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露薇:打工妹出身的名记者
(2003年5月下半月 作者:舒亭)
2003年3月23日,在世界瞩目的伊拉克战场上,一位名叫闾丘露薇的女子成了全球华人关注的焦点。因为,就在美英联军20日对伊拉克开战,各国记者大都奉命撤出巴格达之时,这位来自香港凤凰卫视的女记者,却要求进入巴格达进行采访!在遭到台领导拒绝之后,她毅然关掉与台领导联系的手机,带着一名摄影记者,租车奔赴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战场,发回了大量有力度的报道,震撼了整个华人世界!在她的影响下,26日,水均益等中国男记者也重返巴格达……
如今,闾丘露薇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可谁能想到,在去香港凤凰卫视之前,她曾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打工妹,曾在深圳倒过手表、卖过汽水、推销过文化衫……
父母离异校园里开始打工生涯
闾丘露薇于1969年出生在上海。在她两岁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由奶奶带着她一起生活。
由于没有父母的呵护,闾丘露薇从小就自立自强。小学毕业时,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上海最好的中学——华东师大二附中。在校期间,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还参加了上海中学生记者团,并担任了团长。1988年,闾丘露薇又以高分考取了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
充满激情的大学生活让闾丘露薇变得开朗了许多。她学会了打网球,还做了学校音乐之夜节目的主持人。可不久,她就感受到了经济上的巨大压力。因此,她不得不出去打工挣钱,以减轻奶奶的负担。
颇费了一番周折之后,闾丘露薇才在一家外企找到了一份钟点工。为了做到学习、打工两不误,她一边竭尽全力地做好工作,一边分秒必争地看书,做作业。往往一天下来,她累得浑身都快散架了。
不久,闾丘露薇又在复旦大学学生经常出入的蓝心咖啡屋找到了一份做招待员的工作。到这家咖啡屋来喝咖啡的客人中,大部分是复旦大学的教师和同学,他们都认识闾丘露薇。当他们发现闾丘露薇竟然在这里端咖啡和饮料时,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有的同学甚至当面问她:“像你这样优秀的人,怎么干这种伺候人的工作呢?”
刚开始听别人这么说时,闾丘露薇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渐渐的,她变得坦然了。她觉得自己是凭劳动挣钱,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于是,她不顾别人的议论,坚持每周去那家咖啡屋打工。
上大学半年之后,失去联系已经整整16年的母亲突然找到了她。当时,她的母亲已在海外定居了。为了补偿这些年来对女儿的愧疚,母亲此后开始定期给她寄钱。因此,闾丘露薇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她有了充足的时间去听各种讲座;读北岛和海子的诗;看三毛和李敖的作品;听齐秦和罗大佑的歌……
1992年7月,闾丘露薇从复旦大学毕业了。这时,她的母亲已从国外回到深圳,并开了一家外贸公司。她多次打来电话,让女儿毕业后去她的公司帮忙。于是,闾丘露薇马上来到了深圳。
到深圳后,闾丘露薇才发现,母亲公司的经营状况很不好,几乎到了无法维持的地步。尽管她极力帮助母亲,想挽救公司的衰败局面,但最终无济于事。很快,母亲的公司就垮了。随后,沮丧的母亲离开了深圳,重新去了国外,而闾丘露薇则选择留在国内发展。
深圳谋生几多汗水几多泪
这时候,闾丘露薇清楚地意识到,现在必须靠自己,一切从头做起。当时,与她一同来深圳的还有她的一位同班男同学。两人商量后,决定继续留在深圳,共同发展。
于是,他们开始四处找落脚的地方。由于深圳的楼房房租很贵,他们只好租了一套农民房居住。
交了房租后,他们的身上只剩下几十元钱了。为了生活,他们开始出去找工作。当时,海南的一家汽水厂想在深圳打开市场,于是面向社会招汽水推销员。闾丘露薇和同学得知后,立即找到招工处,说他们愿意做这份工作。
当天下午,闾丘露薇和她的同学就开始正式上班了。他们拎着汽水样品,来到街上叫卖。可是,由于那种汽水是个新品牌,加上大热天的,他们又没有冰柜,所以无人问津。站在太阳底下卖了几个小时后,闾丘露薇浑身都被汗水打湿了,可她却不愿就此放弃。每当有行人从面前经过时,她就会热情地把汽水递过去,说:“这个品牌的汽水非常好,请您品尝一下。”但很多人根本不理她。有些人甚至还不耐烦地说:“谁要喝你的破汽水了?你烦不烦人啊。”
