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文章境界一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2 08:3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境界一说
日期:2009-10-01 作者:姜龙飞 来源:新民晚报

                       
 
 
    姜龙飞
   
    写文章是不是有一种境界,想来答案应当是肯定的。
   
    何谓境界?“吾爱北天真境界,乾坤一色雪花霏”,这是境界之一种,直接抒写浑然一体的壮阔与辽远;“竹笕二三升野水,松窗七五片闲云”,这是境界之又一种,摹写的虽为山居景致,透露的却是悠闲恬适之情,可以长养道心。在下不懂禅悟,但青原惟信禅师的见山见水三境界说,却着实让人味之不尽,挹之无竭:第一境,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境,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境,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形象厚朴,意蕴丰邃,向为衡量生命悟境阶级之标尺。由此引伸,所谓文章的境界,也大致就是这么一种可以外显和感受,却又必须凭借悟性来琢磨深浅、揣摩玄机的东西。也就是说,借助由文字组合的景色意象,透露其中隐秘的境况情界。具象之中深蕴抽象,走笔之余另怀寄托,可能影影绰绰,见智见仁,但的确存在。文章的口气、文采、意象、语感等等,是显在的,而著作人的本位、观念、积累,尤其情怀、禀赋,包括悟性等等,却躲藏在文字的背后,从最本质的层面,深刻地影响到文章境界的构成。
   
    文章既有境界,当然就会有优劣之分。何谓之优,往往囿于视角,各说各话,不论豪放婉约、讥诮温润、质朴犀利、宽厚机敏,都会有各自不同的偏爱群,无有定评,不好说。但何谓之劣,大致还是可以设定一个范畴的。这里引用一位作家的观点:最差的文章就是这样一种东西:“作者以为他是坐在主席台上,忘了他的读者不是必须听他报告的下级;作者以为他是圣坛讲道的牧师,忘了他的读者不是专门来做礼拜的信徒;作者以为他是讲台上解惑启智的教授,忘了他的读者不是怕他考卷的学子……”
   
    如果一篇文章让人读来如同上会场、进教堂、入考场,那境界确乎惨了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5 22:47 , Processed in 0.0482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