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是中华民族应该继承的“遗产”吗?
2002年周有光先生在《语文建设通讯》第70期的[汉语即将成为世界第一语言吗?]一文中说:‘汉语在21世纪是否即将成为使用人口最多的、流通范围最广的世界第一语言? 中国是人口大国, 经济又在向上发展, 普通话将在全世界华人中间普及开来, 迟早要成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语言。但是, 这不等于说, 普通话将代替英语成为国际共同语。英语成为国际共同语, 除了语言优势外, 还有英美等国的实力作为后盾。’2000年他在该刊第62期的[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 一文中说:‘ 语言发展有一条规律, 叫做〝滚雪球〞原理。雪球越大, 越容易滚大。英语成为事实上的国际共同语是历史〝滚雪球〞造成的。赞成也好, 反对也好, 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了。’1998年他在该刊第55期的[双语言时代] 一文中说:‘ 英语已经事实上成为地球村的共同语。三百年来〝日不落〞的大英帝国〝日落〞了, 遗留下来一份遗产〝英语〞, 正像罗马帝国瓦解之后遗留下来的〝拉丁语〞。〝英语〞失去了英国特色。英语不仅没有阶级性, 也没有国家的疆界。’
如果说第四等的〝英语〞是英国留给世人的遗产, 难道第一等的〝汉语〞是中国留给白种人的负担吗? 如果说〝英语〞失去了英国特色, 难道中国人会因英语独霸而感到自豪吗? 难道中国会因英语国际化而获利吗? 如果说〝英语〞没有阶级性, 难道〝汉语〞是某一个阶级的语言吗? 如果说〝英语〞没有国家的疆界, 难道〝汉语〞天生就存在国家的疆界吗? 难道〝汉语〞就只能在全世界华人中间普及吗? 难道中国的实力还赶不上西班牙吗? 显然周有光先生不仅在为英语〝推雪球〞, 他更在为英语〝抬轿〞。我们不禁怀疑让他来为汉语制定政策, 这样汉语还会有活路吗?
纽约时报记者Kristof与Wudunn在两人合撰的‘东方惊雷’(Thunder from the East)第二章‘我们为什么说英语’中论道: ‘在过去数千年的历史中, 亚洲在绝大多数时间中均远比世界各地更先进。…检讨历史的转捩点、探索在过去五百年中为何是西方而非东方称霸世界。…十五世纪中叶, 中国宦官和文官为郑和下西洋争辩之际。在这个关键转捩点上, 若是历史稍有不同的发展, 恐怕今天的情况就会截然不同了。…其实宦官与文官都有缺点, 宦官经常贪渎弄权, 文官则反动, 反对改革与实验。过去几百年, 宦官贪渎弄权声名狼藉; 但是我们必须说, 中国国力的江河日下, 乃是儒官误国。中国腐儒把国家带上一条贫穷、战败、落后的屈辱之路。’
历史经验证明, 反对改革与实验若能巩固自身的利益, 文官总是反动的。语言文字理论显示, ‘汉语拼音方案’完全违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但是它为何还有那些〝代表〞呢? 他们坚持‘汉语拼音方案’的深层原因为何呢? 根本而言, 因为汉语拼音方案与普及英语政策是息息相关的。基于在各个学科中, 外语是最需要学习环境的, 而这种学习环境只有富商高官才有能力提供。在这种情况下, 英语不仅成为剥削人民的工具, 它更成为富商高官为子女精心安排的〝特殊〞遗产。简言之, 英语普及政策是〝政策剥削〞及〝政策绑官〞不可缺少的一环。惟有如此, 文官方能在教育机构及政府部门中设置〝英语门槛〞。这个英语门槛越高, 则他们不仅能获得剥削之利, 他们的子女亦能获得更多的任官机会。在自身利益的考量下, 文官不仅利用‘汉语拼音方案’来破坏汉语的发展, 并蓄意将汉语贬为原始、落后的语言。
设置英语门槛的任用制度将会导致何种后果呢? 由于学习英语需要的是学习环境而不是资质与努力, 而富商高官拥有他人无法企及的环境优势。十数年后, 那些操着英语的庸才逐渐成为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决策者, 将势必为整个国家民族带来巨大的灾难。企业界的庸才会被市场自然淘汰, 然而政府部门的庸才却不易撤换。此外在这种任用制度下, 英语在中国不仅会存在阶级性, 而且它还会具有极强的世袭性。若英语在中国取得拉丁语在欧洲的地位, 则中国必然会发展出形同中世纪的封建社会。
英语普及政策包藏着险恶的祸心, 而且它的支持者经常戴着追求自由民主的假面具。虽说这个政策是少数富商高官留给子女的遗产, 然而英语宗主国才是最大的赢家。因为中国不仅每年均要耗费巨资与人力为英美推广文化、建立优势, 而且中国内部还会产生严重的矛盾与对立。这个决策牵涉甚广, 若无睿智及大魄力的领袖人物将难以挽回了。拿破仑曾言:‘中国一旦觉醒, 天下均将震动’, 然而中国的文艺复兴至今仍未到来。就当前情势观之, 中国已再度踏上另一个五百年的屈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