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37|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交流小柴胡汤的诊断、用法--一个非中医专业来领头发帖,汗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27 01:5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3年10月26日晚上,在交流群里碰上了一个据其自称是某国医大师的徒孙,与我们网站里的一个资深会员讨论了好长时间“小柴胡汤”方面的问题,后来又来了一位资深会员,加上我,共3人,一起请他来网站上发个关于“小柴胡汤的诊断、用法”开个头帖,这样大家就方便一起来深入讨论了(同时,在交流群讨论,记录一会就翻过去了,别人可能就看不到了,就是看到也极其不方便),让我们没想到的是,特别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网罗了下面一大堆理由下面列出来,就是不来发帖子,没办法,就我这个非专业的人来喽!

他的理由:
    1、我工作很忙,我没时间(我看了一下他在群里开始到说再见的时间是:20:36:37-23:12:14,这到底有时间没?
  2、要化精力审核才敢在论坛发表(典型的要做伸手党?
       3、我经验不足(莫非我们网站里的都是经验十足的临床医师?
  4、论文必须有针对性、有说服力(我们都是来胡侃的呢?
  5、我是修中西医结合的,半中半西,说服力不强(难道我们网站里都是纯中医的不是?或西医?
  6、加上常上夜班,精力也有限,每天几份病历写得很累(真不知道我们现在的门诊和临床医生一天能写几份病历?怎么都累成这样呢?
  7、上论坛要有一定中医功底才行(看来网站里的所有朋友马上都要出去做诊成专家了吧?
  8、因为我的思路与他们不同(难道网站里的朋友们都统一了中医思路?
  9、我跟过不少老师,各派有异(既然知道各派有异,不知道到底是否需要讨论呢?
  10、我教授说不要随便发表、因为功底未到位(那网站里的各位朋友功底到底如何呢?

最后还不忘夸了一下他的教授,如下:
  他出了不少书,教科书也有他的名字真厉害,教科书上都有他名字),本科教科书,***之子*中*,出名吧我一听说这么大的教授,还国医大师的儿子,我吓死了,中基中诊主篇能写中医基础教科书的真是高手啊),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之一是厉害),在百度可查这更厉害),***中基全国五板教材是他主篇的不是假厉害哦

  我上面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跟大家包括那位朋友说一声:大家方便了您,同时也希望您在得到的同时也给别人适当做出点贡献!因为,那些没有参与讨论的朋友看到了这些讨论经过,或许对他在经后的中医从业生涯中还有些帮助或启发呢!

  好了,言规正传,欢迎大家在下面深入交流小柴胡汤的诊断、用法吧,谢谢各位啊!

30
发表于 2013-11-11 14:51:59 | 只看该作者
肝脾胃胆构成了协调的升降运动; 脾气升清,即升水谷之清气;肝气条达向上有规律的升气,对脾气的升清作用有辅助作用;胃气下行,胆气下行; 这样构成了有规律的升降作用。今少阳郁-外邪入里至半里半表,导致胆气不降,则肝气郁结,上行不足,干扰了中焦的升降气机运动,自然该升不升,该降不降;胆腑胆汁应从胃气而降,今胃气不降,则喜呕,胆汁倒流则口苦。
29
发表于 2013-11-9 16:32:10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3-11-9 10:06
小柴胡汤:由柴胡(北胡)、制半夏(法夏)、人参(红参)、甘草、黄芩、生姜、大枣等简单七味药组成。

首先要 ...

先生说【因为胆汁不降是因为,少阳邪郁】请教少阳邪郁是指什么?再问【胃气不降而来的口苦,】怎么会口苦?
28
发表于 2013-11-9 10:06:40 | 只看该作者
小柴胡汤:由柴胡(北胡)、制半夏(法夏)、人参(红参)、甘草、黄芩、生姜、大枣等简单七味药组成。

首先要定位:

1,太阳伤寒: 其病位背部太阳经循行区;2,正传入里通常成阳明经症:病位身体前侧,阳明经起于承泣终于厉兑; 3,半里半表少阳证:少阳经循行于身体侧面;

