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10|回复: 7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初涉】在国医名师指导下感受和践行中医一一马有度老师《感悟中医》读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0-3 09:31: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23-10-3 09:10 编辑

【中医初涉】在国医名师指导下感受和践行中医一一马有度老师《感悟中医读后》
原创 刘锐 合欢中医 2023-10-01 15:12 发表于重庆
《感悟中医》的作者是已故重庆知名老中医,新中国首届高等中医药大学毕业生,重医大学教授,主任医师马有度老先生,也是我师父尊敬的良师益友,忘年知音。数月前师父刘世峰要求门下30余名弟子购买和认真阅读马老《感悟中医》,通过读书学习,破解和感受马有度老师学习中医成功密码。


我原本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随便翻翻,结果一看就停不下来,并且发自内心的有感而发,和大家分享心得。这本书值得反复阅读的地方,在于干货满满。马老将自己研习中医60年的毕生所学,临床实践和心悟感言倾囊相授,深入浅出的讲透了中医学科的优势,养生,治病的底层逻辑和初学者学习中医的方法论。字里行间,尽是一代国医大师对中医的挚爱,弘扬国医的满腔热情和对后辈的悉心教导;在我们从小接受凡事讲究科学和量化指标这一代人的思考框架里,西医已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首选治疗体系,中医似乎就和京剧等传统国粹一样被高高供起,并不参与日常生活,只有部分老年粉丝和大病初愈需要调理的人才会捧起药罐子。然而,当见到大量抗生素滥用和过度医疗,及很多中年精英们英年早逝的惋惜案例后,不由得觉得,认识和保养身体,学习一些基础的疾病产生原理,防治知识,是我们每一位的人生的必修课。《感悟中医》这本书,共分为:继承创新,智慧之学,灵验之术,文化之花,感悟随笔等七个版块,凝聚着马有度老师践行中医一生的心血。


《感悟中医》对我来说,精华部分集中在如下四个方面:1,为什么要学习中医?中医思维的先进性在什么地方? 我们智慧的先人们在2000多年前构建的“自然-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在现在看来,的确非常超前。 古代医家把“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气”,这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而一旦失常,则又称为致病因素,称为“六淫”。 告诫人们,要主动去顺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中医理论讲到,人的身心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如明代方孝孺在《医原》中强调说,“风气古今之殊,资禀厚薄之异,服食之品,劳逸之差,静躁之度,奉养,嗜好,居处,习业,所遭之时,所遇之变,人人相悬也”,中医重视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正常状态下为七情,太过可以致病种。 所以也引出了中医的望闻问切,四种诊察方法来了解患者病情的现状和历史。做到了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病”为本。人与自然,社会和自己的关系和指导思想很高明,它从宏观角度阐明了病因,病症和治疗方法。2,如何学习中医? 经过2000多年的积累和传承,各种医学著述和派别琳琅满目,常常会让初学者无处着手。比如,我自己从中医药学生的基础教材开始入手的,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针灸学》,《方剂学》, 教材内容非常不友好,比如经络,穴位部分,需要大量的记忆,每每看到这里,就会因为畏难情绪,绕开这部分或者索性就把中医学习搁置下来了。但是马老书中提出了他建议的学习方法,由浅入深循序进,他推荐了秦伯未先生的《中医入门》,《医学三字经白话解》,《汤头歌诀白话解》,《药性赋白话解》,入门后再重点精专攻几册,比如他自己除《伤寒》,《金匮》之外,阅读次数最对的程钟龄先生的《医学心悟》。 马有度老师还强调中医学习之“捷径”之一,就是要多拜名医明师,虚心向他们取经。他就拜了重庆市陈源生,宦世安等几位名老中医为师,使医技医术得以精进,成为一代中医名医专家。比如我自己,之前瞎蒙乱撞,觉得中医学海茫茫,千头万绪无从着手,现在按马老的建议,重新规划的学习计划,相信按照这样的节奏,对于中医爱好者来说,应该可以完成“扫盲”工作。3,如何治病? 这应该是对医生们启发最大的部分,在这一章节中,马老更是对后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清楚讲述了治病原理和治法。 总结了临床治病的“三基“, 基本证候,基本治法和基本方药。比如药方以千记, 药以万记,抓基本方,抓常用药。如凡遇气亏者以四君子汤,血亏者以四物汤,痰饮者以二陈汤,湿滞者以平胃散,运用几个组方,灵活加减,以应临床无穷之变。看到这里,即使初学者也会感叹一声,原来掌握了诊病,治病底层逻辑后,浩浩医海也是有船可渡的。4,如何养生? 这可能是我们爱好者最感兴趣和最易学习的部分。《黄帝内经》首先论述的就是养生之道,有一段经典论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隔着两千年的岁月回看,那些个“996/007”日常,是不是仍然在枉顾先师教诲,透支生命,半百而衰。 对此,马老也总结了养生四有16字精华,心胸有量,动静有度,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马老提出的有量和有节,有量是情志调节,有节是自然生物调节。传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的养生保健理论。虽然全民养生热潮,但是医学大家并没有指引民众过度养生,如当下的“禅修”,“辟谷”等冷僻奇葩方式,中医理念的精髓在于平衡与适度。 所以马老把情绪稳定,动静有度放在首位。各位过度过量动与静的朋友们细品一下。

