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5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中西医结合”正名——开拓中医走向自主发展之路(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12 17:3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中西医结合”正名——开拓中医走向自主发展之路(三)
    笔者以为,目前的中西医结合事业已给中医带来深重灾难,“中西医结合”工作必须停止,“中西医结合”专业术语必须更正!
    中西医不该结合而且也不能结合.
    不该结合,是因为结合的后果导致了中医严重的西医化倾向,中医失去了自己主体的位置.现在所谓的中医现代化、中医科学化正是中医被严重西化后的附带产品,这样的现代化、科学化已把中医的研究工作引向了深重误区与危机.
    不能结合,是因为从哲学上说,所谓的结合,其最基本的前提就是两者彼此的理论可以互相解释,可以互相融合,简言之,就是通过你的理论体系可以用于解释我的理论体系,反之亦然.在这一点上,中西医永远办不到.
    中医讲究的是从人体外在的现象层面,通过对现象的大量总结从而得出规律,然后再通过气、阴阳的普适性,以此来解释人体的内在机制,将这些外在的现象比附于人体某个脏器所行使的特征,从而确定了这个脏器的功能,因此中医的五脏不是从解剖刀下从实验室里得出的脏器,其功能的边界是不清晰的,更类同于一个个模型,但对外在的现象的把握则是全面的,见微即可知卓,根本原因就在这里;西医则不同,而且正好相反,西医是通过确立这个细胞、组织、器官等,然后运用解剖方法实验手段来论证出它的功能,一旦确立这些功能就可以知道这些功能与人体外在的哪些现象有关,因此,西医的脏器就是解剖的脏器,其功能是确定的,边界是清晰的,但它对生命外在现象的把握则是不全面的.
    一句话,中西医在人体生命的研究过程中,中医是从现象来确定物质基础,西医是通过物质基础来确定外在现象,这样两个不同顺序所确定出来的中医的物质基础多半是带有功能性的模型化的特征的,西医所确定出来的外在现象则是不全面的
    为什么这样说?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医对人体生命现象的把握就好比你坐在一辆火车上,看远处草原上一群马在奔跑,这个场景我们可以很容易很直观把握住这群马的整体情况,总体特征,多么壮观,多么雄伟,但细节上我们把握不住,我们坐在火车上确实不知道、看不清哪一匹马的尾巴有多长,毛有多长,嘴巴有多大;西医对人体生命现象的把握就好比你现在下了火车,亲自走进了这块草原,来到这群马儿的中间,确实这下你可以看清知道这匹马的尾巴有多长,那匹马的嘴巴有多大,但是,你却再也不能看到那整体马儿在奔跑的壮观,雄伟.中西医的不同,优劣点通过这个比方我想应该可以清晰可见了吧
    为什么不能结合?这是因为你一个人不可能既坐在火车上,又跑到马群中去同时观看这个场景,除非你是在不同时段看了这个又看那个,但这已经不再是结合了,结合必须是你在任何时段都可以同时观看到这两个不同场面.这是必须清楚的基本东西.
    所以现在的真正的中医现代化不是要你跳下火车,去马儿丛中看具体的细节的东西,这样你是完全在遵照西医的思维,这样做中医就会失去自己的主体位置,不可避免地被西化.正确的做法是,你还得老老实实坐在这辆火车上,要把现代科学技术唯我所用,比如拿一个望远镜过来,这样你既可以看到整体,也可以看到细节局部了,而且你位子没变,时间也没变.关键一点,就是你坚持了中医的主体地位,你坐在火车上,所以你就真正发展了中医.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比喻,但,里面涉及的内容真是太多太多了
    笔者的老师曾经对我说过:中西医只有在理论上能够相互通约,中西医才能结合,否则任何打着中西医幌子的招牌都不是真正的结合,都是自欺欺人的行为!医院的所谓中西医结合也好,科研的所谓中西医结合也罢,都只是在手段工具的操作层面上,比如你在临床上既可以用西药,也可以用中药,但能说这是中西医结合吗?
    看看眼下的现状吧,可以这么说,中西医搞了近百年结果一项成果都没有,中医反而日渐萎缩日渐苍凉日渐疲软,究竟谁之罪?谁之过?!
    鉴于中西医结合给中医带来的深重灾难,鉴于中西医两种不同范式不可通约的理论体系,鉴于中西医学在技术层面上依然可相互配合,提高疗效,现笔者特此公示:
    中西医结合应该更名为中西医配合
    走中医自主发展之路,不要再折腾中医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05-7-15 14:50:22 | 只看该作者

