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47|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4-2 12:3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乙肝病毒携带者个人保健计划
     关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个人保健计划如下:
  1.此类人群应有良好的心态,应心情舒畅,应有乐观、豁达的精神,有坚持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惧肝病。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加上某些提高免疫功能药物的应用,才有可能使乙肝抗原转阴,乙肝表面抗体转阳。
  2.适当注意休息,勿过度劳累,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特别有利于肝脏的营养供应和肝细胞的修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对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阻止肝细胞坏死及纤维化的形成,都具有积极意义。
  3.营养的供给问题,在如今的生活条件下,不宜过分强调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及低脂肪饮食。但营养的搭配要平衡,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肉类、蛋奶等依人的胖瘦决定其摄入量。
  此类人群没有特殊“忌口”,但需禁忌烟酒,以防病情恶化。
  4.定期复查肝功:乙丙庚等型肝炎,易迁延、复发,定期复查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5.关于肝炎病毒特别是乙肝病毒的阴转问题:不论何种肝炎,急性期抗原自然阴转率很高,后逐渐形成抗体,使身体获得保护能力。而部分肝炎在感染人体后,抗原(如乙肝)没有转阴,有的处于长期携带,有的因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而致肝功能反复波动,有的形成慢性肝炎,有的甚至出现肝硬化和肝癌。
  治疗肝炎病毒的药物很多,但目前尚无特效药,干扰素、肝灵素、无环鸟苷等都是具有抑制病毒的作用,可以使用,但不一定能消灭病毒。还有一些免疫调控制剂(如胸腺肽、白细胞介素2)也是在帮助机体提高免疫功能,使机体本身有能力消除病毒抗原。
  对这类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治疗的目的不是一味追求病毒的转阴,而是阻止肝细胞的慢性化和纤维化,使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促使肝细胞不发生病变。在此告戒此类朋友,切勿乱服药,多用药,这样有时会对肝脏会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害,切记!切记!建议有条件的朋友,服用一两种养肝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药品或保健品。
22
发表于 2006-8-13 11:16:07 | 只看该作者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感谢,使我明白了很多问题
21
发表于 2006-7-7 19:21:28 | 只看该作者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我这人比较糊涂,我老婆是2,4,5阳性,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状况。我老婆讳疾忌医,就是不喜欢别人说这些。我们现在刚刚生了个女儿,请问我老婆这样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吗?
20
发表于 2006-5-18 15:06:30 | 只看该作者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版主,您好!
   我老公是大三阳患者,而我却有抗体,现在我们打算要小孩,不知会不会传染,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还有请问大三阳与小三阳有什么区别呢?是不是大三阳一定要转小三阳才行呢,如果一直都是大三阳是不是容易恶化呢?
    我们要怎样注意自已的性生活呢?
19
发表于 2006-4-7 19:13:30 | 只看该作者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乙肝患者想了解保健知识,此贴是很好的参考.
18
 楼主| 发表于 2006-4-2 12:41:43 | 只看该作者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关于对乙肝大三阳的防范措施
      问:近来,从公司的同事中发现了一个有大三阳的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消毒和防范措施呢?有必要给其它同事打预防针吗?
  李大夫答:大三阳是指指HBsAg(+),HbeAg(+),抗HBc(+)。乙肝大三阳是指病毒繁殖活跃,有较强的传染性。但乙肝的传播途径是经过血液传播,输入乙肝患者的血液,皮肤有伤口并且接触到了乙肝患者的血液或分泌物,被乙肝病毒沾染的物品划伤,可以传播乙肝。通过性生活可以传播乙肝,乙肝还能够通过母婴途径传播,即怀孕的母亲通过胎盘循环传给子女,分娩时传给子女,哺乳时传播。所以只要能够避免以上传播途径即可以预防乙肝,如有条件可以注射乙肝疫苗。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4-2 12:41:03 | 只看该作者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慢性乙肝病人的自我调养
       许多慢性乙肝患者千方百计寻找灵丹妙药,却忽略了自我调养的重要性,这是极其错误的。治疗慢性乙肝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自我调养的目的就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趋利避害。调养得法,事半功倍,否则事倍功半。
  自我调养的内容很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保持平和心态
  慢性乙肝病势缠绵,迁延难愈。患者由于担心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往往表现出自卑、消沉、急躁等不良情绪,对治疗缺乏耐心和信心。治疗慢性乙肝是一个马拉松式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所以心态要平和,不要起伏不定。慢性乙肝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但这仅仅是可能性,不是必然性。其实,大多数慢性乙肝经过系统治疗后是可以治愈的,而治疗过程中,耐心和信心非常重要,缺乏耐心会导致急躁;缺乏信心会导致消沉,急躁和消沉对病情极为不利。
  劳逸适度
   患了慢性乙肝,活动负荷过大或终日无所事事都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适度运动,劳逸结合。由于个体差异很大,具体的活动量需要自己灵活掌握,没有量的规定。一般以活动结束后没有明显的疲劳感为宜。活动项目以散步、太极拳等比较舒缓的运动为宜。
  饮食合理
   慢性乙肝患者的饮食以干净新鲜、易消化的食品为主,不必刻意追求高营养。餐餐有食欲,是最重要的原则。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4-2 12:40:43 | 只看该作者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肝病病人如何掌握适当的运动量和适应杜会的能力?
