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35|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帝内经》五行相克理论推演之是与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0-3 08:0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帝内经》五行相克理论推演之是与非!

河间市人民医院    金栋(撰辑)

一般认为,理论源于(临床)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临床)实践。殊不知,有时并非完全如此!读《黄帝内经》则会发现,其理论体系是天人相应,方法是比类取象,并以阴阳五行说为核心理论。中医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虽源于古代粗浅的解剖知识和反复的临床实践验证,但有时亦依靠上述理论体系与方法推演而来。其推演的结果,或然性,即不确切,甚至谬误。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故屡遭诟病。

为此,特举几例五脏附五行生克说推演之病理变化,看看临床是否如此?

1、《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谓真脏见,皆死。”

这段话是说:肝的真脏脉出现,死于庚辛日(金克木);心的真脏脉出现,死于壬癸日(水克火);脾的真脏脉出现,死于甲乙日(木克土);肺的真脏脉出现,死于丙丁日(火克金);肾的真脏脉出现,死于戊己日(土克水)。为什么如此?乃根据五行相克(胜)之理,推演而来!如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说:“此言真脏脉见者,各有相克之死期。庚辛者,金日也。肝之真脏脉见而全无胃气,则至庚辛日而死,以金克木也。”

即以五脏附会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行相克说去推演,若出现真脏脉是死期。五脏附天干五行:即肝属甲乙木,心属丙丁火,脾属戊己土,肺属庚辛金,肾属壬癸水。

高校教参程士德《内经》说:“这是以五行相克关系立论的,其实用价值如何,尚有待于研究。”这还研究什么?事实这不明白着嘛,此并非源于临床实践,即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

相克(胜)之义有二:一是正常生理,以维持五脏之间的平衡状态。二是异常病理,又分为相乘(相克太过)和相侮(反克)。

余脏准此类推。

2、《素问.藏气法时论》说:“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

这段话是说:病属于肝,痊愈在夏季(木生火);夏季不愈,加重于秋季(金克木);秋季未死,延持(维持病情不变)于冬季;复发(或好转)于来春。……病属于肝,痊愈在丙丁日(木生火);丙丁日不愈,加重于庚辛日(金克木);庚辛日不死,延持于壬癸日;复发(或好转)于甲乙日。如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说:“凡病在肝者,以肝性属木,其病从春始也;至于夏属火,则火能克金,而金不能克木,故肝病当愈于夏,所谓子制其鬼者是也。若夏不愈,当甚于秋,盖甚则沦于死矣,而金来克木,所谓子休鬼复者是也。设秋不死,当持于冬,盖冬属于水,水为肝之母,母气一旺,肝气有资,故可与病气相支而不甚耳,所谓鬼休而母养,故能相持于父母之乡也。其冬虽与相持,其病复起于春,盖肝气之病,又当至春而起,所谓自得其位而起者是也。……肝病者,愈于丙丁之日,以丙丁火旺,所制者金,而金不克木,病自愈也。设丙丁不愈,加于庚辛之日,加即甚之谓也,以庚辛金旺,必来克土,而木病必甚也。设庚辛不死,持于壬癸之日,以壬癸水旺,必母来助子,而木病可支也。虽能支于水旺之日,而又必起于甲乙之日,以木病当复于本日也。”

高校教参程士德《内经》说:“本段所论的五脏病愈、甚、持、起的时间节律,是古代医家运用五行生克制化规律对长期临床观察的总结。其理论基础是《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有关‘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的理论。”此说妥否?明明是推演而来,却说是“长期临床观察的总结”,显属不妥!临床是否如此?所以程士德《内经》又说:“本篇所论的五脏病之预后转归,也仅是一种可能的模式或趋势,而并非是五脏病变的必然发展变化规律……切不可机械套用。”虽有此说,因是推演而来,没有“可能”,即临床实非如此!

3、《素问.标本病传论》说:“夫病传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胁支痛,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灵枢.病传》说:“黄帝曰:大气入藏奈何?岐伯曰:病先发于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这段话是说:关于疾病的传变,如心病先出现心痛,一日后传于肺出现咳嗽(火克金),再三日后传于肝出现胁肋胀痛(金克木),再五日后传于脾出现大便不通、身痛体重(木克土),再三日不愈则会死亡。冬天容易死于半夜(冬季属水,半夜属水,水甚克火),夏天容易死于中午(夏季属火,中午属火,火甚炽,火绝不能持)。
——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

4、《灵枢.经脉》说:“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丙笃丁死,火胜金也”,“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壬笃癸死,水胜火也”。余脏准此类推。

这段话是说,患了肺病证(症),丙日危重、丁日死亡,因肺属金,丙丁属火,火胜金之故!患了心病证(症),壬日危重、癸日死亡,因心属火,壬癸属水,水生火之故!
——但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

5、《灵枢.论勇》说:“黄帝曰:四时之〔虚〕风,病人如何?少俞曰:黄色薄皮弱肉者,不胜春之虚风;白色薄皮弱肉者,不胜夏之虚风;青色薄皮弱肉〔者〕,不胜秋之虚风;赤色薄皮弱肉者,不胜冬之虚风也;〔黑色薄皮弱肉者,不胜长夏之虚风。〕”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9
发表于 2019-10-12 13:08:1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8
发表于 2019-10-12 12:50:09 | 只看该作者
     同样一个理论,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目的,可以发展为完全相反的次级理论。
27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09:28:04 | 只看该作者
五行相克,王充很恼火

