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7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转帖]《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先生的两份病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2005-7-28 13:29:36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帖]《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先生的两份病历  

  aimain  
昵称: 亢则害承乃制
等级: 18℃
贴数: 126
积分: 642

        
--------------------------------------------------------------------------------
     这两篇医案是刘力红老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六内科手书医案,虽然只有一诊,但也能让我们从中窥及其用药方法和辨证思路之一斑。
    1.邝某,女,31岁。2004年12月23日。头晕,泛恶欲吐,体位改变尤著,腰酸困倦,咽常痛,便偏结,舌淡边印多,脉右尺细浮,余部细弱。亦属中气不足,虚阳上越之候。宜补中益气合潜阳化裁:北芪30克,白术15克,陈皮3克,党参15克,柴胡6克,升麻6克,当归15克,炙甘草30克,砂仁(打)30克,制附片45克,龟板(打)30克,生半夏45克,云苓45克,生姜45克,菟丝子30克,杞子30克。水煎服1个半小时,日一付。
   
    2.黄某,男,67岁。2004年12月23日。素患高血压、双肾结石,近两月双下肢肿,于半月前入院,查肾功诊为尿毒症。刻诊利尿后双下肢肿渐消,惟夜寐差,近四夜通宵难寐,夜溲3-4次,余症不著。舌灰暗淡,苔薄白,脉左尺浮大无根,余部滑大弦。中气虚馁,少阴元阳浮越,气化渐趋枯竭,实乃不治之证,姑尽人事。补中、潜阳、泄浊:砂仁(打)30克,制附片60克,龟板30克,炙甘草30克,大黄15克,细辛30克,白术30克,远志15克,北芪30克,白芍30克。水煎服,日一剂。每剂加水1800ml,文火久煮取600ml,分3、4次服。久煎2小时。

---------------------------------------------------------------
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我们永远是初学者!


11
匿名  发表于 2005-7-29 16:49:19

[转帖] [转帖]《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先生的两份病历

在临床上我就常把附片,黄芪用在有高血压的病人,只要认证准,还没见到反把血压升高。
10
匿名  发表于 2005-7-29 16:35:57

[转帖] [转帖]《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先生的两份病历

下面引用由杨家杏苑2005/07/28 04:37pm 发表的内容:
1,生半夏45克?   搞没有搞错呀? 生半夏竟然用到45克?虽然用到生姜45克,也太大胆了吧!配方组成杂乱无章!
      2  素患高血压还用制附片60克,北芪30克?细辛还用到30克!不知道病人的效果如何?到担心患者血压更高!
看看朱良春老先生怎么说半夏的。
补中益气汤真要取效必须加砂仁。
黄芪30克以上恰恰降血压。
这些都是老中医从临床中得来的。
9
匿名  发表于 2005-7-29 11:34:47

[转帖] [转帖]《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先生的两份病历

aimain  
昵称: 亢则害承乃制
等级: 18℃
贴数: 126
积分: 642
1、我也不建议乱学,因为这里很多用法实在和安全用量差的太多(制附片45克,制附片60克,细辛30克)。
2、我离开临床已经多年,而且当年从事临床时也还是一名西医,所以不太清楚中药的价格。但是我知道我们可以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可以在明龟板用意之后换为他药,适当变通。
3、至于个人使用经验,这正是中医秘而不传的东西,其实也不是不传,而是实在传不下去,传不了,而潜阳之法,自有他方,在这里只是给大家一个别人的思路,让大家看看。
4、古人自不会有尿毒症之说,似有关格之病,但似又和尿毒症有不同之处,再有,文章中也并没说什么古人有没有尿毒症的问题。
5、至于疾病的治疗疗效,好像有的,因为要是没效,估计病人早要去医院告了,就凭这两张方子的用药,刘力红先生现在就应该已经不能在广西中医学院踏实任教了。
另外,我贴这两篇医案的目的,不过是想让大家看看,至于是不是要学,那是自己的事。
8
匿名  发表于 2005-7-29 11:04:39

[转帖] [转帖]《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先生的两份病历

问题不在半夏的生熟和配伍,问题在于补中益气合潜阳丹化裁的问题: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7
匿名  发表于 2005-7-29 11:02:34

[转帖] [转帖]《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先生的两份病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6
发表于 2005-7-29 06:55:0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转帖]《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先生的两份病历

下面引用由杨家杏苑2005/07/28 04:37pm 发表的内容:
1,生半夏45克?   搞没有搞错呀? 生半夏竟然用到45克?虽然用到生姜45克,也太大胆了吧!配方组成杂乱无章!
      2  素患高血压还用制附片60克,北芪30克?细辛还用到30克!不知道病人的效果如何?到担心患者血压更高!
质疑的好。
用量太离谱了。
5
匿名  发表于 2005-7-29 06:36:14

[转帖] [转帖]《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先生的两份病历

37℃医学社区
中医论坛
[转帖]《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先生的两份病历
--------------
这两份病案真准吗?
4
发表于 2005-7-29 03:09:0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转帖]《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先生的两份病历

这两份病案真准吗?如此重量用药安全吗?证药相符吗?我认为还是慎之慎之!否则,后果难料!
3
发表于 2005-7-28 16:37:2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转帖]《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先生的两份病历

       1,生半夏45克?   搞没有搞错呀? 生半夏竟然用到45克?虽然用到生姜45克,也太大胆了吧!配方组成杂乱无章!
      2  素患高血压还用制附片60克,北芪30克?细辛还用到30克!不知道病人的效果如何?到担心患者血压更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6 02:10 , Processed in 0.0676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