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7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中西医结合观(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7 22:3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西医结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如何结合却成了人们关注问题,以往多以西医理论来改造中医,这种做法已经近60年了,但是理论上结合的成就却是零,所以这种结合是失败的,因此我提出另一套结合方案,这套方案必定行得通。
中西医结合是两种认识方式的结合,是高级医学与低级医学的结合,是深层医学与浅表医学的结合,也是天人一体医学与天人分离医学的结合,是复杂内在联系医学与简单联系医学的结合,是演化医学与机械医学的结合,因此这就注定以中医为主以西医为辅的结合。
一、诊断  以中医的四诊为主,辅之以西医仪器诊断。
1、中医四诊诊断,很科学,它的灵敏度高于任何仪器。
其缺陷是不直观,也有随人而异的情况。
2、西医的仪器,优点是直观、客观,一目了然。
其缺陷,a、仪器制造商、维修人员、操作人员、看病医生四分离,即制造商只管制造,维修人员只管维修,操作人员只管操作,看病医生只管看病,如此分离,任何一环出问题,就会造成误诊。所以西医的这种分工,有利也有弊,误诊就成了常事。
b、任何仪器都存在误差,所以有些疾病各种仪器都查不出来,只好命名为亚健康,患者有病,只好忍受。
3、结论 中医四诊为主,辅之以仪器诊断;对仪器的误诊要靠四诊纠正,对仪器查不出的病,要以四诊加以确定。
4、患者同意才可以用仪器,不得引诱或强制患者用仪器检查。
5、对中医使用仪器,要加以限制,目的是提高四诊的准确率,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四诊准确率不是要显示中医的高明,而是尽量克服对仪器的依赖,过分对仪器的依赖,就会降低四诊的准确率。
中医使用仪器,其准确率必须达到60%以上,否则这位中医就算不合格。
中医使用仪器可以划分中医四诊的等级,比如60%一个等级,70%第二个等级,80%第三等级,90%以上第四等级。划分等级的目的是促使医生提高四诊准确率。
当然对仪器诊断的错误要加以妥善解决。
中医四诊又有西医的仪器诊断,等于中医又多了一套辅助手段,何乐而不为。
因此西医的仪器,中医院应当应有尽有,也就是西医有什么,中医也有什么。
6、仪器诊断要以中医八纲辨证最后确定病因。
二、治疗以中医理论为准。
中医理论是高层次的互相密切联系的理论,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治疗要以中医为准。而西医往往找不到病因,如高血压,西医只在血管上找原因,找来找去找不到,就说原因不明。而对中医来说根本不算什么病,它的根源在肝,变动在肾,肝肾健康,高血压自然消失。因此查出高血压,绝对不能给西药降压片,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恢复肝肾的功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血压,而高血压解决,心脏病,脑血管病自然相应减少。
三、外科也以中医理论为主,中医原来的外科也要保持并发展,同时大力吸收西医手术,外科是西医的强项,西医手术中医全部拿过来,也就是西医会的,中医也要会。
四、要把中医院办的有声有色,西医能治疗的病,中医院也要全部能治,西医治不了的病中医也要能治。因此中医院医术要高,规模要大,不能像从前中医院穷嗖嗖的,破烂不堪,这是看不起中医的表现。国家既然已经确定中西医平等,就该平等对待,不能偏谁向谁。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23:40:3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中西医结合观(原创)

只有如此中西医结合,中医才能有个大发展。
3
发表于 2010-1-17 23:50:39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中西医结合观(原创)

钱学森提出的"从定性定量到综合集成法"即是系统与还原相结合的分析综合方法.
4
发表于 2010-1-18 05:17:26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中西医结合观(原创)

中西医结合当属现代中医学范畴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中西医结合的目的和初衷是为了更好的发扬和发展中医,如何来发展和发扬呢?当然指借助于现代科技成果和西医的相关知识。中西医结合,既不是在中医之外另立一门医学,也并非为了消灭中医,而是指现代中医学。现代中医学是与传统中医学相对而言的。根据祖国医学史即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来分析,中医学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即传统中医学与现代中医学。
传统中医学是指西医学未传入我国以前的中医学,而现代中医学是指接受并吸收采纳了西医学以后的中医学,即在继承传统中医学的前提下,吸取、吸收并采纳现代科技成果及西医学的某些知识内容而“融会贯通,合为一体”的中医学。实际上目前中医之临床已属现代中医学范围。舆论界以及某些所谓倡导的“纯中医”理论和学说,从目前看是不现实的。因为目前中医之临床已非过去传统中医时代,现代科技成果及西医的许多内容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中医里,而中医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吸取、吸收并采纳了现代科技成果及西医的某些理论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制药学及病名(如高血压、糖尿病、肝炎、肾炎、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等等许多内容。有的人认为这是西化中医,差矣!
现代中医学大体分为三个时期或阶段:
⑴近代中西医汇通学派,当属现代中医学的萌芽阶段;其代表人物如恽铁樵的“新中医”。
⑵目前的中西医结合,当属现代中医学的发展阶段。
⑶而现代中医学的成熟、鼎盛时期(阶段),当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所以说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是隶属于现代中医的,当属现代中医学范畴,并非西化中医。
             2009-12-18.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0:56:32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中西医结合观(原创)

