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178|回复: 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症“笑不休”,谁能拯救这花季少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26 12:1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浪网转载了这一病例,西医治疗已花费十万。各位看看有没有治疗的经验?

病床上女儿笑不停 病房外妈妈泪满面

  来自重庆市胸科医院 病床上女儿笑个没完,母亲却在病房外泪流满面,病友说这孩子哭笑都揪心。前日上午,歌乐山重庆市胸科医院二病区25床,李雯(化名)又开始笑了,妈妈李宗香实在忍不住,跑到病房外泣不成声。
  上午10时过,李雯输着液,李宗香在床边陪伴。突然,李雯“咯咯”地又开始笑了。“怎么啦?”李宗香捋捋女儿的头发,用力捧住女儿的面颊,巴不得能立即止住女儿的笑声。李雯没一点反应,只顾笑。李宗香实在忍不住,扭头跑出病房。李宗香咬紧嘴唇,压抑着哭声,扭头透过门缝见病床上的女儿还在笑,直到午饭才停下来。病友韩忠志告诉记者,李雯一笑就是两三小时,最长时7小时。“她哭,妈妈也伤心;笑,妈妈更伤心。”
  18岁的李雯是忠县拔山中学高二五班学生,父母在浙江务工。去年,李雯去浙江度暑假,她告诉妈妈,自己一年没来月经了,后诊断为盆腔结核。李雯仍坚持读书,直到今年3月,连笔都拿不起了,右手右脚无知觉,才提出住院治疗,结果诊断又患上脑干结核瘤。4月30日,李雯开始笑个不停。
  见女儿笑了,李宗香很欣慰。之后,李雯几乎每天要笑两次,持续好几个小时,李宗香才发现,女儿的笑不正常。“现在哭笑不得。”李雯告诉记者,她知道自己在笑,也明白这笑让妈妈很痛苦,但就是控制不住。李雯强忍泪水说,她更不能哭,那样妈妈也会伤心。
  “这笑是病。”该院杨医生说,李雯的脑干结核瘤影响了生命中枢的正常工作,她已无法主观控制自己,就出现了笑个不停的症状。杨医生说,对笑本身,目前尚无有效措施,还得从病根抓起,但只能缓解病情,完全治愈还很难。
  李雯的爸爸成善文表示,目前,已花了近10万医药费,但不会放弃女儿。李雯的班主任周晓莉告诉记者,李雯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捐款近2万元,他们会与家长一道努力,帮助李雯早日康复,回到课堂。
  记者 彭瑜 摄影报道
2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12:20:30 | 只看该作者

重症“笑不休”,谁能拯救这花季少女?

因为没有四诊资料,难以诊断。根据停经、盆腔结核等情况大致判断,应该生肾水,收浮游之心火;消症瘕,通心神。方用参麦地黄丸、交泰丸、合少腹逐瘀汤加减化裁。可以吗?
3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12:25:35 | 只看该作者

重症“笑不休”,谁能拯救这花季少女?

我从书中也看到过一种针灸疗法,颇合我心意:少阴统心肾而主水火,若心肾阴液两虚,少阴化热,阴不制阳,心阳独亢,易有“神散而不藏”,其嬉之志不蛰,外泄而为笑声。治宜滋水养阴,宁心安神。针刺大陵、人中,用泻法;列缺、涌泉,用平补平泻法;太溪,用补法。停针1小时。
歌诀:
大陵宽胸和胃腑,
心痛癫狂笑不休,
疮疡口臭足跟痛,
肘臂挛痛及呕吐。
    山东中医大学校长助理高树中教授的针灸经验:每日上午针刺双神门穴,用泻法,留针1小时左右。
    我想这针对“心气实笑不休”有效,但是治标不治本。
4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13:01:45 | 只看该作者

重症“笑不休”,谁能拯救这花季少女?

[ADMINOPE=却波渔翁|厚德载物Z|奖励积分 30|积极讨论|1243420035]喜笑不休
  指喜笑过度、不能自制。出《灵枢·经脉》。又名喜伤。简称喜。多因喜伤心,心火偏亢,痰热壅盛或心气大开,阳浮于外,经脉弛纵所致。前者法宜降火、清心、逐痰、定志,可用烧盐煎汤或二陈汤探吐,并以定志丸、黄连解毒汤加减;后者宜用建极汤主治。亦有因于肾亏肝旺而致病者。《张氏医通》:“若肾水亏涸,不胜心火而喜笑不休、寻作不安之态者,六味地黄丸;肝木过盛,上挟心火而喜笑不休者,柴胡清肝散。余兼别证,各从其类而添之。”喜笑不休多见于精神病,须结合其他兼证斟酌论治。
5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13:08:57 | 只看该作者

重症“笑不休”,谁能拯救这花季少女?

