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645|回复: 7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5-28 11:1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领导总书记5月12日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调研,他走进医圣祠,了解“医圣”张仲景生平及其对中医药发展作出的贡献,考察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了解中医药发展、艾草制品产业发展等情况。领导总书记对中医药高度重视,他指出:“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对如何更好地发展中医药作出精辟论断。

中医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为护佑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可验证”“可重复”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一些质疑中医药科学性的论调从未停止,现代科学能否成为中医药理论的有效工具?中医药理论能否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验证?中医药理论能否用现代科学语言来进行解读?这些问题似乎不证自明,但一些中医药理论研究者对上述问题比较排斥,认为中医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根源,中医与西医的思维体系不具备通洽性。这导致的后果是:实践证明中医药确实有效,却很难用现代科学的原理、方法和语言来解读中医药为何有效,造成了一些人对中医药的误解甚至诋毁。

现有研究文献表明,从历史、文化、哲学甚至疗效等角度解读中医药的成果较多,而从科学角度解读中医药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汝为认为,从学科知识体系的独立性而言,中医药学科是一门尚未完全分化、未完全成熟的年轻学科,其大量感性认识、实践经验、成文或不成文的感受尚处于“前科学”阶段。

已故的钱学森院士曾指出,人类的知识远比体系中概括成熟的学科理论技术丰富得多,其中仍有许多实践经验、哲学思维和成文或不成文的实践感受尚未凝练升华、进入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具备科学价值。数千年的临床经验已经证明中医药具有卓越疗效,而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表明中医药学蕴含着重要的科学价值。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的优异表现令世人广泛称赞,可以说,中医药有可能是现代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一座“富矿”。

如何跨越现代科学与中医药学之间的鸿沟?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利用人类现代科技成果积极破解中医药密码,是讲清、讲透、讲好中医药原理的重要前提。这就需要积极引入生物学、药理学、医学检验、统计学、计算机等学科知识,培养造就一批多学科交叉的中医药创新型领军人才,深化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规律、作用机理研究和阐释。

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需要中医药加快“走出去”,真正实现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需要漫长的时间淬炼,时间尽管漫长,但是值得我们期待。科学发展的历史一再向人们昭示,任何科学上的进步都是人类探求科学真理而迈出的步伐,中医药学科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需要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接纳并拥抱现代科学理论,为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转型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根基,进而走向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刘波单位系贵州中医药大学)
70
发表于 2021-9-29 18:42:21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1-9-21 08:33
解读临床比较容易,解读原理很困难。

解读临床比较容易,解读原理很困难。
——————————————————
      
说的太对了。解读原理肯定困难,因为我国自50年代研究原理,至今没有实际上突破,最终中医界得出“中西医不可通约”的结论,就是解读原理失败的标志。
     不过,我可以大胆地说,解读中医基础理论的原理,我已完成。
69
发表于 2021-9-29 18:21:16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21-5-28 12:51
要以实际情况为准,古人的探索当然不是千古不变的教条。不过,古人指明了营卫的研究方向,后人却背离了这个 ...

烦请将你的营卫文章链接发上来,以前我没有时间看,现在,看到你几次谈营卫重要。我想拜读一下。谢谢!
68
发表于 2021-9-29 07:47: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21-9-29 07:49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1-9-27 07:56
请先生具体的的说出把台独“转邪复正”的方法、措施!余类推。怎么样把外邪、细菌”转邪复正“ ...

只要用天人合一观武装了人们的思想,你提出的这些问题都不难解决。只是细菌分有益菌与有害菌,所以,细菌转邪复正的说法太笼统
67
发表于 2021-9-28 09:55:03 | 只看该作者
周现强 发表于 2021-9-28 09:51
伏羲之前【即公元一万年左右】才是母系社会,母系社会之前才是原始社会,仰韶时代是“太极阴阳枢机文明”的 ...

我这是在对人类当前存在的”认知“不良情况,开展着思想灵魂的拯救活动。

点评

现代称为:洗脑。  发表于 2021-9-28 18:07
66
发表于 2021-9-28 09:51: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周现强 于 2021-9-28 09:59 编辑

