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967|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极、太极图、太极图说、太极-系统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0-24 07:4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太极、太极图、太极图说、太极-系统观,请大家讨论,我先拟出一个提纲:
        1     太极的出处,易与太极、道之间的关系;
         2     太极图之前的类似图   世界各地的类似太极图
         3      太极图的出处与太极图说
         4      太极图与黄金螺旋
         5      太极-系统观
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08:55:02 | 只看该作者
        (1)太极出处,就迄今所见文献看,初见于《庄子》:“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后见于《易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庄子之后,后世人们据《《周易•系辞》相关“太极”的论述而逐渐推演成熟的太极观念,着实吸收了庄子混沌哲学的精华。
       (2)无极出处
               1、复归于无极   语出《老子•二十八章》:“复归于无极。”无极本是道家的概念。指无形无象的宇宙原始状态。<<老子>>又名<<道德经>>。
               2、无极外复无极。《列子•汤问》
               原文如下:
殷汤问于夏革曰:“古初有物乎?”
夏革曰:“古初无物,今恶得物?后之 人将谓今之无物,可乎?”
殷汤曰:“然则物无先后乎?”
夏革曰:“物之终始, 初无极已。始或为终,终或为始,恶知其纪?然自物之外,自事之先,朕所不知也。”殷汤曰:“然则上下八方有极尽乎?”
革曰:“不知也。”
汤固问。
革曰:“无则无极,有则有尽;朕何以知之?然无极之外复无无极,无尽之中复无无尽。无极复无无极,无尽复无无尽。朕以是知其无极无尽也,而不知其有极有尽也。
             请注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太极与无极没有关联。
         (3)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一:这是老子用以代替“道”这一概念的数字表示,即“道”是绝对无偶的。
二:指阴气、阳气。“道”的本身包含着对立的两方面。阴阳二气所含育的统一体即是“道”。因此,对立着的双方都包含在“一”中。
三:即是由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矛盾冲突所产生的第三者,进而生成万物。

       《易传•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与《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两段话来源于儒、道两家,具有各种不同的解读,都是阐明宇宙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宇宙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样演变过来的?这两段话很长时间内各说各话,没有合在一起。

点评

指的是振幅,振幅的长度有的很大  发表于 2018-10-24 15:27
3
发表于 2018-10-24 09:43:10 | 只看该作者
不见得各说各话,殊途同归。
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11:05:25 | 只看该作者
明华 发表于 2018-10-24 01:43
不见得各说各话,殊途同归。

谢谢先生关注。
直到宋朝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才把二者说到一起了,后面还要说这个是。
5
发表于 2018-10-24 15:27:56 | 只看该作者
人的身高就是振幅
6
发表于 2018-10-24 15:40:51 | 只看该作者
运动变化有极限,极限形成运动轨迹。

点评

谢谢先生关注。  发表于 2018-10-24 17:24
7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07:49: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8-10-25 23:51 编辑

     2    太极图,其原始时代的有关图形、符号,古代世界各地都有
      "阴阳鱼"太极图的思想渊源可上推到原始时代的阴阳观念,但原始时代的有关图形、符号都不是也不能直接推衍出"阴阳鱼"太极图。其原始时代的有关图形、符号不仅中国古代有,类似的图案在其他民族就没有演变出太极图,如古代巴比伦有双蛇缠绕交尾图案,古希腊、古印度、高加索、小亚细亚、乌克兰、玛雅文化等地的遗物(银饰、铜壶、花瓶等)上有:双双交合而成的各种类似图形,或双龙、双蛇,或双鱼、双凤,这是原始社会生殖崇拜的产物。双双图纹,或表示男女(伏羲、女娲),或表示雌雄(双鱼、双蛇、双龙、双鸟);两两交叉,反映原始先民对男女、雌雄交合的直观认识。由两性生殖器、男女、雌雄、日月等人体现象、生物现象、自然现象,逐渐体悟出"阴阳"概念,以及阴阳同体、阴阳相对与相交、阴阳交互作用、阴阳相互转化等等思想理念,但这些民族都没有太极图。不过,从这些图形隐含的思想观念看,又不能说与太极图毫无关系。
8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07:56:14 | 只看该作者
    3    太极图与太极图说
        周敦颐以儒家学说为基础,融合道学,间杂佛学,提出"太极而无极"的宇宙生成论。他认为,无极(无)生太极(有)。太极能动能静,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动之极则走向静,静之极又回复为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阴阳生两仪(天地)。再阴变阳合:生水、火、木、金、土五行。五行之气流动,推动春、夏、秋、冬四季运转。故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太极本原于无极,无极是宇宙生成的根本。阴阳二气与五行之"精"巧妙凝合,又形成男女。变化无穷的万物中,人得天地之"秀"而为万物之灵。五行之性触感外物而动,则呈现恶与善,形成错综复杂的万物。
     《太极图说》全文只有249字。如下: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太极图与太极图说相得益彰、珠联璧合、不可分割。他把原始时代的阴阳观念、图、文、符号融为一体;把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融为一体;把道学、儒学融为一体,构成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其他民族、地区并没有发展出太极图与太极图说,周敦颐功不可没。

        
9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2:04:32 | 只看该作者
     请来这里看看。
10
发表于 2018-11-6 19:40:17 | 只看该作者
请问啥是太极啊?

点评

太极就是一。  发表于 2018-11-6 22:0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1 23:42 , Processed in 0.05399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