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能相互替代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0-16 15:1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我们先从药物带给患者的助益说起。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靶点为“血小板”,通过减少血小板形成从而减少血栓,针对的是动脉血栓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后,血管管径较小,在此基础上血小板形成的栓子更易阻塞血管,抗血小板药物用于冠心病的目的是防止动脉血栓的形成。常用的口服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抗凝药物的作用靶点在“凝血因子”。静脉内血流较慢,凝血因子容易聚集,进而容易发生血栓,所以抗凝药物针对的是静脉血栓的治疗。而房颤容易诱发脑卒中,就是静脉血栓的形成导致的。房颤患者常用的口服抗凝药有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等。

房颤和冠心病两病共存的患者,因每个人所处的病程不同,药物联合运用的状况亦不同。比如,冠心病介入术后的患者,一般情况下围手术期采用三联治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一个抗凝药物),出院后改为双联治疗(一个抗血小板药物+一个抗凝药物),并持续至12个月,之后单用抗凝药物。又如,对于没有进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经评估具有高缺血风险、低出血风险,可以长期双联抗栓(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疾病机制不同,药物方案也不同。患者遵医嘱服药,在随访过程中及时评估,根据病情调整方案,切不可因为作用“相像”而想当然替换药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1 10:01 , Processed in 0.0473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