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1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薛宝钗与“冷香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9 13:19: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薛宝钗与冷香丸

    曹雪芹笔下的薛宝钗,既有大家闺秀之风范,又有娴雅淑女之娇容。然而,宝姑娘虽有“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的姿色,却也有美中不足,因为她有一个“喘嗽”的夙疾。据《红楼梦》第七回记载,宝钗患的这种病,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为治此病,不知白花了多少银钱,凭它什么名医仙药,从未见效。倒是一个癞头和尚介绍的“海上方”(秘方)--“冷香丸”,吃了即便见效。
    《红楼梦》中记载的“冷香丸”,是将白牡丹花、白荷花、白芙蓉花、白梅花各十二两研末,并用四季雨露霜雪加蜂蜜、白糖等调和,制作成龙眼大丸药。发病时,用黄柏煎汤送服一丸即可。考“冷香丸”一方,医籍未见记载。即或作者杜撰之笔,但其处方遣药之意,亦颇有耐人寻味之处。
    “冷香丸”中牡丹花味甘苦、辛,性微寒,能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本草纲目》谓其“各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并有“花为阴,……能泻阴胞中之火”及“白花者补”的说法:荷花性温、味甘苦,《罗氏会约医镜》上说:“荷花清心益肾,黑头发,治吐衄诸血”;芙蓉花味微辛、性平,《本草纲目》说它“清肺凉血,散热解毒”,可用于久咳吐血、月经过多、带下诸证;白梅花味酸微涩,性平无毒,既能疏肝解郁、理气和胃,又能“助清阳之气上升”(《百草镜》);近人用白梅花合剂治百日咳、喘逆、咳嗽,疗效颇佳。“冷香丸”四味花卉中药取意于色白入肺,清宣华盖,疏肝清热,理气化痰;并以黄柏煎汤送服,以清虚热、燥湿化痰,诸药契合病机,配方颇为精巧,足以证实曹雪芹是精通医理的。
    曹雪芹笔下的冷香丸,还包含着神奇的心理疗法。因为哮喘病的发作,与情绪的好坏密切相关。面对藏愚守拙、很有心计的薛宝钗来说,运用暗示疗法,可与药物相得益彰。这个“海上方”从和尚之口说出,首先在宝钗心目中留下神秘感;采四样花须春、夏、秋、冬四季盛开之时,又须在春分这天晒干,还要四个节气的雨露霜雪四种水来和药末做丸,并放进旧磁坛内埋在梨花树底下。无疑给宝钗以玄妙莫测之感,产生信赖之情。尤其是所用的花蕊、雨露霜雪均为12钱,黄柏也是12分。何以取12这个数字呢?在古人心中,视12为吉利,12又与一年12个月、一天12个时辰、人体12条经络等相吻合。故用药取12之数,使宝钗产生天意促成,使疾病痊愈的好感。这样一种好药,宝钗又把它埋在梨花树底下,无非是想得点“梨花仙子”的“灵气”,使病快点好。更为巧的是,“冷香丸”与她这个“冷美人”名字又相吻合。种种他人的和自我的暗示作用,即使不服药,也能起到病情减三分的效果,加上药物的疗效,吃了这药就自然灵验。

[/watermark]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发表于 2009-10-9 21:04:5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薛宝钗与“冷香丸”

不错,长见识
3
发表于 2009-10-10 00:34:5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薛宝钗与“冷香丸”

芹溪奇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5 19:34 , Processed in 0.11274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