下面引用由dongyanccc2010/01/17 11:50pm 发表的内容:
钱学森提出的"从定性定量到综合集成法"即是系统与还原相结合的分析综合方法.
系统论尚未完全摆脱机械论,基本上还是属于机械论的,因此系统论与还原论的结合,是机械科学内部的问题,不属于中西医结合问题。
况且,现在中医体系与西医体系,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类型的科学体系,因此中西医在理论上未能形成有机统一,有机结合。
6
发表于 2010-1-18 11:59:15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中西医结合观(原创)

楼主用心良苦,是好主意。但是,目前难实现。
楼主的意思实际是中医将西医的检测资料纳入中医的四诊,也可以把某些西药纳入中医的四气五味,归经,八纲辨证。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2:11:41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中西医结合观(原创)

  非常道 兄,我认为,这才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正确路子。
谢谢您的支持!  

8
发表于 2010-1-18 12:24:24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中西医结合观(原创)

很好的创意和构思,希望能进一步深入和具体。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3:59:0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中西医结合观(原创)

回 jindong0407 先生,你的主张,颇能代表一些人现在见解,你看清楚了,这种人用心险恶,它是要彻底消灭中医。
他说:“在继承传统中医学的前提下,吸取、吸收并采纳现代科技成果及西医学的某些知识内容而‘融会贯通,合为一体’的中医学”。这就彻底暴露了要以西医彻底改造中医的嘴脸。
所谓“在继承传统中医学的前提下”,这是虚晃一枪,他并非要继承传统中医,他在哪一点上继承了中医?他继承了中医的灵魂吗?没有!他继承了中医的理论吗?更没有!!
然而接下来所说的“吸取、吸收并采纳现代科技成果及西医学的某些知识内容”,这却是他要达到主要目的。
中医吸取、吸收了西医的什么内容?采纳了现代技术是么成果?没有!
没有,为什么要这么说?原来他所说的是现在有些人把西医的一些作法强加在中医头上,就是所谓“吸取、吸收并采纳了现代科技成果及西医的某些理论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制药学及病名(如高血压、糖尿病、肝炎、肾炎、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等等许多内容。”
所谓“人体解剖”实际上就是死尸解剖,中医从来不搞尸体解剖,中医用不着尸体解剖,中医自有自己的办法认识人体五脏六腑,中医的方法要比死尸解剖高明得多。
西医的生理学是怎么来的?它是从生物尸体解剖得来的,它杀死了无数小白鼠,解剖了无数尸体,从而得到了生理学。中医用这么费事吗?中医的五脏六腑学说比现在西医解剖出的学说更能反映人体本质。
现在的中成药,确实是以百分之60按西医化学分子来制造的。但是这还叫中药吗?药效下降,且不按中医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来制造,并且还按照西医的方式制造了针剂,所以现在中药每每出问题,今天这里死了人,明天那里死了人,闹得卫生部手忙脚乱,这就是中药西制的恶果。
另外说到中医吸收了西医的病名,这多么可笑!
病名的命名本是无关要紧的事,中医病名西医病名都是病名,不过西医势力强大后,压倒了中医,所以用西医病名,这没什么可夸耀的,并且高血压,在中医并不是病,而是证,中医很容易能将其根治,而西医至今仍让病人终身服用降压片,只嫌毒害还不够。
然而金 栋却美其名曰:“融会贯通,合为一体”。他们真的可以一体吗?
我们说,中医西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医属于演化科学体系,西医属于机械科学体系,两种科学体系决不可能就像金栋先生所说的那样自然而然的结合。中西医结合,必须高层次的统领低层次的,深层次的统领低次的,而不是相反。
这种结合我们打个比方,就是驴马的结合,驴马结合产下后代就是骡子。骡子的特征是一时间显得很壮实,但他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无后。
金栋先生这一招确实狠毒,现在中西医轰轰烈烈,然而过不了多久,中医就会消失在西医堆里。因此这是消灭中医的高招,比起张功耀明目张胆取缔中医要高明得多!
而且中医理论用现代高科技也根本研究不了,如经络理论虽然现在用种种科技手段证实了它的存在,然而却发现不了它的治病机制,因此西医不敢把经络理论纳入他的体系。
一个最接近西医理论的经络尚且研究不清,其他更高深的理论就不必说了。
对中医理论尚且搞不清,就要中西医结合,岂非咄咄怪事!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00:04:37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中西医结合观(原创)

caoxibai 兄,谢谢您的赞赏!
不过这个问题提个头就可以了,真正实施还要靠国家。
你说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7 04:03 , Processed in 0.0553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