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004|回复: 6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以书稿《自序》阐说中医学术主体与古代文化的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8 09:5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gonmai在 2007/01/28 10:02am 第 1 次编辑]

为阐说清楚中医学术主体与古代文化的关系,于下贴出《中医的科学-活体细胞状诊断治疗学》文稿中《自序》。
自序
存在决定着意识。没有存在,就没有意识的产生。人们实践活动是感知和认识客观存在的最基本的最原始的前提和条件。没有最基本、原始的实践的反复、积累,就没有反映客观存在认识的意识的产生和存在。存在和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产生获得认识客观存的知识意识或精神的前提和条件。是者,一般地,精神或意识总是和存在或物质相对应相伴行。不同的存在或物质产生着不同的精神或意识;不同的精神或意识反映着不同的存在或物质。精神或意识总是或完全或不完全的反映、写真着客观存在。有什么样的存在或物质就有什么样的精神或意识;有什么样的精神或意识就有什么样的存在或物质。
中医的诊疗活动感知、认识着相对应的客观存在而产生和形成着中医的精神或意识(中医学理论)。在这一意义上,中医学理论,即是中医的精神或意识则是反映或写真着相对应的客观存在实体。没有中医学理论的对应的客观存在实体就没有中医学理论。是者也,中医学理论的对应的客观存在实体是中医学的主体。
中医的诊疗实践活动中感知、认识着许许多多的客观存在。为着记录、整理这些感知、认识,则使用和引用着古代文字文化。是故,在中医理论内的古代文字文化,是被作为载体或工具来使用的。是“以文载道”。在中医理论内的古代文字文化,不是中医学理论的主体而是工具。
为着支撑对问题认识的合理性而引入哲学观和方法论加以阐述;
为着阐述、说明对所遇问题的属性性质的认识而引入在其它方面已认识事物属性以类比、比照确定;
为着阐述感知、认识到客观存在的不同脏器间相互影响相互益长制约的关系而把在其方面的五行学说引入到中医理论内以说事陈理;
为着表达感知、认识到的客观存在的平行稳定实体而引入“阴阳平行稳定”概念;
是故,是为着说明中医的“理”才至把古代其它方面的文化引入到中医理论内,才有古代文化的移位到中医理论内。
中医学理论所对应的客观实体的永存支撑着中医学理论的永存.
中医学理论所对应的客观实体永恒的运行规律支撑着中医学理论的超稳定性。
以对象客观存在实体运行所释放的信息作为依据和认识窗口,通过类比、推理的无数次实践反复的验证,即所谓“司外揣内”认识方法,实现了对象体内“形”的认识的“内视”写真。
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对对象实体所表达的信息,即“气、神”之下的实体的“形器”如何无法直白表达。故之以代替、类比或拟化或喻化的另类表达方法以实现。
以上或是为中医学产生形成的正道?特点?
然则也,中医学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是此则为本书所要进行探讨的问题了。是之也,以之上作为本书之序也。
作者麦绍岳.2007.1.14.
分不清中医学术主体与古代文化间的主体志非主体、主体与工具的关系,则是无法解读认识中医学术本质之根域也。

[color=#00FFFF]文字[color=#F0F8FF]文字文字
2
发表于 2007-1-28 11:18:1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以书稿《自序》阐说中医学术主体与古代文化的关系

中医有救了,恭请麦绍岳指引中医学产生形成的正道,使中医在科学的大道上昂首阔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01:10:2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以书稿《自序》阐说中医学术主体与古代文化的关系

[这个贴子最后由gonmai在 2007/01/29 08:49pm 第 1 次编辑]

-=> 预览 <=-
毫无疑义,我将继续努力.这既是自生苦索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不可和不能推御的民族、历史和科学的责任。
中医学的科学正道在于对活体细胞状态的诊断和治疗。机体细胞结构状态和机体细胞结构状态的变化规律的客观存在使得中医理论得以产生、形成和存在。
从中医学的诊疗操作过程的轨迹来审视中医学的产生根原吧!认清中医学的主体首先是反映、表达,而后才有文字文化的引入和进入,才有后续的推理思考的出现。从这基点上,反映、表达的知识体系才是中医学的主体。而观念和方法及推理、思考则为中医学理论的工具。是为中医学主体知识体系服务的。
历史的沉积给予后人以聪明,但有时却是使后人沉蒙而难以觉醒的包袱。沉积于中医理论内的古代文化,有时是观念和方法;有时却是属性和性质;有时则是实体表达;有时却是拟化表达。这些使得后人无所适从。最后,不能觉醒,发出了“医易同源”!
是觉醒的时候了,是求中医之实之真的时候了。否则,中医学所包含的科学真理,将被《循征医学》所认识所取代。到其时中医学真是无立足之地了。!

