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温阳案随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10 20:4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帖]温阳案随录
由于工作过于繁忙很久没有更新博客了,今天再接着写点临床辨证分析的病案。
在我的博客中曾写过一些《火神派的冷思考》文章,呵呵,写的过程当然要读很多火神的书,我的学生常常说我是火神派,其实是看见我常常用姜、附、桂之类的药物,但并非所有的人都用,辨证是首要的,而且用量也并非象火神派那样起笔就是60克、100克,我的看法是,温阳不一定要大量,很多时候剂量很小,但效果也非常理想。下面说说这样的几个病案。
1.周身冷痛案
这第一个案子长沙某大学的一个教师,一个留学日本回国教书的周某先生,男性,35岁。来看病的时候,他首先告诉我日本的海洋气候是他患病的根源,说3年前在日本呆过两年。日本啊,海洋气候,潮湿,晚上特别的湿冷。他呢,除了学习,还要勤工检学,所以常常在外面忙到很迟,于是就感受了寒湿之邪。然后接着说,几年来啊,感到周身寒冷,关节冷痛,全身就象浸在冷水中一样,腹部冷痛绞痛常常反复发作,平时稍感寒邪就易感冒,感冒了就头痛的受不了,看过几次中西医,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这几年特别是这腹痛反复发作让他吃尽了苦头,腹痛每发就感到腹部的脏器都扭到一块了。他喜欢上上网,于是,有看过我的《步入中医之门》的网上朋友告诉他,说你们长沙有个好中医,你可以找他试试。这几天,感冒了,上面的症状又加重了,头痛,关节痛,尤其是腹部的冷痛发作的频繁。于是,他就来找我了。
当然见了面,还是得问问做过些什么检查没有,他的回答说在省城的医院做过好几次检查,什么问题都没发现。视其舌,舌质淡红,边有此齿痕,苔白腻,诊其脉沉细。
很显然这病人是长期感受寒湿,寒湿之邪损伤了阳气,于是就出现了卫阳虚,不能固表,易受外邪而感冒。阳虚不能温煦经脉,则四肢关节痛。阳虚脏腑失去温煦,则腹部冷痛反复发作。因此,在治疗上一要温阳散里寒,二要益气固卫表,三就是祛风散寒止痛,遂疏一方如下:
制附片6    生黄芪30  防风10  白术10  细辛3  白芷6
炙甘草10   蔓荆子10    ×3剂
患者腹方3剂毕就来复诊,见面就说这方不仅便宜,而且很灵,腹部疼痛服药后就缓解,关节冷痛明显好转,头痛除,全身也不象以前一样畏寒了。其实这方子很简单,用附片温阳,玉屏风散固卫表,细辛、白芷味辛温通络散寒止痛,蔓荆子疏风散寒以止头痛,炙甘草调和诸药。
上方即效,当守其大法,再加温阳通络、祛风散寒力度。转方如下:
制附片10   生黄芪30  防风10  白术10  细辛3  白芷6
羌活10     桂枝10    炒白芍10  炙甘草10  ×7
用方7剂,病若失。

2.胃腕冷痛案
这个病人是我们科的护士,上班的时候发现她手握着胃脘部,面色很不好,愁眉苦天的。问她怎么回事,她说胃痛,痛起3天前和人饮酒,冰啤酒。其后时间不长就发生胃脘痛了,服用西药护胃、解痉止痛,3天来病情不但没有减轻,而且还在加重,喜吐清水,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虽说是阳春三月了,但是天气并不热,大量的喝冰啤,很显然是寒邪直中,损伤胃腑了,这样的病啊,其实很简单在中医来说,但西医常常疗效欠佳。起笔为她开了这么个方:
高良姜6  制香附6   益智仁10   干姜3   党参15
白术10   炒白芍10  炙甘草10   香元皮10 ×2
这方很简单,其是就是良附丸合芍药甘草汤,前者温胃散寒,后者缓急止痛,加干姜、益智仁增强散脾胃之寒之力,参、术健脾,香元皮理气和胃。
这护士喝完药不到20分钟痛疼就完全缓解,给我发了这么个短信,“头,你的药真神,才喝几口就没事了”,其实这方没什么奇窍,雕虫小技尔。
好多年以前我看过一个小孩胃痛,这小孩整整的痛了一年,看了很多西医就是没效,到我这儿看病,问问怎么起病的,说起来很好玩,病起两小孩打赌,怎么赌啊?一小孩对另一小孩说,你喜欢吃冰棍,你吃多少我就付多少钱,小孩贪嘴啊,一口气吃了7根冰棍,这胃疼就来了,呵呵,问到这原因,我就对家长说,西药停了吧,我给你开样药,效果非常好,什么药?附子理中丸,果如其然,两瓶药没吃完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9 03:28 , Processed in 0.1153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