就这样,在街上站了一整天后,他们连一瓶汽水也没卖出去。晚上回到出租屋后,闾丘露薇和同学商量后决定改变推销策略:拿着汽水,到商店去推销。
说干就干。第二天,他们借来一辆自行车,把汽水箱放到自行车的后架上。然后,他们就推着自行车,沿着街道走。一见到食品店,他们就进去推销。可是,他们仍处处碰壁。
一天,他们推着很多汽水出去推销。当他们来到蔡屋围附近的一家小店时,累得都快走不动了。闾丘露薇恳求老板留下他们的汽水。但老板却蛮横地说:“快滚,再口罗嗦的话,我就把你们的汽水都砸了!”无奈之下,闾丘露薇和同学只好推着汽水,沮丧地走了。
就这样,几天跑下来,他们仍然一无所获。这时,他们身上的钱已所剩无几了。为了节省钱,他们只好每天只吃一顿饭。但即便这样,他们仍然坚持干着,并相信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有一家商店的老板被他们的执著感动了,就好心地告诉他们说:“汽水都是要冰镇的。否则,口感不好,怎么会有人要呢。”闾丘露薇一拍脑袋:“对啊!我们怎么没想到这点呢?”然后,他们赶紧买来冰块,把这些冰块全部放到了汽水箱里。
这样一来,汽水果然好卖多了。闾丘露薇他们高兴极了。
一天,当闾丘露薇和同学正用自行车驮着汽水在大街上走时,突然下起了大雨。路人都飞快地找地方躲雨。可闾丘露薇和同学怕把汽水摔了,所以不敢走得太快。不一会儿,他们全身就被雨水淋湿了。
尽管他们十分小心,可由于路滑,他们还是摔倒了几次。结果,他们不仅损失了不少汽水,闾丘露薇的胳膊也摔破了,流了不少血。望着摔伤的胳膊,闾丘露薇突然觉得非常委屈。她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坐在雨中大哭起来。
回到住处后,闾丘露薇就发起了高烧。同学说要带她去医院看病,可她怕花钱,说什么也不去。
第二天,同学让闾丘露薇在家休息,自己出去推销汽水。可她仍咬着牙从床上爬起来,和同学一起出去。
那天,当他们来到一家大酒店推销时,那家酒店的总经理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被他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结果,他一次就从他们那里买了几万瓶汽水。
就这样,闾丘露薇和同学一下子赚了几千元。数着来之不易的钞票,闾丘露薇激动得哭了。同时,他也坚定了继续在深圳闯荡的决心。
不久,通过一位朋友的介绍,他们批发到了一批文化衫。他们原以为,可以将这批文化衫卖给一些服装摊,以赚取不菲的差价。谁知,当他们拿着这批文化衫去推销时,却被告之,这种文化衫已经过时了。
怎么办?难道就这样让文化衫砸在手里?他们已经把所有的钱都压在这批货上了啊!无奈之下,他们只好走街串巷地去推销。一天,当他们正在向路人推销文化衫时,不小心被工商人员发现了。结果,他们带出来的这批文化衫都被没收了。
闾丘露薇和同学沮丧极了。正在这时,房东又来催他们交房钱,并说如果他们再不交钱的话,就要赶他们走。为了收回本金,闾丘露薇和同学商量后,决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把剩下的文化衫处理掉。等他们把那批文化衫卖出去后,一算账,他们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赔了不少钱。
在最艰难的时候,闾丘露薇也曾想过退缩。她想如果回到上海,她完全可以凭自己的能力,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就不用吃这份苦了。可她转念一想,越是吃大苦,越能锻炼人。如果自己能闯过最难的这道关,那么自己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也都不会再害怕了。于是,她继续坚持在深圳。
经历了很多挫折之后,闾丘露薇终于等来了一个好机会。她的一位师兄开的公司要进一批礼品表,那位师兄就让闾丘露薇和同学去找货源。由于两人对手表的行情一点都不了解,所以,他们只好摸索着去找。
一天,他们来到一家著名的手表厂,想和厂长商谈进货事宜。对方欺负他们不懂手表行情,就大幅度地抬高手表的出厂价。结果,不仅没谈成生意,他们还当场大吵了一通。
虽然受了不少委屈,但闾丘露薇和同学没有灰心。后来,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掌握了手表市场的行情。
不久,他们成功地和北京一家手表厂谈好了合作事宜,并当场签订了合同。这批礼品表生意做成后,闾丘露薇和同学共赚了近3万元钱,这在当时可是个天文数字啊!