     (1)适当的运动 虽然像前面所说的,当人体处于运动状态时,经门静脉流入肝脏的血液会相应减少,肝脏得到的养分也会减少,但是过分强调静止休息,也不可避免地使病人情绪压抑,从而带来精神负担,并引起食欲不振、睡眠不良等症状和精神上的压力,对于肝脏来说也是一大敌人。恐惧、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都会带来肝脏血液循环的变化,使肝脏的血液减少。所以肝病病人可以也应该适当运动,如散步、四肢活动等,以消除因过分静养而带来的主诉症状,并减轻精神压力,促进肝病早日康复。
(2)肝脏病人也必须敢于冲破某些“框框” 前面我们谈到,在医疗上提倡多仰卧、多休息的原则,但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往往会给病人带来精神负担等消极因素;同样在医学上强调肝病病人饭后必须仰卧休息的原则,而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难以实行,如果强而行之,也会带来精神负担而不利于肝病康复。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只要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不必非强迫自己饭后仰卧休息等等。又如,对肝病病人来说禁酒是一个人入皆知的医疗原则,但如果病人因此而丧失消除精神压力的手段,失去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并带来种种不良情绪的话,那我们认为,在允许范围内少量饮点啤酒、米酒也未尝不可,但必须强调酒精性肝病病人一定要禁酒。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4-2 12:40:16 | 只看该作者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防止母婴转染的最佳方案
      我把课堂学到的的一些东西放到网上,让大家都了解一点或是对现在或是将来有好处。 最新研究防止母婴转染的最佳方案,原则宫内阻挡和联合免疫。方法:孕七月注射HBIG 200*. 孕八月,HBIG 200* . 孕九月,HBIG 200*。 孩子出生三个小时,孩子HBIG注射 200* 半个月注射 HBIG 200* 满月打疫苗10 微克母为大三阳,注30微克。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4-2 12:39:50 | 只看该作者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关于乙肝患者怀孕和哺乳的问题
      携带乙肝病毒的妇女如怀孕,可从怀孕三个月起,每月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使胎儿受到有效保护。对于已经怀孕接近临产的妇女,如果发现是带乙肝病毒携带者,则新生儿在诞生24小时内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剂量加倍,再于一个月后和六个月后作加强注射,对新生儿的保护率可达86.65%。如果在出生后立即及生后一个月在注射乙肝疫苗的同时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则保护率可高达97.13%。再加上母亲又从怀孕三个月起,每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则对子女的保护效果更好。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营养食品和饮料,含有婴儿4-6月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要素,并适合婴儿肠胃的消化和吸收。
  那么,肝炎产妇能否与新生儿母婴同室,能否给婴儿喂奶,这是一个众多肝炎产妇较为关心的问题。一般认为:
  一、能否母婴同室,取决于母亲会不会传染新生儿。
  如母亲恰在肝炎的急性期或慢性急性发作期是不能与新生儿母婴同室的,因为她无力照顾婴儿,而且疲劳及睡眠不佳会影响其康复。但肝炎恢复期或肝炎病毒携带的产妇一般可以实行母婴同室。以常见的乙肝为例,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儿的乙肝感染率无显著差别,所以可以母婴同室,甲肝与戊肝病毒感染的母亲证明不会传染新生儿;目前也无因母婴同室传染丙肝的报告。不过,母亲与新生儿要分床。
  二、能否母乳喂养,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孕妇感染甲肝病毒后体内很快产生甲肝抗体,至今没有发现在甲肝产妇乳汁中有甲肝病毒出现;我国新疆戊肝流行时,戊肝母亲的乳汁喂养婴幼儿均未见感染发病,说明戊肝病毒不经母乳传播;乙肝产妇在乳汁中能检出HBsAg,但未见有在乳汁中检出HBVDNA的报告,故其乳汁是否有传染性尚不能定论,只要母亲乳头不破溃出血,母乳喂养是可以的。但喂奶前母亲应用肥皂流水洗净双手,以减少接触传播的机会;绝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丙肝产妇和丙肝抗体阳性产妇的乳汁中存在丙肝病毒可能性小,可以给婴儿喂奶,但如果乳头有破溃出血,则应停止喂奶。需要指出的是,肝炎产妇的唾液中有肝炎病毒存在,故产妇不可口对口给孩子喂食,并要注意消毒隔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23 21:37 , Processed in 0.09010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