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773|回复: 7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中医不振的原因是找不到自己的优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31 17:1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5-31 17:19 编辑

       近代以来,中医一路败北快到麦城。追求主要原因,还不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而是找不到自己的优势。忆往昔近代数百年,中医遇到了多少好机会都被错失,如今日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亡羊而不补牢是对中医的犯罪。


       1、中医近代以来的历次失误
       早在16世纪,排巫运动之后,西方处于“无医时代”。中医没有抓住机遇,趁虚而入,甚至没有看到这还是机遇,没有及时占领西方医疗市场,却让近代医学匆促诞生。这是输给人家的第一招。
       接下来,西医以欧洲为根据地,很快延展了美洲、澳洲、非洲,亚洲,以柔弱之势进入了医学最发达的中国。中医却不思阻拦,任狼入室。这是输给人家的第二招。
       20世纪以来,西医—一门外来医学反客为主,在中国建立起一套庞大的国家级医疗体制。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主流医学--中医被挤到了墙角,沦为边沿医学,依赖国家保护。这是输给人家的第三招。
       三招下来,中医界便失去自信。用人家的理论来研究自己的理论及药材。结果是不研究不知道,越研究发现自己的问题越多。有疗效、有价值的东西没有挖掘出多少,无疗效及毒负作用却发现了一大堆,以至让人不忍面对。这是输给人家的第四招;
        不敢面对现实,不敢面对未来,只会回避。美其名曰“回归传统”,其实是战略撤退。把医疗市场拱手相让,却拉着健康人养生保健治未病。 这是输给人家的第五招。
        五招下来,即无招架之力,又无后退台阶。只有把一路败北的原因归咎于国家给中医搞了“两化”。真像一个宠坏了的孩子,自己犯了事,却要把责任归咎于父母,甚至狠心咬掉母亲的奶头!这是输给人家的第六招。

       2、是失误,还是从来就胜不了西医?
       大家不理解的是:作为国家,不搞科学化、现代化还能搞什么?搞传统能动摇西医的国际主流医学位置吗?从16世纪起,在西医诞生之前,在西医乳臭未干之际,在西医初出茅庐之际,在西医初来乍到之时,在西医羽翼未丰之时,给了传统中医多少机会,怎么样呢?是机会错过了,还是当时就搞不过人家?
       如今人家兵强马壮,一日千里,所向披靡。我们又如何能搞过?恐怕连我们自己都敢不相信自己!
       反复都搞不过人家,只能反复证明一个结论:自己的思维及手段都落后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终结了!无论我们多么热爱还是喜欢,无论有人多么厌恶还是仇视,都无法改变这一历史性和事实性结果。
       中医要想搞过西医,返回主流医学位置,继续沿袭原先的陈旧理论,沿袭原先的落后方法,就等于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原先的老一套,已经被历史事实反复验证过了,结论早就出来了。如今再一次验证,只能再多一次失败,多一分羞辱。何不好自为之?

       前面所输掉的每一招,都会让我们对中医增加一分失望。如今举国上下种种 “振兴”、“弘扬”等口号,正是大家内心绝望及恐慌的写照。
       我不忍继续增加大家的心理负担,才给大家不断提示:中医还有优势!中医的优势就在于它“有药”!
       “有药”, 这个优势太大了!没有药的(西医)巧妇们,难为无米之炊。
       西医有多少病有诊断而无药医?有人统计过吗? 中医理论过时了还可以重新修编。正所谓:常编的理论,永恒的草药!
       没有药,理论编的再好有什么用?
       没有药,西医究竟还能辉煌多久?

