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62|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小承气汤治验一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7 06:4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患者,腹痛甚,体查在右侧上输尿管点有压痛,B超示右侧肾积水,右侧输尿管上端扩张,尿常规化验有红细胞和白细胞。诊断右输尿管结石急性发作,予以抗生素、解痉止痛药静滴,仍痛甚。后投以度冷丁,腹痛略缓,仍自觉胀满不适。考虑是时间、疗程的问题,继续同上治疗,计四天,病人腹部胀满不适未缓,痛苦不堪。进一步寻问,该患者数日内大便未解,细寻思,颇吻合中医“阳明腑实证”的描述,遂试投以小承气汤两剂,病人取药后离开,未再诊。
后约半年左右,该病人因此病发作又来我处诊治,问及上次情况,言回去后服了中药,服后不久解了大便,大便解后即觉腹胀满不适大缓,病情遂以告愈,故未再复诊。又问了此次发作的情况,诉大便尚未解,同上次颇相似,于是在应用抗生素、解痉止痛药同时,直接又开了三剂小承气汤,病情很快得到了缓解与控制。
个人的体会,对该病的诊治,若无西医的知识,难以明确该病的实质、发展走向及预后;同时,作为一个医生,若是从解决病人病症的需要出发,多学习掌握一些中医中药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内科医生,内科医生在诊治病症时,其手中的主要武器之一就是药物,而在药物的武器库中,有很大的一块,就是中草药,这是一个极大的宝库,使我们在面对病症时,可以增加许多的治疗方式与手段,是迫切的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开发掌握的。
2
发表于 2006-1-17 13:51:1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小承气汤治验一例

楼主“对该病的诊治,若无西医的知识,难以明确该病的实质、发展走向及预后”,此语有待商榷。该病的中医实质,就是阳明腑实证!其发展走向及预后,《伤寒论》讲的很清楚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07:01:1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小承气汤治验一例

下面引用由蒲亭逸仙2006/01/17 01:51pm 发表的内容:
楼主“对该病的诊治,若无西医的知识,难以明确该病的实质、发展走向及预后”,此语有待商榷。该病的中医实质,就是阳明腑实证!其发展走向及预后,《伤寒论》讲的很清楚了。
本病的现有治疗、如抗感染、解痉止痛、通里攻下,从某种程度上言,都是治标的手段,治本则应考虑到如何碎石排石。不知从伤寒论的理论可否得出这样的认识与相应的处理手段?
4
发表于 2006-1-18 12:48:2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小承气汤治验一例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6/01/18 07:01am 发表的内容:
本病的现有治疗、如抗感染、解痉止痛、通里攻下,从某种程度上言,都是治标的手段,治本则应考虑到如何碎石排石。不知从伤寒论的理论可否得出这样的认识与相应的处理手段?
楼主的“抗感染、解痉止痛、通里攻下”并列,对中医和西医的概念似有混淆。
“碎石排石”也是西医的概念,对西医来说,并没有错误。而中医对阳明腑实,根据病机及程度,要选用相应的“通里攻下”法。就“石淋”来说,《诸病源侯论》就明确指出:“石淋者,肾虚膀胱热是也”,也就是说,肾虚是结石的根本原因;湿热是诱因,是标。标除再补肾,自然可以达到碎石排石的作用。有阳明腑实证表现的结石,往往通过通里攻下就可以直接达到碎石排石的功效,临床成功病例很多。
解释病理病机,用中医的概念就用中医的医理。同样,用西医的概念就用西医的医理。二者理论基础不一样,硬拉在一起,就成了“四不象”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7:29:1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小承气汤治验一例

下面引用由蒲亭逸仙2006/01/18 00:48pm 发表的内容:
标除再补肾,自然可以达到碎石排石的作用。
果能达到否?小石头可以,大石头亦能否?请问如何看待西医体外碎石疗法的作用及地位?
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7:32:4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小承气汤治验一例

下面引用由蒲亭逸仙2006/01/18 00:48pm 发表的内容:
就“石淋”来说,《诸病源侯论》就明确指出:“石淋者,肾虚膀胱热是也”,
又,此病例若无B超,尿常规化验,先生能得出"石淋"的判断否?
7
发表于 2006-1-18 18:00:3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小承气汤治验一例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6/01/18 05:32pm 发表的内容:
又,此病例若无B超,尿常规化验,先生能得出"石淋"的判断否?
《金匮要略》“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之论,对石淋的表现描述的颇为传神。结合血尿等其他情况,明确诊断应该没有问题。
8
发表于 2006-1-18 18:04:4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小承气汤治验一例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6/01/18 05:29pm 发表的内容:
果能达到否?小石头可以,大石头亦能否?请问如何看待西医体外碎石疗法的作用及地位?
“对中医和西医的概念似有混淆”
下面引用由蒲亭逸仙2006/01/18 00:48pm 发表的内容: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在 2006/01/18 07:01am 发表的内容:
本病的现有治疗、如抗感染、解痉止痛、通里攻下,从某种程度上言,都是治标的手段,治本则应考虑到如何碎石排石。不知从伤寒论的理论可否得出这样的认识与相应的处理手段?


楼主的“抗感染、解痉止痛、通里攻下”并列,对中医和西医的概念似有混淆。
“碎石排石”也是西医的概念,对西医来说,并没有错误。而中医对阳明腑


-=-=-=-=- 以下内容由 蒲亭逸仙2006年01月18日 06:09pm 时添加 -=-=-=-=-
我不否认西医也是科学。还认为目前有些疾病,西医的治疗方法比中医先进。但先生文章中如果是用西医的“抗感染、解痉止痛”、和中医的“通里攻下”。。。。这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 以下内容由 蒲亭逸仙2006年01月18日 06:09pm 时添加 -=-=-=-=-
我不否认西医也是科学。还认为目前有些疾病,西医的治疗方法比中医先进。但先生文章中如果是用西医的“抗感染、解痉止痛”、和中医的“通里攻下”。。。。这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3:35:4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小承气汤治验一例

下面引用由蒲亭逸仙2006/01/18 06:04pm 发表的内容:
我不否认西医也是科学。还认为目前有些疾病,西医的治疗方法比中医先进。但先生文章中如果是用西医的“抗感染、解痉止痛”、和中医的“通里攻下”。。。。这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先生言之有理。
10
发表于 2006-1-19 18:18:5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小承气汤治验一例

不明阴阳有此运气已属不易,愿陈斌能潜心研究中医修成正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7 02:30 , Processed in 0.2990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