通过对中药的归经分析,你多数情况下很难看到归“胆经的药物”,大部分归肝经。 半里半表少阳证,寒则太阳证仍然有,热则入阳明;二者往来,说明是介于太阳阳明之间的病。那么究竟有没有少阳证的病位呢, 唐容川,张锡纯认为,是网膜病,即所谓脏腑外表的系膜,同时此膜在两胁下包缠较多, 此系膜在四肢上则体现在皮下,脂肪与肌肉之间(有懂西医的可以不吝赐教这个解剖位置)。 

从少阳病的条文来看: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1往来寒热:半里半表
2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主淤滞枢机不利,相当于肝气郁结于中焦,肝气郁积中焦,则胃气不降,则喜呕不欲饮食,胆汁不下则上逆而口苦, 中焦郁滞i则郁火炎上而心烦,咽干。邪气淤滞于胆经上饶于目则目眩。 

方解:

柴胡:疏膜解表,解少阳风寒外邪;有人说降胆汁,我不同意这样观点,因为胆汁不降是因为,少阳邪郁,导致胃气不降而来的口苦,所以这个口苦是综合性而来的,要一方面向上疏肝解少阳邪气,一方面降胃气,可以解决口苦; 如果没有少阳证,胆道自身病,用川楝子,则比柴胡作用强。
黄芩:清少阳郁热(膜原郁积生热,上行--故不用黄连,黄柏)
半夏,生姜:降胃气,同时半夏在生姜作用下化痰效果很好,生姜略有解太阳表,防止入太阴脾的作用 
人参,枣,生姜:三者和,则有补益脾气作用,防止邪入里,又有助柴胡向上梳理解少阳作用。 

柴胡药为上行药,比如补中益气汤,柴胡,升麻; 升陷汤; 等,都是用它的升的作用。 

点评

先生说【因为胆汁不降是因为,少阳邪郁】请教少阳邪郁是指什么?再问【胃气不降而来的口苦,】怎么会口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9 16:32
27
发表于 2013-11-8 14:20:55 | 只看该作者
11月4日,全国首届国医大师、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郭子光受邀到深圳市中医院为深圳市第三期“中医经典与临床高级研修班”暨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理论课程培训班授课。

  郭子光做了题为《小柴胡汤定证、定则与应用的再探讨》的专题学术讲座。紧密结合自己临床经验、精彩案例,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讲解、阐述事例等多种形式,对《伤寒论》中的名方之一——小柴胡汤的定证、定则与应用进行了精辟生动的讲解。深圳市中医院医技楼阶梯教室座无虚席,该市近200名中医人聆听了精彩授课。
26
发表于 2013-11-2 17:54:18 | 只看该作者
校草 发表于 2013-10-30 18:03
谁能了能“小柴胡汤证”首先要弄懂经文

所言极是!
25
发表于 2013-11-2 15:27:38 | 只看该作者
比如,治疗肾结石,我的临床告诉我,不是一个方。比如,气虚,患者要有什么样的指症才能确定是气虚。这已经超出小柴胡汤的范畴了。当另写专文才妥。
24
发表于 2013-10-31 20:11:53 | 只看该作者
胡不群 发表于 2013-10-30 22:49
  我喜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大量的病证,90年代曾在《湖南中医学院学报》发表《小柴胡汤在妇科临床的运用》 ...

不群先生的贴  发的不错,治疗面交代的也很开阔,可惜,所讲的道理,太难懂,能否浅出点。

比如,治疗肾结石,我的临床告诉我,不是一个方。比如,气虚,患者要有什么样的指症才能确定是气虚。
23
发表于 2013-10-31 20:05:34 | 只看该作者
胡不群 发表于 2013-10-30 22:49
  我喜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大量的病证,90年代曾在《湖南中医学院学报》发表《小柴胡汤在妇科临床的运用》 ...

难得一见的不群先生,幸会呀
22
发表于 2013-10-31 13:00:33 | 只看该作者
胡不群 发表于 2013-10-30 22:49
我喜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大量的病证,90年代曾在《湖南中医学院学报》发表《小柴胡汤在妇科临床的运用》一文 ...

了解刘绍武、学习三部六病的重要参考,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 06:37 , Processed in 0.06144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