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学发展战略研究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20-7-12 11:29:24 | 只看该作者
中药症状反应是受体构象病。
其它疾病是结构物质病。
受体构象,结构物质病,实际也都是功能病。
但成形原因不同。
构象病没有细胞分子化学键断键 。
是受体分子键旋转产生的变形或构象改变,而影响了受体分子生理信号物质分子结合,及生理功能变弱或变强就是症状。
结构物质病中的细胞分子化学键断键,细胞分子分子解体生理功能丢失,就是一些疾病,反应如炎症疾病 。
人类医药学至今对于构象病,基本并没有加以研究认识,或者忽略研究认识疾病中症状
或者对于构象病并没有达到本质认识,人类科学医药学药物不能治愈症状,但不是科学研究,不是科学认识的中药却能治愈症状。
因为药物结合部分不同,或药物结合受体级,是不同级受体结合。
42
发表于 2020-7-12 11:30:49 | 只看该作者
针灸是治中药症状受体构象病。
43
发表于 2020-7-12 11:32:45 | 只看该作者
人类科学医药学药物不能治愈症状,针灸中药能治愈症状
44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07:18:29 | 只看该作者
     昨天说了房劳这个病因是由临床表现反推出来的,今天接着说临床反推的问题。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张仲景认为其病因是:皆从惊恐得之。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临床表现的特点是:发作欲死,即极度恐怖。
      临床表现:自觉有气上冲咽喉,发作欲死,惊悸不宁,恶闻人声,或腹痛,喘逆,呕吐。
奔豚气与西医的反流性食管炎是一个证态(融合观221页);伤寒论117条,65条,皆为:欲做奔豚,与水电解质紊乱低血钾引起的胃肠逆蠕动是一个证态。都有胃肠逆蠕动(气上冲胸)与反流性呕吐表现,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有恐怖感、频死感,所以张仲景把奔豚气的病因反推为:皆从惊恐得之。而实际上反流性食管炎的西医病因与惊恐关系不大,或者说,惊恐只是一部分原因,后世注家多认为情绪刺激是其病因之一。
          古代医家往往是从临床表现中的特殊表现,反推病因、病机(审证求因)。这种例子很多,甚至于药性的四气五味也从临床治疗效果反推得出。这和西医的病原体病因完全不同,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西医也有类似的例子,那就是脾切除引起一部分人严重感染与癌变,反推脾脏应该具有免疫功能,再用动物实验研究脾脏的免疫功能。

45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07:40:1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认识病因,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是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即“辨证求因”即审证求因。以临床表现为依据,不仅仅推求疾病的病因,而且推求病机,为治疗提供依据。
    房劳作为病因,除了过度性交之外,大多是通过审证求因反推而来的,只要临床表现出性功能障碍,出现副性征异常,甚至于性传播疾病等,均归类于房劳。
   中医的“风”,分为“外风”和“内风”两个概念。一般“外风”指的就是自然界的那个“风”,而“内风”指的是内科疾病,产生了类似具有“风”的特点的状态,比如抽搐、震颤、眩晕等症状,中医管这叫“内风” 内风分为热极生风 肝阳化风 血虚生风
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的“行痹”,即是风气偏盛的表现。数变,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如风疹块,即有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之特点。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发病多急,传变亦较快。
凡是临床表现具有善行而数变者,其病因、病机皆归类于风。
 
46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07:41:03 | 只看该作者
       “风”在中医学中的含义
1、指病因。如外风、内风。
2、指症状。如抽风(抽搐)、瘙痒、游走性疼痛……。
3、指病机。如热极生风、血虚生风……。内风何谓?自然界空气流动谓之风,那么体内气机不循常道逆行则谓之风……!
4、指病证名。如《伤寒论》中的“中风证”,《內科教材》中的“中风病”……。
     故“风”字在中医学中具有多种概念含义,读书、临证时宜细审详辨其真实含义,别见风浪施祛风、熄风药。
      一点拙见,仅供参考。
47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07:41: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7-12 23:43 编辑

