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07|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此对待《内经》,这样的中医后来者是否病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11-19 10:4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许多中医同仁对中医经典著作的崇拜达到了极其荒谬的程度——唯古人的中医经典著作马首是瞻,不能越雷池一步。对于经典著作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对待西医学及现代科技,也应该持相同的观点。既不能独重经典著作的继承,而忽视西医学及现代科技的吸收;也不能唯重西医理论及现代科技,而轻视中医经典著作的继承。这就是说,中医学欲想长久不衰,就必继承与吸收同时并重,一个也不能少。

       试问,几千年之后,我们现在这些中医们自然也成古人了,如果您的书到那时也成为后人的中医学经典了,那么,您认为您书中的理论,几千年之后的人们还会认为是绝对正确的,而且必须生搬硬套,还要世世代代高呼“经典”万岁?——这样的中医后来人不是有病吗?!
单选投票, 共有 1 人参与投票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点评

中医四诊五行论望神光色形症属光电孑科学体系比西医解剖牛顿力学机械化论高一个体系,不在同一个层面看物质运动规律数理分析。低级体系否定不了高级体系。  发表于 2015-11-19 11:10
17
发表于 2015-11-19 21:30:32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5-11-19 12:08
【都是痰浊外感热病侵入大脑惹的祸!】这是您四诊后下的结论吗?很不负责的一个学者。

  的确不负责任!创造理论的人负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5-11-19 20:08:15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19 16:45
都是痰浊外感热病侵入大脑惹的祸!把肝长左脚后跟上了。

【都是痰浊外感热病侵入大脑惹的祸!】这是您四诊后下的结论吗?很不负责的一个学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11-19 20:06:57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11-19 15:46
原因比您说的可能复杂一些。

说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11-19 20:05:17 | 只看该作者
岳毅科 发表于 2015-11-19 15:09
许多中医同仁对中医经典著作的崇拜达到了极其荒谬的程度——唯古人的中医经典著作马首是瞻,不能越雷池一 ...

从心理学角度讲,只生活在过去,是为了逃避现实,属心理疾病的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11-19 16:45:41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11-19 07:46
原因比您说的可能复杂一些。

     都是痰浊外感热病侵入大脑惹的祸!把肝长左脚后跟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11-19 15:46:33 | 只看该作者
岳毅科 发表于 2015-11-19 15:09
许多中医同仁对中医经典著作的崇拜达到了极其荒谬的程度——唯古人的中医经典著作马首是瞻,不能越雷池一 ...

原因比您说的可能复杂一些。


国学里有一部分内容叫小学,大概就是研究文字的考证、音韵这一类的。这个“小学”是清朝最发达,到民国还有著名的学者如章太炎等等小学大家。历史学上讲,因为清朝的文字狱,所以学者都去研究小学了,所以小学就发达了。


中医回归经典说也类似。不过中医回归经典不是因为政策压制,是因为科学的“压制”。中医要研究出成绩,要符合科研要求,就要下很大的功夫,还很费钱,还要冒者失败的风险,仅完成一份正规病历就累的慌。不要说数不清的实验了。
大家学经典就轻松多了。一头钻进故纸堆,当一个文字工作者,出书、写文章,职称就到手了。
科研如果出错了,所有的努力就白搭了。经典和文字研究如果出错了,引起争议了,正好,正怕没人争议呢,争议的越多越好,争议上十来八年才好呢,后半辈子有事做了。
屠呦呦就一个。研究经典的不知道有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11-19 15:09:5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11-19 15:02:38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11-19 11:08
莱布尼茨:所有伟大的历史都要讲它的起源,寻根溯源才有说服力。

这句话有道理。我想,探索藏象学说的来历,是学习藏象学说的根本办法。太白先生这些天来的少了,请发表高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11-19 13:19:39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5-11-19 11:46
有多少人逐本溯源,这其中又有多少人认知正确?
都不知道古人说的是啥,怎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3:02:52 | 只看该作者
又成口水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30 20:33 , Processed in 0.05508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