伏羲之前【即公元一万年左右】才是母系社会,母系社会之前才是原始社会,仰韶时代是“太极阴阳枢机文明”的鼎盛时期【道法自然之纲纪,法于阴阳之枢机,和于术数之规度——即“道规德矩、道物同体、形与神俱、知行合一、体用一原”向整体哲学思想精神,不同于封建和当今时代严格的把道与物割裂对待的不相往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智者不割”的整体思想,中国文化的认知自进入封建时代以来,严重的在把道【唯道论者】与物【唯物论者】的人为【人欲】割裂、老死不相往来,才是“弱智者谗谗”!虽然在物质上不断丰富了、可是在人文精神上垮塌了,两者分别各自走上了过亢与不及的两个极端道路,出现了两极割裂分化不在一体二律背反和恶性循环,从当今与仰韶时代作出对照比较之后才发现,在人们的“认知”上【特别是当今的掌握话语权与政权的那些所谓“精英”人物】简直是在仰韶时代那一步的严重倒退。如是,我就继古承新的建立了“道物辨证法”,运用“艺术思维同哲学和医学对话”的方法,用来启迪“世界是个交响乐”!具备音节连续婉转、高中低抑扬宣演的自然征象,从来也见不到音效场的”对立、矛盾、斗争、平衡“的不正等的异端邪说。

点评

我这是在对人类当前存在的”认知“不良情况,开展着思想灵魂的拯救活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8 09:55
65
发表于 2021-9-27 10:23:5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1-9-27 07:56
请先生具体的的说出把台独“转邪复正”的方法、措施!余类推。怎么样把外邪、细菌”转邪复正“ ...

先秦仰韶时代的老祖宗们【黄帝、岐伯等】以及其后的管仲、老聃、庄周、孔子等,为了维护自然、社会、人体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环境气候,在著书立说中时刻提醒人们保持着自然、社会、人体的天地循行【玄】、纪周度行的这个非常重要标度律、中态公约度【-1n——0——+1n]、稳态生命秩序的准绳,虽然他们在文章中前后有悖、有时恍惚、不能坚守始终如一,但都指明了“守中、执中、环枢、中庸”【既无太过、也无不及,亢则害、亏则损,承乃制、制则生化】的层次概率论的执行标准,只有时刻维护自然、社会、人体的这个关键“正气”才不致走”邪“【邪为:对立、矛盾、斗争、平衡】,不断的把”邪气“处置,化解、劝和、转化、回馈”于萌芽状态不至于发生【先知先觉、未病早防、轻病早治、重病防危】,否则是在"渇而掘井、斗而铸剑“【意旨:天道自运而不争,人道守度不相害】,这就是在”挈起天地运行之纪,把握阴阳回环之枢“【玄机】,建立了”益不足、损有佘“等的依其阴阳环枢【玄机】相应的”转邪复正“的原则大法,这也就是在”道法自然之理,法于阴阳之机,和于术数之度“【不是当前某些中医代言人言之的丢车保卒的”象“】!而是如何的把”过有或过无的太过与不及“经过”疏道运物“的办法”转化、处置,化解、劝和、回馈“调控于”正常状态“——即”正气“——生命的生活与工作秩序稳态,恢复自然人体的本能,则邪去正安。为此,国內外的有识之士才称谓传统国医学是”过程和状态医学“或是”自然绿色的生态系统程序医学“,其”疾病“是依”证态“群分门別类的”因素与关系“证候【古称脉候——人体环境气候、变动不居】。为此,我就依其原则大法,守正创新的相应建立了”益不足、损有佘,疏通道、利物运,调紊乱、达正态“的【道为本、物是标】的医治方法和措施。
64
发表于 2021-9-27 08:53:41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1-9-27 07:56
请先生具体的的说出把台独“转邪复正”的方法、措施!余类推。怎么样把外邪、细菌”转邪复正“ ...

先秦仰韶时代的
63
发表于 2021-9-27 07:57:26 | 只看该作者
    百度搜索  抱歉没有找到与“”转邪复正“”相关的网页。

62
发表于 2021-9-27 07:56:04 | 只看该作者
周现强 发表于 2021-9-26 02:18
要正确认知“正邪斗争是个谎言”,事先,要如何认知究竞什么才是“正气”?如果大家还把“正邪斗争“当个 ...

         请先生具体的的说出把台独“转邪复正”的方法、措施!余类推。怎么样把外邪、细菌”转邪复正“,请说出具体的方法措施。
        《伤寒论》汗吐下三法,是驱邪外出,不是”转邪复正“。中医治法中没有:正邪“兼容共利、和合生物“的治疗方法。

点评

只要中医界接受了天人合一观,你提出的这些问题都不难解决。只是细菌分有益菌与有害菌,所以,细菌转邪复正的说法太笼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9 07:47
先秦仰韶时代的老祖宗们【黄帝、岐伯等】以及其后的管仲、老聃、庄周、孔子等,为了维护自然、社会、人体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环境气候,在著书立说中时刻提醒人们保持着自然、社会、人体的天地循行【玄】、纪周度行的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7 10:23
先秦仰韶时代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7 08:5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3 06:55 , Processed in 0.0540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