望着这么多钱,闾丘露薇终于笑了。这时,她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只要肯吃苦,在最艰苦的时候能咬牙坚持住,就一定会成功。
艰苦打拼当上凤凰卫视名记者
闾丘露薇当然不会甘心永远这样给人打工,她一直都在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虽然工作很忙,但她还是抽出时间,参加了一个会计师培训班。她清楚,凭自己所学的哲学知识是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的,要想改变现状,必须多学一些知识。
1992年11月,她终于凭着流利的英语和参加会计师培训班的经历,被一家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聘用了。
1993年,闾丘露薇和一位香港青年建立了恋爱关系。半年后,他们便结了婚。之后,她就随丈夫移居到香港生活。
到达香港的第二天,闾丘露薇便出去寻找工作。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一家台湾电视台招聘编辑的广告后,她那一直萦绕在心里的记者梦一下子被激活了,她当即跑去应聘。
招聘人员让闾丘露薇现场翻译一份英文资料。结果,她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把那份资料翻译完了。招聘人员看了她的翻译内容后,连连点头叫好。几天后,电视台就通知她去上班了。
到电视台工作不久,闾丘露薇就发现了自己的差距。因为她不是学新闻专业的,所以,在工作中,她时常会遇到不懂的问题。为了尽快赶上去,闾丘露薇决定继续学习深造。不久,她考取了香港浸会大学的传播学硕士研究生。白天,她要拼命地工作;晚上和周末,她还要去上课。甚至在怀孕、生女期间,她也没有放弃学业。她知道,不付出,就会落在别人后面。
经过不懈的努力,闾丘露薇终于在业务上赶了上来,并成为了佼佼者。1997年,这家电视台的负责人跳槽到了香港凤凰卫视。由于他很欣赏闾丘露薇的能力和敬业精神,于是,就把闾丘露薇也带了过去。 为了抢时间,她每天在台里时,总是小跑着干这干那。渐渐地,闾丘露薇从众多记者中脱颖而出。她那独特的柔美的声音,也成为了凤凰卫视的一个重要标志,越来越多的观众喜欢上了她。
可闾丘露薇并没有满足现状。当她得知台里要办一个经济类的栏目时,为了弥补自己经济知识的欠缺,她又在繁忙之中抽出时间去读财经硕士研究生。
由于工作和学习的压力很大,加上还要照顾女儿,闾丘露薇常常觉得疲惫不堪。有时,她真想放下一切,好好地休息休息。可每当这时,她就不自觉地想起在深圳的那段打工生涯。她想:那么艰苦的日子我都挺了过来,现在的一切比当时要好多了,我没有理由为自己找借口。于是,她就不停地鼓励自己,并咬着牙,一天天地干了下来。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者。闾丘露薇读完了财经硕士研究生后,凤凰卫视刚好要开办一个财经节目《经贸周刊》。台长指令闾丘露薇和严力耕一起主持这个节目。此节目一播出,立即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由于闾丘露薇新颖的报道风格很受观众欢迎,因此,她的出镜率越来越高,并获得了不少随国家领导人出访的机会。如随江泽民访日、朱钅容基访美等等。她还采访和报道了中国入世及中国申奥成功等重大国际事件。
阿富汗战争打响后,凤凰卫视决定派记者前往阿富汗去采访。闾丘露薇率先报了名,并成为了第一个进入阿富汗的战地女记者。在阿富汗,她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发回了许多富有震撼力的新闻报道。此举,让更多的人记住了闾丘露薇这个名字,她还因此得到了朱钅容基总理的表扬。
在伊拉克形势日益紧张之时,凤凰卫视准备派记者去伊拉克采访。闾丘露薇得知这个消息后,再次主动请缨,要求奔赴伊拉克采访。她的亲朋好友得知她要上前线后,纷纷劝阻她:“千万不要去。你不为自己想,也该为五岁的女儿想想。况且你也知道可能使用的生化武器有多么可怕。” 闾丘露薇却说:“生命是非常重要的。但作为一名记者,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职业。我热爱记者这个职业,所以,我要为她负责。”随后,闾丘露薇告别女儿,来到了前线,成为了伊拉克战场上一朵最耀眼的“战地玫瑰”。
人们期待她采写出更有力度的报道,更希望她能好人一生平安。
编辑:邹建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