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极药食论》之丹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6-29 15:0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拼音】 Dānshēn

【别名】 紫丹参等。

【形态辨识】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根茎顶端常有残留茎基。根呈长圆柱形,略弯曲,有分枝并生有须状细根,长10-20厘米,直径0.3-1厘米;表面呈棕红色,粗糙,有纵皱纹;质硬而脆,断面不平坦;木部呈紫褐色;木部维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选取以条粗、内紫黑色,有菊花状黄白色点者为佳。

【生长特性和适用干支及功效】 丹参主产于四川、安徽、江苏、河北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适宜在向阳、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生长,故与地支巳的五行方位相类;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喜光、耐寒,故与天干癸的五行属性相类。巳属火,类心,藏丙戊庚而主胸腹;癸属水,类血;又多成熟采挖于春秋而应理气和司气,故丹参秉戊土之元气和庚金之肺气而通利血脉,安神宁心,又借庚金壬水同源而凉血消痈,散结止痛,味苦而性微寒。由此可见,丹参适用于癸巳之癸水应时不足,常表现为胸腹胁痛、瘕瘕积聚、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疮疡肿痛等。

【适用鉴别】 (略)

【性味】 味苦,性微寒。

【用法用量】 10-15克,水煎服。

【药食禁忌】 丹参秉戊土之元气和庚金之肺气而通利血脉,故无瘀血者勿用;孕妇慎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 置干燥处。



上述内容若有修订,以《九极药食论》纸质书为准。

----------------------------------------------------------------------------------

原创首发,转载请保留原标题并注明出处!





我记忆中的丹参

       记忆中我小时候家里种过中药,丹参就是其中的一种。

       那时候,不知道父亲从哪里买来丹参的种子,只记得都是种在有阳光晒到的山坡上,种下后的头一两年不需要浇水,只是去除一下杂草就可以了,种下几年过后就开始有收成了。要么是在开春,要么就在秋季,收获丹参过后父亲就开始一点一点地刨丹参了。刚刨出来的鲜丹参红彤彤的,不仅长长的还圆鼓鼓的。但经过太阳一晒风一吹,没多久就变得粗糙了,表面有了长长的皱纹,颜色也变暗了,成了棕红色。

       在父亲刨丹参的期间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每当刨到那些外形好的丹参他总会第一时间挑出来,带回家洗净晾干然后放到白酒里泡起来。这引起了我的好奇,询问父亲后得知,原来村里向来就有这样的做法,说是用丹参泡白酒可以“活血化瘀”。丹参可以活血祛瘀这个说法我早有耳闻,但它是怎样完成活血祛瘀的过程呢?村里向来就有的丹参泡到白酒里的做法究竟对不对呢?这两个疑问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期间虽然也有查过相关的中药书籍,但书中千篇一律都是讲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作用等等,具体机理都没能讲清楚,所以关于丹参的问题也只能一直悬在那里。

       直到最近读了《九极药食论》中关于丹参的论述才明白了其中机理。

       由此可见,所谓的丹参活血祛瘀之功是在中土之元气和肺金肃降之气协同下完成的以气灌血,至此我也终于弄明白了村里向来就有的丹参泡酒喝这个做法的对错了。      



作者: 海中金牛

友情提示:用药因人而异,切勿生硬套用!
2
发表于 2016-7-7 20:04:4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9 02:26 , Processed in 0.04965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