也谈“心气实则笑不休”——中风后笑不休的诊疗体会
2007年3月1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96期
     王新志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心气实则笑不休”此语出自《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第八》,其意为心气实则心志有余而笑不休。中医认为:心藏神,在志为喜,在声为笑。笑不休,病位在心,病性属实。证之临床,喜笑不休属心之实者的确不少见;而属于心之“虚”者也不鲜见。笔者根据中风后笑不休的诊疗体会,试对此探讨之,望同道斧正。
    中风后笑不休在临床上属于中风并发症范畴,尤其是多次中风后。患者经过中风急性期,临床除常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外,还可见到笑不休。病人笑的并非完全没有内容,与内心情感也可有直接关系,常是他人无法理解的情感行为。现代医学认为它是脑血管病患者易发生的情感障碍之一,常见于反复多次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患者。也可能是特殊部位脑血管病临床表现的一部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中风后笑不休,临证多根据患者的体质﹑病史﹑病因、病机的不同,常可分为三型,予以施治。
    气阴两虚 心神不宁
    临床表现:频繁喜笑,笑声低弱,心烦不寐,口渴,情绪不稳,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中风病病程较长,患者长期为病所困,气不畅达,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此类患者多为阴虚体质,肝气郁而化火,母病及子,心火易盛,盛火日久耗伤心气、心阴,心之气阴不足,阳气偏亢,阳热之气扰动心神,心神失主,导致心主神志功能失常,心在志为喜,故表现为喜笑不休的症状。其余兼症,皆为气阴亏虚所致。
    治法:益气养阴,清心安神。
    方药:百合地黄汤和甘麦大枣汤加减:百合15g,地黄15g,知母10g,太子参10g,炒枣仁30g,五味子10g,夜交藤30g,小麦百粒,大枣5枚,炙甘草8g。加减:烦躁易怒加柴胡﹑白芍﹑栀子;头痛、头胀等肝阳上亢表现者加天麻、钩藤;自汗盗汗者加麻黄根,煅牡蛎。
    典型病例:张某某,女,65岁,2001年5月12日初诊。主诉:见人则笑,笑声低弱半月。患者糖尿病史五年,两年前,第一次中风,CT示:右侧额叶梗塞;三月前再次中风,CT示:为多发腔梗。诊见:见人则笑,笑时溢泪,笑声低弱,心烦不寐,左半身不遂,形体偏瘦,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证属:气阴两虚心神不宁治法:益气养阴清心安神方药选用上方中药加栀子﹑煅牡蛎,水煎服,日一剂,随症加减服用5周,喜笑症状消失,随访5个月,病情稳定。
    脾胃虚弱 痰浊扰心
    临床表现:无端发笑,笑后时悲,目光呆滞,头晕头重,脘痞不适,面色灰暗,喉中痰鸣,咳吐不利,饮水发呛,苔腻,脉滑。患者痰湿体质,形体肥胖,嗜食肥甘,脾胃素虚,脾虚无力运化水湿,水湿不能运化,停而为痰,清气上升受阻,故脘痞不适,头晕头重;痰随脾升,上输与肺,肺失清肃,宣降功能失常,通调水道失职,津液不能正常输布、运行,津停亦为痰,故喉中痰鸣,咳吐不利;痰浊停而不化,随气机无所不到,痰浊上蒙神明,心神失常,出现无端发笑,笑后时悲,目光呆滞,其余兼症皆为痰浊停滞的表现。
    治法:健脾化浊,祛痰醒神。
    方药:温胆汤加减:半夏12g,橘皮12g,石菖蒲12g竹茹10g,枳实8g,白术12g,云苓15g,酸枣仁15g,远志15g,甘草6g。加减:痰浊偏盛加重菖蒲用量并加郁金,痰浊郁而化热加天竺黄,腑气不通加栝楼仁、大黄。
    典型病例:唐某某,男 ,58岁, 2004年10月5日初诊。主诉:无故发笑,笑后时悲一周,患者中风5个月,当时CT示: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梗,后经治疗肢体症状基本恢复,近一周出现无故发笑症状。诊见:无故发笑,笑后多悲,头晕头重,喉中痰鸣,咳吐不利,痰多色白质稠,脘痞不适,面色灰暗,言语含糊不清,左侧肢体活动乏力。身体肥胖,舌体胖大,舌苔厚腻,脉弦滑。证属:脾胃虚弱,痰浊扰心。治以健脾化浊,祛痰醒神。方药选用上方加郁金,水煎服,日一剂,随症加减服用一月,笑的次数明显减少,余症状减轻,又随症加减一个月,笑休病愈。随访六个月,病情稳定。