世间好书不计其数,每一个读者观感也各不相同,能有醍醐灌顶,如沐春风感受是读者与作者缘分,也是读者之大幸运。去年冬季,本来要去重庆市参加马老和我师父等一众铁杆中医的新书《中医百病防治养》首发式,当面向马老请教,因为疫情首发式被取消未能成行,失之交臂深感遗憾!好在马老有书籍和文章传世,可继续感受马老的医者仁心,对中医和学生的大爱。愿大家学习不止,笔耕不辍。

    刘锐,2023年9月17日于苏州石湖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9
发表于 2023-11-4 09:39:27 | 只看该作者
马有度先生是我尊敬的先辈,但如果说当前教材内容非常不友好,我是不赞成的。它是业内诸多专家集思广益之作,比任何一家之言都全面。
38
发表于 2023-10-5 11:00:5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理解:董建军按摩师就是一下力的,就能学习中医,文化和中医水平都不怎么样。需要继续努力
37
发表于 2023-10-5 10:45:25 | 只看该作者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23-10-3 15:43
董建军按摩师就是一下力的,文化和中医水平都不怎么样。

董建军按摩师就是一下力的,文化和中医水平都不怎么样。

~~~~~~~~~~~~~~~~~~~~~~~~~~~~~~~~~~~~~~~~


董大仙,看看总版主对你的高度评价。
36
发表于 2023-10-5 10:43:14 | 只看该作者
董大仙,看看你为维护中医发表的反智言论,你以为自己在维护中医,可惜论坛所有传统中医都不买你的账,你才是导航论坛最大的笑话,你自己不知道而已。
35
发表于 2023-10-5 10:42:16 | 只看该作者
水滴石穿 发表于 2023-10-5 02:34
董大仙,你自己就是装卸工,却跑来教导别人,谁给你的勇气!!

考核按摩师出的医学知识,水滴石穿你能考几分?
34
发表于 2023-10-5 10:34:43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23-10-5 10:31
无中生有的“拼了命的维护中医,维护中医理论的科学性”你咋想出来的?我是根据大学的必修课写作知识教的 ...

董大仙,你自己就是装卸工,却跑来教导别人,谁给你的勇气!!
33
发表于 2023-10-5 10:33:13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23-10-5 10:00
你没有知识,不能以没有知识海侃伤害别人,不仅伤害父母心,还祸害他人

董大仙,看看你为维护中医发表的反智言论,你以为自己在维护中医,可惜论坛所有传统中医都不买你的账,你才是导航论坛最大的笑话,你自己不知道而已。
32
发表于 2023-10-5 10:31:43 | 只看该作者
水滴石穿 发表于 2023-10-5 02:07
你这种煞笔智障,拼了命的维护中医,维护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可惜论坛没有一个人支持你,连总版主都嘲笑你 ...

无中生有的“拼了命的维护中医,维护中医理论的科学性”你咋想出来的?我是根据大学的必修课写作知识教的怎么认知辨别科学理论的科学方法,教的怎么创造科学理论来认知辨别中医理论是不是科学理论。
受到警告 31
发表于 2023-10-5 10:09:56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23-10-5 10:00
你没有知识,不能以没有知识海侃伤害别人,不仅伤害父母心,还祸害他人

孽畜,你看看论坛举报你的帖子,连篇累牍,你给你的父母争光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 21:46 , Processed in 0.0739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