河间市人民医院  金栋

五行是汉代的思想律、统治哲学,受其影响,数家(迷信术数)以五行生克推演帝王皇家、朝廷命官、民间百姓之吉凶祸福、升迁罢黜。

结果,五行说简直弄得人们很“拘而多畏”。对此,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大为恼火,撰写《诘术篇》进行反驳。

《论衡.诘术篇》云:“《图宅术》曰:‘商家门不宜南向,徵家门不宜北向。’则商金,南方火也;徵火,北方水也。水胜火,火贼金,五行之气不相得,故五姓之宅,门有宜向。……今府廷之内,吏舍连属,门向有南北;长吏舍傳,闾居有东西。长吏之姓,必有宫、商;诸吏之舍,必有徵、羽。安官迁徙,未必角姓门南向也;失位贬黜,未必商姓门南出也。”

五行  木火土金水
五音  角徵宫商羽
五方  东南中西北

姓商的人家不能向南开门,因商在五音属金,南在五方属火,火克(贼)金之故。

姓徵的人家不能向北开门,因徵在五音属火,北在五方属水,水克(胜)火之故。

对目前仍以五行生克理论去推演堪舆风水、相宅相地者等,是否是一个讽刺?难道今人不如古人明智吗?!
26
发表于 2019-10-5 13:30:57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9-10-4 21:50
阴阳五行是日月、五星运行天度的反应,人类只能认识,不能改变。
—————————————————— ...

先生前说的对,日月五星运行的气化是大地万物生化的动力,比如,人体的气血为什么会流,五谷为什么化营卫,必然有动力。如果说人体动力是人体的功能,就如把人体视为永动机,是不可能的。日月运行的动量相当日月本身的质量,在此动力的催化下,阴阳合化,相生相克,才有生化生命的条件。生命是六经气血精神运动的表现,六经构成人体承载生命。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在天,成在守四时之五行大法。人体之病,病在不守生长化收藏之法,五脏生化不平,六腑气化不密造成外气进入人体为病。先生有不同意见,请在《黄帝内经》的真谛一文后提,我们共同学习。
25
发表于 2019-10-5 03:39:45 | 只看该作者
俺是先生的铁杆粉丝,哪里起了雾瘴,俺就跟先生一起去驱鬼逐魔,
24
发表于 2019-10-4 21:5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9-10-4 18:58 编辑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9-10-4 16:57
五行相生相克是大自然胜复气化的必然表现。比如厥阴风木气盛,其生相火更盛,相火之生必以燥金凉气制约, ...

阴阳五行是日月、五星运行天度的反应,人类只能认识,不能改变。
————————————————————————————

       那么,根据你的理论推导出:

       人类及一切动、植物的疾病都是日月、五星运行天度的反应,人类只能认识,不能改变,也不用治疗。



23
发表于 2019-10-4 20:57:03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9-10-4 18:18
五行相生相克理论,相对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来说,是了不起的发现,也是了不起的科学。
        人 ...

五行相生相克是大自然胜复气化的必然表现。比如厥阴风木气盛,其生相火更盛,相火之生必以燥金凉气制约,不然的话,生长化收藏之法就被破坏。
木气盛,是日月运行会木星之气,阴阳合化造成的,但日月运行到西方天度,其气化寒凉,当然对木气是个制约。阴阳五行是日月、五星运行天度的反应,人类只能认识,不能改变。哲学是应用大自然的规律,必有不当之处。中医是气化学说,以自然变化为根据,阴阳五行须从本质论。
22
发表于 2019-10-4 18:18: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9-10-4 18:55 编辑

        五行相生相克理论,相对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来说,是了不起的发现,也是了不起的科学。
        人们的认识水平是逐渐提高的。

        现代的科学已经到了相当的水平,很多不明的事物业己明了,如果现代的人们再相信五行学说,那就是不可原谅的了。

        同时,今天认为正确的理论,若干年代后,可能也会被认为是错误的,这很正常。



21
发表于 2019-10-4 17:37:16 | 只看该作者
读《黄帝内经》则会发现,其理论体系是天人相应,方法是比类取象,并以阴阳五行说为核心理论。中医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虽源于古代粗浅的解剖知识和反复的临床实践验证,但有时亦依靠上述理论体系与方法推演而来。其推演的结果,或然性,即不确切,甚至谬误。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故屡遭诟病。
--------------------------------
  《黄帝内经》的体系是人体的生命体系,方法是大自然的生化和气化,阴阳五行不是理论,阴阳是大自然的气化,是日月运行周期的天度引起大地四时24气的气数。五行是大自然的生化,是天气生化万物及生长化收藏的五行大法。所以,阴阳五行是大自然运动的实践。
  中医没有独立的脏腑,中医的脏腑由六经相连,通天地之气,所以中医的脏腑是天地气化的缩影。金先生用西医的脏腑取代中医的六经,是差之毫厘,缪以千里,故屡遭诟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0 03:39 , Processed in 0.05859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