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效果真的不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12 20:0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速战速决中医临床特色的产生原因及形成经过丁敬远 
我在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以前,与大多数人们一样认为中医的临床疗效很慢。但自己从事临床工作以后,逐渐形成了自己速战速决的临床特色。这与许多偶然的意外临床治验及自己有意无意的确保较高有效治疗比率有关。我的中医临床实习阶段是在皖南名城黄山市度过的,短短几个月的中医实习对我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1]。我的几位带教老师均为皖南名医的弟子。他(她)们对临床常见疾病的处理颇有特色。一般处方3-5付,但临床疗效颇佳。许多山民从周围翻山越岭前来就诊。但自己当时并未认识到中医疗效会效如桴鼓。但毕业后不久一些病例的治疗成功使自己对中医的临床疗效快慢有了改变。我毕业后诊治的第一例患者为男性,55岁,银行负责人。确诊腰椎增生多年,多种治疗效欠佳。时患者平素行走10余步即需蹲下,夜间睡眠因右腿疼痛不能伸直。我用随师临诊时带教老师的用药路子予宣木瓜、当归身、赤白芍、炙甘草、葛根、丹参、玄胡索之类[1]。患者药服3付后,症状明显改善。用药共9付即结束治疗,患者多年症情稳定。我毕业后诊治的第二例病人为第一例患者堂侄的爱人。时病人患硬皮病1年多。从西医角度考虑,我认为治疗本痛需较长时间服用中药方会有效。本想拒绝开方,但盛情难却。加之患者时感双下肢明显肿胀。查体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遂予温阳活血化瘀药中加入五皮饮[2]。患者服药3付后即感双下肢浮肿减轻,全身皮肤松动,遂信心大增,要求继续服药。遂从原方加减,共服药月余。后因故停服。我从未料到短短一月的中药对硬皮病的治疗有什么明显效果。但99年随访患者已于停服中药后不久痊愈。2000年我又用该思路治疗硬皮病1例,用药月余,收到理想疗效。后我又用该思路治疗结节红斑2例和毛发红糠诊1例,均服汤剂月余,疗效满意。第二例患者二次就诊过程中带来一癫痫频繁大发作患儿。患儿17岁,时不规则服用抗癫痫药,每天癫痫发作6~7次。在就诊过程中即发作2次。我遂调整抗癫痫西药用法、用量,加服中药。患者服中西药2天后未再发作,10日后停服西药,症情稳定。用药原则初诊时涤痰开窍为主,渐加大补肝肾力度。前后服药月余后癫痫均无发作。虽该患者长期随访疗效不佳,但短期明显的效果出乎意料。上述明确的临床疗效使病人蜂涌而至。因我当时是义务诊治,不受经济等因素的驱使,便对维护自己的信誉有较高的要求。认为无把握的基本不开方,复诊患者服药3付后无效一般也不开方,让其另请高明。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所开处方的有效率。这一思路一直指导着自己的临床,迫使自己不断寻找明确可靠迅速的治疗方案,不断寻求新的治疗措施解决纷繁复杂的临床问题,而不是固守中医慢郎中的概念让患者长期服药。这时几例杂病的治疗更是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对中医疗效快慢的认识。一男性患者18岁,先是腰痛,继之卧床不起1年半之久。予疏方3付[3],服药第2天出现发热,加用西医。3天后复诊,患者已如常人。另一男性患者,因大汗后入河中洗澡后出现四肢拘挛。疏方2付[3],药费2.8元。服药2付后行走如常。这些出人意料的临床疗效使我对中医的疗效快慢有了新的认识。短暂的中医义诊后,我便到自己的单位从事西医内科临床工作。在西医科室里我主要向西医同道学习。在临床中需中医处理的,要尽量确保在短期内出现明确的临床疗效才有利于自己在内科工作。内科临床中多有危重患者,这就迫使自己多想办法去应对复杂的临床现象。199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处理一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出现严重呕吐患者,病人服中药仍出现呕吐,无奈中遂取穴双侧足三里、合谷、内关注射爱茂尔产生了理想的临床效果1995年我入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进一步深造,受到了更为严格系统的西医训练。儿科医院中医科对儿科常见疾病的处理更极大改变了自己对中医疗效快慢的认识。在小儿气管炎、肺炎的处理中,西医抗感染的疗效中医无法与其相比,但化痰作用中医有着其明显的优势。多数气管炎、肺炎患儿服儿科医院自制中成药金百合剂1天后痰量明显减少。一般发热患儿服儿科医院自制中成药羌芩合剂后也很快热退。我离开儿科医院后每遇患者支气管炎、发热遵训儿科医院上两中成药用药原则疏方1~2付,多收较佳效果。1998年我又入上海中医药大学继续深造。随后的3年是我中医临床水平迅速提高的阶段,特别是在1999年我翻阅了大量建国后至80年代初中医名家的医案、医籍,并于1999年的暑假及2000年春节短期在家乡诊治了大量病人[5]。中医理论认识的进一步丰富及大量的临床实践使自己的速战速决的中医临床特色基本形成。中医大家施金墨、岳美中、赵锡武、李克绍等的明确快速的临床治疗经验令我折服,用之临床效如其言。我更体会到书不可不读,病不可不看。从自己的临床实践中,我认为想确保满意的中医临床疗效要有两个前提,一是辨证正确,二是用药精当。辨证正确,自然包括西医诊断明确。在临床中若遇临床疗效不满意,应考虑辨证是否正确,用药是否精当。不要循于中医疗效慢而影响治疗[6]。中医不可能治百病。但若辨证正确,用药精当,许多突出的临床症状可经中医处理后很快缓解。中医之所以延续至今,不是因为其慢性调理疾病,而是因为其能处理许多临床问题。中医振兴的关键所在是要走出中医疗效慢的理念,而不断摸索出有效快速可靠的中医治疗方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5 01:19 , Processed in 0.05029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