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13|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宣布:中医经络被发现,世界医学将进入新时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2-6 17:0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载

美国宣布:中医经络被发现,世界医学将进入新时代![color=rgba(0, 0, 0, 0.298039)]冷月髒花魂 [url=]铁血汉门[/url] 4天前
这段时间美国大选的全球冲击效应,导致很多其他重大消息被忽略。我们发现,近日美国多名科学家已经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论文指出,他们利用最新技术发现了人体内“流动流体的超级高速公路”。

研究人员说,这个新发现的网络遍布人体的致密结缔组织薄层,是互相连接的间质,这些间质组织位于皮肤之下,以及肠道、肺部、血管和肌肉内部,并连接在一起形成由强大的柔性蛋白质网支撑的网络,其间充满了液体。
研究人员解释称,传统的检查身体组织的方法让他们与间质组织失之交臂。长期以来,科学家在解剖过程中,无意识地破坏了间质组织的结构,当其中的液体被排空,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它们仅是一层简单的结缔组织。

因此,人们从未意识到它们的存在。最近的发现是使用一种新的技术,称为基于探针的共焦激光显微内镜,它提供了活体组织的显微视图,而不是固定组织。

美国的这些科学研究人员在文中说道:“长久以来,中医的经络系统存不存在,一直是现代医学质疑的主要对象,我们的研究发现证明 ,中医经络的确是存在的。这将会为未来人类医学的融合性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必将促进中国医学与世界医学的结合,产生一个新的时代!”
以前有西医认为,《黄帝内经》里面对经络的描述是非常具体的,里面说的很清楚,经络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大的叫经,比较细的叫络,经络里面是走血的,所以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到经络是古人对血管走向的很不准确,很模糊的一个描述。

古人做解剖的时候可能分不清血管、神经和淋巴结,最后画出来一个不像血管,又不像神经的体系出来。一般的人用常识想想,这个经络是很容易被否认掉的。

比如现在做外科的手术,医生对做手术的部位有什么样的血管和神经都很清楚,下刀的时候都会小心翼翼的,注意不要误伤了神经、血管。但是有哪个外科医生做手术的时候会担心把经络给割断了?经络号称用一把银针就能让它起作用,怎么就不怕手术刀呢?

还有,中医说人体十二条经脉有六条经过了下肢,下肢的经脉能影响肝、肾、胃这些重要器官的功能。截肢的病人,这六条经脉全都断了,但是他们除了行走不方便,内脏功能并没有受到影响,都很正常。这又怎么说得通了?

针对这些疑问 ,其实很多提问的方式都是不对的,因为西医是分散微观型思维。看问题往往只看细枝末节。

有人指出,经络肯定存在,打个不完全贴切的比方,相当于飞机航线的存在。确实存在,也确实没办法拿在手里给人看。

经络是人体的能量通路,经是大通路,相当于树干,络是小通路,相当于树枝,穴位是这个能量通路系统和身体表面的交接节点。针灸是通过这些节点的作用来使不正常的通路得到恢复。当然体内还有大的节点(上中下丹田)。

中医有站桩养生之说。当站过一阵子,面部头部的路线非常清晰,很好奇为什么这个路线是固定的。实际上经的路线与筋膜相合,那说白了就是肌体中阻挡物较少的路线。
中医学经络是什么?中国老祖宗早说了,它就是组织液的循环通道。如《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中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经,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经四布,五行并行。

又如中医气功学在描述经络中的能量运输时这样说:人身之中,阴多阳少,言水之处甚众,车则取意搬运,河乃主象于多阴,故此河车,不行于地,而行于水,自下而上,或前或后……。”

结合现代科学对水的研究,就知道中医经络描述的就是水道。

长期以来,西医否定中医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经络不存在,现在经过美国科学家们的艰辛研究,终于真相大白了,经络只有在活体组织液充盈的时候才能够观察,而解剖方法造成了组织液的流失,使它们被忽视了。

经络路线一旦被证实,整个医学就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因为过去我们太重视那些宏观的东西了,而忽视了微观的东西,自然界的规律永远是整体决定局部,微观决定宏观,微观的这些经络路线对人体的影响比神经血管大多了,运用它们,治病就有了一种全新的更有效的方法。
事实上,中药就是疏堵经络来治病的,对于细胞的功能亢进(热),就堵塞它的营养通道(经络),没有了营养,亢进自然停止;对于细胞的功能低下(寒),就疏通它的营养通道(经络),得到了更多的营养,功能自然增强。这与西药用来直接杀死病变细胞的药理有着根本的不同。

可以这样说,证明了经络的存在,也就间接证明了中药药理的科学性,中药大展宏图的时候也快到了!

经络就是对人体普遍联系方式的一种描述。这种普遍联系方式有几个层次,宏观的层次就是神经和血管,它们是维束管道,信息和能量可以在其中快速运输,微观的就是十四经脉,它们主要是由组织间隙组成,上连神经和血管,下接局部细胞,直接关系着细胞的生死存亡。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经络其实在全身是无处不在的,因为人体含有70%的水,所有细胞都浸润在组织液当中,整体的普遍联系就是通过连续在全身的水来实现的,所以,中医上还有全身无处不经络之说。
认识到经络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将直接证明中医内在的科学性。就拿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吧,西医过去一直迷信精密仪器,观察不到人与自然的联系就认为人是孤立在宇宙当中的。

而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大自然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人体的水来影响人体的,而这些水就主要存在于经络系统当中,或者说经络是人与自然沟通的媒介。一旦认识到此,中医在病因认识上的科学性就显示出来了,即人顺应自然则生,违背自然则死,疾病就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产物。

