓9 干姜6 砂仁6 枳壳6 桂枝尖6 白芍6 丹参10 炙甘草6 没药4。5 桃仁8 荷叶6 清半夏9 炒枣仁12 远志8 乌梅3(《本经》:下气,除热烦满,安心。)
18
发表于 2004-5-23 19:33:25 | 只看该作者

《每周一案》胸闷。

胃心综合征(Gastrocardiac Syndrome)也称Roemheld综合征,是指由于胃部疾病反射性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多见于青年,男女发病相似。
【诊断】
心脏检查多无异常发现。心电图检查常正常,少数出现ST-T改变、心律不齐、心律失常,偶可误诊为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在慢性胃病的基础上出现心血管系统症状,当排除心血管器质性病变后可做出本病的诊断。有时病史中胃部症状不明显,而单纯以心血管症状为表现者,易造成误诊。故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若用心血管疾病不好解释时,应进行有关的胃肠道检查,如X线,胃镜等以确定诊断。
【治疗措施】
本病的治疗主要为胃部原发病的治疗。戒烟酒。为缓解疼痛可应用解痉止酸药物,如小苏打,胆碱能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等。
【病因学】
造成本病的原因不清,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所有的胃部疾病均可引起,但常见的原因有消化溃疡、慢性胃炎、胃粘膜脱垂、胃癌以及吸烟等,食道的病变,如反流性食道炎、食道或幽门狭窄也可引起。
【临床表现】
由于胃部疾病的存在,反射性引起心前区不适或隐痛,少数类似心绞痛,呈针刺样或压榨样疼痛,历时时间可长可短,短者几秒钟长者数小时不等,但疼痛多无明显诱因,应用扩冠药物无效,而应用解痉止酸药物可获缓解。可伴有胸闷气短症状。心血管症状随胃部疾病的治愈而消失。
17
发表于 2004-5-23 19:31:46 | 只看该作者

《每周一案》胸闷。

Roemheld综合征
16
发表于 2004-5-23 19:31:01 | 只看该作者

《每周一案》胸闷。

扩一下思路
15
发表于 2004-5-16 21:17:43 | 只看该作者

《每周一案》胸闷。

下面引用由医友2004/05/09 11:21am 发表的内容:
从五行而论,春末夏初,当是火气渐旺,克制肺金。秋初金当渐盛,而病自轻/
从阴阳而论上为阳下为阴,动为阳静为阴,而此患者上楼加重下楼减轻活动加重安静减轻当属阴不制阳,
疑点;安静是减轻为什么晚上睡下安 ...
下面引用由工学学士2004/05/12 09:27am 发表的内容:
春末夏初发作,进入秋季则无此症状出现.
春天是金克木,夏天是火克金,季节交换使得肺金由制人变为被制,肺气不足!
进入秋季则无此症状出现
秋天是肺金气盛之时令,肺气不足的现象得以缓解,故无此症状。
...
以上二公所论颇有理,
上中下三焦本一气也,什么胸痹不胸痹的,乱名,阴阳才是中医的眼睛,从伤食来看,中焦寒也,中枢不转,清阳不升。“从阴阳而论上为阳下为阴,动为阳静为阴,而此患者上楼加重下楼减轻活动加重安静减轻当属阴不制阳,疑点;安静是减轻为什么晚上睡下安……”上焦浊阳不清,亦有浊阴在内,上焦法天之清肃,“晚上睡下安……”卫阳入内,温养脏腑,此时太阴得暖,足太阴脾胃当舒服,而手太阴肺当浊阳更浊,心(整个上焦)如此,闷醒也。理则如此(自己观点),如未变证,则开方开时间:
知母12,石膏15,炒白术30,干姜12,
炙干草9,粳米9------运中阳,清上天。时间已常,若有变证,随证加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8 08:11 , Processed in 0.05227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