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33|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人生得与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6 10:5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苏忠伟在 2009/01/06 10:59am 第 2 次编辑]

     人生中的得与失,是一件看似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
     我生长在山区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中,贫穷伴随我从童年到了成人。因为家境贫寒,我不能享受常人具有的的生活条件。从吃的来说,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那时在山区,包谷是主粮,麦子、蚕豆、豌豆也是常吃的杂粮。有的缺粮年份,连麦麸也被磨碎了吃。每年夏天小麦收获后,一连几个月都吃麦面饭,全身无力,出虚汗,衣服上留下了汗干后形成的白色物质,被人们称为“白汗”。我还吃过三十多种野菜。
     从穿的来看,一年四季只有单衣,根本不知道内衣是什么,参加工作前,我是没有穿过内衣的,还经常赤脚在苍山的深山老林中干活,穿过草鞋在林中砍竹子。上初中时,还穿过两双草鞋。在我们村里,孩子长到了七八岁还穿不起裤子的都有。饥饿,是我对生活的深刻记忆。
     困苦的生活,使我得到了什么?首先是拥有一个健壮的身体。因为吃的是粗粮杂食、品种类繁多的蔬菜,使身体对食物具备了很强的适应能力,到现在都未患过病。第二是经过长期艰苦奋的劳动锻炼,使我从小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一直保持至今,成为一个勤劳苦干的人,保持了一个庄稼人的优良品质。三是磨炼成了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惊人的耐力。此外还造就了善良朴素的品德。我想这些都是千金难求的宝贵财富。古人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道出了吃得了苦的重要。我们不是要做“人上人”,但吃得了别人吃不了的苦,你便获得了超常的吃苦能力。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能够享受以前我们不能得到的物质生活条件了,应该说人们得到的很多。但实际上又是怎样的呢?如今人们吃的越来越讲究精细,粗粮杂食已被拒之门外,于是人的病症多了,而且怪病层出不穷,远远超过了医学技术的发展,糖尿病、肥胖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被称为“富贵病”的病症在严重地困扰着人们。在生活困难的年代,孩子营养不良的病因是食品缺乏,我在给人治病中发现:现在的孩子,营养不良的原因竟然是食物丰富后形成的“偏食”!从精神上看,生活在物质条件很好的环境中的人们,一些人意志薄弱、胸无大志,缺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缺乏上进心和奉献精神。
     在物质贫乏、经济困难的年代,看似失去的很多,其实我们得到的不少,很丰富,是千金难买的东西;在物质富足的条件下,人们似乎得到的很多,其实不然,细想起来,失去的很多,而且这种失去是很难弥补的了。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又是个经济穷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很多人还将长期生活在贫困中,为生存而艰难地挣扎。因此对人生中的得和失,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生活在困难环境中的人,不要悲观失望,处在优越物质条件下的人,更不要得意忘形,记住“乐极生悲”与“苦尽甘来”的古训吧。

                                                             二00八年十月三十日



[/watermark]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09:33:2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人生得与失

下面引用由自然奥妙2009/05/11 01:47am 发表的内容: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天地之奥妙,生存变准则.
说得很好。
中国有个常用词叫“舍得”,先有舍后有得。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09:24:4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人生得与失

“人生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只有见素抱朴,才是不惑,孜孜以求名利于外,人到内伤外感,真是半生半死,神医也难救。再加上夸富骄官,为富不仁,穷奢极欲,不谨害己,尚且遗祸于子孙。巧取豪夺,心术已坏,与鬼无异。记得有句话:旧社会使人变成鬼,新社会使鬼变成人。真正不由人不长叹一声!”
说得好!
完全赞同先生之高见!
19
发表于 2009-5-11 01:47:4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人生得与失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天地之奥妙,生存变准则.
18
发表于 2009-5-9 08:16: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人生得与失

其实,苏先生大有古风。本人借先生之地,发一点感慨。
人生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只有见素抱朴,才是不惑,孜孜以求名利于外,人到内伤外感,真是半生半死,神医也难救。再加上夸富骄官,为富不仁,穷奢极欲,不谨害己,尚且遗祸于子孙。巧取豪夺,心术已坏,与鬼无异。记得有句话:旧社会使人变成鬼,新社会使鬼变成人。真正不由人不长叹一声!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22:17:1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人生得与失

“多运动,多劳动,保持气血流畅,减缓衰老速度。
素食少食减少毒物积累。
节欲以保精宁神。
戒贪嗔痴,无私助人,知足常乐,气血平和,则可保长寿。”
说得好!
谢谢fans先生!
  


16
发表于 2009-5-8 13:31:5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人生得与失

人在年轻时,精力旺盛,不知道病是什么东西。但到步入中年,百病丛生,一年不如一年,一天不如一天。为什么呢?
首先,脾胃功能下降,原来能吃,现在饭量下降,即使能吃原来那么多,但也不能完全消化,有口臭,头昏眼花,身疼等等中毒症状。
其次,性功能下降,不加节制,掏空骨髓,生血与抗病能力下降。
再次,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大,工作重任在肩,七情无制,气机紊乱,或暴病中风,或眩晕扑倒,或七窍流血,这是中年腰折的缘故。
多运动,多劳动,保持气血流畅,减缓衰老速度。
素食少食减少毒物积累。
节欲以保精宁神。
戒贪嗔痴,无私助人,知足常乐,气血平和,则可保长寿。
15
发表于 2009-5-8 09:08:2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人生得与失

先生高见,亦良言。
14
发表于 2009-1-14 08:28:4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人生得与失

[这个贴子最后由却波渔翁在 2009/01/14 08:29am 第 1 次编辑]

继承优良传统,紧跟时代步伐!
13
发表于 2009-1-13 09:55:1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人生得与失

下面引用由却波渔翁2009/01/07 00:30am 发表的内容:
委蜿转述传统良风亦是有益后生的。
非常赞同。发扬优良传统,紧跟时代步伐,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格形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6 15:25 , Processed in 0.0534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