    气虚血瘀 心神失养
    临床表现:病程日久,微笑自语,笑而无力,笑中发呆,呆中有笑,多喜独处,气少乏力,舌质淡暗,脉沉细无力。病程较久,久病耗气,心气亏虚,心气推动血行无力,淤血内阻,神明失养,心神失常,故微笑自语,笑而无力,笑中发呆,余症皆是气虚血瘀所致。
    治法:益气活血,养心安神。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郁金12g,红花12g,赤芍10g,当归尾15g,川芎12g,党参18g,地龙10g,酸枣仁15g,远志10g。加减气虚明显者加重黄芪量不少于60g;大便稀溏加白扁豆﹑炒苡仁;腰膝酸软加川断﹑益智仁、枸杞子;肾阳虚加仙灵脾、菟丝子;遗尿加桑螵蛸。
    典型病例:李某某,男,67岁,2003年3月10日初诊。主诉:喜笑一月,患者曾两次中风,当时CT示:两侧基底节区多发腔梗伴右侧颞叶脑梗塞,半年后出现喜笑,笑声低无力。诊见:时时发笑,笑片刻,自止,笑声低无力,目光发呆,面色淡白,瘫侧肢体软弱无力,言语蹇涩,腰膝酸软,舌质淡暗,见瘀点,少苔,脉细无力。证属气虚血瘀,心神失养。治以补气活血,养心安神。方药选用上方黄芪量加至60g,再加仙灵脾、菟丝子,水煎服,日一剂,随症加减服用四十天,笑症基本消失,余症状改善。
    以上三型为中风后笑不休常见类型。依据临床,中风后遗症,症状较多,病情复杂,在治疗笑不休时,同时也要兼顾治疗其他后遗症。如患者服汤药困难,应用鼻饲给药,临床用之效果甚佳。
    中风后出现的喜笑不休,中医认为属心神失常,情志—喜失其所主,故表现笑不休,临床上各种“邪气”扰乱神明,心神失常可见之;而因气血阴阳诸不足和﹙或﹚五脏尤其心、脑亏虚致使神明失养,心神失常亦可见之。中风病人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积损正衰;再加上中风病病程较长,久病入络,久病多虚多瘀。多次中风,尤其反复多次中风的假性球麻痹患者,正气反复消耗,气血阴阳俱亏。无阴﹙血﹚养心,致阴虚火旺;无气行津致津停为痰;无气行血,致气虚血瘀;终致气血阴阳亏虚,“火”旺痰停淤滞。神明失养和﹙或﹚“邪”扰神明,皆可致心神失常而出现喜笑不休的表现。病性属实属虚属虚实夹杂的皆有之,病位主要在心﹑脑,可涉及肝﹑脾,临床当根据患者的体质、病史、症状体征,辨证施治。《内经》提出“心气实则笑不休”,此语在临床上确有指导意义,指出笑不休,病位在心,病性属实。但证之临床,笑不休属虚的亦有,属虚实夹杂的也有。病位在心多见,也有因其他脏腑病变引起。可见临床治疗笑不休,既不可拘泥于笑为实,也不可泥守治心一端。应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王新志)
6
发表于 2009-5-26 13:21:44 | 只看该作者

重症“笑不休”,谁能拯救这花季少女?

说句实话,西医治不好,中医也未必能治好。
治这种病还得出奇制胜。
7
发表于 2009-5-26 13:34:16 | 只看该作者

重症“笑不休”,谁能拯救这花季少女?

患有结核脑炎.损伤神经.有局功能区未恢复.引起局部电位增高或抑致泛力.中医论.属风.属肝.发而不能自制.情志失调.伤神生风.应补中益气.重静夕风.
8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14:00:47 | 只看该作者

重症“笑不休”,谁能拯救这花季少女?

下面引用由董建军2009/05/26 01:37pm 发表的内容: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beng),五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帝曰:补写奈何?岐伯曰:神有余,则写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 ...

请教先生刺血疗法的具体方法。
9
发表于 2009-5-26 20:40:54 | 只看该作者

重症“笑不休”,谁能拯救这花季少女?

治疗此“怪病”,有见过老中医的验案(具体出处忘了),仍然是依据腑藏辨证而治。
10
发表于 2009-5-27 09:22:49 | 只看该作者

重症“笑不休”,谁能拯救这花季少女?

以前家父曾治过类似的病证,心主神志,这病还得从心经下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20 03:44 , Processed in 0.07360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