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5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脉诊经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20 11:1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个人按中医传统划分理论把人体划为四分,卫分,营分,腑分,脏分。脉象分四位,浮位,中位,沉位,伏位,分别对应以上四分。轻搭即脉有即卫分有病(如体表受凉或受热或受风),稍按则营血有疾,重按则六腑有病,紧按不应则疾入内脏。搏击有力则火大,无力绵软则湿重,脉数则风或者气高,紧如琴弦则寒强,如此四基本脉,医家不得不晓,但现在问题是,如果疾病已入内脏,脏虚不制阳腑,而反表现为阳脉,这就很让人头疼,怎么办?此时只能靠脏脉象判别,如肝脉弦直,心脉弦钩,脾脉缓重,肺脉轻浮,肾脉沉硬。太阳脉多血少气(膀胱和小肠)缓长,阳明脉多血多气(胃大肠)应平缓,内经上说我们所搭的脉气由胃气产生,所以一般能认为是正常脉,少阳脉少血多气,经上或说其弦直,或说其浮大,均指此言。似无定准。要四诊合参,恐怕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我认为有些人把脉诊讲的太神奇是神话,讲28脉也只是理论,因为第一高度的理论不能替代高度的实践,尤其是中医更是如此。第二就是西汉名医仓公自己对皇帝说虽然他医术很高,但能治愈六成的病人就不错了,也有治死人的时候。古代名医都如是说,更不消说我们了,大家讲对不对。
2
发表于 2008-7-20 13:37:29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脉诊经验

不错的文章,脉学贵在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3
发表于 2008-9-26 16:20:04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脉诊经验

三九中药网 学习了,你的功底不浅。
4
发表于 2009-3-21 14:48:48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脉诊经验

有悟性!脉动由孚气,有其病必有其气,理论上是可以达到"神奇"效果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3 21:31 , Processed in 0.0488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