同理,西医对病因认识上的错误也显现出来了,它并不是因为细胞病变,而是细胞所依赖生存的组织液环境,毕竟细胞相对于它所依赖生存的环境,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它们之所以病变,是组织液环境异化,使它们不得不变。要想真正地从根上消除疾病,必须改变细胞所依赖生存的组织液环境,即整体的管理。

中国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生前创立中医人体科学医学,他始终认为中医是顶级生命科学,西方用现代科学工具和手段不能解开中医奥秘,就不断用媒体嘴和懵懵懂懂的老百姓广泛体验感去妖魔化中医,这是作茧自缚,非常不正确的。

可惜钱学森老先生的话早已经被隐没在历史的帐幕里了。

目前美国不少医学家认为:中医的科学性证明已经逐渐到位了,一旦基本证明中医学的全部基本原理,中医的优越性就能够全面被人类社会认识,那时,中医就能得到全世界的公认,并逐步成为人类医学的主导,毕竟中医的全息整体性治疗方法是西医所无法具有的。

17
发表于 2020-12-11 15:39:36 | 只看该作者
《Scientific Reports》这篇报告已发表近两年了,不是新闻,是旧闻。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可。
不能医学科学上有什么新发现,就从中医古书中找匹配,夜郎自大。那中医如何能进步?

点评

谢谢告知。我是从微信中转发过来的。我是孤陋寡闻了。  发表于 2020-12-11 16:48
16
发表于 2020-12-7 20:38:0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不知国内那些一口咬定经络学说是“伪科学”的咬卵犟们作何感想?
15
 楼主| 发表于 2020-12-7 11:00:05 | 只看该作者
            融合观目录



中篇   基础理论层次的融合

   概述                                                             122

第一章    心、经络-调控象态                                           124

第一节   心-调控中枢象态                                              124

第二节   经络-调控传导象态                                 126

一、中医对经络的认识

二、经络调控内脏的层级假设

三、周围神经与血管的关系

四、穴位-感受器象态

五、穴位-带蒂岛状组织皮瓣模型

第三节   中医的血与西医的血液                                           234


14
 楼主| 发表于 2020-12-7 10:42: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12-7 02:46 编辑

       按摩刺激压力感受器,艾灸刺激温度感受器,针刺、电针刺激神经末梢(痛觉感受器),超声波、激光等等,都能够使得穴位得气,产生治疗作用。
   穴位、经络的功能是客观存在,不需要证明,更不需要科学技术、方法证明。因为这是现实存在的客观事实。需要证明的是:现实这个客观事实(功能)的物质基础是独立、单一的物质结构?还是这个功能是由现在西医已经知道的许多种解剖结构协同完成的?
        传统的机械唯物论认为:功能与结构是一对一的、统一的,心血管的功能是血液循环,骨骼肌肉的功能是运动,肺的功能是呼吸,余类推。这种功能结构相统一的观点,已经被西医的发展所突破,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人体的任何一个功能都是由人体的各个解剖学结构共同参与、协同完成的,仅仅是某一个解剖学结构把这个功能表现出来而已。血液循环功能是全身解剖学结构参与,以心血管这个解剖学结构表现出来。余类推。
     结构与功能的不对称,我在《融合观》做了详细的论证。所以,经络功能的物质基础是全身调控功能的外周传导部分,其物质基础包括了:外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淋巴系统以及遍布全身的疏松结缔组织等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遍布全身,沟通内外,传递物质、能量、信息。
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7 10:40:21 | 只看该作者
         14经脉,经脉里流动的是气血,离经之血为瘀血。在经脉里气滞血瘀,离经之血,气血分离,气消散了,没有了,血就变成了瘀血。其他不在经脉里的气,是另外一回事。
        现在的中医教材认为:经脉里流动的是血液,没有气。心脏的心气推动血液循环。完全套用西医的说法。
12
发表于 2020-12-7 10:07:47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0-12-7 08:18
中医认为:经脉里流动的是气血,气推动血运动,气行血行气滞血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不可 ...

          在一定条件下,气与血能分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12-7 08:18:4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认为:经脉里流动的是气血,气推动血运动,气行血行气滞血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不可分离。这是从刑场、战场砍头杀人时,看到血随着气喷射出来,还冒着热气,得出来的结论!是几百年、上千年战争、屠夫、刽子手亲身经历得出来的结论。

点评

“气血不可分离。这是从刑场、战场砍头杀人时,看到血随着气喷射出来,还冒着热气,得出来的结论!” 这种说理,已经把中医拉得很低级了。  发表于 2020-12-11 15:35
在一定条件下,气与血能分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7 10:07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12-7 08:07:00 | 只看该作者
        无论怎么说,都要能够说明:针刺足三里的时候,足三里穴位处发生了什么变化事件,这种变化事件通过什么具体的通路或者可见的(例如荧光显示出来)路径,解除了胃肠道的平滑肌痉挛?
        说不明白,等于什么也没有说!白说!
9
 楼主| 发表于 2020-12-7 08:03:3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经络是什么?中国老祖宗早说了,它就是组织液的循环通道。如《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中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经,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经四布,五行并行。
       经络就是对人体普遍联系方式的一种描述。这种普遍联系方式有几个层次,宏观的层次就是神经和血管,它们是维束管道,信息和能量可以在其中快速运输,微观的就是十四经脉,它们主要是由组织间隙组成,上连神经和血管,下接局部细胞,直接关系着细胞的生死存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3 21:13 , Processed in 0.05675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