       有了药,我们就有希望!
       这样说,就是想让大家振作精神,不要自欺欺人。大家都把注意力集聚的方向,把目光投射的方向,把思维延展的方向,统统由古代转向现代及未来。
近些年来,大家都只为中医被“西化”而愤怒而悲哀,却没有一个人看到,在西化失败的同时,中医正在走向成功。
      近代及现代中医的一切失败都是由历史造成的。历史,不仅仅造成了失败,还造就了一大批自寻失败的人。所以才变本加厉的解读历史、追逐古人、推崇经典。
      其实,编历史、学历史的唯一用途就是借鉴。尤其借鉴失败的历史,能够启发我们卷土重来,走向成功。失败的历史,不是用来欣赏的,更不是用来陶醉的。
     


点评

作者胡说八道,建议你去研究研究中医在非典型肺炎、禽流感以及艾滋病的治疗过程中凸显的优势和生命力!  发表于 2017-1-2 00:54
赞同基本观点。有少部分不准确的内容和观点。  发表于 2016-5-31 17:35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64
 楼主| 发表于 2017-1-6 19:14:16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2-28 11:23
现代中医治病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治症状;二是治病理。

——脱离病理基础的纯粹的症状,是不存在的。

——脱离病理基础的纯粹的症状,是不存在的。
-------------------------------------------------------------------------------
病理并非基础。疾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反应,集中部位的损伤才是病理。
症状也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全身性疾病所导致的症状;二是局部脏器损伤造成的直接结果。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可以把症状独立出来单独治疗。
这也是传统中医的主要特色。
传统中医并不知道还有什么“病理”一说。

矛盾有主有次,治疗有先有后。
无论哪种情况,在治疗时,都可以把快速消除症状作为第一步,治疗病理作为第二步。
传统中医没有第二步。
63
发表于 2016-12-28 11:46:11 | 只看该作者
悉尼张有和 发表于 2016-12-28 03:15
状态与现代病因病理是它全不同的临床医学范畴,后者与前者没有必然联系,更不可准确解释前者。
有临床实 ...

状态与现代病因病理是它全不同的临床医学范畴,后者与前者没有必然联系,更不可准确解释前者。

——脱离了具体病因或病理的状态,是虚无飘渺的状态。

请张先生以肾阳虚或肾阴虚证为例,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具体内涵是什么?
62
发表于 2016-12-28 11:23:48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28 02:28
【(2)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状态和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 ...

现代中医治病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治症状;二是治病理。

——脱离病理基础的纯粹的症状,是不存在的。

以咳嗽为例,咳嗽的临床症状表现,其中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为咳嗽。直接的病理基础,是机体咳嗽反射被引发激起兴奋,间接的病理基础,可以见于呼吸系统及其他一些系统的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肿瘤,胸膜炎,心脏病变,胃食道返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诱发等。

点评

症状是单个的,证候是整体与局部的综合. 陈斌先生是临床医生吗?  发表于 2016-12-28 13:38
61
发表于 2016-12-28 11:18: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悉尼张有和 于 2016-12-28 03:19 编辑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28 02:28
【(2)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状态和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 ...

状态与现代病因病理是它全不同的临床医学范畴,后者与前者没有必然联系,更不可准确解释前者。
有临床实践的医生不难理解,这是医学现实,不是想当然。
60
发表于 2016-12-28 11:15:28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2-28 00:17
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状态和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代[5], ...

状态与现代病因病理是它全不同的临床医学范畴,后者与前者没有必然联系,更不可准确解释前者。
有临床实践的医生不难理解,这是医学现实,不是想当然。
59
发表于 2016-12-28 11:10:33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28 02:28
【(2)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状态和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 ...

状态具有独立于病理的自我持续及自我加重性质。要想急速消除状态, 状态的解释就尤为重要。但这种解释,显然不能直接用病理来解释,而是把状态作为新的原因作进一步解释。

——看看张先生自己的原文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8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10:28: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12-28 10:37 编辑
悉尼张有和 发表于 2016-12-28 07:09
(2)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状态和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代[5] ...

【(2)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状态和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代[5],必须用两个体系来操作,因而决定了中、西医学的长久并立。这句话显示了一位资深中医师的水平!