为“中西医结合”正名——开拓中医走向自主发展之路(三)

望中医朋友再好好想想认真想想我们今天的中西医结合事业是否正确,是否给中医带来新的困难,新的混乱
中西医不能结合,中医必须自主发展!
8
发表于 2005-7-13 18:15:31 | 只看该作者

为“中西医结合”正名——开拓中医走向自主发展之路(三)

有道理!
7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0:34:09 | 只看该作者

为“中西医结合”正名——开拓中医走向自主发展之路(三)

当我们提出中西医配合的时候,会一下子明确,所谓的配合就是指在临床上在技术层面上的相互补充,各取所长.一下子会明确中西医在基础理论本质上的东西是永远不能融合在一起的,中西医只能按照其本来面目发展.
提出配合一方面是为了说明中西医尽管不可以结合,没有像别人所谓的产生什么新医学光喊口号,但不是说要相互隔绝,在临床上两者至少可以辩病和辨证配合在一起,中药和西药可以配合在一起使用,以提高疗效,这对病人则是很有益处的;另一方面,提出中西医配合是想还中医一个主体位子,还中医本来面目,按其自身规律去发展去开拓,反对现在所谓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反对现在所谓的中西医结合科研,反对现在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医院,既浪费感情,又浪费金钱.
本人坚持走中医自主的发展道路,坚决反对那些子虚乌有的东西!
6
发表于 2005-7-13 10:12:00 | 只看该作者

为“中西医结合”正名——开拓中医走向自主发展之路(三)

不知中西医如何配合?能否具体一些
中西医结合虽有这样的口号但是现实中也并没有真正的结合了
所谓中西医配合不也是换汤不换药?其本质还是中西药并用?
5
匿名  发表于 2005-7-12 22:49:47

为“中西医结合”正名——开拓中医走向自主发展之路(三)

越看越有道理
4
匿名  发表于 2005-7-12 22:40:19

为“中西医结合”正名——开拓中医走向自主发展之路(三)

又见舒君的原创大作了,对中西医的结合问题,看法可谓深矣
在下认同你所谓的把中西医结合更名为中西医配合,这样能够凸显中医的主体地位,实属必要.
舒君的理论水平高矣,但鄙人想知道你的临床水平又当如何呢?若临床水准亦是一流,那中医界则又多一人才,若临床一般,则还得去勤学苦练才是
3
发表于 2005-7-12 18:45:47 | 只看该作者

为“中西医结合”正名——开拓中医走向自主发展之路(三)

对,应该坐在火车上拿个望远镜来看
当你到马群中就容易失去自我,也欣赏不到那雄伟的一幕了
所谓的结合,其最基本的前提就是两者彼此的理论可以互相解释,可以互相融合,简言之,就是通过你的理论体系可以用于解释我的理论体系,反之亦然.
这一点非常赞同!
2
发表于 2005-7-12 18:21:27 | 只看该作者

为“中西医结合”正名——开拓中医走向自主发展之路(三)

引:为什么这样说?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医对人体生命现象的把握就好比你坐在一辆火车上,看远处草原上一群马在奔跑,这个场景我们可以很容易很直观把握住这群马的整体情况,总体特征,多么壮观,多么雄伟,但细节上我们把握不住,我们坐在火车上确实不知道、看不清哪一匹马的尾巴有多长,毛有多长,嘴巴有多大;西医对人体生命现象的把握就好比你现在下了火车,亲自走进了这块草原,来到这群马儿的中间,确实这下你可以看清知道这匹马的尾巴有多长,那匹马的嘴巴有多大,但是,你却再也不能看到那整体马儿在奔跑的壮观,雄伟.中西医的不同,优劣点通过这个比方我想应该可以清晰可见了吧
注:比喻精辟!
引:所以现在的真正的中医现代化不是要你跳下火车,去马儿丛中看具体的细节的东西,这样你是完全在遵照西医的思维,这样做中医就会失去自己的主体位置,不可避免地被西化.正确的做法是,你还得老老实实坐在这辆火车上,要把现代科学技术唯我所用,比如拿一个望远镜过来,这样你既可以看到整体,也可以看到细节局部了,而且你位子没变,时间也没变.关键一点,就是你坚持了中医的主体地位,你坐在火车上,所以你就真正发展了中医.
注:精彩之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5 22:45 , Processed in 0.09093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