4
发表于 2007-1-29 09:02:2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以书稿《自序》阐说中医学术主体与古代文化的关系

下面引用由觉行2007/01/28 11:18am 发表的内容:
中医有救了,恭请麦绍岳指引中医学产生形成的正道,使中医在科学的大道上昂首阔步.
觉行,你的颂功不行,难以得到提拔重用,看我的。
麦绍岳同志是当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中医者。他创造性的把唯物辨证法引入到中医之中,让我们懂得了中医就是意识,有什么样的存在,就有什么样的中医。
麦绍岳同志的对中医的跨世纪杰出贡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中医早在几千年前,就引入了“为着支撑对问题认识的合理性而引入哲学观和方法论”,马列学说的根在于中医;
2、五行是“说明客观存在的不同脏器间相互影响相互益长制约”,象心包之类找不到的脏器从此以后看见就当没看见;
3、发现古人尚有一本没有传下来的著作,里面详细论述了“阴阳平行稳定”学说;
4、中医本来是一本天书,是为了让中国人民能懂得,才把传统文化引入中医;
5、所谓“内视”,就是司内揣外。
最后,关于什么是中医的问题,麦绍岳同志今天累了,不告诉你;但不告诉你等于你们就能瞎说八道,麦大师保有最后解释权。
5
发表于 2007-1-29 09:15:5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以书稿《自序》阐说中医学术主体与古代文化的关系

顶。
6
发表于 2007-1-29 10:04:1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以书稿《自序》阐说中医学术主体与古代文化的关系

中医学的科学正道在于对活体细胞状态的诊断和治疗。机体细胞结构状态和机体细胞结构状态的变化规律的客观存在使得中医理论得以产生、形成和存在。
------------
中医终于可以在科学的正道上昂首阔步,睨视西医了,因为西医在死体解剖以后化整为零组织器官细胞基因等等一切以后乏功而返以后,我们伟大的麦绍岳领导我们突破了这一瓶颈,从中医的活体整体直接到达活体细胞层次,这是跨层次的飞跃,是中医傲视一切的资本,是中医立于世界医学顶峰的前奏.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1:57:0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以书稿《自序》阐说中医学术主体与古代文化的关系

为求真,无需颂.真理只能是存在而是不能立.立是徒劳的.
为求真而探讨吧,可以对我的认识进行批判.我很冷静和清醒.
我的表述很清楚.莫非先生没看明白?我的水还是清的.水混了我也能看清.
古水到今是清是浊?
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2:01:4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以书稿《自序》阐说中医学术主体与古代文化的关系

欢迎古水流先生到场!
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2:12:3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以书稿《自序》阐说中医学术主体与古代文化的关系

下面引用由觉行2007/01/29 10:04am 发表的内容:
中医学的科学正道在于对活体细胞状态的诊断和治疗。机体细胞结构状态和机体细胞结构状态的变化规律的客观存在使得中医理论得以产生、形成和存在。
------------
中医终于可以在科学的正道上昂首阔步,睨视 ...
"中医终于可以在科学的正道上昂首阔步,睨视西医了,因为西医在死体解剖以后化整为零组织器官细胞基因等等一切以后乏功而返以后,我们伟大的麦绍岳领导我们突破了这一瓶颈,从中医的活体整体直接到达活体细胞层次,这是跨层次的飞跃,是中医傲视一切的资本,是中医立于世界医学顶峰的前奏."
觉行先生的理解是到位的。确是活体、死体的细胞层次区分中西医。!谢谢理解!
10
发表于 2007-1-29 14:40:4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以书稿《自序》阐说中医学术主体与古代文化的关系

觉行先生的理解是到位的。确是活体、死体的细胞层次区分中西医。!谢谢理解!
--------------
我认为还远远不够,应该继续前进,突破细胞瓶颈,进入DNA,RNA,ATP,AMP层次,然后继续突破线粒体,微粒体的代偿机制, 最后进入元的层次,与气合而为一,到达太虚一气的层次,如此,才能到达中医的顶峰.
否则,难免落个半拉子工程,不知麦先生以为如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2 09:23 , Processed in 0.0680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