【(3)状态是一种多因素的全身综合反应,同一状态可由不同病因、不同病理改变和不同个体产生,因此,状态的解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状态的分类与治疗。切记,病因病理角度的中药治疗,必须符合状态治疗的原则[6]。】古代中医学的盲区就在于不知道解释状态;现代西医学的盲区就是用病理来解释状态。
状态具有独立于病理的自我持续及自我加重性质。要想急速消除状态, 状态的解释就尤为重要。但这种解释,显然不能直接用病理来解释,而是把状态作为新的原因作进一步解释。

【(4)人体疾病综合反应状态,是西方医学的盲区,也是现代科技的盲点,中医学对此有至少二千年的研究,和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中医方剂和中药学的分类与状态分类一致,说明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是状态医学。】人体疾病综合反应状态确实是西医的盲区。中医虽有两千年研究,尚未上升到科学理论面层。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是状态医学,前面应该加上一个“古代”。根据近些年国内对现代中医学的研究,已经不全是状态医学。少数临床家早已进入病理医学层面。

【(5)状态病是器官病之外的一大类临床疾病,不论医学怎样高度发达,生物遗传技术怎样完奋,器官移植和人体复制成功之后,人体內部的协调总是存在差別,这种差别必然使状态医学与人类共存。】状态病不是器官病之外的一大类临床疾病,状态病与器官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一种因果关系。但在治疗状态时,可以暂时剪断与病理的关系。把状态病独立出来,不考虑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只考虑它还能或已经导致了什么次生结果。


【(6)当我们用状态医学的概念来认识中医时,器官病因病理与状态不再有矛盾,因为状态不需要用病因病理去解释】就对中医的认识,古代中医可归属状态医学。现代中医瞄准的是病理。如果过不了病理这一关,仅仅依靠改善状态而生存,其生存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因此,它们在理论上是完全融合的,但在临床思维、诊断和治疗上,必须用两个体系来操作,在这个意义上中、西医是无法合在一起的。但是,用状态医学的概念和框架,我们可以全面地把现代病因病理医学的理论纳入中医学体系中,使中医真正〝进化〞为现代中医学,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现代中医治病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治症状;二是治病理。西医是把两个层面合二为一,均从病理入手治疗。但遇到的麻烦是,病理改善缓缓进行,症状却急速加重,令西医束手无策。中医可以做到甩开病理,单独消除症状。待症状消除之后,再反过来治疗病理。
状态医学应该把症状作为二级病因,研究症状持续这一原因所导致的各种次生结果。而次生结果中最为重要的是,它是如何作用以保持症状的持续性和加重性?
解决了这个问题,再严重的症状就会在一副药内基本消除。

【如果没有10年以上中医和西医诊断用药治病救人实践,不要再讨论中医问题。】
中医是全民族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人民都喜欢讨论中医,也欢迎国外友人及海外华人献计献策。
纵观科学发展史,有很多发明是业外人士,更没有10年以上从业经验。先生身为资深者,更应该胸怀宽广,海纳百川!
多谢张先生!






57
发表于 2016-12-28 09:02:20 | 只看该作者
悉尼张有和 发表于 2016-12-27 23:09
(2)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状态和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代[5] ...

既然同一状态可由不同病因,不同病理改变……产生,却又说"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状态和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状态是建立在病因病理基础之上,还是独立于病因病理而存在?如果是建立在病因病理基础之上(同一状态可由不同病因,不同病理改变……产生),如何理解"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状态和病因病理两个方面进行认识和治疗?
56
发表于 2016-12-28 08:17:30 | 只看该作者
悉尼张有和 发表于 2016-12-27 23:09
(2)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状态和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代[5] ...

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状态和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代[5],必须用两个体系来操作,因而决定了中、西医学的长久并立。
(3)状态是一种多因素的全身综合反应,同一状态可由不同病因、不同病理改变和不同个体产生,因此,状态的解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状态的分类与治疗。

一一张先生能否具体谈谈状态的分类与病因、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8 19:15 , Processed in 0.07006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