     李同宪:
近来网上讨论房劳(性生活过度)一般不会致病,对于房劳致病提出质疑。
房劳又称房室伤。色欲伤,色劳。指性生活过度,耗伤肾精,肾之真阴元阳俱亏。是虚劳病因之一。因房事过度而导致肾精虚损的疾病。从女劳疸说起。

中西医融合观续181页
(1)女劳疸-肝硬化性激素代谢紊乱证态。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第14条: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硝石矾石散主之。
硝石矾石散方:
硝石 矾石(烧)等分
上二味,为散,以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候也。
         第2条: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
须注意的是,此方是治女劳疸兼瘀血的证治,若不兼瘀血,纯属肾虚,前人多用补肾治疗。如偏于肾阴虚的,用六味丸、左归丸为主,偏于肾阳虚的,用肾气丸、右归丸为主。
        西医临床上发现肝硬化病人面色多黝黑、污秽而无光泽,这是因为慢性肝病继发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脏不能及时代谢垂体前叶所分泌的黑色素细胞刺激素有关。此时病人眼周围、手掌纹理和皮肤皱折等处均可有明显的色素沉着,故近代名医陆渊雷曾在《金匮要略今释》中指出:黑疸即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证。肝硬化晚期出现激素代谢紊乱出现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时,黑色素代谢紊乱,引起皮肤变黑。

     肝硬化的早期症状还可能出现乳房胀、睾丸缩,这是因为肝脏对人体血液中性激素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肝硬化的早期雌激素增加,雄激素减少,男性可见乳房增大、胀痛,睾丸萎缩。对女性来说,肝硬化时性激素紊乱,肝硬化的早期症状也会引起月经紊乱、乳房缩小、阴毛稀少等。这种性激素代谢紊乱引起性功能障碍,中医认为是由于房劳过度引起的。
肝硬化晚期内分泌失调:肝硬化晚期时,肝脏的功能衰退更加明显,直接导致雌性激素的灭活减少,雌激素分泌量上升,血液中含有大量的雌激素,同时伴有雄性激素受到抑制等现象(女劳疸)。
      现代医学认为肝硬化患者有性激素紊乱的病理变化,导致性功能障碍或者出现异性征。中医认为房事过度就是性生活过于频繁,或者不正当的性生活,其结果往往引起性功能障碍,所以当病人出现性功能障碍时,反推其病因往往归咎于房事过度。现代医学认为:性功能障碍的原因很多,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肝硬化等等均可以引起,而不单单是性交过度。
房劳,房事过度与过度性生活不是一回事。过渡性生活这是房劳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指性功能障碍。只要病人出现性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反推其病因就是房劳。性功能障碍与肾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密切相关。参看:融合观320页。

《伤寒论》中的房劳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①,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译文】伤寒病后因男女交接而发生的阴阳易病,出现身体沉重,气少不足以息,小腹挛急疼痛的症状,甚至牵引阴部挛急疼痛,热气上冲至胸部,头重不能抬起,眼睛发花,膝与小腿肚拘急痉挛,主治宜用烧裈散。
伤寒是广义的,包括一切外感病而言。病方新愈,男女即行交接,因而产生一系列的病变,如身重,少气,少腹急迫,牵及阴部,膝胫部拘挛痉急,热上冲胸,头重眼花等症状,宜用烧裈散治疗。
     《伤寒论现代解读》340页

48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07:46:47 | 只看该作者
     河风点评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多数学术推断,源于对因果链条的逆向解读
49
 楼主| 发表于 2020-7-16 08:13:35 | 只看该作者
        证,是疾病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或者疾病的不同临床类型。表现为: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组症状与体征、脉象、舌像的组合,
50
发表于 2020-7-16 14:40:03 | 只看该作者
脾气虚,脾阴虚,脾阳虚,脾热反应与何种人体生理系统变化有关。中药治愈治疗的脾气虚,脾阴虚,脾阳虚,脾热药理结合点是什么。
当然中药治脾药治的是何种生理系统症状病,脾气虚,脾阴虚,脾阳虚,脾热中医的脾就是何种生理系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8 01:13 , Processed in 0.11217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